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首件破亿艺术品 巴斯基亚《星期六的夜晚》佳士得HK$1.12亿成交

香港艺术三月进行得如火如荼,展览现场人流畅旺,亦有参与画廊抢先报捷,展览首两天已斩获数千万港元,可谓旺丁又旺财。

炽热气氛由展览延伸至拍卖场,佳士得香港今晚(28日)在Henderson亚太区总部举行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拍,率先拿下今年香港拍场首件破亿拍品。

非裔美国艺术家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两米巨作《星期六的夜晚》连佣以HK$1.12亿成交,如无意外将成为本季香港拍卖的成交冠军。

仔细分析本场成交数字,41件上拍拍品,仅2件未能觅得新主,录得95%成交率,合共斩获近HK$5.6亿总成交额。

本场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今场是「Labubu之父」龙家升作品首度登上晚拍殿堂,结果这位香港艺术家的压克力画作《激动塑料》,连佣以逾HK$78万成交,写下个人新高,足见Labubu热潮已成功由潮玩晋身主流拍卖。


《星期六的夜晚》以HK$9,500万落槌


Lot 8|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1960-1988)《星期六的夜晚》压克力 丝网印刷 油画棒 纸本拼贴 画布(成交冠军)

创作时间:1984年
尺寸:195.6 x 223.5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苏黎世,布鲁诺·比绍夫贝尔格 / 纽约 玛丽·布恩
  • 巴黎,Galerie Yvon Lambert
  • 巴黎,Galerie Daniel Templon
  • 欧洲,私人收藏(1993年购自上述画廊)
  • 2019年6月25日,伦敦佳士得,编号6(成交价:£8,378,250)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95,000,000 - 125,000,000
落槌价:HK$95,000,000
成交价:HK$112,625,000


巴斯基亚的作品,无论在纽约还是香港拍场都备受追捧。佳士得于2021年带来这位非裔美国艺术家的画作《战士》,结果以逾HK$3.2亿成交,坐上亚洲最贵西方艺术宝座,纪录保持至今仍未打破。目前亚洲最贵西方艺术排行榜,冠、亚军席位俱是巴斯基亚的作品。

亚洲最贵西方艺术排行榜:

  • 巴斯基亚《战士》|1982年|尺幅:183 x 122 cm|成交价:HK$323,600,000|香港佳士得2021年3月
  • 巴斯基亚《无题》木板三联作|1985年|尺幅:217.2 x 275.6 x 30.5cm|成交价:HK$289,316,000|香港苏富比2021年6月
  • 莫迪里安尼《宝丽特・茹丹肖像》|1919年|尺幅:100.3 x 65.4 cm|成交价:HK$272,905,000|香港苏富比2023年10月


Emmanuelle Chan替牌号「8112」的电话客户投得画作

今回举槌的《星期六的晚上》,在拍前已获第三保证,意即行方预先找到买家,免却流拍之忧。拍卖官以HK$6,000万起拍,引来电话席上的Emmanuelle Chan(亚太区现代及当代艺术部日间拍卖及网上拍卖主管),以及台下一位女士出价竞投。

由于现场多于一位买家出价,意即已无须动用第三方保证。竞价战节奏相当迅速,合共7口叫价之后,拍卖官便于HK$9,500万落槌,由Emmanuelle Chan替牌号「8112」的电话客户投得画作。


画作局部

此作绘于1984年,当年巴斯基亚在已艺坛声名鹊起,先后在爱丁堡Fruitmarket Gallery、伦敦当代艺术中心及鹿特丹的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举办个展,时为巴斯基亚首场博物馆个展。

这段时期的巴斯基亚,勇于挑战将更多不同媒材及主题融入作品。在《星期六的夜晚》里,巴斯斯亚将大量文化题材和意念共冶一炉,包括他经常采用的两个「Griot」人物,这些人物取材自西非说书人或诗人,也融合了街头艺术、人体解剖元素。

画中的拼贴纸本中可见多个太阳系元素、斐波那契的黄金比例、图中亦有多个涂鸦文字,以及双螺旋图像。


安迪沃荷与巴斯基亚关系密切

值得一提的是,此作采用了丝网印刷创作。正是巴斯基亚借鉴他的密友 - 「普普艺术之父」安迪沃荷而来。两人在1982年结缘,画廊经纪人兼收藏家Bruno Bischofberger相识。

这个意想不到的组合,旋即成为纽约派对圈子的核心成员,经常被媒体拍到相伴同行。巴斯基亚于1983年搬到Warhol位于纽约的阁楼共同创作,把丝网印刷融入作品重。

翻查记录,《星期六的夜晚》对上一次现身拍场,可追溯至2019年。当年在伦敦佳士得以£837万(HK$8,300万)成交。如今此作以HK$1.12亿易手,在接近6年间升值HK$2,900万,升幅逾三成。



Lot 18|赵无极(1921-2013)《28.8.67》油彩 画布(成交亚军)

创作时间:1967年
尺幅:89 x 116 cm
来源:

  • 巴黎 法兰西画廊
  • 巴黎 私人收藏 (于1972年购自上述画廊)
  • 2013年3月23日 Ivoire Nantes 编号40
  • 香港 德萨画廊
  • 亚洲 私人收藏 (购自上述画廊)
  • 现藏者得自上述来源

估价:HK$40,000,000 - 60,000,000
落槌价:HK$40,000,000
成交价:HK$48,775,000


本场的东方艺术代表,落在华人抽象大师赵无极画作《28.8.67》身上。此作以HK$2,800万起拍,HK$4,000万落槌,由亚太区总裁庞智锋(Francis Belin)替牌号「8083」的电话客户投得,连佣成交价HK$4,877.5万。

赵无极画作虽然仍属亚洲艺术市场中坚,但气势已明显比数年前「赵无极热潮」高峰稍为回落。

赵无极的画作,一般以克利、甲骨文、狂草、无境等不同时期分类,每段时期的画风各有特色。 「狂草时期」风格豪迈有力,草狂奔放,笔笔有力,似想割穿画布,创造出新的空间。无极把水墨画中的墨分五色,透过油画的媒材表达,脱离「甲骨文」时期的风格与形式。


赵无极

放眼拍卖市场,赵无极作品亦以「狂草时期」最受追捧。这时期的赵无极正值盛年,创作力旺盛,天天「与画面搏斗」,挑战大尺幅画作。

《28.8.67》绘于1967年,正属「狂草时期」,是无极抛开具体、探索抽象世界的形象创作。画中采用翠绿色主调,是「狂草时期」相当少见的配色,1960年代以绿色作为主要色调的作品不到12件。

因此,此作可被视为是赵无极这一时期使用色彩的分水岭,既追溯到他在克利时期对绿色的运用,并前瞻性地思考了他在晚期作品中色彩运用上的突破。



Lot 10|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爱德华·詹姆斯之梦》油彩 画布(成交季军)

创作时间:1943年
尺幅:54.3 x 73.7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布鲁塞尔 卢·科斯尼(直接购自艺术家)
  • 私人收藏;1982年3月31日 伦敦 苏富比伯纳特 编号108
  • 纽约 Davlyn 画廊(购自上述拍卖)
  • 加州 Sandra Moss(约 1984 年购自上述画廊);2020 年 10 月 28 日 纽约 苏富比 编号 104(成交价:US$5,089,800)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42,000,000 - 55,000,000
落槌价:HK$39,000,000
成交价:HK$47,565,000


超现实主义艺术最近几季在市场上火热非常,去年时值《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表一百周年,比利时大师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名作《光之帝国》在纽约佳士得以US$1.21亿(HK$9.4亿)天价成交,创下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拍卖新高。

今次晚拍,佳士得带来两幅马格利特油画《爱德华·詹姆斯之梦》及水粉画《千里眼》,双双顺利成交。前者以HK$3,900万落槌,由亚洲区主席程寿康(Kevin Ching)替牌号「8168」的电话客户投得,连佣成交价HK$4,756.5万。


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擅长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元素重组,借此探讨内部意识和外部世界间的深刻联系,冲击观者思考。

今回这幅《爱德华·詹姆斯之梦》,画中描绘由七朵玫瑰组成的玫瑰花丛,出现在海景背景前。花丛里的绿色枝条,却不合常理地长出优雅的手。七只握住玫瑰的手,呈芭蕾舞姿态,拇指和食指轻巧地夹住花茎,玫瑰从手掌的不同位置冒出。双手姿势优雅,在花瓣下如萼片一样以扇形缓缓展开。

画名里的爱德华·詹姆斯,实则是指英国同名诗人詹姆斯(Edward James)。他继承家族经营美国铁路所得的财富,常常出资赞助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两人当年透过另一超现实大师达利介绍而结识,詹姆斯更邀请马格利特到他于伦敦的住所居住。


英国诗人詹姆斯

马格利特在完成此画后,曾把一张印上此作的彩色明信片寄给詹姆斯。他在明信片上写道:「在占领时期,我绘下这幅画,以纪念那些与你共度的快乐时光。您可能还记得,当初是您提议的吧?」。马格利特对詹姆斯的喜爱,在其笔下展露无遗。

此画绘于1943年,当时比利时正被纳粹德军占领。当时,马格利特开展了全新的绘画实验,称之为「阳光下的超现实主义」,以回应战火纷飞的欧洲局势。他从印象派艺术得到灵感,创作出一系列光影灵动、色彩丰富、笔触自由的作品。正如本作,整幅作品都沐浴在温和细腻的诗意和希望之中,显示出马格利特以艺术反抗战争的决心。

翻查记录,此作对上一次现身拍场,可追溯至2020年,当年在纽约苏富比以近US$509万(约HK$3,970万)成交。如今此画转战香港拍场,最终以HK$4,756.5万万易手,在5年间升值近两成。



Lot 7|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千里眼》水粉 水彩 彩色铅笔 纸本

创作时间:1962年
尺幅:36 x 26.8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布鲁塞尔 玛格丽特・克拉布
  • 布鲁塞尔 布里吉特·弗里德兰德-萨利克和维罗妮卡·德韦克-萨利克(约1965年购自上述来源);2015年2月4日 伦敦 佳士得 编号121(成交价:£992,500)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15,000,000 - 25,000,000
落槌价:HK$23,500,000
成交价:HK$28,810,000


同场举槌的另一幅马格利特画作《千里眼》则以HK$2,350万落槌,由电话席上的Gabrielle Mak(亚洲区客户关系总监)替牌号「8178」的电话客户投得,连佣成交价HK$2,881万。

这幅水粉画创作于1962年,画面背景泛着微光,一个庄严天成的奇特构型矗立树旁,其树枝构成了一片巨大树叶的形状,呈现出奇幻且超自然的混合体。

事实上,「叶片树」是马格利特重要创作主题,早在1935年,这位比利时大师绘下第一幅以「叶片树」为主题的作品《巨树》。画中风景青翠,而粗壮的树干并未点缀片片树叶,而仅以一片超大叶子作为装饰。

前文提及,马格利特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元素重组,借此探讨内部意识和外部世界间的深刻联系,冲击观者思考。


叶片树成为马格利特的重要创作主题


马格利特1935年作品《巨树》,此作2002年在伦敦佳士得以£553,750成交

时间先回到1934年,马格利特当时写信给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的法国作家André Breton,里面写道:「我正尝试去探索,在一棵树中,有哪些东西只属于它、但却与我们对树的概念背道而驰」

马格利特最终找到的答案,就是「树叶」。他形容:「树,本作为问题的主题,变成了一片大树叶,叶脉就是直接栽种在地面上的树干」

这「叶片树」便成为马格利特呈现超现实理念的重要工具,直到晚年仍不断重返这主题创作,今回举槌的《千里眼》便是一例。

翻查记录,此作2015年在伦敦佳士得以£992,500成交,按当时汇率计算,约值HK$1,190万。如今本作以HK$2,881万成交,换句话说在10年间升值2.4倍。


Gabrielle Mak替牌号「8178」的电话客户投得三幅作品,收获丰富

顺带一提,投得《千里眼》的「8178」号牌买家,同场投得雷诺瓦、夏加尔两位二十世纪欧洲艺术巨匠的作品,收获丰富。前者的《海滨步道(努瓦尔穆捷岛的森林)》,连佣成交价HK$3,486万,后者作品《走钢丝的人》则以HK$1,489.5万成交。


Lot 6|雷诺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海滨步道(努瓦尔穆捷岛的森林)》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约1892年
尺幅:66.2 x 81.4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巴黎 杜兰德·鲁埃尔画廊(1892年11月9日直接购自艺术家)
  • 纽约 杜兰德·鲁埃尔画廊(1897年转自上述画廊)
  • 克利夫兰 拉尔夫·M·科伊(1920年1月20日购自上述画廊)
  • 纽约 诺德勒画廊(1938年12月30日购自上述来源)
  • 俄亥俄州 西比尔·杨·克拉克(1939年11月21日购自上述画廊)
  • 纽约 诺德勒画廊(1947年1月4日购自上述来源)
  • 纽约 沃德·埃格尔斯顿画廊(1950年12月13日购自上述画廊)
  • 纽约 乔与艾米丽·洛威基金会;1970年2月25日 纽约 帕克-勃内拍卖行 编号41
  • 纽约 麦丽娜·尤尔兹科夫斯基(购自上述拍卖)
  •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71年受赠自上述收藏);2019年5月14日,纽约 苏富比,拍品编号53(成交价:US$2,360,000)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18,000,000 - 28,000,000
落槌价:HK$28,500,000
成交价:HK$34,860,000


Lot 11|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走钢丝的人》油彩 铅笔 纤维板

创作时间:1930年
尺幅:60 x 40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艺术家旧藏
  • 纽约 Michel Cohen画廊
  • 纽约 私人收藏
  • 纽约 Michelle Rosenfeld画廊
  • 加利福尼亚州 私人收藏
  • 私人收藏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9,500,000 - 13,500,000
落槌价:HK$12,000,000
成交价:HK$14,895,000


其他重点成交


Lot 5|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南瓜 (HRU)》压克力 画布

创作时间:2014年
尺幅:100 x 100 cm
来源:

  • 伦敦 Victoria Miro画廊
  • 私人收藏(购自上述画廊)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25,000,000 - 35,000,000
落槌价:HK$32,000,000
成交价:HK$39,095,000


Lot 9|格尼(Adrian Ghenie)《无题(致敬亨利·卢梭)》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2020年
尺幅:270 x 300 cm
来源:

  • 安特卫普 Tim Van Laere 画廊
  • 现藏者购自上述画廊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落槌价:HK$19,000,000
成交价:HK$23,365,000


Lot 13|张恩利《亲密》油彩 画布(三联组画)

创作时间:2002年
尺幅:248 x 200 cm(每幅);248 x 600 cm(整体)
来源:

  • 上海 香格纳画廊
  • 亚洲 私人收藏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18,000,000 - 28,000,000
落槌价:HK$19,000,000
成交价:HK$23,365,000


Lot 12|Christine Ay Tjoe《藏身层叠之中 #2》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2014年
尺幅:170 x 200 cm
来源:

  • 现藏者直接购自艺术家

估价:HK$12,000,000 - 18,000,000
落槌价:HK$11,000,000
成交价:HK$13,685,000


Lot 31|朱铭(1938-2023)《太极系列 - 单鞭下势》铜雕

创作时间:1988年
版数:5/6
尺寸:260.6 x 487.2 x 218.5 cm
来源:

  • 巴黎 欧德玛画廊
  • 芝加哥 私人收藏(1994年购自上述画廊)
  • 现藏者继承自上述收藏

估价:HK$3,800,000 - 5,800,000
落槌价:HK$10,000,000
成交价:HK$12,475,000


Lot 14|刘野《北京圣母》压克力 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1994-1995年
尺幅:80 x 100 cm
来源:

  • 北京 明经第画廊
  • 棕榈泉 私人收藏(购自上述画廊)
  • 2007年5月17日 纽约 佳士得 编号461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12,000,000 - 18,000,000
落槌价:HK$10,000,000
成交价:HK$12,475,000


Lot 12|亚伯斯(Josef Albers,1888-1976)《向方形致敬: 双赤之间》油彩 纤维板

创作时间:1962年
尺幅:101.2 x 101.2 cm
来源(值点网补充):

  • 纽约 Sidney Janis画廊
  • 达拉斯 私人收藏
  • 纽约 私人收藏
  • 杜塞尔多夫 Denise René Hans Mayer画廊
  • 德国 私人收藏 (于1985年购自上述画廊)
  • 2021年3月23日 伦敦 佳士得 编号48(成交价:£982,500)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落槌价:HK$9,600,000
成交价:HK$11,991,000


Lot 43|龙家升《激动塑料》压克力 画布(艺术家拍卖纪录)

创作时间:2021年
尺幅:120 x 180 cm
来源:

  • 东京 Kaikai Kiki 画廊
  • 现藏者购自上述画廊

估价:HK$150,000 - 250,000
落槌价:HK$620,000
成交价:HK$781,2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佳士得香港
专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拍卖日期:2025/3/28

拍品数目:41
成交:39
未成交:2
成交率:95%
总成交额:HK$559,9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