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古——嘉德四季瓷器夜场中的仿古与创新

「仿古」是艺术史中亘古不变的主题,自宋代以来,随着金石学的产生,士大夫古物收藏之风渐行,考订古器、证经补史,追复旧礼、重建斯文,此为宋代文人语境中所期之「复古」。

至明清,慕古风尚波及了各个艺术领域,清朝初年,大批文人山水画家继承宋元前人的复古精神,在其作品中可见不同古代名家的绘画风格,以古人为师,但此时的复古是师古而求新变,画家工匠们回到古代,寻求新的表现元素。

乾隆皇帝曾在御题诗中写道「渐欲引之古,庶其返以初」,引古以追求生拙朴实的趣味,可见清代雍乾二帝在内廷开展的仿古实践,无疑受到宋、明以来文人好古思想的影响。绘画上,清代宫廷画家王原祁入室弟子唐岱,雍正时期入宫供职,仿宋元名家,远承董源、巨然之笔意,乾隆皇帝曾题句「唐岱笔法老尤劲,鼻祖摩诘范宽」 。

瓷器上,雍正皇帝倾心慕古,尤对宋器颇为钟情,并以宋人美学为自身品味追求的标准。宋代五大名窑,自然也成为雍正皇帝想极力再现的重要品种。其当政期间常亲自过问御用瓷器的制作情况,尤其对色釉仿古瓷的烧制格外重视。年希尧和唐英于景德镇督陶期间,奉雍正之命进行了大规模的研发工作,期间大量高品质的单色釉仿古瓷器应运而生。

嘉德四季64期,以瓷器为载体,讲述继承与变革的故事,展现了清代宫廷造物中蜕变创新与传统制式之间持续互动的联系与张力。现以瓷器夜场中「奇缘斋藏瓷」与「百瓷集韵·掌玩心悦」两个专场中的九件拍品为例,感受瓷器中的仿古与创新。


奇缘斋藏瓷

宫廷造物仿古一大形式便是仿古之器型,以造型、纹饰和釉色追取前朝古风古韵,甚至追求「仿古暗合,与真无二」之效果。


Lot 3619|清雍正 仿哥釉小穿带瓶
「大清雍正年製」款

高度:14.3 cm
来源:

  • 纽约 Imperial Oriental 艺廊旧藏
  • 伦敦苏富比,2008年11月5日拍卖会,第149号


雍正皇帝雅好慕古,其中「仿铁骨哥釉」位居其二,足见重视。穿带瓶撇口,直颈,圆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足墙置对称穿带镂空。瓶通体施仿哥釉,釉色苍穆古雅,清怡厚润,并伴生冰裂纹片,内又兼生淡游丝细纹,颇具宋哥釉「金丝铁线」质感。圈足施以黑色护胎釉,以摹宋瓷「铁足」之效,底心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字古朴典雅,为标准雍正官窑款。

雍正时期御窑单色釉仿古瓷器有忠实模仿原作和鉴古创新两条生产路线。本品从器型来看,当为追慕宋器而来。如南宋官窑遗址及江西清江宋墓各出土一件同类型青釉瓷器,当为本品追慕之宋瓷器型。另外,雍正御窑烧制仿古瓷,亦时常「内发宋器」至景德镇御窑进行仿制。

如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红青二种,俱仿内旧器色泽」。碑记中仿哥釉排名第二,排在「仿汝」之前,「仿官」之后,足见雍正对哥釉瓷器之钟情。本品亦有可能为发内廷宋器或纸样参照烧制而成。


南宋粉青瓶 (《南宋杭州修内司官窑研究》)

然而清代御窑对于此式瓶形的仿制,早在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中就已出现。如北京故宫所藏一件清康熙珐琅彩紫地莲花纹瓶之器型与本品完全一致,康熙朝烧造珐琅彩技术尚未成熟,烧造成本高,传世品多见碗类小件,以此器型烧造珐琅彩,可见其器型之特殊性。

清代雍正时期,仿哥釉成就什至超过了前朝,品质不输于宋哥釉瓷器。如台北故宫所藏一件錾刻乾隆御题诗的仿官釉穿带瓶,曾被乾隆皇帝视为宋器看待,此瓶从器型和胎釉特征来看,当与本品同时。目悦历朝珍宝的乾隆皇帝,竟被前朝作品遮目,足见雍正御窑仿古技术之高度成熟。除此之外,《清宫瓷器档案》中所记一类「厂官釉纸槌瓶」亦由此瓶化裁而来,足见清宫皇室对于此一瓶形之喜爱。


台北故宫藏品


北京故宫藏康熙珐琅彩作品

此外,本品就其功用而言,很有可能为宫廷陈设花器。据明高濂《遵生八笺》载:「堂中插花,乃以铜之汉壶、大古尊罍,……与堂相宜」。另据张谦德《瓶花谱》载:「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作为文化修养极高的雍正皇帝,自然对前人之语有着深刻的领会,于是别出心裁,以仿宋器而取代之,创造出此类旷世精品。


参阅:《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二册,康蕊君着,伦敦,1994-2010年,第200页, 图852

检索公私收藏,可知此式穿带瓶尚有天蓝釉及仿官釉作品存世,如瑞士玫茵堂所藏一对雍正楷书款天蓝釉穿带瓶,于2011年香港苏富比释出,成交价高达1,000多万人民币,足见市场对于此类器物之青睐。二者可资比较研究。

本品取法宋哥,古雅隽美,色古而宝光内蕴,质朴而莹润凝厚,纹片交错叠落,各具其神,深得宋人雅韵,魅力非凡,体现了雍正一朝瓷器烧制工艺绝古烁今的艺术成就。


Lot 3609|清雍正 青花五彩五月石榴花神杯

直径:6.7 cm
题识「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钤印「赏」、「大清雍正年製」款


十二月令花神杯在清宫御瓷设计当中具有非凡意义,这是清代官窑首次将绘画、诗词、书法、篆印结合在一起,无疑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造诣,更具文人气息。十二花神杯为康熙御窑创烧之名品,传世所见有青花五彩和青花两个品种,十二只成套,按月令物候,每只杯上按十二个月各绘一种时令花卉,并配以《全唐诗》中对应诗句,造就集诗书画印一体御窑佳作。

清人陈浏《陶雅》赞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诚戛戛乎其难。」故而一经诞生,便成为后世竭力追慕的对象。然在传世所见追慕作品中,又以雍正时期所制最为罕见。

花神杯撇口,深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小圈足。造型玲珑小巧,盈手可握。杯胎釉莹润似玉,质薄如纸,设色雅丽。外壁以青花五彩绘十二花神图之五月石榴花图,布置疏朗,设色清雅明秀。另一面题写唐人孙逖《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诗句「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并于文尾钤「赏」字篆书阳文印。底部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从款字判断,当为雍正早期作品,或为年希尧督陶期间,雍正御命慕制康熙名品之作。

传世所见雍正花神杯亦有青花及青花五彩两种品种,存世均为罕见。青花一类见北京 2015 年拍卖会所释出一件九月菊花诗文花神杯,成交价高达230万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雍正青花五彩作品又可分为有诗文和无诗文两种。无诗文者以洞石花卉组合出现,即雍正及以后历朝所制常规官窑品种。而带诗文者则屈指可数,检索历年市场流通纪录,目前仅见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及本品五月榴花四品,珍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市场流通一例,见 2020 年北京拍卖会所释出一件青花五彩二月杏花诗文花神杯,成交价高达224万,足见市场对于雍正五彩花神杯之认可。而以文人雅士自居的雍正皇帝自然对其喜爱有加。或因烧制成本等原因,崇尚节俭的雍正当朝期间,此一品种烧制数量急剧缩减,因此流通于市场者更是凤毛麟角,颇值珍视。


参阅:北京2015年12月8日拍卖会第7401号(成交价230万元)


参阅:北京2020年10月19日拍卖会第5174号(成交价224.25万元)

整体仿制外,只取造型或纹饰,提炼部分视觉元素进行重组,既有前朝风味,又有本朝的特征。局部之仿,师古不泥古,开启了新的创作空间。



Lot 3610|清雍正 青花釉里红福寿纹小天球瓶

高度:30.5 cm
来源:

  • 纽约Parke-Bernet,1960年代拍卖会,第99号
  • Lester D.Shultis(1925-1997 年)博士旧藏


清代雍正、乾隆御窑广取前代佳制加以模拟,永宣天球瓶也正在仿制。天球瓶外壁以青花釉里红满绘福寿纹,画面中桃树郁郁葱葱,枝干蜿蜒如虬龙,上结硕大桃实,或大或小,疏密有致。花果交相辉映,丰容并茂。青花绘枝叶,釉红点彩为寿桃。通体纹饰笔触工细、层次清晰、章法严谨,布色手法尤其精妙,墨笔点画以展现枝干枝叶脉络,阴暗变化,釉里红点彩表现果实表面肌理,栩栩如生。绿叶之阴阳向背、桃树之老枝新芽皆写入神。

天球瓶创烧于明朝永乐、宣德御窑,永宣时烧造以青花装饰,作为观赏陈设。因其形制特殊,一经诞生,便成经典,为后世所重。雍正朝天球瓶多见单色釉和青花装饰者,青花釉里红作品少见,发色如本品般浓郁者更是少见。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93页,图79

本品虽不书款识,但虬枝、桃实以及花叶的绘法对比雍正御窑十分相类。有一式雍正御窑青花福寿纹橄榄瓶,其纹饰布局以及细节描绘便与本品相当。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耿宝昌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图193

另外,故宫博物院以及国家博物馆均藏有雍正御窑青花釉里红福寿纹玉壶春瓶,均不书款识,但是纹饰布局及细节均与青花者及本品颇为相类,均以青花绘桃树,釉里红绘果实,桃树拔地而起,果实满目皆是,红蓝交相辉映。观其用笔,勾皴点染无一不足,非一般窑工所能为之。细察其花叶、虬枝均有仿永宣苏青之点染,而桃实亦均以点染饰其阴阳。

综上所述,可以推论本品实为雍正宫廷陈设用器,绘画精细,寓意吉祥,为雍正御窑精品佳作。


百瓷集韵·掌玩心悦


Lot 3699|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盉壶
「大清乾隆年製」款

长度:23.5 cm


宋王黸《宣和博古图》载:「夫盉,盉五味之器也,今考其器,或三足而奇,或四足而耦,或腹圆而匾,或自足而上分体如股膊,有以提,有盖以覆,有流以注」。乾隆一朝摹古之风兴盛,清宫内外皆崇仰三代古物,好之而后摹,摹制手段各异,成就互见,其中以瓷仿铜为当时最佳选择方式之一。本品即为此属。其以三代青铜礼器为摹本,并略加化裁。搭配当朝颇为流行的八吉祥装饰题材,结合浓郁的青花发色,又别有一番韵味。

本品敞口,束颈,圆弧腹,肩部一侧置长流,一侧置曲柄。下承以鼎式四足,造型颇为古朴雅致。盉壶通体以青花为饰,外壁颈部饰以缠枝灵芝纹,肩及盖边有回纹,腹部主题图案为莲花托佛教吉祥八宝,轮、伞盖、花、香炉、鱼等主题纹样,等距离排列,与微丰的鼓腹相得益彰,缠枝灵芝分别饰于流、曲柄和四足上。器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结字规则。

据乾隆三年四月《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载:「十八日,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宣窑青花八吉祥高足壶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照此壶款式花样,多做几件得几件并原样先送来,钦此」。故知此类品种为乾隆皇帝追慕宣窑作品并化裁而来。同时作为传办瓷器,其档次和地位不言而喻。

本品造型古朴典雅,构图繁密有致,绘画流畅豪放,青花苍雅明快,娇妍欲滴,不失为一件乾隆御窑佳品。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式青花盉壶仅制作于乾、嘉、道三朝。道光以后停烧,更显珍贵。检索公私收藏,可知台北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及香港天民楼均藏有同类瓷器品种,可资比较。


Lot 3677|清雍正 墨地五彩缠枝花卉纹观音尊

高度:20.7 cm
来源:

  • R. Bennett 旧藏(据 R.H.R. 帕默帐本)
  • 戴明·贾夫斯(Deming Jarves,1790-1869)旧藏
  • 伦敦佳士得,1934年7月12日拍卖会,第11号
  • Bluett & Sons,伦敦,1934年9月(根据R. H. R. 帕默帐本)
  • 雷金纳德暨莉娜. 帕默伉俪珍藏,编号340

著录:

  • 《Exhibition of Enamelled Polychrome Porcelain of theManchu Dynasty 1644-1912》,伦敦,东方陶瓷学会,1951年,第10 页,图66
  • 《Provenance, Collectors, Dealers and Scholars: ChineseCeramics in Britain and America》,R.Davis 及D.Jellinek,2011 年,第347、349-350 页,图126


本品撇口,长颈,圆肩,弧腹下收,凤尾圈足。器底施白釉,釉质如玉。外壁以墨彩为地,红绿彩绘花叶枝蔓,翠似碧玉,矾红绘制卷叶,腹部中心绘宝相花,蓝彩绘花瓣,灿若綛霞,花蕊点缀红彩,妍如琥珀,近足处青色地黑彩绘卷草纹。整器设色繁缛而自见章法,绘画挥洒自如,一器之中诸彩辉映,奇趣逸出。

雍正皇帝对瓷器制作、设计讲究严谨,雍正朝宫廷作坊中凡有花卉题材,均是工笔写真,形神俱佳,气韵清雅脱俗。此类墨地彩瓷,属于雍正御窑颇为独特的品类,在康熙墨地素三彩基础上发展而来,墨地五彩品种传世少见,其中多见碗盘类,如上海博物馆所藏雍正墨地五彩缠枝花卉纹盘,立件如本品者极为罕见,这其中最为知名应为张宗宪先生旧藏墨地五彩缠枝花卉纹观音瓶,其尺寸、纹饰与本品极为相似,于中国嘉德2014年释出(成交价977,500元),之后又于2021年香港秋季拍卖会上再度释出(成交价:HK$1,638,000),凸显本品之珍贵。


参阅: 《云海阁—张宗宪先生收藏陶瓷珍品特展》,1993年,第81页,图34

张宗宪旧藏及本品均不书款识,说明此类器物应为有意烧制的无款御窑之作。更重要的是,本品不仅来源显赫,而且传承有序,多次出现于相关出版著录中,足见学界及收藏界对其之重视。本品无论从稀缺性、或艺术美学价值等方面,都显出弥足珍贵,颇值关注。

戴明·贾夫斯(Deming Jarves,1790-1869),179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贾夫斯于1825年创立了波士顿三明治玻璃公司,是美国最早生产铅玻璃的厂商。美国艺术协会于1909年为其所藏中国瓷器举办拍卖专场。

帕默家族于十九世纪末创立了世界著名的蛋糕与饼干制造商 「亨特利与帕默饼干(Huntley & Palmer Biscuits)」,很快便成为全球业界领先的制造商。家族的亚洲艺术收藏始于浩玮·帕默(William Howard Palmer) 及妻子埃达,后来由其独子雷金纳德(Reginald
Howard Reed Palmer)继承。

雷金纳德对于家族收藏可说是居功至伟,作为伦敦东方陶瓷学会(OCS)的早期会员,其绝大部份珍藏,皆来自伦敦各大古董商,斯宾克、Bluetts及山中商会等,并与柯弗瑞伉俪等大藏家交往密切。帕默代代悉心收藏、研究和辑其家族珍藏,百年沧桑,珍爱如昔。在此期间,他们不时听取学识渊博的权威古董商和拍卖行之建言,向当代各大收藏搜奇撷珍。


Lot 3687|清雍正 斗彩团花寿字盘
「大清雍正年製」款

直径:20.2 cm


本品侈口弧腹,胎质细腻洁白,修足规整,是为雍正时期典型的「泥鳅背」。盘釉面莹润,里心青花双圈内以斗彩装饰,中心绘团寿字,外生石榴四株,间生四丛菊花团簇盛放。外围以勾连纹将留白处填满,整个画面布局十分紧凑。外壁则以斗彩绘簇菊六丛,间以勾连纹,与盘心呼应。盘外底心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工整,为宋椠体小楷。

雍正一朝是整个满清政权厚积薄发的一朝,这时期的御窑瓷器亦具有同样的特质。斗彩瓷器在雍正时发展到极致,纹饰布局、彩色配合和填彩工艺上都较前朝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引入粉彩彩料与釉下青花相结合,使得色彩更加艳丽诱人。本品便是如此的雍正斗彩嘉品,青花勾勒清晰,填彩准确,配色自然和谐,纹饰布局也明显受到西风东渐之影响,装饰效果极强。同类纹饰还可见于同时期的碗、梅瓶等器型上,可见此种团花簇菊纹样颇受雍正帝垂爱。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粹(卷二)》,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图143


Lot 3696|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高度:36.8 cm


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经典品种,雍正以后历代皆有烧制,并以乾隆一朝最具代表性。

本品直颈,肩部饰凸弦纹三层,球形腹及底内收,下承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自上至下分饰蕉叶纹、回纹、如意云头纹、缠枝莲纹、变形莲瓣纹及卷草纹等。纹饰勾勒精细,层次清晰,青花色泽雅致,浓淡相宜,可见乾隆御窑追求精工细作的创作要求。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赏瓶在清代文献中又有「玉堂春瓶」之称,由于其主题纹饰用青花绘成缠枝莲纹,故取谐音「清廉」,常被用于赏赐下臣,故有「赏瓶」之名,隐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

传世所见乾隆青花赏瓶,根据器形与纹饰,大抵可分两类,一类为肩部起三层凸弦纹,腹部仅饰单层缠枝花卉,上腹硕,下腹渐收式样;另一类为肩部无凸棱,腹部饰双层缠枝花卉,腹部浑圆,外足端起唇边式样,本品则属后者,装饰效果更强。本品胎釉品质及青花发色俱佳,称得上是乾隆青花赏瓶中的翘楚。

本次拍卖「百瓷集韵·掌玩心悦」专场中,第3632号「清康熙 早期青花米点皴山水人物诗文天圆地方瓶」、第3637号「清雍正 内唐岱山水画意粉彩山水人物纹外胭脂红釉折沿盘」以仿古山水局部入画,加之具有本朝特征用笔、用色以及构图上的创新,赋予时代特征,颇具新意,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在雍正乾隆时期,皇帝越来越多地参与了瓷器烧造及设计的过程,推动了瓷器装饰的创新,工匠们突破旧制,结合仿古山水与瓷器,出现了跨媒介的表达。


Lot 3632|清康熙早期 青花米点皴山水人物诗文天圆地方瓶

一面题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钤印「木石居」、一面题识「孤城夕树戍楼闲,回合青冥万仞山。明镜不须生白发,沙风自解老红颜」、钤印「降霞」、一面题识「清溪流过碧山头,万里澄鲜一色秋。」、钤印「降霞」、一面钤印「碧玉石之后」、「降霞」、「大明嘉靖年製」款

高度:53.4 cm


本品撇口,束颈,折肩,长方形腹,下承平底,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其中腹部四开光内青花绘山水人物诗文图,诗文摘取唐宋诗句,与景致暗合。其中最精彩的当为其中两面米点皴山水人物,浩浩大江,青山黯黯,远景层峦迭嶂,近景山石皱染,高士临江独坐,烟波缥缈,暗想平生,构图甚妙。外底心青花书「大明嘉靖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康熙青花器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而最能代表康熙青花艺术风格的就是以山水为主题的瓷绘题材,历来为世人所赞誉。传世所见康熙山水纹题材作品,多为勾勒皴染之程序化绘画技法描绘而成。

而本品构图师法郭熙,用笔追慕二米(米芾、米友仁),以文人意趣入画绘制而成,其画法的特点是用淡墨勾勒山形,再以横笔排点,以点代皴,最能表现山水间云雾变幻的景象。


宋元以来米家山水尤仕人所重,如明人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赞曰「米家山谓之士大夫画」。众所周知,康熙皇帝以推崇董其昌而著称,故连带其而推崇米家山水,上行下效,故被康熙时期文人绘画所重视,而本品的设计和制作,或在这一独特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品构图更富层次变化,置景,用笔,设色等方面更具米家山水韵味,颇有文人画的意味,且体量硕大,堪称康熙时期制瓷手工业高超技艺之代表,值得珍视。望星楼藏一件康熙米点皴天圆地方瓶,其一面所绘与本品构图、笔触均十分相似,或为一人所绘。


参阅:《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2004年,第31页,图2


Lot 3637|清雍正 内唐岱山水画意粉彩山水人物纹外胭脂红釉折沿盘

直径:20.7 cm
来源:科恩艺廊(Cohen&Cohen)旧藏

本品平折沿,浅腹,圈足。外壁满施胭脂红釉,呈色浓艳,莹润光洁。盘内绘唐岱画意粉彩山水人物纹,画面左半部林木丰茂,峰峦起伏,民居隐于山水之间,青山下,松筠茂密,亭馆清幽,江汀水岸曲折蜿蜒,遥山万叠,层层翠光,远处村落连片,远眺更可见云中群山。

本品在用笔上继承了唐岱山水画的笔意,水墨勾皴,再以浅绫色渲染,色彩温润淡雅,皴法严谨。构图上,采用深远与平远结合的方式,增加了画面的深远感。


唐岱《松阴抚琴图》
参阅:《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冯明珠主编,台北故宫,2009年,第38页,图1-18

对比唐岱所作《松阴抚琴图》,版面紧密,繁缚精工,细致严谨的皴法,山峦间的留白,和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与本品所绘风格极为相似。唐岱专工山水,师法王原祁,画风纤秀细腻,富有装饰性,康熙帝常召唐岱入宫作画,雍正时期正式入宫,他的画有二十八幅被收录《石渠宝笈》。

本品所绘山水另一特别之处在于其用色突破了瓷器上常用的常见色谱,在描绘山石是混用青绿、墨色及浅绛,更贴近彩墨山水画之感,风格秀润中又显苍浑。

本品所绘山水之构图、设色独具一格,在同时期瓷器上极为少见,是为难得一见的雍正粉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