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历史屠牛魔杜尔迦像领衔 邦瀚斯「施罗德珍藏喜马拉雅艺术」专场斩获HK$3,820万

最近几季,邦瀚斯数度策划喜马拉雅艺术单一藏家专场,带来Jules Speelman、Claude de Marteau等古董商珍藏,反应叫好又叫座。

来到今季香港秋拍,这间国际拍卖行为冯‧施罗德(Ulrich von Schroeder,简称施罗德)举办专拍,呈献这位著名学者兼藏家雅蓄的喜马拉雅艺术。专场日前举槌,40件登场拍品中,仅2件未有售出,成交率达95%,合共斩获HK$3,820万。

乘此机会,我们回顾拍卖前夕对谭远卓(Dora Tan)的专访,让这位部门拍卖主管兼专家为大家讲述施罗德的故事,同时介绍以尼泊尔屠牛魔杜尔迦像为首的领衔拍品。


谭远卓 Dora Tan|邦瀚斯 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部 拍卖主管兼专家

施罗德是喜马拉雅艺术的权威,在学术界和收藏圈皆是无人不识。虽然这位瑞士人的传奇故事,大概三日三夜也谈不完,但也可以用他本人所说的一个字去概括 - document 记录。

他为不计其数的喜马拉雅造像和尼泊尔石雕逐一拍照,再按照年代和风格整理出版。于是乎对我们而言,这些佛像不再是庙堂里看不清楚的影子,也不只是尼泊尔街头寻常烟火湮没的模糊石雕。

它们变成一个一个可以在时间的纵轴和地图的横轴上,清楚定格的东西。

喜马拉雅艺术的段段历史,因为施罗德孜孜不倦的努力,开始变成全景式的途径。而这一切一切的起源,都始自一个甲子以前的一场旅程。


1965年,施罗德摄于加德满都盆地著名寺院 - 金寺


施罗德如今是蜚声国际的学者兼藏家

1965年,时年二十二岁的嬉皮士施罗德,带着他心爱的Bronica 6x6相机,在尼泊尔街头踏着单车,随手拍下一件又一件震撼人心的造像。

在距离家乡千里的东方异域,这位年轻的嬉皮士找到了一生的缪斯、确立了一生的理想。于是,他把人生奉献给非凡的喜马拉雅艺术,倾尽心血去记录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明遗产。

施罗德曾经说过,记录是为了「把过去传递给未来的时空」。他的出版著作,便是送给尼泊尔的最佳回礼。


Lot 827|尼泊尔 马拉三国时期 1550-1650年 铜鎏金屠牛魔杜尔迦像|成交冠军

高度:32 cm
来源:

  • 2003年入藏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二十二年

估价:HK$4,500,000 - 6,500,000
落槌价:HK$7,800,000
成交价:HK$9,892,000


了解到尼泊尔对施罗德的意义,就不难理解到为何在是次释出的收藏当中,他会特别把目光投向这尊杜尔迦女神像。

女神正在奋力屠杀牛魔 - 借着这场激烈战斗的描绘,造像传递出极致的力量。可是与此同时,女神脸上却有无比的宁静和慈悲。

此尊神像虽然诞生于四百多年前,但我们今日去欣赏它时,仍然深深为这种力与美的结合而震撼。我想施罗德当年在加德满都河谷看到古代造像时,感受亦是同样的震撼和难忘。

女神目光的平远与神色的淡然,令人好奇:为何她能够对战斗的激荡猛烈无动于衷,甚至不看向自己正奋力刺下的牛魔。因她的胜利并非出于残酷,而是护佑众生的慈悲,故而在终局时刻依然面无喜色。

这件造像正是以明朗的线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呈现以鲜明的叙事结构:杜尔迦以战神般的姿态屹立,有力的四臂或挥舞、或遏制牛魔,面露不矜不伐的至高慈悲;而牛魔则奋力挣扎,头颅昂起,却无力回天,极富戏剧张力。

「难近母」杜尔迦女神屠牛魔这一主题千百年不绝,见于众多石雕与铜像。她在加德满都河谷众多女神化现形态中最为广受敬仰,故事最早出现于印度六世纪的《女神赞》,描述她为诸神之能所化现,凝聚着神圣女性力量。

本件作品在姿态与面容上,不似相近时期的多臂造型,却与加德满都谷地昌古那罗延寺院一件十二至十三世纪石雕难近母极为相似。此时期之马拉造像钟爱强健而有力的身躯与简洁的装饰,此作的女神形象依然兼具丰满与温暖之美感,与主题相得益彰。


Lot 805|藏西 克什米尔风格 十/十一世纪 错银错红铜观音铜像|并列成交亚军

高度:61 cm
来源:

  • 1995年入藏于伦敦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三十年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落槌价:HK$3,500,000
成交价:HK$4,449,000


我们这几代的年轻藏家,其实与当年的嬉皮士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于现世盛行的消费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大家都抱持批判。精神上,我们更思辨、更自由,也不怕让人看到张扬的个性。

更为特别的是,我们都有一种渴望 - 一种如亲身经历般去体验别人生活和文明的强烈渴望。比方说,看多了魏晋和唐宋的菩萨,大家会好奇佛教传入中原以前究竟是什么模样?所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两年前揭幕时,北京故宫真的是万人空巷。

这种抽离自己生活,到别人文明里去,让他者记忆重塑自己的渴望,我认为是一种非常难得、非常宝贵的特质。

这尊造像已经在施罗德收藏中三十年,而事实上,这样高度60 cm的大型早期铜造像十分罕见,在私人收藏之中亦屈指可数。

学者推测此尊大像应当是在古格王朝时期大庙中的重要供奉尊像之一。在十世纪左右,西藏艺术以无比开放的精神吸纳着其他地区的艺术语汇。其中,克什米尔艺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奠基意味,而彼时古格王朝曾制作诸多鲜明的克什米尔风格之造像。

克什米尔菩萨像多配戴一个长至脚踝的花鬘,花鬘从肩头绕双臂而下,但此尊的花鬘并不是由花瓣组成的,而是由枝叶形状组成。花冠明显受到萨珊波斯艺术风格的影响,多样性和新潮性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此像的特征与洛杉矶亚洲艺术馆收藏的莲花手观音在花冠、臂钏、花鬘、面部特征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风格相近之文殊菩萨大型造像现存于纽约的亚洲协会美术馆(见下图)。另一相近之例见佳士得,纽约,2008年9月15日,拍品13。

在艺术史上,此造像之意义不言而喻,它见证着古格王朝如何借鉴着克什米尔乃至斯瓦特等艺术传统,并以本身对宏伟造像的审美偏好加以演绎,逐渐造就具有鲜明西藏本土风格之高大铜像,无与伦比。

纽约的亚洲协会美术之例


Lot 813|西藏 十二世纪 铜错银释迦牟尼像|并列成交亚军

高度:42 cm
来源:

  • 1997年入藏于伦敦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二十八年

估价:HK$2,500,000 - 3,500,000
落槌价:HK$3,500,000
成交价:HK$4,449,000


无比的简洁,却有着强烈而深邃的宁静与威严之感,是这尊释迦牟尼造像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此尊极为罕见且重要的早期佛陀造像,是十二世纪西藏佛像中最为优美者之一。佛陀结金刚跏趺坐,左手安放于身前并结禅定印,右手下垂触地,作触地印,召唤大地见证佛陀之觉悟。银眼炯炯有神,呼应着开悟的觉醒。佛陀身披薄衣,左肩上绽开三层优美的扇形衣褶,高耸的肉髻顶饰火焰宝珠,这些特征皆源自印度造型传统。

然而造像本身的美感却是西藏式的,不仅在于衣物边缘的几何与连珠纹等西藏造像元素,更在于帝王般的庄严、有力的身形与润泽的黄铜质感。与整体宏大之感相映成趣的,是无比柔软的指尖与五官,令其增添柔和与温暖之感。

此尊造像属于一个重要的艺术传统:Chidar,即佛教传入西藏的「后弘期」,在十至十二世纪间,印度佛教自东北印度大规模传入藏地,世代藏僧聚集翻译印度佛典,亦大量吸收印度绘画与造像艺术。有一尊与之极为相似之佛陀像,为齐默尔曼家族旧藏,现存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见下图)。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例


其他重点成交

Lot 825|藏南 俄尔寺 约1600年 五世萨迦法王扎巴坚赞肖像唐卡

尺幅:125 x 71 cm
来源:

  • 佳士得,阿姆斯特丹,1994年4月12日,拍品53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三十一年

估价:HK$2,500,000 - 3,500,000
落槌价:HK$2,800,000
成交价:HK$3,560,000

Lot 826|尼泊尔(加德满都河谷) 约十二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像|估价2倍落槌

高度:22.5 cm
来源:

  • 2016年入藏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九年

估价:HK$1,200,000 - 1,600,000
落槌价:HK$2,500,000
成交价:HK$3,179,000

Lot 804|西喜马拉雅 斯比提/拉胡尔地区 950-1050年 错银错红铜金刚薩埵铜像

高度:20.5 cm
来源:

  • 佳士得,伦敦,1973年6月19日,拍品112
  • 2010年入藏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十五年

估价:HK$1,000,000 - 1,500,000
落槌价:HK$1,600,000
成交价:HK$2,036,000

Lot 817|西藏 或为类乌齐寺订制 约1525年 桑杰札巴仁波切肖像唐卡

高度:20.5 cm
来源:

  • 2003年入藏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二十二年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HK$1,200,000
成交价:HK$1,528,000

Lot 823|尼泊尔 马拉三国时期 十五/十六世纪 铜鎏金绿度母与眷属摩利支天及一髻佛母三尊像|估价7.2倍落槌

高度:9 cm
来源:

  • Berti Aschmann赠,约2002年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二十三年

估价:HK$100,000 - 150,000
落槌价:HK$720,000
成交价:HK$918,400

Lot 832|犍陀罗 一至四世纪 佛教圣物盒十三件|估价6.25倍落槌

尺寸:8.9 cm(最大);2.8 cm(最小)
来源:

  •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间入藏于巴基斯坦
  •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约五十年

估价:HK$80,000 - 12,000
落槌价:HK$500,000
成交价:HK$639,0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香港邦瀚斯
专场:虔敬之境:乌尔里希·冯·施罗德典藏
拍卖日期:2025/10/30
拍品数目:40
成交:38
未成交:2
成交率:95%
成交总额:HK$38,2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