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阁下是建盏爱好者,又或对宋代美学深感着迷,那麽暑假的旅游地点已经替你决定了 - 北京与大阪。
首先是北京的国家博物馆,正举办「紫玉瓯心」大型展览,呈献135件古代建盏与相关文物,以及298件当代建窑工艺品。
接着是大阪的藤田美术馆,镇馆之宝「南宋 曜变天目」正隆重展出;最后是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重新开幕的特备展览,正以日本国宝「南宋 油滴天目」领衔。
油滴、兔毫、「供御」款、乃至古今辉映的曜变等顶级建盏,都可以在今个夏天尽情饱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紫玉瓯心 - 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
展期:即日至2024/9/26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入场:免费(需预约)
建窑,位于今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产品以碗类居多,文献称为「瓯」或「盏」,统称「建盏」。
两宋斗茶风气盛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引为时尚。建盏造型简约,摒弃了过于繁杂的装饰,黑色釉面又最宜衬托白色茶沫,乃审美与实用的自然结合,故成为最佳的斗茶用具,迅速风靡。
建盏可说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窑工对温度火候的掌控炉火纯青,烧到一定温度时就要开始降温,让釉液在自然状态下流淌,形成独具特色的窑变釉面,举如油滴、兔毫、曜变等珍稀品种。这些不规则纹饰浑然天成,精彩夺目,让人百看而不厌,体现宋瓷崇尚的自然之美。
北宋名臣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有曰:「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少数建盏在光线照射下会散发紫色光晕,文人墨客以「紫玉瓯」或「紫瓯」形容之,即为本次展览名称由来。
宋代 建窑 黑釉油滴束口盏
油滴,指黑色釉面上浮现的斑点状结晶,因像沸腾的油点状而得名,按其呈色而俗称「金油滴」或「银油滴」。
油滴釉的斑点较小且密集,有别于鹧鸪斑釉的大而疏朗,视觉上似是繁星点缀于漆黑夜幕之中,有文献便称之为「星建盏」。
建盏各种斑驳纹饰之中,即以油滴最受市场追捧。2016年,日本著名藏家「临宇山人」的「南宋 油滴天目」茶碗在纽约佳士得举槌,US$1,170万(HK$9,125万)天价易手,写下建盏拍卖纪录至今。
宋代 建窑 黑釉兔毫撇口盏
至于建盏最流行的釉面,则是兔毫。蔡襄《茶录》云:「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宋徽宗《大观茶论》并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具体表现为釉层中均匀呈现细密筋脉,形状如兔子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这种纹理的色调以黑釉或褐色釉为底,闪现出黄褐、灰、灰白、白褐、青兰、青褐等变幻莫测的色彩,具有玉润玄光的艺术魅力。
除了油滴与兔毫,建盏还有诸般品种,举如鹧鸪斑、西瓜皮釉(又称铁锈斑)、酱黄釉,以至各式难以名状的奇特纹理。此外,还有底部带「供御」款的罕有传世品,是当时专供赵宋皇室使用的珍器。
宋代 建窑 西瓜皮釉盏
宋代 建窑 黑釉束口盏
宋 建窑 酱黄釉束口盏
宋代 建窑 「供御」款黑釉盏
明代以后,由于饮茶习惯改变,建盏烧制一度没落,至新中国成立后方再度复兴。其中,许多当代建盏艺术家都锺情「曜变」釉色。
16世纪出版的日本文献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宋代曜变建盏乃是收藏界的梦幻逸品,然而中国境内如今只得残片,而无完整器存世。
当代建盏传承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藉新时代审美角度重新思考和改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种类繁多的釉面和器形,让千年瓷器焕发新光彩。据资料显示,建阳全域建盏从业人员超过6万,年产值以亿元计算。
当代 七彩曜变盏
当代 黑底银滴盏
藤田美术馆︱「土」主题展
展期:即日至2024/8/31
地址:大阪市都岛区网岛町10-32
入场:JPY 1,000(19岁或以下免费)
刚刚说过,宋代曜变建盏乃是稀世珍宝。事实上,如今存世的完整器例子仅三,悉数为日本国宝,分别由藤田美术馆(大阪)、大德寺龙光院(京都)、静嘉堂文库(东京)所藏,人称「曜变天目三绝」。
如今,藤田美术馆的「南宋 曜变天目茶碗」,正于其「土」主题展览中亮相。
曜变意为「光彩夺目的窑变」,黑釉上可见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斑点。光线照耀下,周围会出现眩目的虹彩辉斑,或蓝或紫、或银或金,变幻莫测。俯视而看,就似深邃宇宙中的星云天体,堪称建盏中的绝品,有「一碗一宇宙」之美誉。
南宋 曜变天目茶碗︱日本国宝
如此珍贵的建盏,为何会传到东瀛?
时间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品茗之风遍及大江南北,宋人不但爱办茶宴,以茶待客,更会斗茶茗战,一比茶艺。福建瓷窑的黑釉茶碗乘时兴起,大行其道,不但为文人墨客所推崇,连皇帝也下旨命令烧造御用茶碗,「建盏」二字从此成名。
中日文化交流与商贸来往,自古未断。前往宋朝求法的日本僧人,把茶艺礼仪和所获茶器带回国家。曜变天目茶盏,据信就是由东瀛僧人带到日本,流传至今成为国宝。
据说,日本僧人当时求法,许多都前往浙江天目山一带的寺庙修行,日人误以为他们带回来的建窑茶碗也是来自天目山,故就称之为「天目」。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重新开馆纪念特展「SHIN・东洋陶瓷 - MOCO典藏」
展期:即日至2024/9/29
地址:大阪市北区中之岛1-1-26
入场:JPY 1,600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于1982年揭幕,收藏的古董陶瓷相当有名。2022年初,美术馆开始闭门装修,扩建施工。
事隔两年,美术馆今年终于重新开幕,纪录特展即以名列日本国宝的「南宋 黑釉油滴天目茶盏」领衔。
据记载,此油滴建盏于镰仓时代(1185-1333,其时中国为南宋至元朝)传入日本,先后由丰臣秀次、西本愿寺、京都三井家、若狭酒井家族递藏,再传世至今。丰臣秀次为丰臣秀吉的外甥,为丰臣政权第二代家督。
值得一提的是,此油滴建盏口缘部分镶有金扣,除补强器口外,亦有增强视觉效果之用。
南宋 黑釉油滴天目茶盏︱日本国宝
重新开幕特展取名「SHIN」,其中包含了三个意思:一、作为「全新(SHIN)」的美术馆再出发;二、「真心(SHIN)」实意之美的邂逅;三、怦然「心(SHIN)动」的鉴赏体验。
馆方相当重视是次特展,展品阵容相当华丽。除了上述的油滴建盏外,还有同样名列日本国宝的「元代 龙泉窑 青瓷褐斑玉壶春瓶」,乃至公认传世品不足一百件的北宋汝窑,洋洋大观。
中国重器以外,是次特展亦呈献一系列韩国陶瓷,举如高丽时期的青瓷,以及朝鲜时期的白瓷等等。
韩国陶瓷的发展,可以说是「先青后白」。高丽王朝(918-1392)时期,韩国吸收了中国越窑柴烧技术,青瓷制作得到飞跃发展;及至朝鲜王朝(1392-1897),受儒家思想影响,白瓷一度被指定为御用瓷器。
元朝 龙泉窑 青瓷褐斑玉壶春瓶︱日本国宝
北宋 汝窑 青瓷水仙盆
高丽时期 十二世纪 青瓷瓜形瓶
朝鲜时期 十八世纪 青花铜红彩莲花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