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季,佳士得亚太总部迁往中环新地标The Henderson后,举行了一系列瞩目的开幕拍卖。其中最受古董藏家关注的,自然是「区百龄珍藏:首拍」。
这场单一藏家专拍带来19件珍贵瓷器,横跨宋、元、明、清、民国的千年岁月,悉数出自龄记书店创办人区百龄雅蓄,结果全部售出拿下100%成交的「白手套」,合共斩获近HK$8,700万,以佳绩为佳士得香港翻开新一页。
事隔一年,佳士得宣布为这位顶尖藏家举办第二部份专拍,将于今年10月的香港亚洲艺术周隆重举槌,势将再掀热话。
第二部份专拍阵容尚待公布。乘此机会,本文将一边盘点去年专拍的重点成交,一边回顾区百龄(1928-2019)的精彩人生。
区百龄乃是古董瓷器的收藏大家
明永乐 青花四季花卉纹玉壶春瓶|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2,760万
去年「区百龄珍藏:首拍」,拍卖官陈良玲举起象征100%成交的白手套
1|为养活家人创办龄记 港人儿时共同回忆
对于许多香港人来说,「龄记」是儿时购买教科书的必到之处,乃共同拥有的集体回忆。
区百龄出身草根家庭,完成小学三年级后,10岁便辍学投身社会,以帮补家计。香港沦陷期间,他以15、16岁之龄创办「龄记」,以销售二手钢笔赚取生活费,令家人得以糊口。
战后,区百龄自学进修,一方面研读英文字典,学习口语和书面用语,另一方面饱阅中英文书籍,汲取各类知识。 「龄记」成功打破香港教科书被英国垄断的局面,成为出版界先驱。
此后,集团业务陆续扩展至制造、酒店服务、地产投资、土地开发,在大中华地区、英国、加拿大等地坐拥数十家公司。
区百龄名成利就后,积极参与慈善,回馈社会。佳士得专拍亦延续他饮水思源的精神,把部份收益拨捐区百龄慈善基金会,福泽后世。
2|最初收藏的其实是中国书画
区百龄以瓷器称霸古玩圈,惟其实最早收藏的却是书画。
1998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策办「区百龄珍藏100件官窑瓷器」展览,乃其自1768年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单一中国瓷器私人珍藏展览。当时,区百龄的好友兼顾问、苏富比传奇人物朱汤生(Julian Thompson)撰文,介绍展览的焦点瓷器。
这位官窑权威表示,区百龄很早就喜欢艺术,年少时就有绘画的习惯,特别爱画老虎。后来,他进而收藏岭南画派的作品,尤其垂青高奇峰的手笔。
高奇峰与兄长高剑父、陈树人并称「二高一陈」和「岭南三杰」,乃清末民初的革命人仕。三人俱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而革命精神也延伸到艺术领域,以「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宗旨创办岭南画派。
高奇峰专长动物花果,得写生法,型态神情毕现。笔墨点染,背景渲衬,皆有着落。他天赋画才,虽一生短促,惟幸画艺透过众弟子承传而得以发扬,其中以赵少昂为首的门人「天风七子」最为人熟悉。
清乾隆 斗彩描金暗八仙缠枝蕃莲绶带纹多耳瓶 六字篆书款|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1,029万
清雍正 斗彩海水异兽纹「天」字罐|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504万
清雍正 胭脂红釉茶圆 单圈六字楷书款|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441万
3|与名医老友逛拍卖而「入坑」瓷器收藏
朱汤生的文章指出,区百龄是于1974年秋季正式踏上瓷器收藏之路。当时,他和一位于东华三院认识的朋友,一起逛香港苏富比拍卖,燃起了对古董瓷器的兴趣。这位让区百龄「入坑」的老友,便是胡世昌医生。
胡世昌乃香港第一代儿科圣手,在医学界备受尊崇。与此同时,他也是闻名中外的漆器收藏家,堂号曰「抱一斋」。虽然胡医生与区百龄只相差四岁,大家又一样热爱艺术,但所谓「同台食饭,各自修行」,区勋爵爱上的却是瓷器。
据朱汤生忆述,区百龄当时虽然是首次参与竞投,但就一举买下了最少14件瓷器。有趣的是,区百龄本人曾经承认,其中两件他开初并不是特别喜欢,原本并没打算出手。
4|作风低调藏品鲜为人知 鸡缸杯、汝窑洗闻名天下
区百龄作风低调,外界对于他的藏品所知不多。不过单是其中两件,已经足够驰骋天下。
著名古董商仇焱之离世后,大批藏品于80年代初借拍卖释出市场,引来许多收藏大家出手争夺,包括区百龄、「船王」赵从衍、以及一众「敏求精舍」成员。最终,区百龄以HK$418万夺得成化斗彩鸡缸杯,赵氏则投得伊斯兰造型的罕见龙纹青花扁壶。
斗彩始于明代宣德时期,臻于成化。斗者,凑也。斗彩意思即是色之凑合,既是以红、绿、黄原色为主要彩釉相拼,也是釉下青花勾勒兼装釉上诸色。成化帝把斗彩与子母鸡图结合,成就绝世鸡缸杯,名绝天下。
时至今日,公认无疑的成化鸡缸杯不足20件,大部份都由台北故宫等顶尖博物馆收藏。 2014年,另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拍卖,由上海龙美术馆创办人刘益谦以HK$2.81亿天价投得,一度刷新瓷器拍卖纪录。
区百龄与其珍藏的鸡缸杯
清康熙 釉里红加彩月季纹苹果尊 三行六字楷书款|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441万
清嘉庆 青花金红彩龙纹「懋勤殿」铭大印盒 六字篆书款|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441万
「汝、官、哥、定、钧」,汝窑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向来为收藏界的梦幻逸品。公认传世品不足百件,多为两岸故宫所收藏,私人能够拥有的真箇是寥若晨星。
1992年,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在纽约佳士得上阵,区百龄力挫群雄,以US$154万(HK$1,200万)投得,打破中国瓷器拍卖纪录。
这件汝窑来源有绪,乃民国传奇古董商卢芹斋(C.T. Loo)旧藏,后为匈牙利裔收藏名家琼肯三世(Stephen Junkunc III)雅蓄。
2017年,另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于香港苏富比举槌,由刘益谦以HK$2.94亿天价投得,一度成为拍卖史上最贵瓷器。
5|钢琴上也放满瓷器的「瓷圣」寓所
想知道大收藏家的逸事,自然得向名古董商打听。
香港「永宝斋」创办人翟健民,曾经到访区百龄寓所。他忆述当时情况:「那时到区百龄家中作客,门打开一看,不得了,满屋都是瓷器,不单是房间或展柜,就连走廊两旁也摆满了,就留下窄窄的通道,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他的子女还有一部三角琴。那时候琴盖是关起来的,上面同样放满了古玩,也不知道平日要怎样打开。与其说是寓所,我觉得更像是一所博物馆。
一个人爱瓷器爱到这个地步,爱到生活上每时每刻都要与瓷器一起,区百龄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瓷圣』。」
翟健民形容区百龄堪称「瓷圣」
明成化 斗彩花鸟纹高足杯|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特展」亮相(非拍卖品)
6|截至1998年,艺术藏珍估值最少HK$13亿
上文提到,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于1998年策办「区百龄珍藏100件官窑瓷器」大展。当时,策展人、著名学者康蕊君(Regina Krahl)接受传媒采访,被问及区百龄的古董收藏究竟价值有多高,她如此回答:
「这些藏品的价值相当惊人。如果要估算总数,我们谈的将会是很多个『零』- 差不多接近£1亿吧(当时折合约HK$13亿)。」
康蕊君又透露,区百龄最初并不是很愿意让收藏公开展览,后来几经游说后才首肯。即便如此,当专家处理和鉴赏展品时,区百龄也坚持要在现场监督,可见他如何珍视藏品。
7|两度计划出版收藏图录,惟终未成事
区百龄收藏一直蒙上神秘面纱,其中一个原因是未有出版图录。然而,他其实曾经有此打算。
古董圈第一次收到消息,得知区勋爵要推出收藏图录时,反应自然是「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立即氪金预订。然而,大家不久后就收到退回来的订金,出版计划取消了。
出版收藏图录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像区百龄这样位于世界顶尖级数的人物,故众人尽管有感失望,但也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区百龄再计划出版收藏图录,金额每套是五位数港币。大家热情不减,仍然是立刻落订,皆因如此份量的图录,一方面非常值得珍藏,另一方面也是学习鉴赏的教科书了。
可惜这一次计划,最后也是无疾而终。区百龄藏品的全貌,相信要待逐步释出市场,加上在特备展览亮相的可能,方有机会慢慢揭晓。
佳士得去年为区百龄珍藏拍摄的宣传照片
清雍正 粉青釉葫芦瓶 双圈六字篆书款|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441万
明洪武 青花缠枝花卉纹菱口盏托|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378万
南宋 龙泉青釉葵口盘|2024年,佳士得「区百龄珍藏:首拍」,HK$30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