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宪珍藏 解构HK$3,000万估价的「宣德青花夔龙罐」

今年5月,各地收藏家都忙过不停。首先是纽约的现当代艺术拍卖周,再来是北京春季拍卖,最后一站则是香港。

佳士得香港春拍,古董版块共三个专场,带来玉器、明清家具、瓷器等200多件拍品。其中以「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估值最高,名古董商兼收藏家张宗宪(Robert Chang)珍藏,估价HK$3,000万 - 5,000万),将于5月28日隆重举槌。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解构这件极为罕见的明朝官窑瓷器。


Lot 2985|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双圈六字楷书款

高度:18.3cm
来源:

  • 伦敦佳士得,1988年12月12日,拍品173号(封面,张宗宪以约£3万投得)
  • 张宗宪珍藏

估价:HK$30,000,000 - 50,000,000


对一直留意拍卖市场的「瓷友」而言,此款明朝官窑瓷器相信并不陌生。 2017年,另一件宣德青花夔龙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以低估价的HK$3,000万落槌,连佣HK$3,553万售出。

可是这并非说它是很常见的。相反,综观公私收藏纪录,包括上述苏富比罐,与是次的张宗宪罐,处宣德款的青花夔龙罐总共也仅五例而已。

另外三例如今皆属公营收藏:一是陶瓷鉴赏界泰山北斗孙瀛洲(1893-1966,耿宝昌的师傅)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另一为旅英华裔名古董商吴赉熙旧藏,现于剑桥斐兹威廉博物馆;最后一例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印度,摩竭是守护通道和入口的奇兽,常见于寺庙、宫殿门户装饰


南宋 龙泉梅子青摩羯鱼双耳纸槌瓶

提起夔龙,古董爱好者自然想到商朝青铜器上的夔龙。不过宣德罐上的夔龙,却非源自中华本土,而是从印度异乡而来。

此类夔龙原型为印度神话生物摩竭(又称摩伽罗)。这种水兽造型多变,前身可为鹿、象、鳄鱼等陆地动物,尾部则为鱼、海豹等海洋生物。在印度,摩竭是守护通道和入口的奇兽,故常见于寺庙、宫殿门户装饰。

据学者研究,摩竭有可能是随着佛教传播而融入中华文化。早期之时,摩竭仍然保持着原本的造型,例如宋朝龙泉窑就烧制过摩竭双耳的瓷器。及至后来,摩竭就逐步演变成宣德罐上的夔龙模样。

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之所以名满天下,蓝头发色是一大主因。

永宣两朝使用来自西亚的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由于颜料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蓝结晶斑点,深凹胎骨,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艺术魅力。

基于「苏麻离青」的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

张宗宪的此件夔龙罐,正是永宣青花典型例子。接下来让我们用同款宣德夔龙罐作对比,看看青花发色分野。


张宗宪罐


苏富比罐


故宫罐

上述图片,分别属张宗宪罐、苏富比罐、故宫罐。

三罐大小相当,张宗宪罐高18.3cm,其余两罐则高19cm。器形和图纹设计,三罐亦是相同:直口,鼓腹,内圈足。颈、肩部饰如意头纹,腹部绘两只首尾相连的衔花夔龙,近底处绘一周仰莲瓣纹,圈足内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发色方面,张宗宪罐与故宫罐的「苏麻离青」特征都非常清晰。相对而言,苏富比罐的蓝头则有所不同,也许颜料是使用了国产料,或国产料与「苏麻离青」合用之故。


是次香港拍卖图录封面

据纪录,宣德夔龙罐首次拍卖是1988年,获伦敦佳士得选为专场图录封面,由张宗宪以约£3万(当时折合约HK$43.2万)投得。

来到2021年,此件明朝重器登上香港佳士得,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图录封面,亦是这个专场唯一估价逾千万港元的拍品,估价HK$3,000万- 5,000万,收益将拨捐「张宗宪教育及艺术慈善基金会」。

张宗宪今年迎来95岁生日,这位名古董商兼收藏家表示,将把自己部分收藏一分为三,分别捐予三个对他意义非凡的城市:上海(出生)、苏州(父母祖籍)、香港(事业发迹)。


张宗宪将把夔龙罐收益,拨捐名下慈善基金会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佳士得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品数目:152
预展及拍卖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预展日期:2021/5/21-27|10:30am - 6:30pm
拍卖日期:2021/5/28|2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