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收藏大家胡惠春,古董圈中人必定会想起那张传奇照片 - 胡惠春侧身向着镜头,房间中摆放着五件珍藏重器 - 粉彩蟠桃天球瓶、两件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两件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霸气十足。
今个纽约亚洲艺术周,这张照片中的其中一个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在邦瀚斯举槌,连佣约US$175万(RMB 1,250万)易手,夺下「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成交桂冠。
同场另有一件破百万美元成交,为雍正朝的一对粉彩团菊纹菊瓣盘,历经「香港船王」赵从衍和「中国古董教父」Eskenazi递藏,估价US$80万,连佣US$151万(RMB 1,075万)高价售出。
胡惠春在寓所拍摄的传奇照片,是次拍卖为左后方的嘉靖青花婴戏图盖罐
拍卖官Harvey Cammell(邦瀚斯英国副主席)
Lot 19|明嘉靖 青花婴戏图盖罐《大明嘉靖年制》楷书双行款
高度:47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胡惠春(1911-1995)旧藏
- 纽约苏富比,《胡惠春家族珍藏》,1993 年 11 月 29-30 日,拍品编号 238
- 徐展堂(1941-2010)旧藏
- 香港佳士得,《静观堂珍藏》,1997 年 11 月 5 日,拍品编号 888
- 香港佳士得,2007 年 11 月 27 日,拍品编号 1738(HK$30,567,500成交)
估价:US$1,200,000 - 1,800,000
落槌价:US$1,400,000
成交价:US$1,754,500
明代御窑出现过三次制瓷高峰,分别发生在永宣、成化和嘉万时期,即后世文献所谓「宣窑」、「成窑」、「嘉窑」瓷器。
嘉万时期,景德镇御窑生产数量和器物种类大规模增加,同时开始应用国外进贡的「回青料」于青花瓷之中,故成品不仅特质明显,而且品质颇高,深受时人称誉。
不同于如永宣时期水墨淋漓的「苏麻离青」、成化朝淡雅秀气的「平等青」,嘉窑使用的「回青料」色泽浓重,既如蓝宝石般鲜亮,又似青金蓝一样艳丽,别有韵味。
本品造型厚实典雅,青花呈色饱满绚丽,画风用笔及装饰元素皆为嘉靖时期翘楚之作。这类大罐带盖者尤其罕见,例如北京故宫有近乎同款的嘉靖青花盖罐成对,惟其中之一顶盖已失。
婴戏、百子一类的图纹,传统上与重生男丁、延续血脉有关。婴戏图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已经出现,至宋金时期常见于磁州窑瓷枕之上。此类题材发展至明清时期大盛,表现技法有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等等。
婴戏为嘉靖朝御窑的主要纹饰,或许也和天子本人求子心切有关。
朱厚熜之所以会成为嘉靖帝,正是因为前朝正德帝无子嗣,才会由他这位堂弟在「兄终弟及」的原则下继承大统。及至嘉靖十一年,他仍然膝下无子,于是让大臣在御花园的「祈嗣醮」轮流进香,又遣官员祈求南海神赐子。据考究,景德镇此后数年屡屡烧制婴戏瓷器入宫。
本品通体绘十六子婴戏图,童子在栽满芭蕉和松树的庭园,分成几组嬉戏:几个围在一起读书,其中一人似是扮演老师;有童子坐在玩具车上,由朋友以绳拉动,另外两人充当侍从,一个拿着大扇子,另一个献上盆栽;又有几个围坐方桌,罐里大概装着打架的蟋蟀。此外又有骑竹马、玩爆竹,位位生动传神,活泼可爱。
请横置手机欣赏本品纹饰布局
胡惠春生于上海,是民国时期金融巨子胡笔江的大公子。 1938年,胡笔江座机遭日军战机追击,不幸遇难,胡惠春继承父业,掌管中南银行,及至1950年代移居香港。
胡惠春就读燕京大学之时,就已经爱上瓷器。此后多年尽管忙于银行业务,但收藏步伐并没有停下来。他笃学尚古,雅藏御瓷、书画、文玩,当中尤以明、清官窑瓷器收藏至为架势。
胡氏堂号「暂得楼」取自《兰亭序》:「当其欣于所遇,蹔(同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意指任何珍藏都不可能永远拥有,足见并收藏心境之豁达。
那张传奇照片之中,另一个嘉靖青花婴戏罐后来归入收藏界大腕「天民楼」葛氏所有。至于两个嘉靖五彩鱼罐,其中一个于2017年在佳士得香港举槌,HK$2.13亿天价成交。
胡惠春(右)为一代收藏大家
Lot 20|清雍正 粉彩团菊纹菊瓣盘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
直径:15.8 cm
来源:
- 香港赵从衍(1912-1999)旧藏
- 香港苏富比,1987 年 5 月 19 日,拍品编号 313
- 石门堂旧藏
- 伦敦埃斯卡纳齐(Eskenazi Ltd),2012 年
估价:US$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US$1,200,000
成交价:US$1,512,000
清三代之中,雍正以品味高雅见称;百花里头,这位皇帝则对象征高风亮节、恬淡隐逸的菊花情有独钟。
清宫《雍正行乐图》入面,就有他扮作陶渊明,东篱赏菊的画像。此外,他不但喜欢在御窑上描绘菊花,更爱以菊花造型制器,当中以菊瓣盘与菊瓣茶壶最为有名。
本品绘团菊于盘心,C字布局疏密有致,与菊瓣盘形相互呼应,气质恬静清雅,又流露出宫廷的雍容华贵,乃雍正帝美学与风尚的最佳体现。
同类的二十四瓣菊瓣盘有两种尺寸,一种如本品般直径在15.5 - 16.5 cm之间,另一种直径约23 cm。虽然此式菊瓣盘大多以菊花或牡丹为主角,但至今仍未发现纹饰布局和本品完全一样的例子。
《雍正行乐图》之采菊东篱|北京故宫
艺术历史上,不同文化碰撞往往能擦出更精彩的火花。满清皇家作坊在传统景泰蓝与欧洲珐琅彩基础上,研制画珐琅技术,最先应用在金属器上,后来烧成珐琅彩瓷器,再衍生出洋彩器和粉彩器,成为收藏家垂青的彩瓷出品。
粉彩约于康熙中期出现。它在色料中掺以铅粉并加施玻璃白,有意令色彩不那么浓艳。用分水淡洗法涂饰花纹层次,色阶繁多,色调温润。
雍正时期的粉彩器,多以白釉为地施彩。由于此时期的白瓷质量极高,胎薄体轻,胎釉似玉般温润细腻,更能突出线条纤细、色彩柔和的纹饰。
其他精选成交
Lot 22|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纹大凤尾尊 《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高度:68.7 cm
来源:美国重要家族珍藏
估价:US$400,000 - 600,000
落槌价:US$720,000
成交价:US$914,900
Lot 12|北齐 青釉堆贴带盖莲花尊
高度:65 cm
来源:
- 思源堂旧藏,约 1980-1990 年代购自香港
- 伦敦邦瀚斯,2017 年 11 月 9 日,拍品编号 13
- 南加州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US$250,000 - 400,000
落槌价:US$320,000
成交价:US$406,900
Lot 34|清乾隆 绿地粉彩缠枝莲纹小瓶《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估价2.75倍落槌
高度:15.5 cm
来源:私人收藏闲传两代,据传
估价:US$80,000 - 120,000
落槌价:US$220,000
成交价:US$279,900
Lot 28|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团寿纹鹿头尊两件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度:45 cm;44.8 cm
来源:
- 香港苏富比,1992 年 10 月 27 日,拍品编号 71(其一)
- 北美私人收藏
估价:US$250,000 - 400,000
落槌价:US$200,000
成交价:US$254,500
Lot 18|金 钧窑月白釉葵口大碗
尺寸:23.9 cm
来源:
- 香港琳标堂(Dr. & Mrs. Alex Yip)旧藏
- 伦敦埃斯卡纳齐(Eskenazi Ltd.)
估价:US$120,000 - 180,000
落槌价:US$150,000
成交价:US$191,000
Lot 21|明宣德 青花外莲办内缠枝莲纹莲子碗 《大明宣德年制》双圈楷书款
直径:21 cm
来源:
- 据传现任藏家父亲于1980年代前得于日本,此后家族继承
- 北美私人收藏
估价:US$100,000 - 150,000
落槌价:US$100,000
成交价:US$127,500
Lot 30|清雍正 青花团花纹小碗《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
直径:21 cm
来源:
- 香港私人收藏
- 香港佳士得,2017 年 11 月 29 日,拍品编号 3008
估价:US$120,000 - 150,000
落槌价:US$90,000
成交价:US$114,800
Lot 46|清雍正 1723-35年 粉彩锦地花卉纹小杯碟一套《幽斋》《玉峰杨琳》红款|估价22.5倍落槌
直径:14.5 cm;6.6 cm
来源:艾伦与西蒙·哈特曼伉俪珍藏(The Alan and Simone Hartman Collection)
估价:US$4,000 - 6,000
落槌价:US$90,000
成交价:US$114,800
Lot 29|清康熙 天蓝釉刻双如意耳梅瓶《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高度:21 cm
来源:Philip Cardeiro(1930-2014)收藏
估价:US$80,000 - 12,000
落槌价:US$80,000
成交价:US$102,1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纽约邦瀚斯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日期:2025/9/15
拍品数目:78
成交:64
未成交:14
成交率:82%
成交总额:US$6,55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