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界,张宗宪的名字如雷贯耳,无人不晓。过眼经手、收藏过的珍宝不计其数,如此一位风云人物,到底会在自家客厅挂上什么名画?答案可在佳士得香港秋拍找到。
佳士得今季于「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中,隆重呈献张宗宪旧藏林风眠书画,皆属林氏同类题材之翘楚。另见香港「息茶庵」雅蓄之黄宾虹作品,来源有序,为宾翁特为知音绘制的精品。
「中国古代书画」方面,今季以吴门宗师沈周的《水北幽居图》领衔,极富文人隐逸意趣。同场还有王铎书法、状元郎钱维城的仿古集大成山水,皆值得珍视。
张宗宪,后为本次拍卖的林风眠《敦煌乐伎》
拍卖行:佳士得香港
拍卖日期:2022/12/2|10am
拍卖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收藏界风云人物张宗宪,出生于上海古董珠宝商世家,20余岁时只身来港经营时装,至1950年代投身古董业,几乎从不缺席拍卖会。无论是收藏界、古玩业界、拍卖界,都对他尊敬有加。但凡是中国工艺品拍卖,「1」号竞投牌基本上都是他专用的,足见其地位之高。
张宗宪的古董收藏至为可观,晚年开始将收藏重点转向书画,藏有不少大师的顶尖作品,比如林风眠、齐白石、徐悲鸿等等。他曾笑谈道:「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也确实值得收藏的,如果我买得起就一定要得到手,就算我现在是一百五十岁,我也要得到手。」
Lot 1152|林风眠(1900-1991)《敦煌乐伎》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138 x 69.5 cm
来源:
- 画家女儿林蒂娜旧藏
- 纽约佳士得,中国古近代名画,1991年5月29日,编号198
出版:《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十七家作品集》,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香港,2002年6月,第150-151页;图版184
估价:HK$12,000,000 - 18,000,000
林风眠是第一批中国留法艺术家,深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尝试以东方墨彩来表现西方现代主义形式。
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成立,亦即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林风眠担任校长,兼教西画,日后大名鼎鼎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李可染,都是其门生,艺坛地位无可置疑。
美人图堪称林风眠标志性作品,当中以敦煌乐伎最为珍罕。
他从海外回国后,接触到敦煌艺术,大受震撼,曾在一封写给弟子潘其鎏的信中道:「你偶然见到敦煌石室的壁画,那是东方最好的美术品,许多欧洲大画家理想中所追求而没有得到的东西。」
张宗宪家中客厅,最显要位置悬挂着林风眠《敦煌乐伎》
此幅《敦煌乐伎》以淡灰色作地,不单视觉上更接近壁画的墙体,也跟人物的深赭肤色更为谐协。画面绘伎乐二人:吹笛者取正侧面,垫脚而立,曼妙轻盈;独舞者,摇手舞腰,翩如兰苕。二人上身皆罩以轻纱,飘然若仙。整幅作品优美典雅,色彩单纯沉静,充满古典意趣。
这幅作品的来源显赫可靠,本为画家女儿林蒂娜旧藏,1991年出现在佳士得纽约拍场,由张宗宪购得。此后,张宗宪一直把此作悬挂在客厅中最显要位置,与其他古玩珍品并置,朝夕相伴,喜爱之情可见一斑,卅余年后的今天,再次释出市场,难能可贵。
Lot 1151|林风眠(1900-1991)《京剧人物 - 过五关》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66 x 65 cm
来源:
- 画家女儿林蒂娜旧藏
- 纽约佳士得,中国古近代名画,1990年11月28日,编号226
出版:《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十七家作品集》,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香港,2002年6月,第174页;图版204
估价:HK$12,000,000 - 18,000,000
林风眠笔下的戏曲人物,亦是经典。
1951年,林风眠移居上海,受好友关良影响,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戏曲。戏曲为他带来了一个色彩缤纷、充满幻想的世界,很快便成为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泉源。每次去看戏,他都做足功课,口袋里的笔记本记满重要的脸谱花样、服装色彩和动作特征,成为日后创作的素材。
此幅写京剧传统剧目「过五关」,此剧取材《三国演义》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描述关公决意辞曹,脱险而出的故事。
画作构图方正,是典型的林风眠格体。色彩满纸,人物隐约其间,简化成几何形,明显可见画家借鉴了西方立体主义风格。人物之中,可辨识者只有关公,绿袍青巾,美髯一把。其余人物交错穿插,刀光剑影,密不透风,气氛紧凑炽热。
林风眠如何以一帧平面画作,表现《过五关》一剧二十场?他把人物以上下层叠的方式表现,呈现出混沌复杂、战气沸腾的氛围。与其说这是戏中某场某段,不如说这是观戏全场下来所得一种印象。
Lot 1135|黄宾虹(1864-1955)《息茶庵图卷》设色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939年
尺幅:32.3 x 154 cm
题识:
断云崩石几山过,千里诗情送棹歌。
牛渚矶头晚风起,江声不似树中多。
作甫先生属粲,己卯(1939年)秋日,黄宾虹画。
钤印:黄宾虹、片石居
来源:直接得自画家,并由家族传承
出版:
- 《大公报》,香港,1958年5月29日,第二张,第八版
- 《黄宾虹先生画集》,大公报,香港,1961年5月,第43页
著录:《黄宾虹作品展》展览图录年表,香港艺术中心及香港大学艺术系,1980年,无页码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本专场另一重要收藏,则是来自「息茶庵」主人杨作甫的黄宾虹书画。
黄宾虹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人画流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然而,他亦曾陷曲高和寡之困局,在世时受北方画坛排挤,门庭冷落。可幸南方粤地有不少藏家独具慧眼,对他极为赏识,如「息茶庵」杨作甫、「缘山堂」黄居素、「听帆楼」唐天如、「虚白斋」刘君量(作筹)、「挹翠阁」吴鸣等。
「息茶庵」主人杨作甫夫妇于故居,墙上所挂为黄宾虹书法堂号,亦即本场Lot 1132拍品
杨作甫生于广东中山,事业上以海味工场、贸易行和船运公司起家,战后在香港继续经营船运及物业管理,取得杰出成就。与此同时,杨氏喜爱文学书画,退休后经常出入中环陆羽茶室,与艺文名家往还,更在大公报以笔名「木易」为副刊撰写专栏。
此幅山水手卷,是黄宾虹就杨作甫斋号「息茶庵」所绘。宾翁乃安徽人,早年受当地传统新安画派影响,作品疏淡清逸,人称「白宾虹」;晚年画风转向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笔墨老辣,是为「黑宾虹」。
黄宾虹《息茶庵图卷》局部
此卷写于1939年,已见「黑宾虹」特色。全卷遒密苍古,山林葱郁,草木繁茂,用墨湿润,唯林间小径以留白表现之,对比鲜明,若画面之气脉,指引观者到达幽静深处的书斋,表现出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斋号图是典型的文人画题材,强调斋号主人之风雅。杨氏收到此作后极为珍视,自1940年至1961年期间,先后邀请唐天如、杨铁夫、黄慈博、张学华、李沧萍、黄居素、曾希颖、章士钊诸名家题跋,全卷恍若一文艺圈缩影。
Lot 1136|黄宾虹(1864-1955)《西山有鸣鹤》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41年
尺幅:98.5 x 41.3 cm
题识:
西山有鸣鹤,远在太华岑。
忆昔逢尧年,曾听箾招音。
闻声徒相思,逝者难重寻。
作甫先生属粲,辛巳(1941年)黄宾虹写。
钤印:黄宾虹、潭上质印、片石居
来源:直接得自画家,并由家族传承
出版:《黄宾虹先生画集》,大公报,香港,1961年5月,第48页
著录:
- 《黄宾虹作品展》展览图录年表,香港艺术中心及香港大学艺术系,1980年,无页码
- 《画家黄宾虹年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57页
估价:HK$1,000,000 - 2,000,000
另一幅《西山有鸣鹤》,同样由「息茶庵」主人直接得自画家。
作品写于1941年,黄宾虹已届76岁高龄,笔墨在他腕下,已是得心应手。这幅作品充分展现出干与湿、浓与淡、疏与密、虚与实的对照配搭。宾翁以赭石设色,画面整体泛出青铜色氤氲纵横之气,一种老辣凝练之气盎然溢于纸上。
拍卖行:佳士得香港
拍卖日期:2022/12/3|10:30am
拍卖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Lot 832|明 沈周《水北幽居图》设色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496年
尺幅:30.8 x 333 cm
题识:弘治丙辰(1496年)春日,长洲沈周。
钤印:沈周启南诗画
卷后祝允明(1460-1526)诗跋:
水南雄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
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
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
我欲传君高士续,恐君嫌我近睢盱。枝山书。
钤印:枝山祝氏
题跋(文略):顾文彬(1811-1889)、宋伯鲁(1854-1932)、胡璧城(1868-1925)
藏印:
- 顾文彬:顾子山秘匧印、过云楼收藏金石图书、元和顾子山秘笈之印
- 裴景福(1854-1924):裴景福收入壮陶阁秘笈、伯谦所见书画铭心绝品、䀹暗宝此过于明珠骏马、霍丘裴景福弱冠后寓吴客燕所得书画碑版、裴伯兼秘笈书画印
- 其他:寿松堂书画记
来源:
- 顾文彬 - 过云楼珍藏
- 裴景福 - 壮陶阁珍藏
- 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2007年11月26日,编号864
著录:
- 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卷9,见《壮陶阁书画录》(3),台湾中华书局,台北,1971年2月,第580-581页
- 宋伯鲁,《知唐桑艾》卷1,见《中国书画全书》第14册,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1999年10月,第325页
- 郭味蕖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北京,1958年11月,第138页
- 阮荣春,《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沈周》,吉林美术出版社,长春,1996年 5月,第246页
出版:
- 《石田先生水北幽居图》(珂罗版),无锡理工制版所
- 《支那南画大成》第15卷,兴文社,东京,1936年3月,第15-16页
- 中村茂夫,《沈周—人と艺术》,文华堂书店,京都,1982年4月,第245页
- 《明清名人中国画题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2000年,第227-229页。 (祝允明诗跋,顾文彬、宋伯鲁跋文)
- 《南画大成》第9册,广陵书社,扬州,2004年9月,第2153页
- 《沈周绘画作品编年图录》(下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第355-357页,2012年
估价:HK$12,000,000 - 20,000,000
明代中期的苏州,不但山明水秀,而且经济发达,文艺大盛,文人社群亦随之兴起,形成吴门画派,着重画作之意境营造。沈周正是吴派的开山宗师,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学薰陶,加上自幼聪颖过人,沈周年少时就以诗、书、画深为时人所重。纵然才学甚丰,沈周一生却隐居不仕,过着优游林下、吟诗作画的生活。
沈周《水北幽居图》局部
沈周《水北幽居图》局部,皴笔取法自黄公望,以披麻皴为主
沈周《水北幽居图》局部
沈周以山水画著称,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四十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
此幅《水北幽居图》绘于1496年,沈周时年七十岁。画卷长三米有余,以一人柱杖步向水边村舍引入,中隔山壑水湾,见山居水榭之状,有板桥、山石、茅舍、竹树为间隔。山势起伏有致,皴笔取法自黄公望,以披麻皴为主。卷末以文人携仆自桥上缓缓走来收结,画有尽而意不穷。
手卷后有祝允明书自作七律诗。祝允明以书法名世,书风遒媚丰活,备极变化,对徐渭、傅山草书有极大启发。沉、祝二人为世交兼远亲,沈周作为长辈,常予后者照顾、指导。
此卷后来经由过云楼、壮陶阁收藏,1936年收入《南画大成》,名声益着,广为艺林传誉。
Lot 840|明 王铎 行书《米芾跋欧阳询〈度尚帖〉》水墨绫本 立轴
创作时间:1641年
尺幅:242 x 47 cm
释文:弘文馆学士兼太子率更令、银青光禄大夫、渤海县开国男欧阳,字信长,度尚帖。元度冬萧闲外舍赞曰:渤海儿怪字复险绝,真到内史。行自为法,庄若对越,俊如跳掷。后学莫窥,遂趋尫劣。
题识:啬庵老道丈。辛巳(1641年)。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宗伯学士
藏印:周肇祥(1880-1954):周肇祥审定金石书画
其他:天玺堂藏(于裱边)
来源: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2014年3月20日,编号591
出版: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出版社,牛津,2003年,第42页,图版I.24
估价:HK$4,500,000 - 5,500,000
王铎在明代画坛上与董其昌齐名,在明末便有「南董北王」之称。他工于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长于布局,笔法纵逸流畅,风格雄健险峻,力道千钧。
日本书坛极其欣赏王铎,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更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生于明末乱世,历尽沧桑;晚年降清成贰臣,大节有亏。在痛苦与挣扎中,唯有书法与王铎相依相伴,成为了他最重要的精神依托。他擅长大字立轴,此行书《米芾跋欧阳询〈度尚帖〉》正是一佳例。
此作写于崇祯十四年(1641),大明江山已风雨飘摇,王铎以笔力雄强的行书安定内心。长条浓墨巨幅,结字欹正并用,笔画转折既有屈铁之力,也有绕指之柔。张挂素壁之上,立身仰视,笔力千钧。
Lot 856|清 钱维城《仿元四家山水》水墨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766年
尺幅:33 x 523 cm
题识:丙戌(1766年)冬儤直西清,每饭后无事,輙涂抹数笔以遣兴,积两月余,遂成此卷。丁亥(1767年)四月,三弟自南来,见之颇以为可,即以赠之。维城。
钤印:钱维城印、素庵
又题:耐圃司农藏有麓台长卷,合黄王倪吴四家之法,而元气淋漓,一笔挥洒,无凑泊之迹。余尝有意临之而未暇也。此作意亦欲搃括诸家,而较之麓台相去远甚,此才力所限,非可强矣。茶山又识。
钤印:茶山、无声诗
题跋(文略):钱载(1708-1793)、赵翼(1727-1814)、赵怀玉(1747-1823)、张洽(1718-1799)、彭元瑞(1731-1803)、平圣台(18世纪)、赵怀玉、邵松年(1848-1924)
隔水题跋(文略):钱大昕(1728-1804)、杨庆麟(19世纪)
藏印:
- 曹文植(1735-1798):石鼓砚斋
- 汪彦宣(?-?):休阳汪彦宣小某甫珍藏
- 叶鸿翰(1856-1925后):叶氏砚农珍藏之印、研农心赏
- 金传声(19-20世纪):秀水金兰坡搜罗金石书画、秀水金氏兰坡过目、金传声、兰坡经眼
- 杨庆麟:振甫审定
其他:朝爽楼、双宿砚斋珍藏(于裱边)、巴氏所藏(于裱边)、丹陆过眼、在心发言(骑缝印)
范永祺(1727-1795)题引首:烟云在手。甬上后学范永祺拜题。
钤印:范永祺印、又字莪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来源: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2019年4月1日,编号2600
著录:
- 钱载,《萚石斋诗集》卷32,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43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第267页
- 赵翼,《瓯北集》卷21,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4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第515-516页
- 赵怀玉,《亦有生斋集》诗卷5、卷28,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6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第311、585页
- 彭元瑞,《恩余堂辑稿》卷3,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4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上海,第497页
- 钱大昕,《潜研堂集》,诗续集卷5,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 1439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上海,第387页
- 邵松年,《澄兰室古缘萃录》卷14,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08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2年,第248-250页
- 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95年3月,第238页
出版:
- 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年
- 12月,第1498页,图版22、24、28及33(钱维城印文及款识);第1364页,图版11、13及15(赵怀玉印文)及第1493页,图版22(钱载印文)
- 《怀古堂通讯第7期 – 形的力量》,怀古堂,纽约,1998年,第106、243、244页,图版20
- 《怀古堂通讯第12期 – 文人场所》,怀古堂,纽约,1999年,第146页
展览:纽约,怀古堂,「形的力量」,1998年2月5日至3月28日
估价:HK$8,000,000 - 10,000,000
清朝状元郎钱维城,师承董邦达,为词臣画家。他入值内廷二十余年,频繁参与乾隆的书画鉴赏活动,得以一睹古画真貌,获益良多,对摹古有更直接的体会。其仿古作品深得乾隆赏识,曾多次赞其画风流露元四家之韵味。
此卷长逾5米多,连景山水绵延不绝,用笔变化丰富,揉合「元四家」-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笔墨特色。画卷开首有牛毛皴及密集点苔,显王蒙笔法;中段的奇峰巨壁、垒垒堆叠,则略带黄公望笔意;平远山村、树石松秀,仿佛有倪瓒山水之意境;背带出溪山回曲,树木萧森,渐有吴镇风格;最后以平石矮坡作结,加上长披麻皴,乃参用吴黄两家之法,而黄公望居多。
钱维城《仿元四家山水》局部
钱维城《仿元四家山水》局部
元四家画风鲜明,各具特色,钱维城此作巧妙地集合四家画风特征,以笔墨集大成,又不觉突兀。钱维城常见的仿古作品,多只仿一至两位古代名家,或以册页形式,一页仿一家,独立呈现,如此作般把元四家共冶一炉,则较为少见。
据题识得知,钱维城于丙戌年(1766年)绘画此卷,当时他公务繁忙,只能于闲时举笔,历时两个多月,翌年恰好三弟来访,遂赠以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