讀過一則報導,是關於每個人建立記憶的管道不同,絕大多數是視覺,其次是聽覺、嗅覺,最後是觸覺與味覺。自小氣味之於我便是很重要的資料庫,不同的氣味漫出不同的畫面,是人、是物、是季節,是一段故事。盛夏午後雷陣雨過濕溽的苔蘚氣息是八歲的暑假,樓下的玩伴在叫喚,窗外一片碧樹搖影,奔出門的腳步踏著的是心無旁騖的快樂;九月的晚風溫煦,卻有種颯爽乾燥的氣味,是十八歲念大學第一個外宿的夜晚,操場上有慢跑的學生,散落著囁囁細語的年輕戀人,身旁是成群圍坐的好友,彈著吉他輕唱,樂聲悠揚,重複了一遍又一遍,飄進二十年後的耳中。
愛上茶的最初,貪的也是杯中那一抹暗香,茶是個極重香氣表現的飲品,從湯面、茶湯入口,到杯底,香氣婉轉跌宕,氣韻悠遠。隨著年歲漸長,見識了茶的不同面貌,才理解其古奧廣博。姑且遑論千年來茶器形制、名家的收藏學問,單從家常角度切入,要把茶泡好,器皿的材質選擇便得立基於茶款,六大茶類茶性各異,沖泡的水溫、手法亦各有講究,甚至必須考量到製茶師的手路與產季特性,看茶泡茶,略作微調,其實與烹飪非常類似。
這幾年飲膳文化大興,身邊多了許多貪香戀味,愛吃愛喝的朋友。飲、食雖貌似家常俗套,卻是最結合五感的藝術體驗,並且餐、茶、酒實為一家人,愛茶人多愛酒愛吃;善煮懂吃的人,往往也容易進入茶的世界。清代才子袁枚便是其一,其《隨園食單》中寫菜寫器,也寫茶酒。他將對烹飪色香味形器的叮囑一一列舉,認為烹飪乃一環環相扣之系統科學,必須面面俱到。食物從上桌那一刻起,眼睛看見的色彩搭配、食器挑選、擺盤設計,鼻腔聞到的香氣,以至器皿切實接觸到賓客們的手與口唇,舌頭嚐到的風味,乃至餐與茶酒的搭配,每個一環節都是對五感的誘惑,缺一則不可盡美矣。
很久以前就在董橋先生的書裡讀到在《隨園食單》之後,林文月的《飲膳札記》,堪稱是當代最好看的食譜,心中不無好奇,但由於不善烹飪,一直也沒有提起興致去翻閱。人生中第一次踏進廚房,旋開瓦斯爐是在結婚後,第一次感覺世界上也有某個人是我的責任,照料好先生的飲食起居是一種全新的,有別於戀愛的滿足。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