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收藏丹萨替天王孤例 HK$3,796万香港邦瀚斯成交

佛像收藏家若听到丹萨替寺四字,必定会眼前一亮。此座寺院不但曾在西藏吒咤风云,更代表着当地造像美学的一个高峰。

本季香港秋拍,邦瀚斯带来了一尊丹萨替寺的西方守护神- 广目天王像,出自十五世纪匠人之手,达73 cm之高,铜制鎏金,镶珠嵌宝,精美绝伦,乃私人收藏世界之孤品。

天王像于今日(1号)黄昏时间举槌,HK$2,000万起拍,HK$3,100万落槌,由胡伟爔(Julia Hu,亚洲区董事总经理)为电话上的「823」号牌客户投得,连佣HK$3,796万成交。


Edward Wilkinson|邦瀚斯 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环球主管


Lot 1812|藏中 丹萨替 十五世纪早期 铜鎏金西方广目天王像

高度:73 cm
来源:

  • Chino Roncoroni,1999年之前入藏
  • 纽约佳士得,1999年3月23日,Lot 109
  • 显赫欧洲私人收藏

估价:HK$35,000,000 - 55,000,000
落槌价:HK$31,000,000
成交价:HK$37,964,000


12世纪中叶(中原为南宋年间),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为远离尘嚣,独自骑驴到藏地雅鲁藏布江北岸之偏远山区。

据记载,由于山路崎岖,驴子无法继续前行,多吉杰布于是在称为帕木竹的地方筑起茅屋住下来。由于他当时已颇有名声,所以很快就聚集了许多信众门生。多吉杰布居此茅屋直至圆寂,故被称为帕木竹巴(意为帕木竹的大师)。他在这里创办的噶举派分支,也就称为帕竹噶举。

帕木竹巴身后十多年后,他的得意门生围绕茅屋建成丹萨替寺,并藉由委任当地豪族为住持的方法,令丹萨替成为一股冒起势力,影响着当地的宗教和世俗事务,称为「帕竹派」。


丹萨替寺现貌


丹萨替寺舍利塔模拟图

13世纪中叶、即南宋末年,蒙古入藏,把西藏势力交由众王子管理。其中,帕竹派归旭烈兀负责,丹萨替寺因而由蒙古王室供养。

不久后,蒙古灭宋建立元朝,帕竹派继续备受重视,获忽必烈封为藏地十三个万户之一。及至14世纪,帕竹派领袖更击败蒙古的西藏代理人萨迦政权,获元室封为大司徒,成为实际意义上的藏地霸主。

很快又一个世纪过去,汉地虽然元代已亡,但新兴的大明王朝沿袭笼络藏地之怀柔政策,封帕竹万户长为阐化王,位列西藏五王之首。

丹萨替寺作为帕竹政权的宗教中枢,自然成为香火不绝的权势大寺,同时成就了自身佛教造像美学的巅峰。是次举槌的天王像制于15世纪初,正是出自这段黄金时期。

踏入15世纪中叶,帕竹派走向衰落,丹萨替寺亦逐步淡出权力舞台。来到近年,寺院更于文革期间惨遭破坏,顿成废墟。


丹萨替寺内部的舍利塔


丹萨替寺内部的舍利塔,图中大型造像与本尊天王近似,当属同类守护神

寺院被毁、文物佚散,令辨认丹萨替寺存世佛像变得异常困难。这个时候,两位意大利人拍下的相片(也就是本文的黑白照片)带来一丝曙光。

他们是东方文化学者Giuseppe Tucci,与摄影师Pietro Francesco Mele。二人1948年游藏,拍下大批风景和艺术品照片,名单上也包括了丹萨替寺。

正是透过这些弥足珍贵的纪录,大家得知丹萨替寺内建多座为逝世方丈兴建的巨大舍利塔(或称佛塔)。

基于此独特建筑,丹萨替寺大部份佛像,都不似一般寺庙般供奉于佛龛或神坛之中,而是围绕舍利塔身四周而设,视觉上有点像住满了神佛的一座大山。学者也因而能够在存世文物中,认出源自丹萨替寺的佛教造像及浮雕。

是次拍卖的为广目天王像,对比丹萨替寺老照片的近例,应是以护法神姿势立于舍利塔周边位置。

四大王天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形象在不同派别的信仰中各有分别。例如在民间俗信,就是我们熟悉的「风调雨顺」。

在藏传佛教中,广目天王一手托宝塔,一手拿「那伽」。

那伽原为印度蛇神,形象在各地文化中多有变化。例如在印度,很多时是眼镜蛇;在汉传佛教中,那伽变成了龙的一种;于藏地传统,那伽和当地一种居于湖底或地下水的神兽形象结合,有时也被视为与地下冥世界有关。

无论在哪种文化信仰,那伽都和水或雨有关。

历史上,丹萨替寺大概兴旺了两百载时间。期间的造像艺术,屡屡受到尼泊尔和印度波罗王朝等外来文化影响。

及至本尊天王诞生的15世纪初,尼泊尔和波罗王朝的影响已经式微。天王像脸容方圆饱满,散发着中原风格。身上所穿盔甲,造型明显来自更早的传统设计,或许便是唐朝。尤为有趣的是,他胸前中央的青金石,雕着一尾龙 - 中国式的龙。综合而言,造像的明初造像风格甚为浓厚,而它诞生之15世纪初,中原便是永宣盛世之时。

市场所见的丹萨替佛像,高度大都在30至40 cm水平。至于本尊造像,达73 cm之高,乃是私人收藏世界的丹萨替天王像孤例,其他可比近例,由巴黎吉美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台北故宫、意大利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等公共收藏所保存。

天王像上次拍卖是1999年,如今在邦瀚斯高价易手,或许又要等二十多、三十年才再现身市场了。


巴黎吉美博物馆近例


台北故宫近例


同场其他精选成交


Lot 1808|藏中 十四世纪早期 类乌齐寺第二任法台乌坚贡布肖像唐卡

尺幅:50.5 x 38.7 cm(画作);88 x 51 cm(连丝绸)
来源:

  • Chino Roncoroni,1997年
  • 欧洲显赫私人收藏

估价:HK$4,500,000 - 6,500,000
落槌价:HK$7,000,000
成交价:HK$8,894,000


Lot 1859|犍陀罗 四至六世纪 铜错银鎏金鎏银持拂尘者像

高度:8.3 cm
来源:

  • Rossi & Rossi
  • 「菩萨道」收藏
  • 借予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1996-2005年
  • 借予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2005-2019年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4,800,000
成交价:HK$6,100,000


Lot 1807|西藏 十四世纪 铜鎏金喇嘛祥像

高度:13.6 cm
来源:

  • 巴黎,Christian Lequindre,1993年
  • 英国私人收藏

估价:HK$100,000 - 150,000
落槌价:HK$1,100,000
成交价:HK$1,401,000


Lot 1837|尼泊尔 十六世纪 铜鎏金及锤揲胜乐金刚坛城

直径:26.7 cm
来源:

  • 纽约苏富比,1999年9月16日,Lot 83A
  • 纽约,Moke Mokotoff
  • 纽约佳士得,2005年3月31日,Lot 166
  • 欧洲私人收藏

估价:HK$400,000 - 600,000
落槌价:HK$900,000
成交价:HK$1,147,000


Lot 1816|西藏 约十五世纪 绿度母及十七神祇坛城

尺幅:50 x 43.2 cm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1920年代入藏(传)
估价:HK$400,000 - 600,000
落槌价:HK$900,000
成交价:HK$1,147,000


Lot 1820|西藏 十五/十六世纪 铜鎏金胜乐金刚像

高度:34 cm
来源:

  • Benny Rustenburg,2000年
  • 欧洲私人收藏

估价:HK$600,000 - 800,000
落槌价:HK$700,000
成交价:HK$893,000


Lot 1801|尼泊尔 十六世纪 铜鎏金狮像

高度:7.3 cm
来源:

  • 巴黎,JC Moreau-Gobard,1991年
  • 英国私人收藏

估价:HK$20,000 - 30,000
落槌价:HK$200,000
成交价:HK$256,0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香港邦瀚斯
专场:诚虔韵映
拍卖日期:2023/12/1
拍品数目:61
成交:41
未成交:20
成交率:67.2%
成交总额:约HK$7,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