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著录的王蒙山水 《涤砚图》RMB 2.875亿北京嘉德成交

拍卖世界中,但凡能以「单一拍品专场」形式举槌者,必为重要非常的艺术珍品。

今季北京秋拍,中国嘉德便有一幅古书画获此尊贵待遇 -《涤砚图》,出自名列「元四家」的王蒙之手,刚刚于今夜(30号)上阵,历经一番争夺战后以RMB 2.875亿天价易手。

市场可寻的王蒙作品本就稀少,而本作乃唯一已知流通的《石渠宝笈》着录王蒙立轴珍品,载有乾隆藏印计十五方,并有这位天子行书题写五言诗,弥足珍贵。来到近代,本作归入北美重要私人收藏,先后于波士顿美术馆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并获书画鑑定泰斗徐邦达收录于其编撰的《古书画过眼要录》。

闲话少说,让我们一起走进王蒙的山水世界。


Lot 2195|元 王蒙《涤砚图》立轴 纸本设色

尺幅:65 x 34.41 cm
题识:涤砚图。叔明为嵕山作。钤印:王蒙印
乾隆皇帝题:临池静课馀,洗研命僮胥。应有鱼吞墨,那无鹅换书。岂怀投卞璞,惟觉类庄樗。徒倚南荣下,窗开万象虚。乾隆丙寅(1746年)春正御题。
鑑藏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鑑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鑑玺、宜子孙、石渠定鑑、宝笈重编、淳化轩图书珍秘宝、淳化翰、信天主人、太上皇帝、清玩、朗润、几暇怡情、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仕勋心赏、润·卿、小溪子、子招、□符、徐士义、□之、□阳居士、王□中
估价待询
落槌价:RMB 250,000,000
成交价:RMB 287,500,000

拍卖行:北京嘉德
单一拍品专场:涤砚 - 北美重要私人珍藏元王蒙《涤砚图》
拍卖日期:2023/11/30


《涤砚图》以估价待询形式上拍,值点网得悉行方预期起码能以RMB 2亿成交。收藏界对这场拍卖也相当关注。

晚上约10时15分,这幅王蒙大作正式举槌,RMB 1.8亿起拍,引来现场及电话的几方争夺。开初每口叫价为RMB 1,000万,金额达至RMB 2.3亿后则每口降至百万水平。始终,这已经是十分庞大的数字了,竞投者自然更为谨慎。

历经十多口喊价后,拍卖官以RMB 2.5亿落槌,由胡妍妍(中国嘉德董事总裁)为电话上的「5087」号牌客户投得心头好,连佣成交价为RMB 2.875亿。


胡妍妍为电话上的「5087」号牌客户投得心头好


本幅《涤砚图》局部

王蒙(1308-1385),字叔明,活跃于元末明初,乃是元代艺坛领袖赵孟頫的外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亦是当中最年轻的一位。

元四家皆为江浙一带文人,擅长山水,兼画竹石。四人风貌不同,却都重视笔墨,讲究气韵,笔下以水墨为主,亦有浅绛等淡设色之作,强调诗、书、画融合。这种文人意趣既上承五代,北宋、元初等大家的成就,同时又自出新意,对后世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蒙工诗、书、画,尤善山水,并开创了牛毛皴、解索皴,独具新意。少年时,他得赵孟頫言传身教,饱览赵氏所藏前贤名绘,将唐宋诸家的技法融入个人创作,形成与元四家另外三人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倪瓒更如此称颂之:「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元四家之说本为赵孟頫、黄公望、吴镇、王蒙。后来,赵孟頫被单独列为「元人冠冕」,元四家则补入倪瓒。元四家本身亦多有切磋交流,台北故宫就藏有王蒙和倪瓒合作绘画的山水作。


本幅《涤砚图》局部

元灭明兴后,王蒙一度出仕,惟不久即因牵涉入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无辜被捕并死于狱中。不过他的艺术成就,并没有因而断绝。

有明一代,吴门画派领袖沉周、文徵明皆得其沾溉,现藏台北故宫的沉周代表作《庐山高图》,便是取法王蒙而成;及至清朝,王蒙影响力不衰,名列「四王」的王原祁便绘有《彷王蒙夏日山居图》,现藏台北故宫。

来到近代,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亦取王蒙之长为自家所用。例如今年香港春拍,苏富比带来张大千《秋山图》,连佣HK$1,618万成交。此作虽未点明源出何本,但笔法和构图俱明显胎息自王蒙名作《青卞隐居图》。


沈周《庐山高图》|台北故宫


左:张大千《秋山图》,2023年香港苏富比春拍,HK$1,618万成交;右:王蒙《青卞隐居图》,台北故宫

至于王蒙本尊的真迹,自然是价值连城。2011年,他的《稚川移居图》于北京保利举槌,以RMB 4.025亿天价刷新个人拍卖纪录;2019年,北京保利带来他的《芝兰室图》,亦以RMB 1.46亿易手。

据统计,全球公私收藏的王蒙画作总计40幅左右,其中10馀幅获《石渠寳笈》着录。是次拍卖的《涤砚图》,行方表示为「市场唯一流通的《石渠宝笈》着录王蒙立轴珍品」。

《石渠宝笈》乃乾隆、嘉庆年间的皇帝目录,记载清代内府收藏之历代书画,堪称「古书画界的圣经」,亦是拍卖场上的黄金认证。那麽今回的《涤砚图》,我们自然要从《石渠寳笈》相关的乾隆鑑藏寳玺説起。


王蒙《稚川移居图》54 x 120 cm|2011年,北京保利,RMB 4.025亿成交


王蒙《芝兰室图》画心:25 x 103 cm;题跋:25 x 228 cm|2019年,北京保利,RMB 1.46亿成交

乾隆为《石渠宝笈》所载书画钤盖的鑑藏印,按习惯和定制有三玺、五玺、七玺、八玺之分。

《石渠宝笈》初编之中,评为「次等」的作品钤「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殿名鑑藏宝(如乾清宫鑑藏宝)」三玺;评为「上等」者钤「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鑑赏」、「宜子孙」、「三希堂精鑑玺」五玺。

《石渠宝笈》续篇所录书画不再分等级,钤盖印玺有七玺全、八玺全之记载。七玺者,包含上述初篇的五玺,再加上「石渠定鑑」及「宝笈重编」;八玺者,则与七玺相同,只是另外加上「殿名鑑藏宝(如乾清宫鑑藏宝)」。

本幅《涤砚图》,正是属于七玺全者。

编按:乾隆帝不时会把藏品慷慨地赐予臣下,例如金人李山所绘的《风雪杉松图》(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虽然如上述所言般五玺全,但在一次重华宫赐宴后流到宫廷之外,以致未经《石渠宝笈》着录。是故,所谓「玺全」和《石渠宝笈》,有时会未必一致


《石渠宝笈》续篇对本幅《涤砚图》之记载


本幅《涤砚图》正属七玺全者


本幅《涤砚图》之乾隆御题

上述七玺之外,《涤砚图》还有乾隆御题和其他诸般印章,显示出乾隆帝对之何其锺爱。

首先是乾隆题咏(上图),落款署「丙寅春正御题」、即乾隆十一年(1746年)。接着是藏印「乾隆宸翰」,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所製;再来是「太上皇帝」印,乃嘉庆登基后、乾隆退位为太上皇时所鎸。

综合以上所言,可以肯定乾隆帝从青壮至耄耋,起码曾数次展读《涤砚图》。

王蒙作品中,着录于《石渠寳笈》而又有乾隆题咏的共四十幅左右。然而,其中获乾隆多次品赏者,则只有四幅而已。《涤砚图》为其中之一,另外三幅为辽宁博物馆的《太白山图卷》、北京故宫《夏日山居图轴》、台北故宫《长江万里图卷》,同样钤有乾隆太上皇时期之宝玺。


七玺之外,本幅《涤砚图》的其他乾隆藏印


本幅《涤砚图》局部

《涤砚图》乃王蒙为友人余谦(字嵕山)所作之墨笔山水画。

画中茅屋临溪,杂树掩映,有小桥通向对岸。隔溪高岩巨石,飞瀑相重,隐隐露出寺观。其后层层峻岭,白云缭绕。茅屋外一角有童子涤砚溪边;屋内见一人独坐,开轩面流,似静听流水淙淙之妙声,观云飞瀑溅之胜景。

画家笔下静谧悠远的山林景色,正是元末明初文人雅士心中的理想世界。叫人不禁想起南朝隐士陶弘景的诗句:「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本幅《涤砚图》局部

写尽山林风雅的王蒙,曾在元末年间入仕,惟后毅然弃官隐居黄鹤山(今浙江馀杭)。此幅的风景、人物细节,或许就是画家隐居生活的写照,童子涤砚,作画窗前,山间自怡悦。画中良辰美景,正正表现出这位这位书画大家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怀。

中国书画其中一项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便是留白。王蒙之作却以繁密见称,笔下纵逸多姿,苍茫深秀,包含万千气象。此画幅面不大,却绘有不下十数种树木,山水多至十馀重。

画家不拘成法,随心所欲,或皴或点,或钩或划,既有粗老树干,又见细嫩枝叶;远山薄雾,树高林密,画中苔点亦是刻意为之,顿使画面有层有次,气韵生动,让人百看不厌。


本幅《涤砚图》局部

拍卖图录指,徐邦达曾多次谈及《涤砚图》,认为它为民间难得的国宝级藏品。

徐邦达在古书画鑑定领域成就斐然,有「国眼」、「徐半尺(意指他只需把画轴展开半尺,便知真伪)」之誉。他曾在藏家所寄的《涤砚图》实物大照片旁边写道(下图):

「王叔明此图曾入清乾隆内府,载于石渠宝笈续编,但早已流出在外,今藏香港某氏,闻近又去美。此图画笔清逸老苍,尖而不纤,似率而实,非草草,可重也。上款嵕山,为余谦,号按谦,池阳人 (安徽贵池),工书古隶。 元至顺三年,曾官翰林应奉。后至元元年又提举江浙,小传见书史汇要等书。叔明为此轴,当在元末,应为中岁之笔。徐邦达。」

上述文字提及,《涤砚图》据判断为王蒙中年所绘,一度为香港私人收藏,而又正要越洋流传到美洲去。后来,徐邦达亦将此作着录于他所编撰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之中。


徐邦达于藏家所寄的《涤砚图》实物大照片旁边题跋(本图较为低清,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