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桂林日出》领衔 佳士得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斩获HK$1.39亿

佳士得进驻位于The Henderson的亚太总部後,首度在香港举行亚洲艺术周。今日(28日)举槌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就为这间龙头拍行斩获接近HK$1.39亿。

吴冠中描绘桂林景色的油画《桂林日出》,在藏家争持下,连佣以近HK$1,250万成交,冠绝全场。

这次亚洲艺术周,佳士得把全球各地多个私人珍藏的中国书画带到香港,举如来自比利时藏家的林风眠戏曲人物绘画《霸王别姬》、南洋槟城华人领袖骆清泉的徐悲鸿《搔着痒处》,悉数以超越估价范围的价钱成交,足见来源有绪的书画作品,市场反应叫好叫座。


Lot 721︱吴冠中(1919-2010)《桂林日出》油彩木板 镜框︱成交冠军

创作时间:1978年
尺幅:35.3 x 54.1 cm
题识:荼,七八
来源:

  • 香港太古佳士得,中国十九二十世纪绘画(II),1990年3月19日,编号219。
  • 现藏家1990年6月15日于香港购入此画。

估价:HK$4,500,000 - 6,500,000
落槌价:HK$10,000,000
成交价:HK$12,475,000


摘下成交冠军的《桂林日出》,正是来自欧洲收藏。据行方图录,收藏此作的欧洲贵族,与20世纪下半叶寓居香港的奥地利友人联系密切,受其影响,对中国文化、美食、家俱、丝绸,甚至日用品深感着迷。

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此家族流连于博物馆、画廊、私人藏家和艺术品行家之间。他们亦曾亲赴香港搜集中国艺术品。此幅《桂林日出》便是家族于1990年从香港购得。

家族成员对于当年香港购买的艺术品抵达家中,拆箱查看时的兴奋场面,仍历历在目。


吴冠中

吴冠中,把油画与水墨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现当代大师,以独创「彩墨画」闻名于世,与朱德群、赵无极合称「留法三剑客」。过去,中国油画在艺坛没有甚麽地位。全凭吴老的精彩画作,像火车头般拉动这股艺术潮流,中国油画方能达至今日的位置。

最初期的香港拍卖,只有中国书画,而没有中国油画。直到1989年,吴冠中小幅油画《庭院小景》在香港上阵,成为史上首幅通过拍卖售出的中国油画,改变了整个市场。自此,吴老一直是亚洲艺术市场的长青树,亦是拍卖界的中国油画第一人。

《桂林日出》绘于1978年,水色淋漓的桂林风光可说是吴老的创作标志。吴老在画幅之间举重若轻地将峻峰、青江、民居巧妙汇于一隅。以俯瞰的视角将江景、山景、村景收于咫尺画面并非易事。


《桂林日出》局部


《桂林日出》局部


《桂林日出》局部

吴冠中曾说:「大山怀抱人家村落,藏鲜艳色块于黑压压的深谷中,景色宜人,风光入画。但果真要在画幅中表现此江山胜景,导游人探幽,则仅写生某一角落只窥其一斑,不见全豹。我一味想捕获全豹,便前丶後丶左丶右丶山上山下采各种视角形象构建画面,两日之工专心于构建丶绘写,那是七十年代中期。

中国南方风景水色淋漓、气象氤氲,以水墨渗化渲染最容易表现出这种古典山水之美。油彩虽然浓稠浑厚,但在吴冠中的掌握下,亦表现出墨法的枯、湿、浓、淡,可见画家对中西艺术的掌握游刃有馀、融会贯通,既有油彩丰厚的层次,亦有水墨悠远的意境美。



Lot 640︱吴冠中(1919-2010)《岁寒三友》设色纸本 镜框︱成交亚军

创作时间:1993年
尺幅:68.5 x 137.1 cm
题识:岁寒三友旧传统,翠竹青松梅花瘦,雪里共享太阳红。一九九三,吴冠中。
钤印:吴冠中印丶九十年代
来源:

  • 香港佳士得,近现代中国书画,2000年4月30日,编号105。

估价:HK$5,000,000 - 7,000,000
落槌价:HK$7,000,000
成交价:HK$8,820,000


本场的亚军拍品,同样出自吴老手笔。绘于1993年的《岁寒三友》,以超越估价范围的HK$882万易手。不同于《桂林日落》,此作可见吴老在1990年代的作品,明显更为抽象。

回首他的创作生涯,70年代,吴老专注油画,藉西方油画之色感,表达中国情意的风景,实现「油画民族化」。80年代,他开拓彩墨,使中国水墨写意之情怀,流淌于风景油画创作,达至「中国画现代化」的突破。

90年代开始,吴老的艺术表现变得更加大胆,创作出更为抽象丶尺幅更大的作品。以点、线、面组成画面主体,题材超出了过往常作的山水局限,此幅《岁寒三友》便是一例。


《岁寒三友》局部


《岁寒三友》局部

「岁寒三友」出自宋代林景熙的《王云梅舍记》,其後历代文人赞颂在严寒中依然坚强生长的松竹梅,象徵着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可贵品质,成为历来画家笔下的题材。

吴老先用墨线勾勒出轮廓结构,然後用色彩点缀不同元素:用淡绿色笔触描绘松针和竹叶,用粉红和深红点缀梅花,展现出吴老无拘无束的笔法丶大胆的构图,以及对他对题材的大胆革新和突破。



石嘉雯(Carmen Shek Cerne)︱佳士得香港 中国书画部 部门主管


Lot 642︱林风眠(1900-1991)《霸王别姬》设色纸本 镜框︱并列成交季军

尺幅:65.4 x 64 cm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

  • 直接得自艺术家,并由家族承传。

估价:HK$2,600,000 - 3,600,000
落槌价:HK$4,500,000
成交价:HK$5,670,000


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绘画《霸王别姬》以HK$567万成交,远超预期。

林风眠乃中国首批留法艺术家,深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大胆结合中国画的写意情怀与西洋画的浓重色彩。他笔下的戏曲人物画作,强调画面结构与色彩上的现代性,凭此探索中西结合的现代艺术之路。

1950年代初,林风眠移居上海,受好友关良影响,开始接触传统戏曲。两人既爱看戏,也爱画戏。艺术追求上,良公忠于舞台,着迷于戏曲的表演方式与故事情节,通过写意方式集中表达人物的动作与传神。

林风眠笔下的戏曲人物戏剧性非常丰富。通过形状的重叠、颜色的重叠,项羽和虞姬跃然纸上,两者好像在互动一样,令人感到仿如置身剧场。


《霸王别姬》局部

这幅《霸王别姬》画面许多不同的形状,例如四边形、长方形,甚至虞姬样貌的椭圆形,都是林风眠很有名的创作风格。

此作来自比利时家族 - 范罗斯布鲁克(Van Roosbroeck)珍藏。这位银行家于1948年来到上海,担任比利时华比银行上海分行经理。

他的太太是位韩国人,很喜欢画画。她找老师教授绘画期间,认识了林风眠,其後直接从这位大师手上购下他的一批作品,包括这幅《霸王别姬》。


范罗斯布鲁克夫妇,背後悬挂为林风眠《霸王别姬》

事实上,林风眠在日记里也有写道,他在50年代就已经与范罗斯布鲁克认识,又指对方介绍了许多其他藏家给自己买画,足见两人关系。

林风眠在自传中提到:「1956年爱人随女儿、女婿因生活关系,同他们到巴西去了(女婿系奥地利人)。他们离开上海之後,我还是继续卖画,此时由我自己直接和外国人接洽,在我爱人未离开上海时,有比利时人罗斯布洛常来卖(买)画,因此我也认识了他,後来有外国人要来买画时,多由他介绍认识的。



Lot 772︱徐悲鸿(1895-1953)《搔着痒处》设色纸本 立轴︱并列成交季军

创作时间:1939年
尺幅:128.5 x 75.3 cm
题识:清泉兄存玩,廿八年(1939)旧作。悲鸿。
钤印:悲鸿之印
签条:徐悲鸿先生搔着痒处。骆清泉藏。
来源:

  • 直接得自艺术家,并由家族承传。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落槌价:HK$4,500,000
成交价:HK$5,670,000


同样以HK$567万成交者,还有徐悲鸿的《搔着痒处》。

徐悲鸿画马最为闻名,他完美掌握了动物的肌理、神情、姿态,故此他笔下的飞禽与走兽,全都活灵活现。

不同于大部分画马作品呈现出马匹站立或奔驰的英姿,本幅却是以八尺巨幅,描绘骏马在树荫下俯身搔痒,刚毅中显悠闲惬意之态。背景隐约见柳叶随风摇曳,芳草如茵,如感清风拂面,可谓徐悲鸿画马题材中的精彩特例。


1941年,骆清泉(左一)与徐悲鸿(左二)、管震民、骆新民、骆觉民摄于槟城

此作来自槟城华人领袖骆清泉收藏。两人结缘于1941年2月,彼时徐悲鸿应槟城抗日团体之邀,由新加坡至槟城举办义展。

负责筹备展览的骆清泉,将画展繁琐的细节布置得井井有条,饮食安排妥当舒适,徐悲鸿深为感激和赞赏,自此结下友谊,後来更在槟城极乐寺园瑛方丈的主持下,成为结盟兄弟。

二人相差十二岁,同属羊,情如兄弟,肝胆相照,徐氏相赠画作不断,後更收骆氏长子骆拓为义子,接去北京读书生活。


《搔着痒处》上款

骆清泉珍藏的徐作品,数十年来鲜有公开。这幅《搔着痒处》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两人关系情谊之深,交往之切。

此作一个有趣之处,就是徐悲鸿在上款点出「清泉兄存玩,廿八年(1939)旧作。」,可见此作是他前往槟城前完成的旧作。

由此可见,这幅《搔着痒处》是徐悲鸿随身保留,陪伴旅途的得意之作,或是他用于星马各地展览之物。



Lot 757︱张大千(1899-1983)《观音造像》设色纸本 镜框︱成交第5位

创作年份:1942年
尺幅:112.2 x 65.2 cm
题识:壬午(1942年)九月十九日,蜀郡清信弟子张大千爰敬造于莫高窟。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来源:

  • 香港电影导演李化旧藏。
  • 颂德堂珍藏。

估价:HK$3,800,000 - 5,800,000
落槌价:HK$3,800,000
成交价:HK$4,788,000


近现代书画的拍卖市场,张大千向来是中流砥柱,是每季都不可能缺席的名字。今回大千敦煌临摹的《观音造像》,连佣以HK$478万(NT$2,000万)成交。

四十年代,大千远赴敦煌临摹壁画两年,此行可说是他艺术生涯的转捩点。大千从敦煌佛像那种秀劲的线条丶缤纷古艳的设色中学习,故他往後的工笔画,也明显带有敦煌壁画的影子。


张大千

在敦煌长达两年七个月期间,张大千一共临摹莫高窟壁画作品约276幅。本幅《观音造像》题识上注明是一九四二年农历九月十九日造于莫高窟中,应为上述作品其中之一,也是他这类型较早期的代表作品。

《观音造像》的衣纹线条飘逸,能看到当中笔触与毛笔提按的变化。为了更接近壁画原作,他所用的颜料是特别聘请藏族画师准备,色彩与原来的壁画非常相似。画家因此也学习到对石青丶石绿丶朱砂等矿物颜料的运用方法,对他後来色彩的发展定下基础。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农历九月十九日乃观音诞,「观音三会」中的涅盘成佛出家之日,大千特意在此日为观音菩萨诚心造像,对于曾为百日和尚的大千来说别具深意。


《观音造像》局部

据现藏家所指,这幅《观音造像》由大千本人自藏年,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割爱售予粤语片大导演李化。1968年,李化移居澳门,并于1975年离世。

作品後来经由澳门着名书画中介人蒋超介绍,七十年代初转手至颂德堂收藏,至今才释出市场。


其他重点成交


Lot 773︱徐悲鸿(1895-1953)《秋风万里频回顾》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41年
尺幅:112 x 54.3 cm
题识:秋风万里频回顾,认识当年旧战场。清泉仁兄惠存,卅年(1941)三月,悲鸿。
钤印:江南布衣、悲鸿
签条:徐悲鸿先生回顾立马。骆清泉藏。
来源:

  • 直接得自艺术家,并由家族承传。

估价:HK$2,200,000 - 3,200,000
落槌价:HK$3,700,000
成交价:HK$4,662,000


Lot 776︱傅抱石(1904-1965)《桐荫读画图》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41年
尺幅:47.3 x 66.3 cm
款识:抱石写。
钤印:傅、抱石得心之作、其命维新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落槌价:HK$3,500,000
成交价:HK$4,410,000


Lot 669︱张大千(1899-1983)《乔木芳辉》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年份:1981年
尺幅:137.4 x 69.5 cm
题识:七十年(1981)岁不尽日写颂孝威吾兄壬戌(1982年)开春百福并乞教正,大千弟张爰。
钤印:春长好、辛酉(1981年)、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己亥己巳戊寅辛酉、摩耶精舍
来源:

  • 直接得自艺术家,并由家族承传。

估价:HK$3,200,000 - 5,000,000
落槌价:HK$2,800,000
成交价:HK$3,528,000


Lot 762︱张大千(1899-1983)《烟江叠嶂》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年份:1982年
尺幅:40.2 x 84.8 cm
题识:碧树低云屋,平冈逆远天。故山何处是,望极万重烟。壬戌(1982年)重九登高感赋写此,爰翁。
钤印:摩耶精舍、大千豪发、张爰、大千父

估价:HK$2,5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2,800,000
成交价:HK$3,528,000


Lot 720︱林风眠(1900-1991)《山村》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67.7 x 68.6 cm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来源:

  • 香港佳士得,近现代中国书画,2002年10月27日,编号214

估价:HK$1,500,000 - 2,500,000
落槌价:HK$2,500,000
成交价:HK$3,150,000


Lot 653︱黄胄(1925-1997)《欢庆图》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年份:1958年
尺幅:63.5 x 141.5 cm
题识:黄胄,1958。
钤印:黄、胄
来源:

  • 梅洁楼珍藏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2,400,000
成交价:HK$3,024,000


Lot 763︱张大千(1899-1983)《携琴赏菊》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年份:1973年
尺幅:133.1 x 67.3 cm
题识:南渡诚草草,长沙想艰难。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观。客来欲关说,觞至不得言。山谷诗,借题画上 ,爰翁。
钤印:大风堂、癸丑(1973年)、张爰之印、大千居士、环荜盦、一只眼、得心应手

估价:HK$1,500,000 - 2,000,000
落槌价:HK$1,900,000
成交价:HK$2,394,0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佳士得香港
专场: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拍卖日期:2024/11/28

拍品数目:197
成交:167
未成交:30
成交率:85%
总成交额:HK$139,3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