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2.07亿的古董拍卖专场 张宗宪「明宣德 青花夔龙罐」领衔

佳士得香港拍卖周最后一日(28号),中国古董版块压轴登场。其中,传统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带来152件拍品,104件售出,68%成交率,斩获HK$2.07亿成交总额。

领衔拍品为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张宗宪旧藏,连佣HK$3,145万易手,收益将拨捐这位名藏家兼古董商名下慈善基金会。

同场另有两个收藏系列表现出众,分别为「艺德堂珍藏」与「斯普菲博物馆珍藏」。尤其是前者,多件明清官窑瓷器引起连番争夺,以估价倍数落槌。据了解,「艺德堂」为一位已故香港著名地产富商的藏窦

Lot 2985|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双圈六字楷书款(本场成交冠军)

高度:18.3cm
来源:

  • 伦敦佳士得,1988年12月12日,拍品173号(封面,张宗宪以约£3万投得)
  • 张宗宪珍藏

估价:HK$30,000,000 - 50,000,000
落槌价:HK$26,000,000
成交价:HK$31,450,000


宣德夔龙罐首次拍卖是1988年,获伦敦佳士得选为专场图录封面,由张宗宪以约£3万(当时折合约HK$43.2万)投得。

今日在佳士得上阵,由电话委托以一口喊价投得,HK$2,600万落槌价低于估价范围,连佣成交价为HK$3,145万。


宣德夔龙罐以HK$2,600万落槌


夔龙罐收益将拨捐张宗宪名下慈善基金会

对一直留意拍卖市场的「瓷友」而言,此款明朝官窑瓷器相信并不陌生。 2017年,另一件宣德青花夔龙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连佣HK$3,553万售出。

可是这并非说它是很常见的。相反,综观公私收藏纪录,包括上述苏富比罐,与是次的张宗宪罐,处宣德款的青花夔龙罐总共也仅五例而已。

另外三例如今皆属公营收藏:一是陶瓷鉴赏界泰山北斗孙瀛洲(1893-1966,耿宝昌的师傅)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另一为旅英华裔名古董商吴赉熙旧藏,现于剑桥斐兹威廉博物馆;最后一例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印度,摩竭是守护通道和入口的奇兽,常见于寺庙、宫殿门户装饰


南宋 龙泉梅子青摩羯鱼双耳纸槌瓶

提起夔龙,古董爱好者自然想到商朝青铜器上的夔龙。不过宣德罐上的夔龙,却非源自中华本土,而是从印度异乡而来。

此类夔龙原型为印度神话生物摩竭(又称摩伽罗)。这种水兽造型多变,前身可为鹿、象、鳄鱼等陆地动物,尾部则为鱼、海豹等海洋生物。在印度,摩竭是守护通道和入口的奇兽,故常见于寺庙、宫殿门户装饰。

据学者研究,摩竭有可能是随着佛教传播而融入中华文化。早期之时,摩竭仍然保持着原本的造型,例如宋朝龙泉窑就烧制过摩竭双耳的瓷器。及至后来,摩竭就逐步演变成宣德罐上的夔龙模样。


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北京故宫

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之所以名满天下,蓝头发色是一大主因。

永宣两朝使用来自西亚的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由于颜料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蓝结晶斑点,深凹胎骨,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艺术魅力。

基于「苏麻离青」的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


接下来,我们先看「艺德堂珍藏」的出众成交。

这个已故香港地产富商的珍藏系列,是次呈献30件明清官窑瓷器,仅2件流拍,系列成交率达93%,斩获约HK$7,800万,占专场成交总额近37.5%。

此系列最高价拍品为下面的黄地粉彩九龙纹登,乃乾隆朝的祭祖礼器,连佣HK$1,105万易手。


Lot 2951|清乾隆 柠檬黄地粉彩九龙纹盖登 六字篆书印款(艺德堂珍藏系列首名成交)

高度:27cm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7年4月29日,拍品692号
估价:HK$4,500,000 - 5,500,000
落槌价:HK$9,000,000
成交价:HK$11,050,000


大家熟悉的商周礼器,多是青铜所铸。其实远古祭器由各式材料所制,包括陶、玉、金属等。至于清朝国家祭祀,主要的九坛三庙都使用瓷质祭器,其余十二殿庙则使用青铜、木、漆、玉质祭器。祭器虽是瓷制,设计上又加入了新元素,但仍然是按古代青铜器而造,例如爵、簋(音轨)、登、豆等等。

这些瓷制礼器基本上是按色彩分类。自商、周开始,五行、颜色、祭坛三者就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日坛规定在东方,颜色用青;地坛在北方,颜色用黑。

九坛三庙,一般只会使用其代表颜色的祭器。简单来说,一坛一庙,只用一种颜色,唯祭祖的太庙除外。据《皇朝礼器图式》所载,太庙仅用瓷登、瓷爵、瓷尊三种礼器,当中爵和尊用白色,登则需绘黄地龙纹。

此登上部呈礅式碗形,下接圆柱形足,足下有覆钵形底。通体内、外施柠檬黄釉。上附伞形盖,盖顶置圆珠钮。盖口和登口部均绘蓝料彩回纹,盖绘龙纹,以为天。登腹部、足部绘四层海水龙纹以为地。整体纹饰设计严谨,作工精细,色彩斑斓。盖内顶和登外底均摹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正是乾隆朝初创清代瓷登制度之作。


Lot 2927|明宣德 青花菱边云龙纹葵式碗 双圈六字楷书款(艺德堂珍藏)

直径:20.2cm
来源:George Walter Vincent Smith (1832-1923),斯普林菲尔德,麻萨诸塞州,入藏于1910年以前
估价:HK$1,000,000 - 2,000,000
落槌价:HK$5,500,000
成交价:HK$6,850,000


Lot 2955|清乾隆 御制洋彩粉地锦上添花蓝料胭脂红 彩描金龙凤呈祥纹盖碗 矾红六字篆书款(艺德堂珍藏)

直径:10.2cm
来源:

  • 纽约苏富比,1975年4月23-24日,拍品342号
  • 纽约苏富比,2008年9月16日,拍品125号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5,400,000
成交价:HK$6,730,000


最后是「斯普菲博物馆珍藏」。斯普菲博物馆(Springfield Museums)位于美国麻省,其实是数个博物馆的统称。各馆收藏领域不同,有负责科学的,亦要专攻欧洲及美国近代艺术的。

去年香港秋季拍卖,佳士得为之举行独立专场,拍品主要为掐丝珐琅(即景泰蓝),另有少量玉器。结果,12件拍品悉数售出,拿下100%成交「白手套」佳绩。

来到本季,佳士得在「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带来11件斯普菲博物馆藏品,同样是掐丝珐琅为主,结果仅1件流拍,系列成交率为91%,斩获约HK$1,710万。

Lot 2901|清乾隆 御制掐丝珐琅寿字暗八仙拱宝珠寿字五爪龙纹长颈瓶(斯普菲博物馆珍藏系列首名成交)

高度:30.5cm
来源:George Walter Vincent Smith (1832-1923),斯普林菲尔德,麻萨诸塞州,入藏于1910年以前
估价:HK$700,000 - 900,000
落槌价:HK$6,200,000
成交价:HK$7,690,000


谈中国古玩,「景泰蓝」可谓无人不识的名字。这种工艺正名掐丝珐琅,虽然以明代「景泰」一朝命名,但一般来说清朝的更为出色。

景泰蓝向以色鲜妍丽,光彩耀目著称,且具固久防渗等实用特质。工艺于元朝时自西亚传入,经明初永乐、宣德积极发展,至景泰一朝,制作已相当纯熟精致。由于所用珐琅釉以蓝色为主,古董商与收藏家都称之为「景泰蓝」,沿用至今。

制法是先将铜丝盘出花纹,黏固胎上,后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在花纹框格内、外,入窑烘烧,如此重复数次,待器表覆盖的釉层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等手续始成,工艺相当繁复。

此件景泰蓝长颈瓶,「大明景泰年制」实为寄托款,乃是乾隆帝因慕古而制的宫廷艺术品,



Lot 2908|清十八世纪 御制掐丝珐琅饕餮纹仿古盖盉(斯普菲博物馆珍藏)

高度:39.7cm
来源:George Walter Vincent Smith (1832-1923),斯普林菲尔德,麻萨诸塞州,入藏于1910年以前
估价:HK$600,000 - 800,000
落槌价:HK$3,200,000
成交价:HK$4,000,000


Lot 2910|清十八/十九世纪 白玉嵌碧玉茄子尊(斯普菲博物馆珍藏)

高度:16.8cm
来源:George Walter Vincent Smith (1832-1923),斯普林菲尔德,麻萨诸塞州,入藏于1910年以前
估价:HK$600,000 - 800,000
落槌价:HK$850,000
成交价:HK$1,062,5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香港佳士得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21/5/28
拍品数目:152
成交:104
未成交:48
成交率:68%
总成交额:HK$207,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