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之父」回归家乡 逾百幅塞尚画作南法小镇展出

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拥有「现代艺术之父」的美誉,无论是油画、水彩还是素描,俱令藏家趋之若鹜。 2022年,风景油画《圣维克多山》在纽约以US$1.37亿(RMB 9.78亿)成交,创下天价纪录。

位于塞尚出生地艾克斯的格拉内博物馆(Musée Granet),现正举行以塞尚故居为主题的大型展览「Cézanne au Jas de Bouffan」,为艺术爱好者带来塞尚130幅素描、水彩和油画作品之余,更可参观刚刚完成翻新的塞尚故居和工作室。

展览由即日起至10月12日结束。若然各位读者打算在暑假到南法游览,不妨把之列入行程,感受一下这位巨匠当年在怎样的环境下创作。

接下来,让我们借此机会,回顾塞尚的艺术人生。


塞尚《粉红色背景的自画像》|1875年|巴黎 奥赛博物馆收藏


塞尚《艺术家的父亲读〝事件报〞》|1866年|华盛顿国家艺廊收藏


《艺术家的父亲读〝事件报〞》在格拉内博物馆展出

长于南法的小伙子,失意于巴黎

塞尚1839年生于南法的艾克斯(Aix-en-Provence),父亲是一位银行家,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长大。塞尚早在年幼时学习绘画,对艺术充满兴趣,惟最终仍遵从父亲意愿,在艾克斯大学修读法律,只在课余时间修读绘画。今次举行展览的格拉内博物馆,正是当年塞尚上绘画课的地方。

到了1861年,塞尚终于与父亲达成共识,前往花都巴黎发展他的艺术创作。可惜,他在巴黎的发展并不如意,被心仪的国立美术学院两度拒诸门外,只能够入读非传统且资源匮乏的Académie Suisse。

塞尚一度重返艾克斯,在父亲的银行工作,后来又不甘心重返巴黎。在花都的得着,或许是结识了毕沙罗、马奈、莫内等同侪。其中塞尚与年长十年的毕沙罗更是建立起师徒关系。

就如同一众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作品亦不受主流艺术圈重视,即使每年申请参展巴黎沙龙,也要到1882年才首次成功上场,亦是他唯一一次参展。其余时间,他的作品只能在「落选者沙龙」以及莫内1874年开创的「印象派」展览亮相。

今回展出的《艺术家的父亲读〝事件报〞》,正是唯一于巴黎沙龙展出的塞尚画作。


塞尚《静物樱桃和桃子》|1885-1887年|洛杉机郡立美术馆收藏


塞尚《玩纸牌者》|1890-1892年|巴黎 奥赛博物馆收藏

抗拒传统,开启现代艺术大门

在创作上,塞尚对传统绘画有所不满,认为画家们都在画室中作画,无法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他曾言:「所有在画室内画的画,永远不会比户外画的来得好,(在大自然中)我所看见的绝伦景致,促使我决定只在户外作画。」

即使是静物绘画,塞尚也不采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透视法制造真实感。他认为,人类并非真的以科学透视法的角度来观看世界,而是会根据环境移动视点。例如前物挡住了后物时,人便会伸长脖子或侧头观看。

为了呈现这种视觉经验,塞尚甚至舍弃近大远小的原则,在同一画面表现出更多的视觉资讯,让观者得以看见更多水果的不同面向。以展出的《静物樱桃和桃子》作例,若我们以科学透视法思考,画中放满的樱桃的碟子理应是倾斜着,碟中樱桃会滚到地上。

塞尚还有著名的一句:「把自然视为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的组合。」他认为人类在观看事物时首先会把握东西的轮廓,因此他都着重轮廓,不画细节。无论是人物肖像还是风景,塞尚都把轮廓化约、简化,画成一系列的几何形状。

后来的毕加索就彻底地实践了塞尚以上这句话,开创了立体派。这位西班牙巨匠甚至形容:「塞尚是我们的父亲」,是「唯一的大师」。


塞尚《圣维克多山》|1897年|瑞士伯恩美术馆(Kunstmuseum Bern)收藏


塞尚《圣维克多山》|1888-1890年|2022年纽约佳士得,成交价:US$137,790,000

回归艾克斯,寄情风景创作

塞尚喜与画家朋友作精神上的交流,他习惯跟他们互相写信。但他嫌巴黎的画坛太喧闹,后来一人返回故乡艾克思,其终生都为艾克斯的景色着迷。他坚持实行「外光派」,他几乎每天都背着画架与画具,走到自然,独个作画。

俯瞰着艾克斯的圣维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便成为塞尚的重要描绘对象。他为这座山绘画过数十幅油彩和水彩作品,但笔下风光绝非千篇一律,视角、日光、季节、色彩、笔触皆是变化万千。

在这个系列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塞尚在人生最后阶段的风格变迁 - 他画得越多,山就变得越平整、越破碎且越不真实,画面从具象趋向简约抽象。这位后印象派大师,成功把形式幻化成色彩的几何线条。

塞尚绘画生涯的最后十年,在主题的选择上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一、描绘开放和广阔的场景,以自由和宽敞的感觉作主导,好像画下圣维克托尔山的许多后期作品;二、专注于枝繁叶茂的布局,其中可以看到一小部份苍穹,就如绘于1899-1904年的《浴者》。

顺带一提,塞尚目前的拍卖最贵画作,正是来自《圣维克多山》系列。绘于1888-1890年的《圣维克多山》,2022年在纽约佳士得Paul Allen珍藏专场以US$1.37亿(RMB 9.78亿)成交,创下纪录。


塞尚《浴者》|1899-1904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


塞尚作品在格拉内博物馆展出

被家乡讨厌,与博物馆绝缘

伟大的塞尚因画而生,亦因画而死。他在作画时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淋湿,感染肺炎离世。他的孤独中死亡,一如梵高与高更。仿佛,孤独是后印象派三杰的共同命运。

就如梵高,塞尚在世之时,作品未获得赏识。即使偶有塞尚作品登上拍场,价格亦远不及莫内、马奈、雷诺瓦等印象派同侪。

法国政客兼记者及剧作家Henri Rochefort,在他创办的报章《L'Intransigeant》发表《丑陋的爱》一文,形容他在参观拍卖时,当观众一看到「超印象派塞尚」的作品时,如何放声大笑。

不少艾克斯民众看到文章后,认为塞尚令他们蒙羞,把报章置于他的家门外,甚至要求他离开艾克斯。格拉内博物馆时任馆长Henri Pontier甚至扬言:「只要我还活着,塞尚的作品都不会进入博物馆」。

即使塞尚逝世后,他的作品获艺术界重新审视,甚至获马蒂斯、毕加索等视为「现代艺术之父」,博物馆依然跟塞尚绝缘。


塞尚《Portrait of Zola》|1862-1864年|格拉内博物馆收藏

事隔一世纪,塞尚回归家乡

直至1980年代,博物馆首次从巴黎奥赛博物馆借来塞尚作品展出,2006年首次举办塞尚主题展览,2011才购入第一幅塞尚作品《Portrait of Zola》。如今,馆藏共有10幅塞尚作品。

到了今年,馆方连同艾克斯市政府,推动「塞尚2025」计划,重塑艾克斯与塞尚的渊源,希望借此带动旅游业。

馆方举办的大型回顾展「Cezanne au Jas de Bouffan」是一大焦点,除了馆藏以外,展出的130幅素描、水彩和油画,大部分由全球各地的艺术馆,乃至私人收藏借展。

上文提及的塞尚作品悉数展出,包括2022年创下拍卖纪录的《圣维克多山》。


「Bastide du Jas de Bouffan」宅邸经修复对外开放


塞尚《Jas de Bouffan House and Farm》|1885-1887年|布拉格国家画廊收藏

塞尚故居、工作室一并对外开放

至于计划另一焦点,则是塞尚生活了40年故居经修复后对外开放。展览名字里的「Jas de Bouffan」,正是代表这所位于艾克斯市郊的宅邸「Bastide du Jas de Bouffan」。塞尚父亲于1859年购下宅邸,直至1899年售出。

这所宅邸亦当然成为塞尚的描绘对象。馆方从布拉格国家画廊借展的《Jas de Bouffan House and Farm》,让观众得以看到宅邸的今昔对比。此作亦成为今次展览的宣传封面。

顺带一提,在宅邸修复过程中,工作人员在里面发现大型壁画的痕迹,相信是由塞尚所绘。除了宅邸,塞尚在创作生涯晚期使用的工作室Atelier des Lauves,亦经修复后重新对外开放。

一趟南法之旅,几乎可以看尽塞尚的创作路,各位艺术爱好者们,准备购票参观吧。


修复工作期间,发现内藏壁画


修复工作期间,发现内藏壁画


塞尚工作室Atelier des Lauves


工作室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参观


展览详情

Cézanne au Jas de Bouffan

展期:即日起至2025/10/12
开放时间:9am-7pm(周四除外),周四开放时间:12pm-10pm
地点:格拉内博物馆(Musée Granet)
地址:Place Saint-Jean de Malte, Aix-en-Provence, France
门票:€18(标准票);€16(特惠票)|需先预约,不设现场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