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御窑,在中国陶瓷中上占有极为崇隆的地位。成就此般大名的关键,一字记之曰:蓝。
靛青幽谧丶深邃如宝石的蓝釉;绚丽鲜艳丶富渲染风韵的青花。同样以钴为呈色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蓝色在窑中高温绽放,与留白之处相互辉映,诞生出不世艺术杰作。
今季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带来逾200件精品,将于本月19至20号隆重举槌。这场横跨数千载岁月的艺术拍卖,正是以两件宣德蓝白重器领衔为首,揭开序幕。
Lot 1038︱明宣德 蓝地白花牡丹花果纹大盘 六字楷书横款︱士绅珍藏
- Guy de Villelume(1908-1991)男爵珍藏,拉戈尔格城堡,法国,至1988年
- 法国私人珍藏
- 《Ming: The Intervention of Imperial Taste》,纽约苏富比,2017年3月15日,拍品编号6
令蓝色在瓷器世界发扬光大的,乃是于苍穹下征战四方的蒙古人。元代不但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青花,又创烧出矜贵的高温蓝釉,从此改变了中国陶瓷发展方向。
不少权威学者及顶尖藏家,包括「天民楼」主人葛师科都认为,蓝并非中华传统主流色彩。青花与蓝釉所以于蒙元时期崛起,或许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也可能源自游牧民族的苍天崇拜。
其中最新颖大胆的,当数以蓝釉作地丶留花为主纹饰的设计。由于工艺甚为繁复,烧制失败率极高,大批不达标准的出品在景德镇即场打破丢弃,完整地流传后世者寥若晨星*。
成功率问题以外,耗费大量高质钴料也令制作成本变得异常高昂。及至明初洪武丶永乐两朝,御窑直接放弃烧制;直到宣宗即位,蓝地白花才得以复兴。可是,即使是有「仁宣之治」美誉的盛世,也无办法大批量产。
*编按:元代蓝釉器,包括纯蓝丶描金丶蓝地白花三种,存世者加起来仅在三十件以内
宣德花果瓷盘的纹饰布局可分三类,其中以本盘所属之第三类最为罕见:
- 盘心饰石榴花,周边缀蟠桃丶荔枝丶枇杷丶柿子四果,外壁缀四组折枝莲纹
- 盘心饰栀子花,周边缀石榴丶柿子丶葡萄三果,外围环绕一圈缠枝莲纹,外壁饰山茶花卷草纹
- 盘心饰牡丹花,周边缀石榴丶枇杷丶樱桃丶柿子丶蟠桃丶荔枝六果,外壁缀满一周菊花卷草纹
翻查公私收藏记录,造型纹饰皆与本器相同的宣德蓝地白花器,全球仅得六例。
其中三例,皆不可能进入私人收藏世界:一例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两例分别由北京故宫和大阪东洋陶磁博物馆珍藏,后者更获日本政府列为「重要文化财」。
本盘巧用暗花技术勾勒花瓣丶叶脉丶果实等轮廓细节,纹饰清丽细致,图案疏朗洒落,与绚丽夺目的蓝釉对比鲜明,散发出清雅绝尘的气息,诚为宣德御窑上乘之作。
不过在欣赏纹饰的同时,也别要忘了翻到盘底鉴识一番。
宣德蓝地白花器,可按外底分为两类。一丶外底施满釉,框内书两行六字款,乃后世官窑多所跟从的设计;二丶整个外底不施釉,年款则在外壁单行书写,如此模式基本上仅见于宣德一朝。
本盘属第二类,外底露胎,间有垫烧时垫饼遗留的铁质斑点,时代特徵明显。至于单行六字,在传统收藏圈亦被视为高级落款。
宣德以降,蓝地白花之例更如凤毛麟角,几近处于绝烧状态。直到三百年后,才于雍正一朝再度复兴。
宣德与雍正有不少共通之处:两人俱是明君,同样在位时间都甚短,却成功留下后世难以企及的精彩宫廷艺术品。
事实上,雍正不但复烧蓝地白花丶祭红丶洒蓝等经典宣御出品,又在重器上模仿单行六字横款模式,对宣德帝的品味可谓是推崇备至。
Lot 1039︱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盌 双圈六字楷书款
直径:17.2 cm
出版:
- 千秋庭,《中国美术搜集 - 创立10周年记念展览会》,东京,2006年,页74,编号102
展览:
- 大阪,日本陶瓷学会,大阪分局,「Late Yuan and Early Ming Blue and White」,1967年5月29 - 30日,编号34
- 东京,千秋庭,「中国美术搜集 - 创立10周年记念展览会」,2006年11月22-23日
估价:US$300,000 - 500,000
清三代之中,雍正帝以脱俗高雅的品味见称。他追摹的宣窑佳品,除了上述品种以外,还有青花瓷。
宣德青花誉满天下,烧造技术登峰造极,有「开一代未有之奇」的赞誉,而钴料发色正是此中关键。
其时使用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由于颜料含铁量高,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蓝结晶斑点,深凹胎骨,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艺术魅力。
基于「苏麻离青」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丶海水丶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本盌即为范例。
上文提及,青花之蓝是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其实不单是颜色,图纹也一样满载异国风情。
伊斯兰教严禁人物偶像崇拜,亦不允许绘制动物形象,故艺术上大量运用植物丶几何丶文字装饰。这种形态优美丶线条柔软富变化的美学,便为永宣官窑所吸收应用。
本盌外壁纹饰可分为四层,口沿绘一周回纹,器身饰缠枝莲纹,由一圈莲瓣从下衬托,足部则绘连绵卷草纹。翻到内壁又是别有洞天,中央双圈内绘绽放莲花,由石榴丶莲花丶牡丹丶菊花丶蜀葵五花围绕,口沿则绘画一圈装饰感浓重的花卉纹。
五花各有含意,石榴象徵多子多孙丶莲花代表出尘不染丶牡丹寓意富贵吉祥丶菊花是高洁长寿丶蜀葵则为坚毅不屈。本盌纹饰之布局与画工,无不显示出当年的独到匠心。
早于1967年,本盌便在日本陶瓷学会的大阪分局展出;至2006年,又于千秋庭10周年纪念展亮相,并收录于展览图录之中。
此家银座著名古美术店,由业内巾帼大岛千秋创办,经手过无数精品重器。其中最为人熟悉的,乃南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盌,由千秋庭为东瀛收藏大家「临宇山人」掌眼购入,后于2015年藉纽约佳士得释出,以US$1,170万天价成交,至今仍为圈中佳话。
堪与本盌对比参考之宣窑近例,见于各地著名收藏,包括台北故宫及大英博物馆。另有一例为葛氏「天民楼」旧藏(下图),2019年经香港苏富比拍卖,以逾估价2.8倍的HK$857万高价成交。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盌︱2019年,香港苏富比,HK$857万成交
大岛千秋于2020年退居顾问,把千秋庭交由爱徒井上健司继承
Lot 829︱十七/十八世纪 黄花梨嵌大理石靠背椅四张成堂︱重要美国私人珍藏
拍卖界近年掀起「黄花梨热」,以这种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多次刷新纪录,而佳士得正是其中重要推手。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举槌,俱是有口皆碑,叫好叫座。
是次明式家具的焦点,落在黄花梨嵌大理石靠背椅之上。所谓「四张成堂」,即原组四件齐全。历经三百多载岁月变迁,从故土跨越太平洋到达彼岸的美洲,至今仍然能够聚首一堂,保全完好,非常难得。
珍罕的「四张成堂」黄花梨家具只要现身拍场,每每都引起藏家追逐。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亚洲艺术教父」安思远(Robert Ellsworth)的一组圈椅,于2015年在纽约佳士得以US$968.5万破纪录易手。
接着在2017年,一组「四张成堂」团龙纹交椅登场,以估价35倍之多的£529.6万拍出,摘下该季伦敦秋拍成交之冠。
此组黄花梨靠背椅,可说是融合了家具与绘画之美。
明式家具以简约美学见称,在结构造型的妙思以外,也很着重呈现木材自然纹理。本品背板选择以大理石为饰,石材上的自然纹理,犹如水墨世界的山水佳构,浓淡有致,起伏连绵,连成一气却又景观各异,浑然天成。此等神韵意境,恰好与明式家具背后的哲学不谋而合。
至于大理石上方的如意头纹饰,采用了近似于「画中有画」的设计,亦显示简中见繁的匠心。
1996年,加州文艺复兴山庄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于纽约佳士得举槌,107件家具历经场场争夺战后悉数售出,斩获逾US$1,120万成交额,写下中国艺术品单场拍卖纪录。其中一件十七世纪的黄花梨嵌大理石插座式屏风,更成为拍卖史上首件冲破百万美元大关的中国家具。
黄花梨为木中之黄金,木材多采自东南亚及海南岛。其木质细密坚韧,纹理如行云流水,色泽温润丶多样,从浅黄到赤紫,木香清雅。树龄越长,制成之木材越大,亦更名贵,木纹秀丽者,更属至珍。黄花梨生长缓慢,长久供不应求。
明中叶起,朝廷开放关口,取消了之前设置的进口禁令,吸引外邦引进各式奢侈品,黄花梨器即为其一。明清两世, 最负盛名的家用家具类型皆为黄花梨与紫檀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趣味,更被宫廷指定为御用家具木材。
明式家具的特点,在于既是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同时亦为融入日常生活的用具。以今回的靠背椅为例,比起各类扶手椅更为轻巧,多整组靠于墙壁而置,供人放松乘坐。
事实上,除了专注于古董的传统藏家以外,明式家具亦甚得跨门类藏家之喜。笔者以往拜访藏家居所,就欣赏过不少黄花梨家具与古典雕塑造像丶战后抽象画作丶乃至当代数码艺术置于一室的脱俗美学。
Lot 1048︱元/明 十四至十五世纪 钧窑蓝釉三足洗「一」字款︱朱韦德伉俪(Fritz and Lucy Jewett)珍藏
直径:25.5 cm
来源:
- G.T. Marsh & Co.,蒙特雷市,加利福尼亚州,1970年
出版:
- M. A. Clark, 《Jade & Other Arts: The Collection of Mr. & Mrs. George F. Jewett, Jr.》,旧金山,1983年
估价:US$300,000 - 500,000
宋代五大名窑一直围绕着诸多谜团。以钧窑为例,就有着激烈的断代之争。
钧窑分两类 - 民钧和官钧。民钧是商品,民间自由买卖,多是小巧玲珑之器,公认始于北宋,无甚争论可言。官钧则为皇室专用,多属尺寸较大的用器,举如是次举槌的三足洗,传世品稀有。
古董圈大致分成「宋朝说」与「元明说」,前者相信官钧于赵宋之世已经诞生,后者则认为元明才开始烧制,两派各有论点和考古证据支持。
大型拍卖行为保障买卖双方,如今基本上都把官钧定于元明时期。虽然断代比宋朝晚了三百多年,惟官钧成交价非但不见下挫,反而节节上升,如今拍卖纪录已达RMB 4,887万之高。
接着是三足洗这种器型,究竟是花器还是笔洗,亦引起过炽热辩论。
众所周知,宋徽宗治国一塌糊涂,艺术修养却是超卓。他通音律丶擅绘画,但一直对自己的字不满意。一次皇宫宴会,徽宗兴之所至,亲自击鼓表演,陶醉于鼓声之间。当夜,喝醉了的徽宗发了一个梦。
梦中,他看见自己拿笔在洗里一蘸,于三足支撑的大鼓上奋笔疾书。翌日醒来,他立刻命令臣下解梦。大臣说:此乃取大鼓灵气,融于笔洗,皇上如用鼓式洗来练笔,定能写出绝世书法。徽宗闻言大喜,令钧窑工匠烧制出三足笔洗,外饰鼓钉,以之练字,终于写出鼎鼎有名的「瘦金体」。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一丶承接传统观点,认为官钧产于北宋,且深受皇室所喜;二丶三足盆应是笔洗,而非花器中的盆托。
上述传说虽然动听,但收藏讲求的始终是实证考究。
官钧大器,无论是花盆还是三足盆,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数字,代表器物大小。数字愈小,器物尺寸愈大。本器底款为「一」号,即为宫廷中最为硕大的钧窑三足洗。
如果三足盆是笔洗,那就很难解释数字有何用处。反观若为花器盆托,号码正好用于配对相应大小的花盆。事实上,拥有不少官钧大器的哈佛艺术博物馆,就曾经把花盆和三足盆放在一起,器型刚好能完美结合,更证明了三足洗实乃栽花雅器。
元/明初 钧窑天蓝「四」字仰钟式花盆︱2018年,佳士得香港,HK$3,370万成交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以变化万千丶变幻莫测的釉色而闻名,打破了宋代单色瓷独步天下的局面,开拓出厚釉彩斑的新领域。
传世官钧呈色,多以蓝釉或紫釉为主调。翻查过往拍卖,2018年11月在北京以RMB 4,887万破纪录的「六号」花盆,以及数日后于佳士得香港以HK$3,370万高价易手的「四号」花盆(上图),同样是以蓝釉为主调。
本器来源可追溯至1970年,当时为经营东方艺术的加州古董店G.T. Marsh & Co.所有,后来为朱韦德伉俪(Fritz and Lucy Jewett)雅蓄。
这对夫妇乃旧金山有名的慈善家,于50至60年代踏上收藏之旅,情倾中国古玩。丈夫Fritz有份协助创办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曾任华盛顿国家艺廊信托人;妻子Lucy在收藏古董与珠宝以外,尤其喜欢芭蕾舞,在世时一直不吝资助舞者及舞蹈团。
Lot 1054︱清雍正 粉青釉三羊开泰尊 六字篆书款︱朱韦德伉俪(Fritz and Lucy Jewett)珍藏
本品与上述钧窑三足洗一样,同为朱韦德伉俪珍藏,为世所稀。翻查全球公私收藏记录,同样带雍正年款的近例只得一件(下图),施窑变釉,2006年在佳士得香港上拍,以近估价5倍的HK$224.8万成交。
清三代御窑出品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因为其时国力强盛,亦与天子好古敏求的品味有着莫大关系。此尊身满施粉青釉,肩部堆塑三羊首为饰,灵感取材明显源自先秦青铜羊尊造型。
殷商青铜器,若然上有羊首,等级必定不凡,代表重器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四羊青铜方尊」,大英博物馆和东京根津美术馆的「双羊尊」,以及台北故宫的「钩连乳丁纹羊首罍」等。
小羊哺乳时,会跪下来轻吮母羊的奶,故羊在古代被视为孝道典范。与此同时,先民也视羊为纯洁高贵的象徵,十分适合作为奉献祭品。
清雍正 窑变釉三羊开泰尊︱2006年,佳士得香港,HK$224.8万成交
商 四羊青铜尊︱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尊以三羊首为饰,则再添「三阳开泰」之吉祥寓意。
《周易》载:「十月为坤卦,纯阴之像;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意思是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物更新。
与此同时,儒家又有「君为阳」丶「父为阳」丶「夫为阳」的思想,故三羊纹饰受到皇家推崇,成为官窑经典纹饰。
青瓷在中国艺术史上源远流长,原始青瓷可追溯至夏商之际。此后,历朝历代都烧制出有名的青釉器,举如越窑秘色瓷丶汝窑的天青釉丶龙泉窑的梅子青丶永乐御窑的翠青等等。
清宫的青瓷,一般按颜色深浅分成三类:青色较浅者称为粉青丶较深者称为冬青丶更深者曰豆青。市场上,粉青尤得收藏家所喜,价格自然亦高于另外两者。
满清自雍正一朝起,对釉料铁含量的掌握和还原气氛的控制已然熟练,把青釉工艺推向新的高峰。
此件景德镇御窑器,所罩粉青釉温润柔和,配以三羊装饰,与及近似摇铃尊的独特造型,尤显雍正帝古拙高雅之品味。
Lot 1081︱清乾隆 黄地粉彩花卉五福纹宫盌两件 六字篆书款
直径:18.5 cm
来源:
- 私人珍藏,东京
出版:
- 千秋庭,《中国美术搜集 - 创立10周年记念展览会》,东京,2006年,页95,编号131
展览:
- 东京,千秋庭,「中国美术搜集 - 创立10周年记念展览会」,2006年11月22 - 23日
估价:US$200,000 - 300,000
清三代的艺术品味,并不是单纯拘泥于古法,而是在摹古基础上注入创新元素。在芸芸推陈出新的御瓷之中,乾隆帝很早就爱上了此类黄地花卉宫盌。
乾隆二年,臣下上呈大批仿古创新的御窑瓷器,包括霁红丶青花丶青釉丶娇黄等等,他独独认为「洋彩黄地洋花宫盌甚好,再烧造些」。不但如此,「东青釉拱花罇丶嘉窑青穿枝莲八宝双珠大罇丶嘉窑青龙穿枝莲天球罇,此三样照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上花样烧造些。」
大家欣赏这两件宫盌时,很容易感受到浓烈的西方艺术气息。事实上,本品确为欧洲绘画与巴洛克风格影响下的产物。
中国瓷器发展来到清朝,在彩瓷上开拓出另一番光景。根据传奇督陶官唐英,洋彩与粉彩的分野,在于前者采用了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特徵如下:
- 使用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表现圆状物体
- 花卉叶纹上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
- 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洋花: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设计构图
本品外壁的花卉图纹与绘画技法,笔者认为已颇为符合唐英所言之风格。佳士得把本品定为粉彩,则显示出此家龙头拍行的标准,态度之严谨值得效法学习。
本品另一个美学特点,在于外壁绘画繁复华贵的各式花卉,内壁则是相当简洁地以五只蝙蝠为饰,形成强烈对比。
五蝠以矾红釉绘之,象徵五福临门,亦取谐音带鸿福齐天的吉祥寓意。蝙蝠嘴旁须发仍存,既显示出画工之一丝不苟,也体现本品状况之佳。
细赏这两件乾隆宫盌,会发现图纹装饰如出一辙,釉色画工却是截然不同。
一盌花卉以明亮饱和的珐琅绘就,枝叶阴影柔和均匀;另一盌的花卉色调虽然较为柔和,但就更强调使用黑白珐琅,形成对比更为强烈的纹理。
两盌迥异之釉色画工,均可于南京博物院找到近例对比。与此同时,市场亦有一例(下图),早于1992年的佳士得香港春拍易手,再于今年的苏富比香港春拍举槌,以估价3.5倍的HK$139.7万售出,堪与后者风格比较。
清乾隆 黄地粉彩洋花内五福宫盌︱2024年,香港苏富比,HK$139.7万成交
Lot 803︱西周早期 公元前十一至十世纪 青铜方鼎
铭文:丙作父乙
高度:22.5 cm
来源:
- 秦峰男珍藏,神户,1995年前后购于日本(传)
出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卷4,北京,1984年,编号1832(拓片)
估价:US$150,000 - 250,000
去年秋季,佳士得为秦峰男策划单一藏家专拍,反应甚为不俗。以南宋龙泉青釉瓶为首的一系列古玩,合共斩获逾US$290万。
事隔一年,这位关西名古董商再有10多件珍藏的古青铜器于纽约登场,其中以此蛇纹方鼎最为瞩目。
方鼎器制沉雄丶厚实,纹饰庄严丶神秘,乃中国青铜文化之代表。鼎本为烹饪之器,传説大禹以九牧精金铸九鼎后,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徵。除了作为祭祀与宴飨的礼器,周人也会在墓中陈设单数的鼎,以示身份之尊贵。
器形以外,蛇纹亦和中华文明有着莫大关系。
不少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都指出,先民曾长期崇拜蛇图腾。当中的例子和证据,包括人首蛇身的神祇女娲,夏禹姒姓与名字与蛇的渊源,乃至二里头时期的蛇纹陶器等等。
及至商代,最重视的图腾虽然变为玄鸟,但蛇纹饰仍然流行。蛇水陆两栖,又会脱皮冬眠。在尊鬼神的商民眼中,这种生物拥有神秘力量,无疑能穿梭凡间与冥界之间。
「蛇」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显示它在卜卦中有所寓意。民间信仰中,蛇有守护与通财之能,举如商贾梦中见之,就被视为发财吉兆。
本方鼎之蛇纹,乃饰于外壁上部狭长之处,辆以商周常见的雷纹为地。在《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美国收藏大家Arthur Sackler收藏的西周青铜礼器)一书中,亦可找到如此设计的方鼎。
方鼎上的「丙作父乙」铭文
古青铜器上但凡有铭文的,无论是历史还是金钱价值都会有所上升。本方鼎断代西周早期,铭文曰「丙作父乙」,意思是丙为父亲乙制作这件礼器。
商民崇天重祭,会以天干「甲丶乙丶丙丶丁丶戊丶己丶庚丶辛」取名,称为日名。是故,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又称大乙,名君有武丁,纣王其实叫帝辛。据考究,日名虽为夏商习俗,但直到西周中期才开始逐渐式微。
北京故宫馆藏的西周青铜方鼎之中,亦有刻上「丙父乙」为铭文之例。
秦峰男(左)为关西著名古董商
秦峰男属于战后婴儿潮世代,在日本从农业社会转型至工商业的大潮流中成长,毕业后迁居东京,在一家医疗设备贸易公司上班,挨家挨户到诊所推销商品。
正是在此期间,秦氏爱上古玩,并踏上收藏之路。1970年代,他毅然辞职,开始经营古董生意。几经努力,他终于在1980年代自立门户,名为秦氏古美术(Hata Kobijutsu),坐落大阪西天满「古董街」老松通,与平野古陶轩等老字号为邻。后来随着生意蒸蒸日上,又在神户附近的芦屋市开设第二间古董店。
2008年,他委托纽约佳士得拍卖南宋龙泉窑青釉鱼龙耳瓶,乃江户末期大名松平不昧旧藏,估价US$80万,结果在热烈竞投下以US$228万高价售出。自此,秦氏在国际拍场更是活跃。
有趣的是,秦氏在日本「诸神之乡」出云出生,家族在出云大社附近酿制酱酒。不知道如此背景,是否令他爱上青铜礼器的原因之一。
Lot 1060︱清雍正 仿汝釉如意耳抱月瓶 六字篆书款
高度:57 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2006年7月12日,拍品编号131
估价:US$150,000 - 250,000
宋代美学,堪称中华历史上一个难以攀越的高峰。以一众名窑烧制的单色釉为例,便在陶瓷世界达到了器形与颜色的极致,成为简约美学之一代绝唱,并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千载岁月的宫廷御器。
在这个单色釉的黄金时代,当以闻名天下的汝窑称王。汝窑釉色主要为天青丶天蓝丶淡粉丶粉青丶月白,有「雨过天青」之美誉,于北宋时为贡御极品,至南宋时已是「尤难得」,及至明朝更被封为五大名窑之首。
后世追慕汝窑美学的历代帝王之中,以雍乾两朝的仿汝瓷器最为成功,取得形神兼备之效。是次举槌的雍正朝如意耳抱月瓶,正是一例。
有明一代,宫廷曾发送宫中旧藏的宋瓷样品,令景德镇御窑厂仿制,文献称之为「发宋器」。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载「(宣德仿汝)又有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丶汝窑敌。」可见仿汝釉技术,在明宣德时期已臻成熟。
汝窑呈色清纯宁静,符合赵宋之世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然由于极为珍罕,皇城所藏的传世品数量亦远远无法满足清帝所需。
是故,雍乾两帝皆授意仿制。在传奇督陶官年希尧与唐英的努力,以及御窑厂新增的仿古作体制之下,不但成功复烧,品质更是出彩不凡,超越了宣德盛世出品。
其中,又以雍正出品更为稀见。以北京故宫为例,馆藏乾隆朝仿汝器达130多件,而雍正朝的则仅70多件。
清雍正 仿汝釉如意耳葫芦扁壶 六字篆书款︱2021年,佳士得香港,HK$782万成交
抱月瓶乃瓷器界经典名物,曲线圆滑,颈部细直,附带双耳,因形似满月而得名。
这类器形本身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陶制扁壶可追溯至西元前二千年左右,流行于西亚及地中海地区,用于长途跋涉旅行。随着冶金技术提升,金属扁壶逐步取代陶制版本:上方口部渐收,可防止液体溢出;两侧系耳用来捆绑绳索,吊系于人丶马丶骆驼之上,方便移动。
瓷胎扁壶,乃是明朝匠人吸收此等异国风情,再加以裁化而创烧出来。
大型抱月瓶烧制不易,容易承受不佳窑内高温而坍塌变形。本器乃仿明初抱月瓶而制,达57 cm高,尺寸异常硕大,器形仍烧得优美,相当难得。至于足际露胎处刷酱褐色护胎釉,为仿宋器铁足之意,足见雍正帝摹古是如何一丝不苟。
翻查纪录,一件器型丶釉色丶大小与本品甚为相似的近例(上图),属民国第二任大总统徐世昌旧藏,于2021年在佳士得香港亮相,当时以HK$782万高价易手。
Lot 1030︱十世纪 白釉罐
宽度:14.7 cm
来源:
- 广田松繁(广田不孤斎,1897 - 1973)珍藏
- 穗积重威(1893 - 1959)珍藏,入藏于1943年前
- 林原家族珍藏,入藏于1960年代
出版:
- 奥田诚一,横河民辅,大河内正敏编辑,《陶器图录》,东京,1938年,页62,编号82
- 小山富士夫,《宋磁》,东京,1943年,编号12
- 《世界陶磁全集》(卷10:宋辽),东京,1955年,编号75
估价:US$60,000 - 80,000
最后为大家介绍一件颇具「黑马」味道的高古瓷。
近年拍卖市场中,不时有历史久远的白釉器远超预期成交。举如2021年,一件断代隋唐的白釉高足杯在纽约上阵,估价仅US$6,000,结果以估价逾110倍落槌,连佣US$84万售出,成为圈中热话。
白瓷始烧于北朝晚期,在隋代发展迅速,制作技巧不断提高。到了唐朝,白瓷生产进入黄金时期,窑口林立北方,尤以河北邢窑最为著名。至此,中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相互争艳的局面基本形成。
本白釉罐断代十世纪,即为五代十国末期至宋辽早年之世,器型与如此花卉浮雕装饰甚为鲜见。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著作《北京龙泉务窑辽代瓷器科技研究》
造型与尺寸相当,而花卉浮雕较为模糊的例子,于90年代在龙泉务窑出土。另有一白釉壶例子,肩部周围有类似的花卉装饰,判断应属冮官窑十至十一世纪出品。
契丹人于十世纪初建立辽国,陆续在各地设立「五京」管理政事,同时在每京附近建设窑场烧瓷。其中,龙泉务窑位于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冮官窑则位于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市)。这处窑口炉火旺盛,令辽代瓷器正式进入历史舞台。
今回举槌的白釉罐,明显受到以白瓷闻名的定窑影响,这一点亦与在定窑附近的辽代窑场相似。
本罐最早可追溯至二十世纪早叶,为广田不孤斎收藏。此君为东瀛古董界大腕,于1924年创办「壶中居」,亦是上述「千秋庭」大岛千秋的师傅。
拍卖详情
拍卖行:纽约佳士得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品数目:209
预展日期(纽约时间):
- 2024/9/13 - 14︱10am - 5pm
- 2024/9/15︱1pm - 5pm
- 2024/9/16 - 17︱10am - 5pm
- 2024/9/18︱10am - 2pm
拍卖日期(纽约时间):
- 2024/9/19︱9am(拍品801 - 917)
- 2024/9/20︱9am(拍品1001 - 1093)
查询:
陈嘉安
asianartny@christies.com
+1 212-636-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