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收藏丹萨替天王孤例 73 cm壮观造像坐镇香港邦瀚斯秋拍

佛像收藏家若听到丹萨替寺四字,必定会眼前一亮,格外留神。此座寺院不但曾在西藏吒咤风云,更代表着造像美学的一个高峰。

今季香港秋拍,邦瀚斯就带来丹萨替寺的西方守护神- 广目天王像,出自十五世纪匠人之手,达73 cm之高,铜制鎏金,镶珠嵌宝,精美绝伦,乃私人收藏世界之孤品,估价HK$3,500万- 5,500万,将于12月1日隆重举槌,或有机会刷新丹萨替艺术品的拍卖纪录。

这件古美术珍品上回拍卖是1999年,此后至今的二十多年间,市场未见过能与之相比的丹萨替造像近例。如此重器,The Value自然要邀请权威级人马 - Edward Wilkinson(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环球主管)亲自为大家讲解。


藏中 丹萨替 十五世纪早期 铜鎏金西方广目天王像

高度:73 cm
来源:

  • Chino Roncoroni,1999年之前入藏
  • 纽约佳士得,1999年3月23日,Lot 109
  • 显赫欧洲私人收藏

著录:

  • Amy Heller, Tibetan Art: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Ideals and Art in Tibet 600-2000 A.D., Jaca Book, 1999, no. 82
  • Chino Roncoroni & Iwona Tenzing, The Great Heritage, Tenzing Asian Art LLC, 2020, no. 354
  • Jean-Luc Estournel, "About the 18 Stupas and Other Treasures Once at the Densatil Monastery", Asianart.com, 2020, fig. 231

估价:HK$35,000,000 - 55,000,000


丹萨替寺是西藏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页,曾经在财富和影响力上雄霸一方。他们也是重要的艺术推手,委托和制作过许多丰碑与造像,成就了西藏艺术高峰。

这座藏传佛教寺院最辉煌的时期,一直由十三世纪中叶横跨至十五世期之初。近200多载的岁月之间,其造像风格受到各地文化影响,包括尼泊尔与印度波罗王朝。至于本尊非凡的广目天王像,则散发着浓厚的中原艺术气息。

丹萨替寺有一项特殊的传统,就是会兴建称为「Tashi Gomang」的佛塔,以纪念刚离世的法台(近似于我们熟悉的方丈)。就我们所知,丹萨替共有八座这样的大型佛塔,而每座佛塔上有两千至三千尊之多的造像为装饰,各自组成佛教的「曼陀罗」360度坛城结构,极为宏伟。

事实上,但凡亲身参观过丹萨替寺的人,不论是数百年前的先民还是近至二十世纪的朋友,都形容这些佛塔为世上其中一个最为惊人的奇观。


丹萨替寺现貌


二十世纪拍摄的丹萨替寺黑白照片


二十世纪拍摄的丹萨替寺黑白照片

这尊造像是广目天王 - 西方的守护神,当时便放置在曼陀罗佛塔的西方。借着意大利摄影师Pietro Mele于1948年拍下的黑白照片,我们知道本尊造像所在佛塔,隔邻便是巴黎吉美博物馆近例天王像所在的佛塔。

留意天王左手拿着蛇形「那伽」,这代表他亦负责掌管冥土、即「那伽」所居住的地下水中世界。至于他的右手,本来则托着一个佛塔。

艺术风格方面,广目天王脸容方圆饱满,散发着中原风格。身上所穿盔甲,造型明显来自更早的传统设计,我们相信应该便是唐朝。尤为有趣的是,他胸前中央的青金石,雕着一尾龙 - 中国式的龙。

时至十五世纪初。丹萨替寺造像的尼泊尔影响已逐渐减少,印度波罗王朝的风格亦基本上已经逝去。此尊天王充分体现出明代初期的艺术风格,这点与藏地的时代背景相吻合。

1999年,这尊广目天王于纽约拍卖易手。我对此印象深刻,因为这也是它最后一次在市场现身。此后,我们再无见过如此工艺和体量的丹萨替造像。

市场所见的丹萨替造像都要小得多,高度基本上在30至40 cm的水平。

至于本尊天王,达73 cm之高,乃是私人收藏的孤例,今回拍卖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其他可比近例,俱由巴黎吉美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台北故宫、意大利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等公共收藏所保存。


巴黎吉美博物馆近例


台北故宫近例



藏中 十四世纪早期 类乌齐寺第二任法台乌坚贡布肖像唐卡

尺幅:50.5 x 38.7 cm(画作);88 x 51 cm(连丝绸)
来源:

  • Chino Roncoroni,1997年入藏
  • 欧洲私人收藏

著录:

  • Jane Casey, Taklung Painting: A Study in Chronology, Chicago, 2023, pp. 546-51, no. 85
  • Jane Casey, "Taklung Painting Revisited", in Xie Jisheng, ed., Studia Ars Buddhic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ibetan Archaeology & Arts Zhejia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Buddhist Art, 2023, pp. 57-80

估价:HK$4,500,000 - 6,500,000


这幅唐卡的主角,乃是西藏东部类乌齐寺的第二任法台(方丈),名字是乌坚贡布。围绕其身边的,则是他在信仰上所追随的整个宗教系谱,唐卡背后书有金字,详细列出其所有身份名字。

在艺术上以与神祇相同的方式描绘喇嘛,乃是西藏的独特传统。对他们而言,令教义得以保存并继承下去,是非常重要的想法。

你不会在印度找到这样的传统,也不会在尼泊尔找到这样的传统,这是西藏独有的文化。

此幅唐卡是市场上所见最精彩的例子之一。它从来未经修复,保留了最初成画时的状态,顶部和底部的黑色丝绸原封不动,底部仍然保留着原装木制配件和石膏底料装。

基于Jane Casey在其新书中的研究,我们得悉此作属于一组五幅唐卡。其他「姐妹作」分别由台北故宫、布鲁克林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珍藏。另有一幅尚在西藏,然状况欠佳。

Casey是专攻喜马拉雅艺术的著名学者,在哈佛大学取得科学历史学士、美术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的客席教授,以及北京故宫的西藏艺术研究员。她长期以独立艺术历史学家的身份工作,曾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巴塞隆拿亚洲中心策展。

就一件拥有近700年历史的文物来说,它能以如此非凡的状况保存下来,实在十分了不起。尤其是在如此的光线下欣赏它时,你真的能感受到金彩散发出的光芒与奢华。


台北故宫的同组唐卡


巴黎吉美博物馆的同组唐卡


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同组唐卡


清乾隆 铜鎏金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像

高度:34.6 cm
来源:

  • 瑞士私人收藏(1876-1959)
  • 苏黎世Schuyler Auction拍卖,2016年12月15日,Lot 1037
  • 苏黎世,Michael Henss收藏

著录:

  • Michael Henss, "The Changkya Huthugthu Rölpai Dorje – Grand Lama of China, Buddhist Teacher of the Empire, Imperial Art Consultant, 1717–1786: An exquisite image in the Zhiguan Museum, Beijing", in Asianart.com, November 2020, figs. 9 & 10

估价:HK$2,500,000 - 3,500,000


最后为大家介绍两同场精选拍品。

首先是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像,乃乾隆时期作品。他是一位地位崇高的喇嘛,在十八世纪时长驻北京。制作者匠心独运,确保造像的衣服、长袍上的装饰、乃至所坐垫子,全都是精工细作。无论是体量还是工艺,俱是无与伦比。

接着是一尊出众的金刚亥母像,同样出自丹萨替寺,但属于较为鲜见的晚期作品。它极富动感,一手高举钹,一手持碗,身挂双股头颅项链,十分特别。

藏中 丹萨替 1431-32年 铜鎏金金刚亥母像

高度:28.9 cm
估价:HK$600,000 - 800,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邦瀚斯
专场:诚虔韵映
拍卖日期:2023/12/1
按这里浏览香港邦瀚斯秋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