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论坛:区块链是艺术市场的未来?

艺术世界向来不是积极拥抱科技的一群。佳士得近日却「走在最前」,召开论坛讨论「区块链」(Blockchain)的潜能。究竟这种创新技术是否艺术市场的未来?龙头拍卖行今次又为何如此急切应对科技问题?


佳士得召开论坛,讨论区块链在艺术市场的应用

区块链可视之为一本公共电子帐簿,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由于资料分散储存,且由每个运算点互相核实,所以无法被窜改,极为安全可靠。近年价值屡创新高的比特币(Bitcoin),就是区块链的首个重要应用。

打个比喻,你的银行户口资料只储存在一部电脑上。黑客入侵,可能盗用你的户口,或改变你的储款数字;电脑硬件损坏,资料可能就付之一炬。就算是云端储存,保安问题仍然存在。

现在,资料分散储存在一千部电脑中。这些电脑散布全球各地,本身没有关系,各自储存,互相核实。这样的系统下:一、黑客无法入侵;二、任何人都无法窜改;三、就算当中很多很多电脑坏了,资料仍然存在于网络世界中。非常简单来说,这就是区块链技术。

正如佳士得论坛所言,当代艺术最适合使用区块链。当代艺术家不少还在生,他们可以亲自认证作品真伪,加上来源和买卖在现代世界易于追查核实,统统写成不可窜改的记录。如果是实体作品,可以凭着影像辨识一类的技术,配对艺术品及其电子帐簿;数码艺术的话,则直接和电子帐簿完美结合。


teamlab数码作品《水粒子的世界》,去年在香港以近HK$190万成交

但如果是骨董古画呢?

区块链技术只能确保资料不被窜改,却无法保证资料千真万确。一件古玩,创造的艺术家、匠人在历史洪流里头,经手的收藏家和古董商不少亦已不在人世。它的真伪、断代、状况、来源,还是得靠专家去鉴定和判断,电子帐簿有多少项记录也无补于事。


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盖罐,去年在佳士得以HK$2.1亿成交

论坛上,佳士得代表如此形容区块链对艺术市场的影响,「愈透明就愈多信任,愈多信任就愈多交易,愈多交易市场就愈强劲。」

这句话大抵是准确的。假设一间小画廊想放售一幅画,它在业界名不经传,就算附上一堆证书、单据,你也可能生疑。如果画作资料和交易记录是公开且无法窜改,任谁都能随时查阅,有错误的话又易于发现,那么你自然更有信心,更愿意付钱。由于过往交易的宗数和时间都是公开的,大家也更容易掌握市况,追踪某位艺术家或某类作品的走势。


佳士得论坛

不过有些现在看不到的资料,将来应该也不会看到。先说收藏家,买什么、卖什么、花多少钱,大都不想让人知道。古董商亦不想别人知道手上有什么客人,以及自己在买卖中赚了多少。他们有权保障私隐,公开相关资料与否仍然是他们的自由。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是「去中心化」,可是读者或许已经留意到,要在艺术市场推行的话,仍然需要公司或机构去处理一大堆行政事宜,第三方角色无法完全抹去。假设一幅达芬奇画作要在区块链系统登记,买卖单据、艺术品照片、专家证书、展览记录、法律文件等,都需要第三方去确认资料属实且正确,否则整个系统就难有公信力可言。


佳士得论坛

上述程序必需人手处理,第三方难免会得悉艺术品拥有人的身份。当中的把关需要拍卖行一样的保密操守,非区块链能够解决。

回到佳士得论坛,有人认为要抓住商机,顺势改革艺术市场;有人则觉得时机未到,应当三思而后行。不过有一把声音是各方认同的 – 区块链必然会冲击艺术市场。佳士得的回应则是:「我们听到了这把声音。」


佳士得论坛

科技洪流,每个行业都无法抗衡。佳士得暗示有意发展区块链,大概是想早占先机。举凡交易本身以外,包括艺术品登记、身份认证、基本资料的输入与核实……无一不需要一个中心去处理。想想全球艺术品数量,就知道这需要何其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号召力。

艺术市场上,有如斯实力的公司寥寥可数。如果早着先机,抢到区块链应用的主导权,将来「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亦未尝不可。

*艺术市场而言,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交易、艺术品共有化等课题亦有关系,有机会再和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