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越千年的单色美学 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国瓷器专访

中国历史长河之中,诞生过无数璀璨缤纷的艺术品。其中,单色艺术可说占了半壁江山,凭着历久弥新的美学,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从未在潮流中退却。

今季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除了常规专拍「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以外,又特别策划了两个重磅单一藏家专场「区百龄珍藏第二部份」「爱莲堂珍藏-御用文房雅制」。此三大专场的星级阵容之中,都有着单色艺术的身影。

象牙白闻名千年的北宋定窑净瓶、千变万化的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乃至迷倒满清皇室的翠玉方鼎式盖炉。这些瞩目的单色重器,我们交由安伟达(Marco Almeida,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门主管)亲自为大家介绍。


Lot 1009|北宋 定窑刻牡丹纹净瓶|抱朴山居珍藏

高度:25 cm
来源:

展览:

出版:

专场: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
估价:HK$18,000,000 - 25,000,000


定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市场所见大多为碗、盘、洗等圆器,如本品般的琢器立件则是罕有。

形制与本品相类的宋代定窑瓶,已知者只有两例。一例尺寸略小,刻螭龙纹,清宫旧藏,现为北京故宫馆藏;另一例是我们印好图录后新发现的,于河北巨鹿宋代故城选址出土,刻花卉纹,现藏巨鹿县博物馆。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欣赏这件重器。一、色泽温润,犹如象牙,为最上乘的定窑呈色;二、琢器立件鲜见,如本品般造型绝美的净瓶更是难以烧制;三、纹饰简约高雅,线条柔韧生动,与釉色和器型堪称绝配。


北京故宫近例


另一角度欣赏本品

二十世纪初,西方对中国艺术的审美,乃是由英国一群顶尖藏家所主导,举如大名鼎鼎的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尤莫夫伯洛斯(George Eumorfopoulos)、以及艾伦‧巴罗爵士(Sir Alan Barlow)。

巴罗爵士在鉴藏界广受尊敬,1940至1960年代担任东方陶瓷学会的会长之职,生前把不少藏品捐予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等重要公共收藏,身后故藏则促转移至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论中国陶瓷,巴罗爵士尤其偏爱早期匠人手作器物。本瓶属巴罗爵士家族后人继承的少数珍藏之一,后经东西方著名藏家递藏,今回也是它第三度被选为拍卖图录封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艾伦‧巴罗爵士在鉴藏界广受尊敬


Lot 926|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尊 三行六字楷书款

高度:20.5 cm
来源:

展览:

出版:

专场:区百龄珍藏第二部份
估价:HK$7,000,000 - 12,000,000


去年我们为区百龄策办专拍,是其珍藏破天荒首度释出市场。来到今季第二部份,我们带来数量更多(45件)、横跨中国数百年历史的名瓷,务求能够更全面地呈现这位传奇藏家的品味。

这些名瓷不但品相良好,而且种类繁多,从赵宋单色釉、元青花、明代御器、乃至清宫彩瓷,洋洋大观。我相信,无论是资深还是新进藏家,都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心头好。

图录封面是这件莱菔尊,是市场上其中一件最为出众的「八大码」。 「八大码」是八种施以豇豆红的文房用具,为康熙年间的名贵品种,乃清代最引人入的釉料之一。

从分类上来说,豇豆红属于极难掌控的铜红釉家族。它尤其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因应施釉的厚薄,以及烧制过程中的氧化和还原气氛,会展现出千变万化的釉色。

以本瓶为例,我们远观时,会为其明艳的粉红色所吸引;近赏时,则会看到釉面其实夹杂着细小的绿色苔点。如此完美的豇豆红釉色,全赖匠人对烧造火候拿捏之精准。

1998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策办「区百龄珍藏100件官窑瓷器」展览,乃其自1768年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单一中国瓷器私人珍藏展览 - 当时,本瓶正是焦点展品之一。


传奇藏家区百龄



安伟达 Marco Almeida|佳士得 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门主管


Lot 808|晚清 翠玉饕餮纹瑞狮钮兽足双耳方鼎式盖炉

高度:16.5 cm
来源:

出版:

专场:爱莲堂珍藏-御用文房雅制
估价:HK$6,000,000 - 8,000,000


当我们走进「爱莲堂」的收藏世界之中,就可感到此间主人为中国艺术倾注无限心力,而且品味儒雅,鉴赏眼光独到。他兴趣广泛,以御用文房雅器为首,囊括宋瓷、明清御瓷、玉器、家具等等,乃如今世上最具品味的私人收藏之一。

「爱莲堂」雅蓄之中,这件翠玉盖炉是其中一件我最为钟情的。明朝之时,翡翠已经传入中土(赭红色者称翡,最受珍视的翠绿者称翠,又称翠玉),及至清代乾隆治下逐渐受到重视,到晚清更成为皇家身份象征。

本品为藤田传三郎旧藏,体量硕大,色泽就如同样贵重的祖母绿般翠绿纯净,品质几近完美,令人深深着迷,视线久久不能移开。

编按:藤田传三郎为明治时期的关西商界巨擘。 2017年,纽约佳士得举办震撼收藏圈的「藤田美术馆藏」专拍,其创办人正是藤田传三郎。本品则早于1929年之时,经由这位男爵的藏品拍卖会释出

品质非凡的原料以外,本品技艺亦是巧夺天工,在玉质运用和雕工上俱是毫无瑕疵。

本翠玉鼎呈长方形,口下渐收,下承四兽足,腹部雕饕餮纹,器型和纹饰皆源自古代青铜器,如此特色与乾隆帝好古敏求的审美有所关联。

这无疑是市场上其中一件最上乘的翠玉,镜头和相片都无法完全捕捉到它的美。你真的要来到The Henderson的预展现场,亲身触摸鉴赏,才能体会到何谓青翠欲滴。


其他精选拍品


Lot 1036|明宣德 翠青釉模印葵口盘 双圈六字楷书款|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直径:18.2 cm
来源:

  • 私人旧藏,于1990年代晚期购藏于香港
  • 现藏家约2004年购自上述者

专场: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Lot 1099|晚明 鎏金铜菩萨坐像|香港私人珍藏

高度:58.5 cm
来源:

  • Kierulff 家族旧藏,由丹麦商人兄弟Peter Arnt Kierulff (1838-1909)及Hannibal Julius Kierulff(1858-1907)于清末民初购藏,后由家族珍藏至今
  • 伦敦佳士得,2016年11月8日,拍品114号

专场: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
估价:HK$ 2,200,000 - 3,000,000

Lot 1081|清十七/十八世纪 黄花梨四出头方材官帽椅

尺寸:104 x 59 x 49.5 cm
来源:香港私人收藏
专场:重要中国及亚洲工艺精品
估价:HK$600,000 - 800,000

Lot 938|清雍正 洋彩过枝虞美人碗 双方框六字楷书款

直径:13.3 cm
来源:

  • Alfred Chester Beatty爵士 (1875-1968)旧藏
  • 伦敦苏富比,1953年10月23日,拍品32号
  • Walter Sedgwick 夫人(1883-1967)旧藏
  • 伦敦苏富比,1968年7月2日,拍品152号
  • F.W.A. Knight 旧藏
  • 伦敦Bluett,1976年6月9日
  • 莫士撝,香港

专场:区百龄珍藏第二部份
估价:HK$ 6,000,000 - 10,000,000

Lot 959|清乾隆 青花八吉祥葵瓣三足洗 六字篆书款

宽度:21 cm
来源:

  • 香港苏富比,1975年11月17日,拍品56号

专场:区百龄珍藏第二部份
估价:HK$1,500,000 - 2,500,000


Lot 803|清乾隆 洋彩粉青地御题三清茶诗茶壶 六字篆书款

高度:13 cm
来源:

  • 香港苏富比,1986年5月20日,拍品129号
  • 鸿禧美术馆,台北 ,1990年前

展览: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鸿禧集珍》,1996年5月5日-7月5日,展览图录图版54号
出版:

  • 鸿禧美术馆,《中国历代陶瓷选集》,台北,1990年,页362-363,图版162号
  • 鸿禧美术馆,《鸿禧集珍-一九九六年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台北,1996年,页36,图版54号

专场:爱莲堂珍藏-御用文房雅制
估价:HK$30,000,000 - 40,000,000

Lot 814|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八方雁安黄地番花暖砚 蓝料双方框「乾隆年制」楷书款

高度:10.8 cm
来源:

  • 美国私人旧藏
  • 蓝理捷,纽约
  • 莫士撝,香港
  • Nino Marakovic旧藏
  • 欧洲私人珍藏;《The World of Qianlong》,香港苏富比,2003年4月27日,拍品4号

专场:爱莲堂珍藏-御用文房雅制
估价:HK$12,000,000 - 18,000,000

Lot 811|南宋 官窑八棱葵瓣洗

直径:12.1 cm
来源:

  • Harry Garner爵士(1891-1977)
  • R.F.A 里埃斯科(1877-1964),希斯菲尔德,英国, 1952年入藏
  • 克罗伊登市珍藏
  • 伦敦苏富比,1984年12月11日,拍品206号
  • 伦敦苏富比,1995年12月5日,拍品246号
  • 伦敦苏富比,2003年6月12日,拍品104号

出版:

  • R.F.A 里埃斯科,《Oriental China No.1: Riesco Collection》,页35(图一)

专场:爱莲堂珍藏-御用文房雅制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佳士得香港|2025秋季亚洲艺术周

中国瓷器及艺术品专场
地点:中环美利道2号 The Henderson 6楼
预展:2025/10/23-29
拍卖: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