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释迦牟尼像HK$1,618万成交 领衔Speelman「八秩‧八珍」专场拍卖

不知是否有意为之,本季香港邦瀚斯春拍,重点佛教艺术品悉数安排于今日佛诞(5月5号)举槌。

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专场为「八秩‧八珍」,乃是为今年踏入八十大寿的Jules Speelman专门策办,带来这位传奇古董商的八件佛教艺术藏品,结果5件觅得新主,拿下HK$3,350万成交额。

此场成交桂冠,属一尊珍罕的释迦牟尼像所有,断代元朝,苦修造型,约HK$700万起拍,获得约10口叫价,HK$1,300万落槌,连佣HK$1,618万易手,由宋允文(Yunwen Sung,新加坡总经理)为电话上的「856」号牌客户投得。


拍卖官谭远卓(Dora Tan)于HK$1,300万落槌


宋允文为「856」号牌客户投得释迦牟尼苦修像


Lot 2|元 铜鎏金释迦牟尼苦修像

高度:28 cm
来源:Eskenazi Ltd,伦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估价:HK$8,000,000 - 10,000,000
落槌价:HK$13,000,000
成交价:HK$16,184,000


这尊迦牟尼佛苦修像殊为罕见,综观全球各地已知收藏,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有一近例可比(下图)。

馆方指出,该尊释迦牟尼佛苦修像工艺精湛,应该是由元代皇家支持的官方工坊所制。以之与今回拍卖的这尊比较,可见无论是佛陀造型神态、佛坐圆台之样式、缠枝花卉纹饰之精美风格、乃至袈裟褶皱和五官处理等方面,皆表现出极为相似之处,可推断两者或出自同一工坊。

克利夫兰之例,曾属比利时名古董商德马图(Claude de Marteau)所有,至1960年代售予馆方。 2022至2023年间,邦瀚斯四度为德马图举办单一藏家专拍,不但以高成交率落槌,更斩获超越预期的金额,成为收藏圈热话。

至于今回拍卖这一尊,1980年代时由「中国古董教父」Eskenazi经手,后归入Speelman藏珍。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元朝近例


Jules Speelman与太太Adele Speelman

释迦牟尼的六年苦行,是他求道历程的转捩点,也是佛传故事的重要篇章。释尊认识到人世间生老病死之苦后,决定离开安逸的皇宫,进入苦行林,希望借苦修悟入解脱之道。他远离一切物欲,穿着粗糙的袈裟,每日仅喝清水和吃少量的麻粟,终日在树下禅定思惟,净心守戒。

但经过了六年漫长的刻苦修行后,他仍旧未能证悟,于是明白苦行无益于解脱,便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前往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进入禅定,才终于成就无上正觉。

这尊佛陀造像面容沉思,枯瘦的双手交叠,既有形销骨立的样貌,眉目与姿态间又充满超然恬静之意,不悲不苦。地上铺满落叶,顿生树下证道之意味。衣物虽薄薄一层,花纹却錾刻细密,以华贵之气烘托苦修之相,可谓极致的对比,有种以乐景衬悲情之感。

若从后方观之,更能感受到这尊造像简洁的轮廓与雕塑美感。脊柱优美的弧形仿佛已经如此千年,虽为静态,力量却十分震撼。佛陀一侧的衣角弯曲垂落,更以弧形打破对称式的深邃沉重之感。



Lot 5|藏中 丹萨替 约1267年 铜鎏金莲华手观音及马头明王像|估价2.6倍落槌

高度:27 cm
来源:Bodhicitta Inc.,纽约,2007年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落槌价:HK$8,000,000
成交价:HK$10,134,000


佛像收藏家若听到丹萨替寺四字,必定会眼前一亮,格外留神。此座寺院不但曾在西藏吒咤风云,更代表着造像美学的一个高峰。

丹萨替寺有一项特殊的传统,就是会兴建称为Tashi Gomang的佛塔(又称吉祥多门塔),以纪念刚离世的法台(近似于我们熟悉的方丈)。就我们所知,丹萨替共有八座这样的大型佛塔,而每座佛塔上有两千至三千尊鎏金造像为装饰,各自组成佛教的「曼陀罗」360度坛城结构,极为宏伟。

根据一份十三世纪的文件记载,此尊莲华手观音及马头明王像,原来应该位于第一座佛塔面西之第四层,自左侧烘托着中央佛陀像。

密宗信仰中,马头明王为观音菩萨的忿怒尊化身,大约于七世纪便成为一位本尊。如本品般马头明王与观音并列,而前者又以寂静相呈现,极为罕有。

编按:1960至70年代,丹萨替寺被毁,文物佚散。幸而藉由较早拍下的黑白照片,我们得以知悉内部佛塔模样


二十世纪中叶拍下的黑白照片,可见丹萨替寺佛塔高层模样

观世音菩萨与随侍马头明王立处同一莲台,之间为一个吉祥宝瓶。观世音菩萨以柔美的三折姿站立,手持一物,其中莲花盛开,另一朵莲花则绽放于观音左肩。

马头明王盘腿安坐于观音身侧,大腹便便,神采飞扬,憨态可掬,提醒着观者:在密宗的语境中,忿怒尊所示并非凶神恶煞,而是神圣的佛教护法之无上力量与无尽慈悲。

或与此尊出自同一座佛塔同一层的例子,包括一尊除盖障菩萨与欲帝明王造像,以及一尊金刚手菩萨与不动明王造像。前者于2016年在西泠印社拍卖,后者属私人收藏,记录于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下图)。


西藏 十四世纪 金刚手菩萨与不动明王像


同场其他成交


Lot 8|卡萨马拉 约1300-1350年 铜鎏金喜金刚像

高度:23.4 cm
来源:入藏于香港,2014年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落槌价:HK$3,000,000
成交价:HK$3,814,000


Lot 7|尼泊尔/西藏 十四世纪 铜错银鎏金文殊菩萨像

高度:29.3 cm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1,800,000
成交价:HK$2,290,000


Lot 1|西藏 十五世纪 铜鎏金北方多闻天王像

高度:19.3 cm
莲花底座下缘刻藏文铭文,意为:「此摩诃不动多闻天王之造像,为净除(施主)父母障碍所铸造,所积福德回向一切有情速证佛果,并愿加持施主福禄绵长。吉祥如意!」
来源:2007年入藏于香港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HK$850,000
成交价:HK$1,083,5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香港邦瀚斯
专场:八秩・八珍
拍卖日期:2025/5/5
拍品数目:8
成交:5
未成交:3
成交率:62.5%
成交总额:HK$33,5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