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拍卖之最|年度十大画作盘点 毕加索《戴手表的女人》RMB 10.1亿成交摘冠

2022年,艺术市场见证着疫情后的小阳春,加上在微软联合创办人Paul Allen艺术珍藏专拍带动下,创下了多项拍卖纪录。来到2023年,市场从去年的炽热气氛中回稳,加上经济前景不明朗,藏家们出手显然更为审慎。

随着2023步入尾声,让我们重温今年艺术市场的十大成交。

今年十大成交的总额为RMB 48.4亿,较去年下跌RMB 31.1亿。打入十大的上榜金额门槛为RMB 3亿,较去年下跌RMB 2.03亿。

盘点之前,先简单交代一些相关资讯:

  • 十大成交由佳士得、苏富比两大龙头垄断,前者占6席,包括第3、4、6、并列7位及第10位;后者占4席,包括1、2、5、9位
  • 10幅画作当中,8幅在纽约成交,延续这个东岸城市在艺术市场的领导地位,余下两幅皆于伦敦易手
  • 上榜艺术家当中,克林姆Klimt占了两席
  • 年度亚军画作克林姆《持扇的女子》由香港藏家投得


第十位|卢梭(Henri Rousseau,1844-1910)《红鹤》油彩 画布(艺术家拍卖纪录)

创作时间:1910年
尺幅:113.8 x 162 cm
纽约佳士得|2023/5/11
成交价:US$43,535,000


卢梭离世那年绘画的《红鹤》,历经一番竞投后以US$4,353万(RMB 3亿)易手,大幅刷新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

卢梭与莫内 Monet、毕沙罗 Pissarro、雷诺瓦 Renoir,是同一世代的画家。大家可以想像到,西方艺坛正值传统学院派和新兴印象派之争,惟卢梭自成一格,画风既不写实,又不着重绘画透视法,也不是要捕捉光影变化,所以当时不乎合主流审美,甚至被批评作品像儿童图画一般。

卢梭笔下的景色,多以大面积丛林为背景,有时更会有猛兽出没,描绘大自然弱肉强食的一面。

是次破纪录的《红鹤》,密密麻麻的森林变成了远景,近景则是开扬的河塘,各色莲花在塘边绽放,隔邻的红鹤一派闲适地散步。稍远一点的土著,亦是悠然自得,没有丝毫打猎的杀机。

《红鹤》于二战后成为Joan Whitney Payson雅蓄。她乃美国名门Whitney家族成员,乃著名艺术收藏家兼赞助人,亦是纽约大都会棒球队的联合创办人。 Joan仙游后,画作由女儿Payne继承。今年1月,Payne亦撒手人寰,画作现作为她的遗产,经佳士得拍卖出售。



第九位|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教堂与穆尔瑙风景 II》油彩画布(艺术家拍卖纪录)

创作时间:1910年 
尺幅:96 x 105.5 cm
伦敦苏富比|2023/3/1
成交价:£37,196,800


康丁斯基画作《教堂与穆尔瑙风景II》,连佣£3,719万(RMB 3.07亿)售出,刷新这位俄裔艺术家的拍卖纪录,成交价在2023年位列第九。

康丁斯基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今回拍卖的《教堂与穆尔瑙风景 II》绘于1910年,正属康丁斯基由具象风景步向抽象的转变期。

在创作上,康丁斯基受多种艺术风格影响,包括野兽派充满现代感的鲜艳用色、塞尚 Cézanne 对形状和结构的解构手法,以及梵高在风景画上的革新。他将这三种革新手法融入这幅色彩丰富、朝气蓬勃的画中,并加以融会,形成前所未有的抒情表现风格。这些特点在本作可见一斑。

画作采用鲜明丰富的对比色,四边近乎长度一致。这种类近方形的画幅什获当时前卫的现代主义艺术家青睐,莫内 Monet 和克林姆 Klimt 等名家都曾创作方形画。



并列第七位|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无题(黄色,橙色,黄色,浅橙色)》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1955年
尺幅:207 x 152.5 cm
纽约佳士得|2023/11/9
成交价:US$46,410,000


罗斯科《无题(黄色,橙色,黄色,浅橙色)》11月在纽约佳士得以US$4,641万(RMB 3.4亿)成交,位列全年第七位。

1903年,罗斯科生于一个俄罗斯犹太裔家庭,约十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他的思想深受尼采名作《悲剧的诞生》影响,创作的抽象艺术旨在探索人类在本质与自由意志之间的挣扎,予人宗教哲学般的精神之感。

本作开拍之时,拍卖厅特别配合画作色调调节现场灯光,为一众准买家营造气氛。此画绘于1955年,可说是较为早期的罗斯科抽象创作。上次拍卖是2014年,当时在纽约苏富比上阵,估价US$2,000万,最终连佣US$3,656万易手。

顺带一提,LV基金会正在巴黎举办罗斯科大型回顾展,展期至2024年4月,带来约115幅作品,分别来自华盛顿国家画廊、伦敦泰特美术馆等著名公共收藏,以及罗斯科家族等重要私人收藏,令罗斯科的作品在市场上格外受关注。



并列第七位|Richard Diebenkorn(1922-1993)《列宁格勒之行的回忆》油彩 画布(艺术家拍卖纪录)

创作时间:1965年
尺幅:181.3 x 211.1 cm
纽约佳士得|2023/11/9
成交价:US$46,410,000


加州画家Richard Diebenkorn画作《列宁格勒之行的回忆》,与上述罗斯科抽象画同场举槌,同样以US$4,641万(RMB 3.4亿)易手,并列全年第七位,刷新Diebenkorn的个人拍卖纪录。

Diebenkorn是来自加州的画家,兼修具象及抽象艺术。 1964年,他获美国国务院邀请参与美苏文化交流计画,前往苏联与当地的「社会写实主义」艺术家交流合作。

在苏联期间,Diebenkorn参观了许多工作室和文化机构,其中便有位于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他在那里欣赏到野兽派之父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伟大作品,大受启发 - 毕竟在此前,这位美国人只看过马蒂斯的黑白复制品。

《列宁格勒之行的回忆》绘于1965年,画家运用鲜明色彩,将具象场景转换为抽象图画,意在向马蒂斯致敬,画面左上的花卉,便直接参考了当时在苏联所见的马蒂斯名作《红色的和谐》。



第六位|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移动中的人物》油彩 染料 画布

创作时间:1976年
尺幅:198.9 x 147.3 cm
纽约佳士得|2023/11/9
成交价:US$52,160,000

英国巨匠培根作品《移动中的人物》连佣US$5,216万(RMB 3.8亿)成交,位列全年第六。无独有偶,此作也是在纽约佳士得11月拍卖成交。

此作绘于1976年,是培根在男伴戴尔自杀身亡后绘下,可说是在阴霾下诞生。

培根与戴尔是在一晚酩酊大醉中相识,一个是年逾半百的名画家,一个是刚踏入30岁的东伦敦窃贼。培根对戴尔深深着迷,觉得这位年轻俊男散发着暴力气质,又拥有米高安哲罗雕像的魁梧身躯。

可是这段关系一如暴风狂雨,虽然带给培根无限灵感,但是伴随而来的还有无尽冲突争执。最终,戴尔崩塌了。

1971年10月24日,戴尔自杀身亡,终年37岁,时间是巴黎大皇宫培根回顾展开幕前36小时,地点是与培根共住的酒店房间。培根陷入悔疚深渊,此后数年的创作愈趋黑暗,当中以一系列巨幅「黑色三联作」尤为有名。

在本作里,画面中央的躯体强壮有力,肌肉结实,呈现严重扭曲的动感姿势。至于被圆形框住的头部,脸容既像戴尔,又似培根本人。两者恍如在台上摔跤,一方面是极为亲密的赤裸相对,另一方面又是互不相让的挣扎纠缠,可说正是这段爱恨交缠关系的写照。



第五位|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阿特西河的岛屿》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约1901-1902年
尺幅:100.5 x 100.5 cm
纽约苏富比|2023/5/16
成交价:US$53,188,500


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的风景画《阿特西河的岛屿》,今年5月在纽约苏富比以近US$5,320万(RMB 3.72亿)易手,位列今年第5位。

克林姆以肖像画闻名于世,创作和应着同时代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的想法- 将性欲置于情感核心,以梦境般的图案和符号表达无意识的世界,当中以《吻》 (The Kiss)最为人熟悉。

《阿特西河的岛屿》是拍场上较为少见的克林姆风景创作,今回亦是首登拍场。本作绘于1901至1902年,画中描绘奥地利阿特湖的景色。 画中波光粼粼的湖面无边无际,平静的湖面下蕴含着澎湃的情感。

此画曾为艺术史学家兼艺廊东主Otto Kallir旧藏,他于1938年逃离纳粹党的追捕后,从奥地利移居美国,并在纽约开设圣艾蒂安画廊(Galerie St. Etienne)。当时,奥地利艺术家在欧洲以外鲜为人知,Kallir透过画廊为奥地利现代艺术家在美国打响知名度,克林姆便是其中之一。

此作是首批在美国展览的克林姆作品,1940年在圣艾蒂安画廊展出。因此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此画是他们首次接触到的克林姆作品。



第四位|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黑人历史(尼罗河)》压克力 油画棒 画布 裱于木制支架 三联作

创作时间:1983年
尺幅:172.7 x 358 cm
纽约佳士得|2023/5/15
成交价:US$67,110,000


巴斯基亚三联画《黑人历史(尼罗河)》位列今年成交第4位,此作今年5月在纽约佳士得以US$6,711万(RMB 4.67亿)易主。

此作于2005年由Valentino Garavani以US$516万投得,此后这位意大利传奇时尚设计师把之悬挂于纽约住所。 2010年,Valentino接受时尚杂志《名利场》访问,坐在家中梳化受访,这幅三联画正好悬挂在梳化背后的墙上。

今年,Valentino释出这巨幅三联画,成交价在18年间升值了13倍,同时成为这位非裔美国艺术家历来第4贵作品。

此画名曰《黑人历史(尼罗河)》,巴斯基亚在画中重塑非洲历史,由画面左方的古埃及文明,逐步横渡至画面右方美国近代的黑人奴隶史。

生于1960年的巴斯基亚,父亲为海地人,母亲为波多黎各人。正是这血缘背景及文化传承,令他的创作主题经常牵扣着美国种族议题。乘着近年黑人平权运动升温,巴斯基亚作品进一步备受市场关注。

2017年,巴斯基亚蓝色背景骷髅头画作《无题》在纽约苏富比以US$1.1亿天价易手,一度坐上美国最贵艺术家宝座。这项纪录及至2022年,才被Andy Warhol经典画作《枪击玛丽莲》以US$1.95亿刷新。



第三位|莫内(Claude Monet,1840-1926)《睡莲池》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约1917-19年
尺幅:100.1 x 200.6 cm
纽约佳士得|2023/11/9
成交价:US$74,010,000


隐世百年的莫内《睡莲池》乃今年第三贵画作,11月在纽约佳士得连佣US$7,400万(RMB 5.4亿)售出。

睡莲系列为莫内晚期代表作,据统计有200多幅。

此系列的创作灵感,源自于莫内于1890年代精心设计的吉维尼大宅花园。他购下大宅后,把花园改建成大池塘,又在池边栽种翠竹、杜鹃、日本苹果树和樱花树,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

莫内晚年在这里尽情观察及描绘天气、季节、晨昏变化,以及变幻莫测的色彩和形态,促成了以睡莲和日本桥等为主角的一系列吉维尼花园名作。

本幅《睡莲池》绘于1917-19年、即约一战晚期。画中睡莲和莲叶都相当光亮,水面则泛起丝丝涟漪。或许这是风和日丽的一天,但也可能是雨后阳光的刹那。

莫内于1926年离世后,画作由他与首任妻子的次子Michel继承,此后几经辗转易主,于1972年由现藏家的家族购得,并收藏至今次拍卖。画作问世逾百年来,从未公开示人,故罕见地没有任何展览记录。



第二位|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持扇的女子》油彩 画布(欧洲拍卖的艺术品成交纪录)

创作时间:1917-1918年
尺幅:100 x 100 cm
伦敦苏富比|2023/6/27
成交价:£85,305,800


今年的成交亚军,落在另一幅克林姆(Gustav Klimt)画作身上。这位奥地利艺术家的遗作《持扇的女子》,6月在伦敦苏富比连佣£8,530万(RMB 7.85亿)易手,刷新欧洲拍卖的艺术品成交纪录,兼成为克林姆最贵作品之一,与微软联合创办人Paul Allen旧藏的《白桦林》并驾齐驱,哪方较贵视乎用以哪种货币为标准:

  • 《白桦林》|2022年11月10日,纽约佳士得,US$104,585,000(约£9,200万)
  • 《持扇的女子》|2023年6月27日,伦敦苏富比,£85,305,800(约US$1.08亿)

若以美金为标准,今回的《持扇的女子》即刷新纪录;如以英镑作标准,纪录则由微软联合创办人Paul Allen旧藏的《白桦林》保持。

此画由黄林诗韵(Patti Wong|精品艺术咨询公司PW&A创办人、前苏富比环球主席)于现场投得,买家为她的一位香港藏家客户。后来有传媒推测,此画的背后买家,有可能是香港艺廊HomeArt创办人王颖妤(Rosaline Wong)。

今年2月有外媒报道,克林姆画作《Water Serpents II》由HomeArt借予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展出。此作据报于2015年由俄罗斯富商雷波诺列夫(Dmitry Rybolovlev),以US$1.7亿天价售予一位亚洲藏家。直至今年,外界才知道当年购下画作的藏家乃王颖妤。

如今《持扇的女子》由黄林诗韵替一位香港藏家投得,外界推断王颖妤是背后买家,也相当合理。

焦点回归《持扇的女子》,此画于1917-18年绘画。惟于1918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此作未及完成,克林姆便因流感并发症病逝。当时他的工作室之中,画架上仍摆放着两幅遗作:《新娘》与《持扇的女子》。美景宫专家指,《持扇的女子》距离大功告成「仅差几处细节」。

画中人身份神秘,有可能是位舞者。她自信地斜看前方浅笑,罗衣一边退至手臂水平,轻骚香肩,左手以扇掩胸,一派媚态。细看画中女子的罗衣和扇子皆极具中国风情。背景所绘的凤、鹤、雉鸡、荷花,亦俱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符号。至于女子本人,则明显受到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的影响,可说是一幅散发浓厚中国与东瀛风的绘画。



第一位|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戴手表的女人》油彩画布

创作时间:1932年8月17日
尺幅:130 x 97 cm
纽约苏富比|2023/11/8
成交价:US$139,363,500


今年11月,纽约苏富比举行美国收藏界巨人Emily Fisher Landau(1920-2023)艺术珍藏晚拍,成交总额逾US$4.06亿,成为史上最贵女性收藏家拍卖专场。

本年度的成交冠军便在此最贵专场诞生,Emily珍藏逾50年的毕加索「黄金缪思」肖像画《戴手表的女人》连佣以US$1.39亿(RMB 10.1亿)易手,不仅是2023年最贵艺术品,亦成为这位西班牙巨匠拍卖历来第二贵画作。

毕加索个人纪录仍由《阿尔及尔女人(O版)》保持,该作于2015年在纽约佳士得春拍写下的US$1.79亿成交纪录,至今仍未打破。

《戴手表的女人》绘于1932年,画中人是毕加索的「黄金缪思」玛丽・德雷斯(Marie-Therese)。这一年,可说是毕翁的创作巅峰,他在远离巴黎闹市的布瓦杰鲁(Boisgeloup)古堡,绘下一系列以玛丽·特雷莎为主角的画作,甚至以雕塑方式呈现出这位秘密情人的古典美。

顾名思义,本作其中一大重点固然落在手表上。画中的手表,就像盛载着毕翁对画中人的爱意。这位风流才子,历年来以手表为主题的作品,目前已知只得三幅。第一幅绘于1917年,为中主角是妻子奥尔加;第二幅是今次拍卖的《戴手表的女人》;第三幅则绘于1936年,这一年毕加索与奥尔加正式分开,与玛丽・德雷斯的关系亦步向终结。。

《戴手表的女人》完成后,一直由毕加索本尊收藏,直至1966年售予贝耶勒基金会创办人Ernst Beyeler,这位瑞士经纪人在毕加索的工作室里相中此作。他从毕加索手上购下画作后两年,经纽约Pace Gallery转手至Emily手上,画作50多年来一直悬挂在她纽约家中壁炉上方,一直收藏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