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专题领衔 嘉德香港2025秋拍呈献东西方艺术鉅作

金秋十月,嘉德香港2025秋季拍卖会将於10月3至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3DE盛大举行。是次「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以「超越」为名,於专题呈现16位东西方代表性艺术家之杰作,当中包括,华人现代艺术大师赵无极丶朱德群丶吴冠中丶林风眠丶丁衍庸丶朱沅芷丶当代先锋蔡国强与丁乙丶雕塑大师李真丶写实主义代表王沂东丶前卫女性艺术家草间弥生丶谢景兰丶日本超扁平艺术领军者村上隆丶东南亚当代领衔人物尤塔瑞(Natee Utarit)丶西方巨匠夏加尔(Marc Chagall)等人来源有序的重要代表作,一同领略艺术家超越昨日之我,以今日之笔绘明日之巅的艺术力量。


涤荡自由,如观星云幻象之极

赵无极八十年代杰作《27.01.83》



赵无极《27.01.83》
油彩 画布
一九八三年作
95×105 cm
估价:HK$ 8,000,000 - 15,000,000


领衔秋拍之作,为赵无极完成於1983年如入无人之境丶绚丽烂漫的《27.01.83》。作品出自知名国巨基金会旧藏,艺术家大胆将画境分成上下两个天地,前景透过幽微的鹅黄丶浅蓝丶嫩绿丶象牙白彩的层层叠加,造就出蓬松柔软,宛若云海之境;底部伸展的咖啡色线带着节奏与韵律,若绘出重重相连到天边的山峦,或策马奔腾扬起的沙尘在空中勾勒的连续弧线。而在其上,大面积的靛紫丶宝蓝与咖啡红将空间往前推进至一个广邈无边的视界,当中见其精心营造的丰富肌理,如有颗粒状的粗砾斑点,刮擦丶迷离如烟的晕染丶喷雾丶如梦幻泡影的水滴丶磅礴的厚涂,加以在潋滟的蓝紫色彩中,藉由颜色细微差别的使用,创造出空间感与勃勃生气,令画面有血有肉。除呈现一种如幻境的奇特景象,并连接了当代人的情感与精神。令人如观浩瀚天际中的星云幻变丶极地的流光溢彩。

1983年初,赵无极出席他在台北历史博物馆的个展开幕,并拜访忘年之交张大千,两人畅谈艺术与人生,《27.01.83》中潋滟的蓝紫色彩,或也寄寓了他对大千泼彩艺术成就的对话交响。综观其毕生创作,瑰丽的紫色彩仅少数在画面作画龙点睛之用,极罕见以大面积出现,此突出了此作的珍稀性,而此用色亦呼应了赵无极自年少便喜爱的宋瓷钧窑幻变的色彩。作品曾先後发表於1986年纽约重量级马谛斯画廊举办的赵无极个展,与1994年墨西哥当代艺术中心的「赵无极四十年绘画展1954-1994」,是次荣幸於拍场现身,必为识者之珍。


御龙凌霄,凛然万古乾坤

李真史诗级神作旷世巨献


李真《大士骑龙》
铜雕
版数:4/6
二〇〇一年作
330 × 293 × 200 cm
估价:HK$ 5,800,000 - 8,800,000


今季秋拍,华人雕塑大师李真高达330公分的恢宏巨制⸺《大士骑龙》将以凌霄千里丶气吞山河之姿重磅登场。作品为迄今市场可见李真最大尺寸之作。作为「大气神游」系列的重要开篇大作,完成於2001年的《大士骑龙》曾屡屡登上国际舞台,发表於数个重要大型个展中,被视为李真艺术事业与雕塑美学展翅腾飞的丰碑手笔。

在此作中,李真基於此前1999年《大士》一作的佛像造型,在线条塑造上提炼更具当代特质的圆融饱满形象,加以墨色生漆的考究技术为之注入具精神性的灵光,彰显融汇东方美学的艺术锻造。作品在形象上由民间「骑龙观音」的传说发想,将恍若自商周青铜重器中觉醒丶能量充塞的玄武神龙,与泰然鼎立丶自在天地的观音大士合为上下一体,形成无上神采。并透过「驭重於轻」的独特语汇,令作品内里如有一股「气」在运转不息,呈现御空遨游丶心无挂碍的神游本质。作品以庞然的尺幅丶无量的魄力直击人心,在当代生活的纷扰间,为每一位观者返还着「任真而境外」的内心平和,在古往今来中,诠释一份超然天地的磅礴大象。


我书意造本无法
朱德群《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墨舞诗魂

 


朱德群《念奴娇.赤壁怀古》
墨 纸本
一九九二年作
65.3×68.2 cm
估价:HK$ 800,000 - 1,200,000


作为「法兰西三剑客」中唯一自成书法体系的大家,朱德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高度提炼了草书中浓厚的抽象性,传递诗词中的意象,与其大开大阖的激昂绘画风格熔铸合一,令作品臻至「诗丶书丶画」高度融合的精妙。作品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传世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文本书写,全幅行云流水又跌宕起伏,以字形大小丶墨色浓淡变化创造戏剧性的节奏,将文字意象转化为视觉动态的能力,展现朱德群对草书抽象美的独到领悟,以及对诗词豪放意境的深刻解读。而画作上钤印的艺术家两方私章:「我书意造本无法」丶「天门居士」,亦阐明他有法而不泥於法的美学理念,以及沟通东西艺术的使命,令此作别具一格。


长虹贯天,毕生挚爱
吴冠中珍罕拱宸桥主题之精品



吴冠中《春寒时节忆杭州》
彩墨 纸本
一九九二年作
54.3×68.4 cm
估价:HK$ 1,000,000 - 2,000,000


《春寒时节忆杭州》,为吴冠中描绘建於明代的杭州知名石桥「拱宸桥」一景之作。综观艺术家毕生创作,该主题之作仅有四件,当中两件已分别为北京中国美术馆与香港艺术馆收藏,而此作为四者中尺幅最大丶年份最早者,再再突出其珍稀性。作品曾展出於1992年日本三越百货店画廊所举办的「吴冠中画展」,来源有序。吴冠中曾言:「跨运河,高桥陡起,环视四野,我是宇宙的中心。」画作中的桥墩如一道长虹贯日横跨天际,桥上走春的行人熙熙攘攘,桥下水波如游龙荡涤,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氤氲水气,而其间那灵动飞翔的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也是希望和生机的象徵,令人神往。


月魄在天,光通四海
谢景兰的蓝彩之诗


谢景兰《蓝月》
油彩 画布
一九六七至一九六九年作
100×81 cm
估价:HK$ 1,100,000 - 1,800,000


完成於1967至1969年的《蓝月》为谢景兰自书写性抽象走向山水精神的重要转捩之作,展现灵魂与自然的共鸣。受彼时在巴黎艺坛掀起风潮的克莱因(Yves Klein)「IKB蓝」的启发,谢景兰在作品中以不同层次的宝蓝丶靛蓝丶钴蓝丶天青铺满画面,若引人步入唐代诗人李商隐「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於蓝」的动人画境。她并大胆地以3:1的大比例划分天与地的开阔,颇见南宋山水名家马远《月光泛舟图》中「边角之景」的意境。画面上方以流动晕染的笔法创造出如云霭缭绕丶明月隐匿的朦胧感;下方则透过刮擦的方式,以鲜亮的天蓝形塑高低起伏的山岭与绵延的河流,由手的带动完成对山川的抽象演绎,释放出自然的力量。而题名「蓝月」,此於西方象徵灵性时刻,在东方则代表五行中广邈无边的「水」的色彩丶夜晚与冥想。谢景兰将东西意涵融合,以蓝色彩为情绪的载体与文化的符号,展现「意丶神丶韵」的特出美学。


十示光谱,辉耀时代盛景
丁乙璀璨而诗意的艺术力量


丁乙《十示2007-5》
压克力彩 格布
二〇〇七年作
200×280 cm
估价:HK$ 2,200,000 - 3,500,000


《十示2007-5》为丁乙达200×280cm的磅礴巨作。作品标志其「十示」系列持续发展二十年的圆熟与高度,曾先後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丶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足见其标志代表性。丁乙在此特选一苏格兰格子布为基底,在其上纵横捭阖,以明艳而温暖的红丶黄色调为主轴,以高达12种相近的色彩变化,缜密而有序地手绘排布起每个长宽约4公分的小方格来打破基底的格布图像逻辑,其上加以上千个象徵标准与定位的「+」与「×」所构成「米」字符号,在连绵不绝的累积中,构建出一恢弘盛景。彷佛立於高点,俯视彼时艺术家所定居的上海大城市的喧嚣悸动的景观:画中六条萤光黄的规整长列若车水马龙,演绎城市激情跳动的脉搏;两道具流动感的橘色主干,有如划分浦东丶浦西两岸的黄浦江与苏州河,自画布四角流出,交汇成巨大的X形,又朝各自的方向奔腾,暗喻时代的洪流。当中每一方夺目的色块,都仿拟着城市中的一栋建筑丶一个个体,在光色的共频震颤中,孕育着鲜活的朝气和崛起的新兴力量!作品由内而外不断扩张,展现对高速膨胀发展中的城市最为鲜活的观察,内里满溢着来自工业和手作丶新与旧丶感性与理性丶商业与人性丶自由与规则的无穷竞争。都市在理性的网格中搭建,却呐喊着无比宏伟的张力,一如画中十示幻彩的累积交织,在变化中建立新的秩序,并最终扩展成了无休无止的时空轨迹,呈现一个时代最为璀璨的盛景。


流淌在心底的诗篇
草间弥生的生命音律 


草间弥生《河》
压克力彩 画布
一九九〇年作
15.8×22.7 cm
估价:HK$ 1,200,000 - 1,800,000


完成於1990年的《河》,为草间弥生以标志性的圆点与摄人的黑黄配色,言说光阴荏苒丶饱含音乐性之作。此作采特殊的三段式构图,如模拟音乐作品中常见的「三部曲」,以「主旋律-转调-再现」的节奏,营造「期待-对比-回归」的审美体验。当中跳动的波点,如同音律之高低起伏,巧妙谱写出一阙生动丶循环不息的视觉乐章。而波点亦如同一圈圈的涟漪丶一颗颗河水中的鹅卵石或点点星光,在抽象中照见自然诗意。而作品以「河」为名,既是回望草间童年时在家乡凝视河底发光的鹅卵石时初遇幻视的瞬间,也喻示着涓滴成流丶以小我汇成大我丶存在与消融丶时光与永恒的生命哲思。


骄阳似火,淬炼精神图腾
草间弥生的艳红南瓜

 


草间弥生《南瓜》
压克力彩 手绘陶瓷 雕塑
一九九一年作
8×10.5×10.8 cm
估价:HK$ 700,000 - 1,000,000


火焰潮汐,磅礴的水上史诗
蔡国强波澜壮阔的火药画卷


蔡國強《為外星人所作計劃第27號:沉與昇》
火藥 水墨 紙本
一九九八年作
300×400 cm
估價:HK$ 800,000 – 1,200,000


《为外星人所作计划第27号:沉与升》为蔡国强完成於1998年丶特别为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所做的磅礴火药巨作。艺术家原定於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在圣马可广场上演15秒以火药模拟海浪起伏的壮丽演出。设计以11,000米导火线排列成波浪曲线,以每秒20至30米速度奔驰,形成火浪涌向广场又退潮的视觉奇观。然因行政许可未及时批允,原计划未能实现,三年後他特以3米×4米的巨幅纸本还原场景,使此壮观宏伟之作,成为该计划留存的终极形式。

作品兼具「设计图」的理性与火药爆破的偶发美感。画面四周可见蔡国强以墨水手绘的圣马可广场地形轮廓及箭头文字标注爆破路径,详细说明了爆破的路径丶方向丶速度与规划逻辑,展现高度的严谨。中央则通过火药铺设「主线」和「波线」引爆,模拟海浪动态,而爆破过程留下的独特焦痕丶晕染与爆裂纹路,再现了「火波浪」的动态与能量,实现理性与激情丶控制与失控丶设计与自然之力的哲学性碰撞。作品营造的不仅是一场视觉奇观,更是对威尼斯数百年来「人类与海水共存」之历史的深刻隐喻,以及将心中的激情与飞越的想像,凝练并升华於二维平面之上,使其成为承载着现实与理想的永恒画卷,成为不朽。


微笑的太阳花密码
村上隆《花团》的多重宇宙


村上隆《花团》
压克力彩 银箔 画布裱於木板
二〇一五年作
直径100 cm
估价:HK$ 900,000 - 1,500,000


日本超扁平艺术领导者村上隆,将日本传统胶彩画中的「雪月花」文人美学与战後御宅文化熔炼,於1995年创造出其具标志性的「太阳花」,此在其後成为全球性的美学符号。《花团》为以炽烈红彩为主色的「太阳花」之作,红色既隐含日本民间驱邪寓意与密宗「火轮」重生的哲思,亦透过火红的笑脸传递希望与生命力。而在形式上,作品以文艺复兴「圆形画」为基底,却颠覆西方以阴影来创造立体感的传统,透过放大中心的花瓣丶渐缩边缘线条,构建出弹性球面般的幻觉空间,展现「超扁平」风格之精髓。技法上,则延续浮世绘分色套版的概念,以精确黑线界定造型,填入高饱和纯色,层层上色,复杂的创作工序体现了艺术家追求完美的精神。而在太阳花的灿烂笑脸背後,更有着对二战後日本集体创伤的深刻反思。艺术家将原子弹爆炸後的压抑情绪与防御机制转化为「可爱乌托邦」,使《花团》中每朵各具性格的花,如芸芸众生的笑靥,於灰烬中重生,展现自强不息的韧性丶希望和力量。


魔幻丶爱与生命的雅歌
夏加尔自传性代表作巨献

马克·夏加尔《我的家园》
油彩 画布
一九六八年作
61×49.7 cm
估价:HK$ 3,000,000 - 5,000,000


完成於1968年夏加尔的《我的家园》,为带有自传性的过人杰作。画面如同一旋转的调色盘,大胆使用高饱和度的原色,奏响欢欣的乐章。在画作中心,见艺术家现实生活中标志性的卷发丶拉长身体的人物,左手持调色盘,右手高举若向观众打招呼,欢迎我们进入他的世界,而画架上的画中画,以耶稣受难的形象,言说了夏加尔的基督教信仰,以及愿为艺术投身一切的热情。而主角头顶可见简朴的单层砖房,此指涉其於白俄罗斯的老家,而至右,空间一下跳动到巴黎着名的圣母院丶新桥,流露出超现实的情味。而在天空处艺术家出人意表地将原本水平的地平线拉成垂直,构绘了一象徵工业革命结晶的巴黎铁塔。左上的一轮蓝月,见两个亲昵相贴的脸庞,此正是画家与其妻子瓦瓦(Valentina Brodsky)写意的形象,一红一绿的脸庞,宛若火焰与原野,感性与理性,在满月的天空中彼此相守,流露了艺术家彼时幸福的家庭生活。作品打破了传统透视丶单一时空,与重力法则,画中的人与物在多维时空中自由伸展,一个结合真实丶回忆丶想像与梦境,一个艺术家毕生所爱丶充满活力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作品於过去逾50年来由艺术家及其家属珍藏,是次释出值得藏家引颈期待。


善恶之辩,信仰的双面拉锯
尤塔瑞介於现实与理想的图像乐园


纳堤·尤塔瑞《天使与撒旦》
油彩 画布
二〇〇七年作
160×140 cm
估价:HK$ 450,000 - 650,000


《天使与撒旦》出自令尤塔瑞一炮而红丶奠定艺术地位的「梦想丶希望丶完美的乐趣」系列。该系列为艺术家以模型丶玩偶,或在跳蚤市场淘得的怀旧古董物件,转之为画中待解读的静物主角,并藉由对其特殊上色丶设计,去重新定位其含义。这种类似符号学分析的过程,在赋予画中客体新内涵的同时,亦直指背後隐喻的泰国社会语境。是次上拍之作的英文名的「Siamese Angel」直译为「连体天使」,借鉴西方基督教建筑和绘画中常见的「双天使举纹章」图样,由两位天使托举着代表王族权威的盾形纹章或王冠,以象徵神圣的庇护。然而尤塔瑞将其中一天使化为生出尖角的小恶魔,戏谑而深刻地探讨西方基督教「善与恶」丶「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对立结构。画中的天使与撒旦和谐共处,象徵着东西势力的均衡及共存。其鲜明的翠绿用色,又令人想起东亚文化中具有庇佑意义的翡翠,呈现出一种新式的丶信仰的杂糅。作品展现艺术家对善恶之辩的思考,亦透过光线由左洒向白胖天使,其体积与高度略胜撒旦,暗示对生活中美好与善的期待,别具意义及充满解读的乐趣。


滤镜下的国旗:色彩的政治解码
梦想丶希望与完美之境


纳堤·尤塔瑞《红白蓝的真谛No.4》
油彩 画布
二〇〇七年作
140×200 cm
估价:HK$ 300,000 - 400,000


同为「梦想丶希望丶完美的乐趣」系列丶尺寸磅礴的《红白蓝的真谛No.4》,则为尤塔瑞特出的「泰国国旗」主题早期标志性代表作。在2006年,一场由泰国皇家军队进入政府大楼丶强行罢免总理的军事政变引起轩然大波。此事件对彼时民生的颠覆性影响,潜移默化地引导了艺术家的选材。他以1950年代政府宣传手册中丶一幅倡导新式教学改革丶介绍泰国国旗的插画,作为图像起点,描摹了一面随风飘扬的国旗。於此画家特选取一张两米长的广大画幅,并采用极端的特写视角,将旗帜撑满画面,形成视觉上和象徵意义上的「绝对占有」。细腻而精准的画笔,高度还原了布面本身柔软又耐用的质地,以及旗杆伫立在阳光下丶国旗随风飘动的光影旋律。此外更将国旗加以灰紫色滤镜化的处理,通过「色彩的变异」,去解构官方的释义体系:原本现实中以红白蓝的泰国国旗象徵「民族—宗教—君主」三位一体,但当观者发现即便色彩褪色丶造形变形仍能可辨视此国旗时,恰恰证明大众被传统政治丶社会意识形态深植的现实生活。作品意在唤起人们对法治丶信仰丶国土及君权的反思,揭示政治符号如何塑造集体意识,更希冀国旗能承载真实而非虚幻的民族主义,激起人民心中的情感力量。


汲古润今,超神的诗意狂想
《桌上水壶》甲骨文字与当代涅盘


丁衍庸《桌上水壶》
油彩 纤维板
一九七一年作
45.7×29.8 cm
估价:HK$ 800,000 - 1,500,000


完成於1971年的《桌上水壶》着力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丶中国乃至於整个东亚已知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透过与浓郁西式色彩和精简造型的融合,展现充满趣味的「复古」之创想。画面以一个鲜橘色的瓶罐强烈地占据视线,其轮廓被简化为几何化的弧面,犹如高古陶器经烈火淬炼後的当代转生。物体造型具金石结体之力,磅礴而深具份量感。而壶身可见一由浅粉暗纹描绘或铭刻的「马」字甲骨文。丁公将金石刀刻的文字笔触嵌入油彩肌理中,并将原本甲骨文的「马」字进行了逆时针90度旋转,令马儿稳立大地,显见他对文字和形象的深入研究与锺情。用笔上,他融入东方书法中「飞白」的迅疾之笔,以极为恣意的平涂笔刷写就翠绿背景,壶口精简至横向一笔丶壶身中央的纵向纹路鲜明有度,尽现东方线条的韵味。圆润的水壶立於四方小桌,塑造出「方中带圆」的造型考究。桌面右下角浮现出一颗象徵「事事如意」的圆柿,展现丁公正向的人生观。作品中见翠绿色彩与鲜亮橘调激烈碰撞,融合色彩解放的西式浪漫,与随类赋彩的东方准则,实现符号与物象的涅盘重生。


神色丰满,美的精神气韵
《艳女》雅俗共赏的形神张力


丁衍庸《艳女》
油彩 画布
一九六〇年代作
49.5×39.5 cm
估价:HK$ 1,000,000 - 2,000,000


《艳女》为丁衍庸油画中具核心地位的「人物」主题之作,在其可考的301幅油画作品中,有79幅是肖像,是他创作中的最大类别,但当中仅只49幅有实体画作存世,足显珍稀。作品在用色上,以正红和铬绿两种强烈的对比构成,体现「大红大绿」丶「大俗即大雅」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趣。此用色曾是唐代的流行色,尤见於敦煌壁画中的朱砂丶石绿,以营造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感受。而丁衍庸大胆地以此配色占据《艳女》画幅左右,红绿冷热对撞,增强画面立体性,以浓艳的视觉效果突显人物之神采。同时他并以果敢流畅的笔触,勾勒主角的五官和身形,寥寥数笔,即展现画中人修眉丶凤眼丶文鼻丶樱桃小嘴的东方女性美。盘发与旗袍打扮增添优雅知性的古典韵味,点睛的眼眸透露出柔和丶大方丶自信的风采,传神地道出新时代东方女性明丽娴雅的独特魅力,并从中传递出超越时代的精神自由。


究天人丶通古今的蓬勃生命力
《人体》中的灵性奔腾


丁衍庸《人体》
油彩 画布
一九六三年作
60×45 cm
估价:HK$ 1,200,000 - 1,800,000


《人体》为丁公毕生仅只8件的「原始雕像」主题精品,画中所描绘的雕塑曾五度出现在其油画中,推测为其个人收藏的一环。因丁公对非洲原始部落的木雕丶台湾原住民的雕刻具浓厚兴趣,因而在作品中,融合展现出多元文化的综合体。他在此以劲道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两尊顶天立地的雕像。人物面部骨骼感强丶五官量感大,两者的身体如呈现英文字母形状的「B」和「A」,巧妙地将东西共融一炉。左侧女性圆润饱满,颂扬原始母系社会的女性尊崇,右侧男性则稳扎大地,如一守护者。而作品更以多层次青蓝色彩点缀人物周身,运用低饱和度色彩突显光影流动,在静态凝固中召唤原始灵性的奔腾。

此外,作品在完成该年,即於1963年丁衍庸的香港个展中展出,并获《华侨日报》盛赞「熔中西绘画艺术於一炉……实为艺术巨擘精心佳构」,开创以中国金石风格表现西洋绘画的新纪元。画作背面更绘有艺术化变体的甲骨文「寿美」二字,或为展现美好的祝福之意,或是画作赠予对象之名,为作品再添趣意。


内蕴神秀,古装仕女经典
林风眠笔下的理想人间


林风眠《静坐仕女》
彩墨 纸本
68×66.6 cm
估价:HK$ 1,500,000 - 2,500,000


林风眠毕生创作追求表达真善美,以其笔下「美的丶人性的风景」构筑其理想人间。今秋荣幸呈现出自亚洲重要私人收藏,展现其女子至臻高雅典范的《静坐仕女》,与脍炙人口之京剧主题妙舞连姿的《南天门》。《静坐仕女》充分体现林氏古装仕女的经典范式。画中人盘腿而坐,双手向前撑,呈金字塔式结构,予人大器稳定丶对称之美。其鹅蛋脸丶丹凤眼丶秀鼻樱唇丶四肢修长圆润,鬓攒红花,配合额头的美人尖展现着温柔和魅力的东方女性特质。而其衣着以古雅的红褐色彩染就,承接宋代的钧窑红釉之色。而以深赭色描摹的肌肤,更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美人一脉相承;而背景以大笔刷勾勒出带装饰性的墙纸丶纱帐纹理,偕同色彩潋滟的地垫,展现对於西方大家马谛斯(Henry Matisse)的借鉴,与对东方传统美学的提炼与新创。


戏如人生
臻绝「南天门」主题之作


林风眠《南天门》
彩墨 纸本
一九五八年作
68.5×69 cm
估价:HK$ 1,500,000 - 2,500,000


完成於1958年的《南天门》为林风眠上海时期京剧主题的经典暨文革前期能保留下来的珍稀作品。作品取材自京剧《走雪山》中孤女玉莲一家为奸臣所害,与忠仆曹福於雪夜中逃奔丶曹福欲脱衣为家主御寒的「风雪绝境」一幕。此为林风眠锺爱的剧目,现今市场可考的「南天门」主题之作仅只九件,突出此作之难得。艺术家以其精炼的「白彩赋光」丶几何分割的构图,结合西方立体主义丶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丶剪纸精华,展现玉莲挥舞衣袖的绝妙身姿,层叠如波浪般的水袖展现如舞动般的动感,与其若仰天长歌的坚毅。而曹福之身则由棱角鲜明的方形线条所组构,其双手置於胸前丶双腿开立如拱门,细观其周身的白线条构成一稳定如五角盾牌的结构,若能将一切风雪挡於身後,突显其义勇的性格和忠心护主的决心。林风眠透过精心的铺排,完美演绎充满人性光辉的神圣一刻,令人动容。


风情由我,灵魂的非凡绘写
朱沅芷裸女主题经典现身


朱沅芷《沉思的裸女》
油彩 木板
约一九三〇年代末至四〇年代初作
46×37.4 cm
估价:HK$ 500,000 - 700,000


《沉思的裸女》为华裔旅美先驱朱沅芷的经典裸女主题之作。作品创作於艺术家的第二次巴黎时期(1936-1939年),期间他曾两度於巴黎着名的玛歌皇后画廊举办个展,并与毕加索丶杜菲等大师同展於「画家眼中的女性」展览,足见在西方艺坛的地位。而此作则充分展现彼时他在西方现代艺术与东方诗意特质之间的至臻融合,为一件「可见灵魂的创作」。当中,朱沅芷以细腻的东方线条下笔,突显女子躯体的柔美弧度,并以冷暖色阶的对比,营造出明艳的光影氛围与浪漫的诗意之气。此外,画面亦综合其情有独锺丶曾多次出现於其创作中的「红色扶手椅」丶「裸女」和「烟」三元素。回顾1930年代,「香菸」在西方被视为时尚丶社交与个人魅力丶男子气概与社会地位的表徵。朱沅芷藉此画中女子慵懒地夹着香烟丶眼神迷离而神秘的姿态,展现了传统权力扭转丶开放而自由的女性时代风姿,令此作别具深意。


以柔韧回应乱世浮华
珍罕「猫」主题纸上精品首呈

常玉《猫》
墨 铅笔 纸本
一九二〇至一九三〇年代作
15.7 × 30 cm
估价:HK$ 250,000 - 350,000

常玉的「猫」主题纸本作品仅有11件,当中三件为水彩,八件为黑白的铅笔丶墨彩之作且多为未完成的草稿,是次呈现的《猫》为其中唯一以正面描绘主角丶细节丰富的特出之作。作品由现美国重要藏家珍藏逾三十年,并曾於2014年台北诚品画廊「细看常玉」画展展出,是次首次释出,难能可贵。作品仅以单色的墨水笔为材,透过线条粗细丶乾湿丶方向的多重变化,便完美展现小猫伺机而动的神情,好不可爱,其整体外形又有金石结体之力,强化了生命的存在感,令人一眼难忘。常玉曾以猫自喻,慵懒的姿态若其不羁的灵魂,而小猫警敏的双眼则映射其对世界的纯真及好奇,生动地展现常玉在乱世中坚守自由的艺术精神,成为其内在世界的真实映照。


中国嘉德香港2025秋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10月8日 | 10 am

预展:10月3-5日 | 10 am - 8 pm

10月6-7日 | 10 am - 6 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览厅3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