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1.6亿成交的「一河两岸」 倪瓒《江亭山色图》佳士得香港秋拍天价易主

佳士得香港亚洲艺术周昨日(28号)开始举槌,首日上阵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立即就见证本季首宗破亿成交。

「元四家」之一倪瓒的《江亭山色图》,历经长达45分钟的马拉松竞投后,以估价6.75倍的HK$1.35亿落槌,连佣近HK$1.6亿天价易手,令这幅「一河两岸」经典构图的巨作,成为佳士得亚洲史上成交价第四高的中国书画作品。

古书画拍卖不时有「黑马」跑出,今回亦不例外。断代明朝、书有赵孟俯款的《枯树赋图卷》同样引来炽热竞投,最终以估价68倍的HK$3,400万落槌,连佣近HK$4,200万售出。

总结本场成绩,131件上拍拍品,96件顺利觅得新主,录得73%成交率,斩获近HK$2.72亿总成交额。


拍卖现场众人举起手机,拍下《江亭山色图》落槌一刻


Lot 653|元 倪瓒《江亭山色图》水墨纸本 立轴|估价6.75倍落槌,成交冠军

创作时间:1368年作
尺幅:81.8 x 33.4 cm
题识:二月雨声从子月,三江舟檝住吴江。
春愁不醒如中酒,浪着狂风撼客窓。
戊申(1368年)三月十日叔珪友契邀游僧舍,以此纸索画。戏冩江亭山色并题近诗右方,瓒。
谢常(14世纪)题跋:江寒碧树倚苍烟,亭枕沧浪水接天。
极目鸟飞山色外,雪滩渔唱荻花边。
躄樵。
钤印:湖山清气、谢常、彦铭
藏印:笪重光(1623-1692):江上外史、笪在辛氏
王鸿绪(1645-1723):俨斋秘玩
弘晓(1722-1778):怡亲王宝、明善堂览书画印记、怡府藏书画印、冰玉主人珍玩
王季迁(1907-2003):王季迁印、曾归竹里馆
来源:

  • 王己千收藏
  • 现藏家得自上述藏家

估价:HK$20,000,000 - 30,000,000
落槌价:HK$135,000,000
成交价:HK$159,950,000


《江亭山色图》乃本场的明星拍品,拍卖官陈良玲以HK$1,800万起拍,引来至少五位藏家出价竞逐。

竞价战初期节奏相对明快,不消片刻叫价已达HK$6,000万。此后,叫价以每口HK$100万的幅度攀升,演变成漫长的拉锯战。当叫价至接近HK$1亿关口,藏家变得更加谨慎,叫价幅度收窄至每口HK$50万。

此时,竞价者基本上只余下两位,分别由电话席上的Ning Ge(亚太区客户策略经理)及Harriet Yu(中国资深客户顾问)代表。双方梅花间竹出价,各不相让,毅力十足。竞价战到了HK$1.35亿终于划上句号,Harriet Yu示意放弃,由Ning Ge代表的「8672」号牌电话客户胜出。

编按:较之其他板块,书画竞投节奏一般较为缓慢,拍卖时数往往颇为漫长。逾100口叫价的马拉松竞投,对于拍卖官而言,无论是控制节奏、保持专注、乃至清楚分辨出价方面,无疑都是一场考验。


Ning Ge(佳士得亚太区客户策略经理)替牌号「8672」的电话客户投得《江亭山色图》


Harriet Yu(佳士得中国资深客户顾问)

倪瓒(1301-1374),号云林,元无锡人,家富有,好读书作诗,能书擅画,明末为董其昌等奉为元朝四大画家之一。

倪瓒家藏古籍书画颇富,画以董源为师,变其山石披麻皴为折带皴,又参以诸家,与黄公望、王蒙往还友好,切磋取法,得益尤多,于绘画一道乃得傲然当世。此外还有他的「一河两岸」山水结构,在书画上是个很重大的突破,为后世效法。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云林画法,大都树木似营丘(李成)寒林,山石宗关同,皴似北苑(董源),而各有变局。」

到了元代末年的动乱时期,原本家境富裕的倪瓒,离家漂泊于太湖一带过着隐逸生活,住在船上一直创作。


本作上的倪瓒题诗


《江亭山色图》画作局部

《江亭山色图》据倪瓒款识画于:「戊申(1368年)三月十日」,因友人邀游僧舍以纸索画,遂有此作。

倪瓒绘作此画时已是晚年,江南已结束元末以来群雄竞逐的战乱,政归朱明,建号洪武,社会渐趋安定。这一年倪瓒从云间回到笠泽,画作书题甲子,不写新朝洪武年号,见得倪氏一惯远离政权的隐逸处世风格。

画中构图属于倪家山水常见的一河两岸,近岸坡石上前后绘高树五六株,品类不一,树下画小亭一座。画中间水面留白,形成上下两岸之间无形空间纽带的延伸,画上方以渴笔勾皴远山层峦连绵,略以浓墨米点,笔墨简练。


倪瓒《容膝斋图》,尺幅:74.7 x 35.5 cm|台北故宫藏

与《江亭山色图》可比的近例,可数现藏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后者属倪瓒晚年代表作。比较两幅作品,两者同样是倪瓒晚年之作,尺幅相近,同样采用「一河两岸」式构图,画中山石、小亭的摆位亦相当近似。

本作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出版、展览十数种,包括1999年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5及2024年两度于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已是海内知名倪瓒画迹。

除了艺术和学术上的代表性,《江亭山色图》的来源亦清晰有绪,予人充足信心。此外,私人收藏世界流通的倪瓒墨宝为数极少,也是成就天价的关键。


鉴藏名家王己千

画面左方有「躄樵」谢常题诗一首,谢氏元末明初吴江人,受业于杨维祯,隐居震泽。至清初有笪重光、王鸿绪诸家收藏,清中期为怡亲王弘晓所宝,至近代为王己千(原名王季迁)得于美洲。

王己千乃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先驱,同时为古书画鉴藏大家,在艺坛地位崇隆。与此同时,他的艺术成就与贡献广为国际认可,其时以「C. C. Wang」之名为西方世界熟悉。

《江亭山色图》今回由一个美国华人家族释出。此家族收藏书画已有数十年之久,跟当地许多重要藏家和学者关系密切,本作就是直接得自王己千。

《江亭山色图》如今以HK$1.6亿拍出,成为佳士得亚洲史上成交价第四高的中国书画作品。翻查纪录,头三位分别为以下巨作:

  1. 宋 苏轼《木石图》27.2 x 543 cm|2018年, HK$463,600,000
  2. 张大千《碧峰古寺》127.7 x 63 cm|2021年,HK$209,100,000
  3. 傅抱石《琵琶行》113 x 66 cm|2017年,HK$204,850,000


宋 苏轼《木石图》27.2 x 543 cm|2018年, HK$463,600,000


张大千《碧峰古寺》127.7 x 63 cm|2021年,HK$209,100,000


傅抱石《琵琶行》113 x 66 cm|2017年,HK$204,850,000



请横置手机观看

Lot 652|明 赵孟頫(款)《枯树赋图卷》水墨纸本 手卷|估价68倍落槌,成交亚军

尺幅:27 x 213 cm
题识:枯树赋。 (文不录)
贞观四年十月八日为燕国公书。
大德三年九月二日吴兴赵孟頫临。
钤印:赵氏子昂
孟淳、谢希曾、白珽、陈涣、九山人崈古、钱翼之、周天球、黄姬水、彭年、梁孜、文嘉、王世贞、文伯仁、黎文表、吕需同、沈伯麐、董其昌、徐渭仁题跋,共钤印三十二方。
毕沅(1730-1797)、毕泷(1733-1797)、谢希曾(18-19世纪)、谢蓉初、谢屺望、徐渭仁(1788-1855)等藏印共七十四方,半印二方。
潘奕隽(1740-1830)题签条:赵文敏枯树赋真迹。潘奕隽题。
钤印:奕隽
徐渭仁题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冬至上海徐氏从吴门西百花巷谢蓉初家购得,用价七十串钱壹千两。
钤印:徐渭仁
锦套签条:元赵文敏公临褚河南《枯树赋》。
元明诸家题跋,真迹上上品。长洲逸圃生谢屺望书。
钤印:逸圃生
来源:

  • 小川为次郎珍藏。

估价:HK$500,000 - 800,000
落槌价:HK$34,000,000
成交价:HK$41,980,000


《枯树赋图卷》带有元朝巨匠赵孟頫的款,断代却是明朝,意味行方倾向认为此作是明代书画家所仿摹的。正因如此,估价才会只定于HK$50万水平。

此作引来至少四位藏家竞逐,竞价战持续逾半小时,最终由现场手持「912」号牌的买家胜出。拍卖官陈良玲以HK$3,400万落槌,连佣近HK$4,200万易手。能够以如斯高价成交,有两个可能:一、藏家相信此作实为赵孟頫真迹;二、藏家认为此作非常出色,即使并非赵孟俯真迹,亦必然出自后世名家手笔,绝对值得这个价钱。

以今次的情况而言,第一个可能性比较高。

谈及元代书法,当推赵孟頫为「书坛泰斗」。他不仅是元初四大家之一,更兼书法家、画家、诗人、文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是公认的艺苑领袖人物。他的书风影响深远,启迪唐伯虎、文徵明等明代才子,甚至连乾隆皇帝亦是他的粉丝。

《枯树赋》由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所撰。庾氏颇擅文学,然时命多舛,因国灭而终生羁留北方。《枯树赋》一文乃借物寓人,以树木之荣枯,叹己身之遭际,赋文低回缠绵,感慨良深。


《枯树赋图卷》局部


《枯树赋图卷》书法部分,请横置手机观看

《枯树赋》后世临习者众,由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到今次所述的赵孟頫,乃至明代董其昌,清代姚孟起等,均有墨迹或刻帖传世。曾有评论比较褚遂良与赵孟頫的翰墨:「褚书既极秀逸,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赵则稳密端润,往往得笔外意,俱在山阴堂室间,正不当以时代论也。」

清末民初鉴藏家裴景福在《壮陶阁书画录》里记载,曾见多卷赵孟頫《枯树赋》,其中一卷亦有白珽、龚璛、董香光跋,或谓即毕秋帆刻入《经巡堂》本。本卷后跋纸有毕沅、毕泷藏印多方,或为刻入《经巡堂法书》第六册之原作也。

此作来自日本重要私人收藏,曾为小川为次郎(1851-1926)旧藏。出生于东京的小川为次郎,曾任第百三十国立银行副行长,后出任阪神电气铁道公司社长。

1911年清朝覆亡后,大量宫廷文物被皇室变卖,小川为次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构建其收藏体系。他受到罗振玉和京都帝国大学汉学家内藤湖南的深刻影响,其收藏包括5件日本国宝和32件重要文化财产。其中一件为人熟悉的藏品,乃王羲之后人智永禅师所写的《真草千字文》册。


其他重点成交


Lot 677|明 陈淳 草书李白《襄阳歌》水墨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542年作
尺幅:27 x 722 cm
释文: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题识:嘉靖壬寅(1542年)道复书于城南草堂,时值多乖,无怪其□足观也。
钤印:白阳山人、陈氏道复
江兆申(1925-1996)题跋,共钤印四方。
藏印:江兆申(1925-1996):茮原私记(十次,骑缝印)、灵沤馆、欹枕时惊落蠹鱼、足吾所好翫而老焉、即事多所欣将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
一印残缺
江兆申题引首:
鸿飞兽骇。陈道复书李青莲《襄阳歌》后第四百二十九年茮原江兆申用乾隆纸补为题首。
钤印:江兆申印、略兼止辞、人谓之樗
江兆申题签:陈淳草书李白《襄阳歌》长卷。辛亥(1971年)冬兆申。
钤印:兆申、茮原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落槌价:HK$11,000,000
成交价:HK$13,920,000


请横置手机观看

Lot 639|明 祝允明 行草《闲情赋》、《古风》水墨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510年作
尺幅:30 x 549 cm
释文:闲情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
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以抑流荡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
因并触类,广其词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
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
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
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
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
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
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
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音。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捐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
行云以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古风。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承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蝃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虮,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题识:庚午(1510年)夏六月避暑于竹堂精舍,元和征士携酒饷我,出素卷索书,汗雨如注,勉为书此。枝山居士祝允明。
钤印:祝允明印、睎哲父
藏印:张纯修(1647-1706):古燕张纯修见阳图书、见阳图书
罗振玉(1866-1940):罗振玉印、松翁鉴藏
其他:字喜臣、复庵、李起元
一印漫漶

估价:HK$1,000,000 - 2,000,000
落槌价:HK$6,000,000
成交价:HK$7,620,000


Lot 654|明 周臣《豳风诗意》设色纸本 立轴

尺幅:54.7 x 38.6 cm
款识:东村周臣。
钤印:周氏舜卿
乾隆(1711-1799)题画:东郭接西邻,姓惟朱与陈。
相逢皆至戚,不拟唤嘉宾。
谷贱鸡犹喜,糯收酒亦醇。
每图豳雅意,真弗愧周臣。
癸巳(1773年)季秋下瀚,御题。
钤印:干、隆
藏印:
乾隆: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
张庆麟(19-20世纪):张庆麟印、师竹斋主人收藏书画印、绂卿
长尾甲(1864-1942)题木盒:东村画法宋院体,一时称为作家。是帧豳风诗意,人物鸡犬备悉姿致,屋宇树石并极妙构,通灵入神,精诣绝俗,笔意苍劲,直逼晞古。曾入乾隆睿鉴上题御制,不知何时流落人间,遂超海东来为松阴先生所获。窃庆先生庋架又加一宝矣。大正辛酉(1921年)孟冬,长尾甲观因识。
钤印:雨山、长尾甲印
来源:

  • 方闻教授收藏
  • 现藏家得自上述藏家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落槌价:HK$2,600,000
成交价:HK$3,302,000


Lot 671|明 董其昌 临怀素《千字文》水墨绢本 手卷

创作时间:1613年作
尺幅:27.5 x 1405.5 cm
题识:临唐怀素千字文。
泾州刺史孙正甫自上计归,以秦碑怀素千文见贻,因临此本素书,虽称颠寔不逾法,虽称瘦实不露骨,如圣母碑亦唐时所刻,犹存此意。自叙帖稍有出入,前人疑信半矣。张长史千文潭帖刻八十余字,有龙蛇飞动之势,正可与素师千文并参。自二王行草外,独此自标胜会,所谓凿溷沌而独创者。是癸丑(1613年)八月望前一日书于宝鼎斋中。董其昌。
钤印:太史氏、玄宰氏
董其昌(1555-1636)题引首:字中禅。醉素千文源得逃禅之意。余漫参之。董其昌。
钤印:太史氏、董氏玄宰、玄赏斋
藏印:
吉纶(?-1826):止斋吉纶
吴子深(1893-1972):吴渔村绿野兄弟同赏
其他:大中承章、灏文堂供养
裱边吉纶(?-1826)藏印:止斋吉纶、时年七十有七
签条:董文敏临素师千文卷。誉研斋藏。
来源:

  • 香港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1996年11月1日, 编号329。

估价:HK$2,600,000 - 3,600,000
落槌价:HK$2,600,000
成交价:HK$3,302,000


Lot 675|明 张瑞图 草书《书评》水墨绢本 手卷

创作时间:1629年作
尺幅:27.5 x 471 cm
题识:崇祯己巳(1629 年)书于白毫庵中,平等居士瑞图。
钤印:审易轩、果亭山人、张瑞图印、白毫庵主
吴平(1920-2019)题跋:丁丑(1997)季秋余姚堪白吴平识。
钤印:吴平、堪白
藏印:
潘恭寿(1741-1794):莲巢
其他:
光霞鉴赏、天然如意斋书画印、研山珍藏、荫方珍玩、悦目赏心、小莲、茀庭、黄铠审定、铁卿家藏
签条:果亭山人草书真迹。
钤印三方。
布盒钤印:□□在外、春在善藏
估价:HK$2,000,000 - 4,000,000
落槌价:HK$2,600,000
成交价:HK$3,302,000


Lot 697|清 袁江 《消夏图》设色绢本 镜框

创作时间:1716年作
尺幅:119.5 x 163.5 cm
题识:
轩外长溪溪外山,卷帘空旷水云间。
高斋有问如何答,清夜安眠白昼闲。
丙申(1716年)三月拟赵清献句,邗上袁江。
钤印:文涛、袁江之印
来源:

  • 伦敦Sydney L. Moss Ltd,1983年。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落槌价:HK$2,500,000
成交价:HK$3,175,000


拍卖总结

拍卖行:佳士得香港
专场: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日期:2025/10/28

拍品数目:131
成交:96
未成交:35
成交率:73%
总成交额:HK$271,98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