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秋拍来到10月底,邦瀚斯和佳士得选择同期举办亚洲艺术周。其中,邦瀚斯的三个中国古董专场于今日(29号)举槌,成交三甲皆属于高古艺术。
成交桂冠由一件小巧玲珑、4.3 cm的玉神人面首夺得,来自距今约4,000年之遥的后石家河文化,以逾4倍估价的HK$620万落槌,连佣逾HK$787万易主,再度见证了拍卖界近年的高玉热潮。
第二、三位成交则同样为宋代木佛 - 木雕彩绘涂金水月观音像,47 cm高;木雕菩萨头像,64.5 cm高。两者分别以HK$356万及HK$254万售出。
关尚鹏(亚洲区现代及当代艺术部主管)担任本场拍卖官
Lot 305|新石器时代晚期 后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100-1900年 玉神人面首|成交冠军,估价4.1倍落槌
宽度:3.6 cm
高度:4.3 cm
来源:Compagnie commerciale de la Chine et du Japon(中日贸易公司),巴黎,二十世纪初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500,000 - 2,500,000
落槌价:HK$6,200,000
成交价:HK$7,878,000
古董界之中,「高古玉」专指汉朝或以前的玉器。由于鉴别不易,故来源明确的佳器近年屡屡引来激烈竞投。此件玉面首传承清晰,早在1909年已著录于古董商 Adolphe Worch 图录之中,予人十足信心。
玉面首体量虽小,雕工却精致入微。头戴华冠,两侧冠饰外展,出戟处仿若兽鸟之首,耳垂大圆环。面部造型生动传神,杏眼炯炯,鼻梁宽厚,咧嘴露齿,长曲獠牙慑人,既具人相,又带神祇之威。工匠在冠上、眼下、齿旁、领口处细作阳线纹饰,线条细腻。此作风格成熟,可谓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代表作。
石家河文化约兴于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地处今湖北天门一带,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玉器主要出现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种类多样,展现出高度发展的审美与宗教信仰。
这类人面玉雕在石家河遗存中相当罕见。学者一般将其分为两组:神人者,头戴华冠、口长獠牙,这件玉面首正为一例;凡人者,多不露齿,饰件简约。
关于此类玉神人的功能,学界仍有不同看法。有意见认为,玉件有穿孔,推测昔日玉神人首像或以细绳系在冠帽前方。
石家河与周边新石器时代文明应有一定程度的交流,特别是山东的龙山文化,两者对神人的刻划有不少相通之处。石家河玉神人突出的轮廓,或影响后来的三星堆文化,造就青铜巨像的炯炯巨目。
本品收录于 Adolphe Worch 的图录之中。此君生于德国,于19世纪末在巴黎创立「中日贸易公司」,侄儿 Edgar Worch 于20世纪初多次赴中国采购古器,推动欧洲对中国艺术的收藏热潮。战后,Edgar 在柏林另立门户,经手众多珍贵中国艺术品,不少现已纳入重要博物馆典藏。
拍卖官林子珑(中国书画部资深专家)于HK$280万落槌
Lot 210|宋 木雕彩绘涂金水月观音坐像|成交亚军,估价3.5倍落槌
高度:47 cm
来源:
- Senta Wollheim 收藏,1976年以前购于德国
- 2015年购于欧洲
专场:幻化:中国历代雕塑造像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HK$2,800,000
成交价:HK$3,560,000
此尊观音造像,呈自在坐姿于镂雕岩石宝座之上,姿态舒坦从容,身形微倾且比例优雅,展现出不刻意而为的庄严与高贵。身佩璎珞宝珠精细入微,袈裟、帔帛与裙裳层叠交织,自双肩柔顺垂落,衣褶如清泉泻玉般沿膝腿层层铺展,终与岩座自然交融。
观音面容慈悲祥和,双目微垂,头戴华丽宝冠,发髻高耸如叠云,整体在闲适自在之中,完美呈现动静相生、刚柔并济之美学境界,充分展现宋代匠人融精准技法与深厚美学修养于一体的极致追求。
此尊木雕菩萨采自在姿态,右手轻置膝上,正是宋、辽、金时期(十一至十三世纪)盛行的「水月观音」造像典型。此独特构思源于补陀洛迦山净土意境,以「水中月影」譬喻世间万法皆空之佛理,至明代始将圣域定位于浙东普陀山。像身保留大面积原始彩绘与金漆,衣纹流转自然,彩绘精丽古雅。
Lot 217|宋 木雕菩萨头像|成交季军
高度:64.5 cm
来源:
- 法国私人收藏,1920年入藏
- 亚洲私人收藏
专场:幻化:中国历代雕塑造像
估价:HK$2,200,000 - 3,200,000
落槌价:HK$2,000,000
成交价:HK$2,544,000
古董界传统上有所谓「无宋木,不成馆」之说,「宋木」乃指宋元时期山西地区的大型木雕艺术造像。这些神圣庄严的佛像,曾经抚慰无数善信的心灵,可惜与上述北魏造像一样,由于地区在历史上兵连祸结,大部份俱毁于连天烽火之间。
至于如本品般流存至今的少数作品,亦多由顶尖公营机构珍藏,市场鲜见。
此尊木雕菩萨首像,雕刻立体感饱满,刀痕劲健利落,风化皮壳温润如玉,木纹肌理因岁月淬炼而显露行云流水之态。尤为难得的是,不但保存状态几近完美,尺寸更达到惊人的64.5 cm之高。按比例推算,若为完整立姿造像,原本应达丈六之巨。
编按:据诸经所载,佛世之时,凡人身长约八尺,佛陀倍之,故为丈六。若按宋代度量衡计算,大概等于现在的5米之高
历经南北朝及隋唐发展后,佛教在宋代时已完全融入百姓生活,中国化亦更为彻底。造像都是以现实观察为基础,用写实手法捕捉佛陀菩萨的神韵,风格上更见闲然自适、平易近人。
此像首采圆雕技法,面庞丰腴饱满,双目微垂,嵌有光泽黑玻璃瞳仁,历千年仍流光内蕴。眉弓弯弧如新月,额心凹痕原应镶嵌宝石白毫,唇型丰润微抿,耳轮垂肩,发髻层叠高耸如云涡。整体透显慈悲内省之圣相,体现中国佛教造像艺术高峰。
本品卓然展现宋代晋北造像之雄浑气格,艺术特征可与重要博物馆藏实例相互印证。
以丰腴之相及发髻造型为例,与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十一至十二世纪木雕观音(94 cm)如出一辙;面容和发髻结构,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北宋木雕文殊像(109.2 cm)及北宋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像(94 cm)类似;五官神韵则与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藏金代木雕观音(172.7 cm)气息相通。
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藏近例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北宋木雕文殊像之例
其他精选成交
Lot 375|清雍正 矾红彩海水龙纹杯一对 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直径:6 cm
来源:
- 欧洲私人收藏
- 香港古董商鲁氏父子有限公司,1992年10月28日
- 伦敦古董商马钱特,2014年,编号 SF 46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5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1,850,000
成交价:HK$2,353,500
Lot 374|清雍正 柠檬黄釉模印莲瓣碗 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径:20.2 cm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拍品编号703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200,000 - 1,800,000
落槌价:HK$1,450,000
成交价:HK$1,845,500
Lot 326|清乾隆 御制银局部鎏金穿花八吉祥龙纹多穆壶「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度:50 cm
来源:
- Theodor Bohlken(1851-1954)之艺廊 China-Bohlken,柏林波茨坦大街16号,1930年
- 卢芹斋(1880-1957),约1933年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2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1,200,000
成交价:HK$1,528,000
Lot 310|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瓶
高度:26.5 cm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200,000 - 1,800,000
落槌价:HK$1,200,000
成交价:HK$1,528,000
Lot 323|明末 鎏金铜侍者立像一对
高度:107.5 cm;110.5 cm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200,000 - 1,800,000
落槌价:HK$1,100,000
成交价:HK$1,401,000
Lot 362|清乾隆 紫檀福庆☐龙纹扶手椅成对
尺寸:59 x 36 x 99 cm
来源:
- C. Philip Cardeiro(1930-2014)收藏
- 伦敦佳士得,2014年5月13日,拍品编号124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1,000,000 - 1,800,000
落槌价:HK$950,000
成交价:HK$1,210,500
Lot 376|清雍正 蓝釉堆白鱼藻纹天鸡钮合碗 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直径:18.5 cm
来源:伦敦古董商马钱特,2009年5月27日(标签)
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HK$850,000
成交价:HK$1,083,500
Lot 227|明十四/十五世纪或以后 鎏金铜四臂观音坐像
高度:29 cm
来源:
- 欧洲私人收藏
- 亚洲私人收藏
专场:幻化:中国历代雕塑造像
估价:HK$600,000 - 800,000
落槌价:HK$550,000
成交价:HK$702,500
Lot 116|清十八世纪 竹雕薄地阳文丁山射雁图笔筒
阴刻「吴之璠制」款
高度:14.5 cm
专场:观物:闲云山庄闲趣轩藏文房雅玩
估价:HK$500,000 - 700,000
落槌价:HK$400,000
成交价:HK$512,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邦瀚斯
拍卖日期:2025/10/29
地点:皇后大道东 50 号太古广场六座 10 楼
专场:
- 观物:闲云山庄闲趣轩藏文房雅玩
- 幻化:中国历代雕塑造像
- 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