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环境影响,内地2024年的书画拍卖成交额,比2023年下降了大概30%,收藏圈如今对这个板块持观望态度。随着全地各地的春季拍卖相继落幕,本文为大家盘点2025上半年的10大成交。
10大成交分别来自4间拍行,中国嘉德以6席(第二、三、五、六、九、十)居首,其次是苏富比占2席,最后新艺伊斯特(New Art Est-Ouest)和北京保利各得1席。若以城市分类,则只有3席在香港举槌,其余皆于北京上拍。
其中,成交桂冠由元代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手卷拿下,以HK$2.5亿天价易主,刷新苏富比的中国书法拍卖纪录。至于入围门槛的第十位,则属「明四家」之首沈周的《湾东草堂图》,以RMB 1,380万售出。
值得一提的是,新艺伊斯特乃日本罕见的国际性拍卖行,数年前被著名的白石画廊收购。
第一位|元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 藏经纸本 手卷|苏富比历来最高价的中国书法作品
尺幅:29.8 x 599.1 cm
弘历(乾隆)题引首
项元汴、都穆、石川舜台题跋
鉴藏印:
- (项元汴)「墨林」、「有何不可」、「西畴耕藕」、「世昌」、「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赏章」、「子孙永保」、「子京」、「虚朗斋」、「墨林秘玩」、「项子京印」、「平生真赏」、「若水轩」、「子京父印」、「墨林子」、「项墨林父秘笈之印」、「项叔子」、「子孙世昌」、「子京所藏」、「寄敖」、「墨林主人」、「退密」、「墨林子」、「项元汴印」、「神游心赏」、「墨林山人」、「寄敖」、「子京所藏」、「子京」、「天籁阁」、「项墨林鉴赏章」、「宫保世家」、「项叔子」
- (安岐)「古香书屋」、「仪周鉴赏」、「安仪周家珍藏」
- (弘历)「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太上皇帝之宝」、「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隆鉴赏」、「用笔在心」、「古稀天子」、「寿」、「五福五代堂宝 」、「八徵耄念之宝」
- (董光裕)「董光裕印」、「董葵子」
- (陈定) 「陈定书印」
- (奕欣)「神品」、「正谊书屋珍藏图书」、「飞鸿」、「恭亲王章」、「庆宜堂」、「乐道主人」、「清白传家淡泊明志」、「皇六子」、「恭亲王」、「御赐屏翰宣勤」
- (溥伟)「伟」
- (石川舜台)「节台鉴赏」、「舜台之印」、「节堂秘馨」、「舜台长寿」
拍卖行:苏富比香港
专场: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日期:2025/4/10
成交价:HK$250,100,000
这卷饶介草书于乾隆时期入藏内府,不但编入皇家目录《石渠宝笈续编》,更获天子本人选入《三希堂法帖》。展卷细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乾隆御笔题引首「神传醇洁」四字,足见这位「文青皇帝」对之青眼有加。
清朝覆亡之后,手卷一直杳无踪迹,不少人认为已经在烽火中佚失。可幸的是,这件名作原来于清末时由恭亲王府释出,流转海外,长年秘藏日本,直到今次拍卖方再现人前。
是次拍卖,这卷饶介草书写下两项甚为夸张的纪录:一、掀起逾95分钟炽热争夺,乃香港苏富比有史以来最长的竞投战;二、连佣HK$2.5亿易手,成为苏富比历来最贵书法作品。事后收藏圈传出消息,指买家来自台湾。
HK$2.5亿的这个天价,亦令此作成为拍卖史上第四高贵的书法:
- 黄庭坚《砥柱铭》|2010年,北京保利,RMB 436,800,000
- 古摹本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2010年,中国嘉德,RMB 380,000,000
- 赵孟俯《致郭右之二帖卷》|2019年,中国嘉德,RMB 267,375,000
-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 |2025年,香港苏富比,HK$250,100,000
乾隆御笔题引首
本作局部
本作局部
本作局部
饶介,字介之,号芥叟,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元末有名的诗人兼书法家。书法史上,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 - 师承康里巎巎,草书以「二王」为宗,兼取张旭和怀素,开启了明代「吴门书派」的先河。
此卷为饶介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梓人传》各一篇,尺幅是其传世书法作品中最长者。全卷一气呵成,行笔随性,笔法变化多样,流畅自如,融入了怀素豪放狂逸笔意,兼融「二王」。在书风表现上,此卷与康里巎巎相类,但加入了更多章草笔法,结构取势亦比较平和温润。
《送孟东野序》与《梓人传》皆为唐代作品。前者是韩愈为好友孟郊赴江南出任溧阳县尉所作,文章围绕孟郊「善鸣」却一生困顿的遭遇,借此批评当时社会和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后者是柳宗元笔下散文,借亲见的 「梓人」传奇事迹为喻,通过「梓人之道」阐述治国大道。
饶介书写这两篇文章,或许寄托了自身境遇的感慨,将情感融入笔端。
第二位|张大千(1899-1983)《日蚀》镜心 泼彩金板
尺幅:127.5 x 63 cm
鉴藏印:徐嫔、雯波
来源:张大千夫人徐雯波旧藏,其子张心印递藏
拍卖行:中国嘉德
专场: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拍卖日期:2025/5/26
成交价:RMB 79,350,000
1966年,巴西圣保罗出现了罕见日蚀,月球完全进入太阳中心,形成金色环状光晕。环食带近80公里之宽,持续了逾7分钟,几乎覆盖了圣保罗市区,也为旅居当地的大千带来无限灵感。
一年后,这幅泼彩横空出世,中英文名《日蚀》和《The Solar Eclipse》皆为大千所取,至1969年送往加州的画廊参加「张大千近作展」,此后一直为其夫人徐雯波和儿子张心印递藏。
在贴了金笺的板子上,大千先用泼墨打底,宛如穹苍被遮蔽后的一片混沌。当太阳再次闪耀时,远方山头照亮成金。右上方深蓝天空是大面积的石青,沉着而有光泽,左侧天际则是渐变淡蓝。中段山脉植被密布,大千用石绿铺陈整片被照亮的森林。左侧云蒸霞蔚,慢慢过渡到色墨交融的深邃密林。
画面下方可说最为奇幻,老树尤如虬龙,显出远山的高远巍峨。树结宝珍千祥集,树上的石青、石绿、朱红从混沌中浮出,在一片氤氲之气中跃动,光影变灭。
大千笔下山水风景无数,以天文现象为题的则是寥若晨星。行方宣传本作时,不但使用了《道德经》段落,更别出心裁地选用了Pink Floyd名曲《Eclipse》歌词。
大千(右后)与夫人徐雯波(右前)、表弟郭有守(左后)、画家潘玉良(左前)合照
本作局部
本作局部
第三位|傅抱石(1904-1965)《满身苍翠惊高风》立轴 设色纸本
尺幅:102.5 x 71.5 cm
拍卖行:中国嘉德
专场: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拍卖日期:2025/5/26
成交价:RMB 57,500,000
傅抱石尤为崇拜石涛,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 1941年,他发表集大成巨作《石涛上人年谱》,勾勒出这位名家一生的轮廊,堪称现代中国石涛研究之先声。
石涛绝对称得上是旷世艺术天才,奈何生于没落帝王家。作为明宗室后裔,江山易祚后削发为僧,自号「苦瓜和尚」,在国破家亡之苦中寄情丹青。傅抱石在这一代传奇的其人其画,找到超越时空的共鸣。
不只学术著作,傅抱石还把自己多年研究石涛的心得,倾注在画中,希望「写成一部史画,来纪念这位伤心磊落的艺人」。 「满身苍翠惊高风」乃石涛的题画诗句,也是傅抱石笔下的经典题材,例如南京博物院就藏有傅抱石「满身苍翠惊高风」折扇。
本作形象地呈现出沉迷山水、忘却尘嚣的高士形象。两位朋友远来相访,倘佯于云色丘壑间,题画诗不假辞藻,直抒胸臆,生动地表达了超然从容的心境与情思。
傅抱石尤为崇拜石涛
本作局部
本作局部
第四位|清乾隆二十四至二十五年(1759-1760年)郎世宁、金廷标合绘《青羊图》设色绢本 立轴
尺幅:217.6 x 191.8 cm
来源:
- 郭葆昌(1867-1942年)收藏,约1920年代末
- 美国古董商 Douglas Burgeron 收藏
- 中国陶瓷公司,纽约,1990年代
- 南美私人珍藏,1990年代至今
-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单一拍品专场:神蕊天威:郎世宁御制《青羊图》巨构
拍卖日期:2025/5/7
成交价:HK$58,935,000
根据《清宫档》记载,乾隆首先让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绘制一幅《青羊图》大画,作为「画舫斋」装饰之用。 「画舫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位于紫禁城西苑,乃皇上与宫廷画家相聚赏画、静修养性的场所,也作为接待外来使节所用。
可是朗世宁完成后,乾隆觉得《青羊图》实在画得太好了,不舍得让之拿去「画舫斋」装饰。于是,乾隆吩咐另一位宫廷画家 - 金廷标复制一幅作为替代,朗世宁的原作则好好裱装收藏起来。
首先面世的郎世宁原作有其署款,现为台北故宫珍藏;后来复制的一幅即为本品,上面只有金廷标署款。
苏富比认为,虽然这幅复制本没有郎世宁署款,但从绘画技法来看,实际上极有可能是他和金廷标合绘。二十多年前,北京故宫研究员聂崇正也曾撰文,指从画法看来,两幅《青羊图》的青羊都是意大利人郎世宁手笔,背景山石则由中国宫廷画家补绘。
笔者愚见认为,即使退一万步来说,假设本作单纯由金廷标绘画,凭其画工、尺幅、出处,如今的成交价仍然是物超所值。
郎世宁署款《青羊图》|台北故宫
上为台北故宫《青羊图》,下为苏富比拍卖《青羊图》
上为台北故宫《青羊图》,下为苏富比拍卖《青羊图》
第五位|清 金农(1687-1763)《墨梅册》十二开 水墨 纸本
尺幅:30.5 x 41.5 cm(每开)
鉴藏印:曾在朱积诚处(二次)、诚斋鉴藏(二次)、奉贤朱氏
拍卖行:中国嘉德
专场:大观 - 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拍卖日期:2025/5/26
成交价:RMB 29,900,000
此《墨梅册》乃「扬州八怪」金农所作。
所谓「扬州八怪」,是指清朝时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群新兴画家,亦称「扬州画派」。他们大多主张无法而法,强调自创新格、抒发己意。绘画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及雅俗共赏之内容,时有针砭社会现状与官场陋政。
至于「八怪」具体是指哪八位画家?自晚清以来,各种记载的名单不一,入列的艺术家有十五人之多。不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八怪」名单,金农必定在列,更被推为「八怪」之首。
此《墨梅册》皆不设色,梅以不同姿态在金农笔下生枝、绽放,每开之前繁简相邻、浓淡相宜。全册画梅基本为圈勾,有疏枝、繁枝、老干、新芽,有昂首、附身之姿,亦有明月、竹枝相配,造景丰富,意境清绝奇烦恼,呈现出金农笔下梅花在画史中独树一帜的一面。
第六位|清 雍正帝 行书「自得园」镜心 水墨绢本
尺幅:63 x 168 cm
拍卖行:中国嘉德
专场:大观 - 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拍卖日期:2025/5/26
成交价:RMB 27,025,000
满人本为游牧民族,清帝不喜久居宫城,故常在宫外寻找风景优美的住所。例如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就常居于南苑和皇城西苑。及至康熙即位,先把玉泉山南麓改为行宫,取名澄心园,并在香山寺旁建行宫,后又于清华园废址上修建畅春园,成为常年居住的离宫。
在这股皇家园林风潮之下,圣上也给王公大臣建了不少「赐园」。自得园便是果亲王允礼的赐园,建于雍正三年,毗邻圆明园,园名由雍正帝御赐,取自宋代大儒程颧的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允礼乃雍正帝的十七弟,深得后者信任,先后主管理藩院、工部、户部事务。他本人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即景而咏,鼓腹而歌,着有《春和堂集》、《静远斋》、《西藏日记》、《清工部工程做法》等。
自得园当年盛况已不得见,不过从允礼文字中可管窥一二。他在《御赐自得园记》如此描述:「兹园之中,高者,洼者,奥者,旷者,台榭亭厦,桥梁磴瀑,曲得其面势;竹树葩。随在而旁罗;温凉朝暮,风雨晦明,物象时光,无不与人相惬神。」
第七位|明贤尺牍册 (一、二、四、五、六册)水墨纸本 册页
封面尺寸:33 x 23 cm(共93开,内页尺寸不一)
注:犬养毅珍藏/林锦洞同一旧藏
拍卖行:新艺伊斯特(New Art Est-Ouest)
专场:中国书画(香港拍卖会)
拍卖日期:2025/3/29
成交价:HK$26,520,000
伊斯特(Est-Ouest)于1984年成立,乃日本罕见的国际性拍卖行,名称中的「Est-Ouest」源自法语,意为「东和西」。 2021年,伊斯特被「新艺集团」(New Art Holdings)收购,自此改名为新艺伊斯特(New Art Est-Ouest)。
值得留意的是,新艺集团为东瀛著名的白石画廊(Whitestone Gallery)母公司,两者同样由白石幸生创办。
尺牍,乃书信的古称,因长度大约一尺左右,故而名之。 《明贤尺牍》集结了明代名家、鸿儒、名臣、高士、隐流之书信,内容既有国家大事、亲戚琐事,亦有借阅榻本临摹。既有俊逸之笔,又抒发率真性情,可说是富自然雅趣的艺术品。
其中,第三册数年前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所载尺牍信札出自黄道周、史可法、范景文、罗洪先、李国祯、申嘉胤等人,以超越预期的HK$412万成交。
是次举槌的第一、二、四、五、六册,作者共计四十余家,文坛地位身份更高,包括「百世之师」王阳明、晚明艺坛领袖董其昌、乃至「吴门四才子」的文徵明、唐寅、祝允明等等。
本品中的王阳明尺牍
本品中的董其昌尺牍
本品中的文徵明尺牍
第八位|傅抱石(1904-1965)《柳溪仕女》立轴 设色纸本
尺幅:82 x 54 cm
来源(值点网整理):
- 伦敦,费成武、张茜英「雾明楼」旧藏
- 香港苏富比,2006年10月,中国书画拍卖,「雾明楼」珍藏廿世纪书画专场,Lot 556
- 香港苏富比,2019年10月,中国书画拍卖,Lot 2759(HK$25,375,000成交)
拍卖行:北京保利
专场:中国书画夜场
拍卖日期:2025/6/8
成交价:RMB 24,150,000(折合约HK$2,635万)
本作为傅抱石重庆「金刚坡」时期佳作,赭衣仕女坐于渚边石上,疏柳数枝斜垂,瘦枝轻拂于仕女身前,呈掩映之势。背景为河道所隔,以浅墨薄染而成的彼岸浅滩,可见河面狭窄,或能涉水而过。全画工写融合,景物取写意而人物重工笔细划,尤以仕女呈现画家笔下擅长的唐代女性造型,脸丰腴却不沦秾俗,自有端庄典雅之风范。
身躯造型比例精确,小节如轻执纨扇,双手交叠抱膝而坐,衣服的折叠互覆皆交待细致准确,完全合符坐姿体态。而敷色清丽,淡中见层次,线条运用拿捏恰到好处,在工致中见浑然天成,无丝毫斧凿之迹。意境幽邈,虽清冷却非怀怨,有造像之精妙,暗含送别之寡淡,写情写景,皆画家极尽用心之能事。
费成武、张茜英为徐悲鸿得意门生,抗战期间在重庆从事文艺抗日工作,与同期云集陪都之文艺界人士多有聚会过从。四十年代赴英求学,自此居异乡半个世纪,并在英伦画坛闯出一片天,作品不但曾入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大展,后由著名的莱斯特画廊(Leicester Galleries)代理。
1953年,两人于英伦结成夫妇,获傅抱石、徐悲鸿、谢稚柳等师友送赠志别之作品,遂合而组成「雾明楼」收藏。日后,多位造访彼邦的画坛故旧如赵少昂、张大千、黄君璧等异地重逢,亦相继写下作品馈送留念,遂使「雾明楼」之收藏更见琳琅满目。
本作局部
第九位|清 朱耷(即八大山人)《翠麓幽居访贤四屏》立轴 设色绢本
尺幅:167 x 46 cm
拍卖行:中国嘉德
专场:大观 - 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拍卖日期:2025/5/26
成交价:RMB 20,700,000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乃明朝宗室后人,国破家亡后因悲愤而剃发为僧,法名传綮。也许是这样的经历,令他行为思想均异于常人,也让他的画作不落常套,禅意深幽,对后世影响深远。从笔法及款字看来,本品应为其晚岁之作。
第一幅屏条《山顶登路》,画面萧索,近景处树木浓密,与中景叠合,墨色浓淡相近,山路曲转蜿蜒,山石淡墨勾勒后率意堆叠,干笔皴擦,不疏无斧松痕,富有整体感,下处繁白,使得「右下浑身不拥」。顺势而上的高山,如同自然延伸,充盈着雄健简朴之气,峻拔近于黄公望造景。
第二幅《岩上三文人》,前景古木繁郁,占据约半幅画面,细密松针的点画横涂竖立,刚柔并济,似绵里藏针,淡彩晕染,又各尽其态,清润生辣,可窥八大山人晚年趋于缓和乃至恬静的情绪变化。
第三幅《山水湖》,近、中、远三景都写溪流,重山复水,远山益形陡峭,累如危卵,大部留白作水面,仅简约涂写二帆,淼淼无际,中景溪流狭窄,横穿截断,近景曲水环绕,少有立锥之地,惟小桥一座,可容只身,险绝荒率。第四幅《人家山里》,营造的朴茂苍浑极为精道,尤是干擦而能得华滋清润,使得荒寒中豪迈之气亦升腾也。
本作之一、二条屏
本作之三、四条屏
第十位|明 沈周《湾东草堂图》立轴 设色绢本
尺幅:152.5 x 63.5 cm
鉴藏印:吴下阿弥、怀麓、江乡深处、御赐经德秉哲、莱山真赏、怀远堂印、大兴元伯章氏珍藏图书、卞永积印
拍卖行:中国嘉德
专场:大观 - 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拍卖日期:2025/5/26
成交价:RMB 13,800,000
沈周,明初吴门相城人,擅山水、花鸟,亦善诗文书法,中年即以博学多才及高洁人格名倾东南,「内自京师,远而闽浙川广,莫不知有先生也」。
他画山水,初以元四家 -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宗,继复上追五代董源、巨然,宋朝马远、夏圭等名家,又得江南山水的涵养陶泳,终一变元人旧法。吴门画派由沈周奠定地位,他亦因而公认为「明四家」之首。
沈周有一位堂弟名曰沉璞,,一生淡泊,不慕功名,壮年时便筑室田头,躬耕养亲,读书课子,乡人每讥其胸无大志。沈周却相当欣赏他,故绘本作并赋长诗表示赞扬,同时对嘲讽者予以抨击。
本作小溪之上,绿柳碧梧相拥,竹篱茅舍间一士人正据案读书,应该便是沉璞及其居所。屋后密密的竹林及山腰层层横叠的烟云,将观者视线引向画面深处。云层之上,一山巍然崛起,纠结的披麻、解索皴都取纵势,更增添了山体的高伟气象。山间泉流奔泻,满幅弥散着江南湿润温和的气息。
本作局部
本作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