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允臧斋拍卖将于2024年1月7日举行秋季拍卖会,其中涵括自然史中的化石,酒品、当代与近现代艺术、东方古代雕塑,以及中国骨董工艺品等门类,其中不乏来源有绪,传承清晰的艺术品,也有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文化瑰宝。以下整理了精选拍品的名单资料,让诸君可以一文尽览之。
Lot 110|中生代 侏罗纪 柄海百合
产地 : 德国 赫兹马登
尺寸: 150 x 80 cm
估价:
NT$ 800,000 - 1,200,000
RMB 189,000 - 300,000
USD 18,900 - 37,000
柄海百合具有显著的外型特征,平均体型较大。出自德国赫兹马登的柄海百合化石姿态优美,特殊的金属质感,是为化石化过程中被黄铁矿置换后埋藏于油页岩中;围岩析出微微光泽,整体犹如大自然亲手打造的艺术品。
Lot 112|中生代 侏罗纪 窄吻狭翼鱼龙
产地 : 德国 赫兹马登
尺寸:136 x 60 cm
估价:
NT$ 1,500,000 - 2,500,000
RMB 355,000 - 592,000
USD 47,400 - 79,100
窄吻狭翼鱼龙属拥有狭长吻部、窄鳍状肢;从他们流线型的身体可以见得其为泳速很快的海洋生物。自德国赫兹马登(Holzmaden)发现保存相当良好的化石,同时也是该地区代表性化石之一;骨骼清晰的窄吻狭翼鱼龙与沉黑油页岩相互辉映,是为精美与珍稀并存的物件。
Lot 321|商中期 - 晚期 青铜兽面纹斝
高度:26.5 cm
估价:
NT$ 1,000,000 - 2,000,000
RMB 237,000 - 474,000
USD 31,600 - 63,200
来源:
- 美国施德尔氏旧藏 Joseph J. Schedel(1895- 1981)。
- 纽约佳士得,1989/12/2,Lot 29。
参阅:
- 商晚期兽面纹斝,高 28.2 cm,安阳小屯18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藏。
- 商中期或晚期 兽面纹斝,纽约苏富比,2012/9/1,Lot 97,高 31 cm,成交价:US$170,500。
拍品敞口,束腰,鼓腹,圜底,下承椎状足。口沿上立有两个巨大的菌状帽柱,鋬手、三足光素,范线清晰可辨。胸部、腹部设有两层纹饰带,分别由T形角和C 型角的大兽面组成,锯齿状的血盆大口,以及高凸的臣字眼的视觉效果震摄人心,饕餮剩下的身体部分和羽毛皆以云纹勾勒,栉比鳞次,布局缜密,令人过目难忘。
这类敞口束腰的斝滥觞于夏代,底承三足,用以架柴火,大概与爵扮演相似的温酒功能。相较于平底斝,圜底斝出现时间略晚,存世数量也较为稀少。如发现不少商中时期铜器的郑州白家庄,即同时出现平底、圜底两种形制的斝,说明两者曾同时被使用,功能相仿,可能更多取决于器主的喜好。持本斝与白家庄发现的圜底斝并观,即可发现,本斝的兽面装饰更为繁复,年代较晚,不过早于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的兽面纹斝,说明本斝的年代当落在商中、晚期之间。 1977 年安阳小屯 18 号墓出土的兽面纹斝,不论器形、装饰风格皆与 本斝相仿,可引为年代的重要参照。
本斝的特别之处在于,既延续商中期以来的传统(器形、风格特征)与粗放遒劲的气质(如缺乏精细打磨的范线),一方面也透过兽面纹的华丽设计(已跳脱商早期的简单线刻兽面纹),承上启下,布局华丽而生气昂扬,不似部分晚商铜器装饰流于程式化、缺乏生命力。纽约苏富比在2012年拍卖日本旧藏的兽面纹斝,不论器形风格、装饰皆与本斝相同,当年以逾17万美金成交,本斝估价更为合理,品项完好,值得感兴趣的藏家朋友关注。
玉器专书《Splendor of Jade: Four Thousand Years of the Art of Chinese Jade Carving》
俄亥俄州The Schedel Arboretum and Gardens花园
俄亥俄州The Schedel Arboretum and Gardens花园
Schedel 在俄亥俄州Elmore 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俄亥俄州享负盛名的花园(The Schedel Arboretum and Gardens)即出自其家族,Joseph J. Schedel(1895-1981)出生在德国,一战前后来到巴拿马、古巴寻找新的机会,随后才在美国中部定居下来,二战以后、事业有成的Joseph 开启了艺术收藏,在中国玉器领域,他可以说是美国最有名的收藏家之一,他在1974 年出版的玉器专书《Splendor of Jade: Four Thousand Years of the Art of Chinese Jade Carving》即邀请到台北故宫玉器专家那志良为其作序。
据Schedel基金会的记载,Joseph在1979年陆续购藏20件博物馆等级的商周铜器,本斝应该即是这批收藏的其中一件。据悉 Joseph毕生没有转手过任何一件收藏,近30余年来,国际拍卖行偶见的 Schedel收藏,皆是在1989年其夫人(Marie)过世之后才流出。本斝出现在佳士得,也正好是在这一年。
Lot 328|战国早期 青铜嵌红铜龙纹方豆
高度:30 cm
估价:
NT$ 2,000,000 - 4,000,000
RMB 473,000 - 946,000
USD 63,200 - 126,400
来源:云中居珍藏,1994 年或以前购于香港。
参阅:
- 春秋晚期 镶嵌红铜龙纹方豆,河南固 始侯古堆出土,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高29.7 cm。
- 春秋晚期 圆盖豆,寿县蔡侯墓出土。
本器为少见的方形盖豆,厚柄高足,若根茎蔓生,线条写实曼妙。盖器相互对应,器腹略深。盖高隆,侧面呈圆弧状,平顶,盖缘有四个几何化的龙形立钮,盖沿、器沿呈折沿之姿,厚方唇,盖沿有四个小兽面边卡,值得注意的是,兽首的双角是由夔龙组成,装饰繁复,别具巧思。器腹有四个环,侧面皆以西周晚期流行的重环纹为饰。而盖上的龙形立钮,可以在寿县蔡侯墓的盖豆盖上找到相同的设计,也为我们定位本件方豆的年代提供参照。
红铜镶嵌的各样龙纹,以及几何化的神兽纹为本器主要、最为醒目的装饰,自盖顶而下,依序为柿蒂纹、走龙纹、工字纹、走龙纹以及足上的神鸟纹,布局讲究,将整件器物铺满华丽的装饰,搭配高凸的钮、环、兽面边卡,烘托出精采的立体视觉享受。
研究指出,这类在预先铸好的图像凹槽嵌入红铜薄片,藉由红铜的色泽突出图像的装饰效果的崭新工艺风尚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在战国早期的山西、河南地区最为流行。在战国中期以后,逐渐被水陆攻战图等为代表高浮雕刻纹图像铜器、错金银铜器所取代。记录清代皇室收藏的《西清古鉴》收录数件镶嵌红铜的器物,清一色为酒器之属的瓢壶、圆壶,没有任何食器的存在,这也可以说明本器的珍稀,即便如清代皇室收藏之博赡,也没有见过镶嵌红铜的食器。
本方豆系目前已知唯三的镶嵌红铜方豆,另两个是同出于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大墓的方豆。三件方豆尺寸相仿,唯方豆器形略呈圆弧,不若本豆棱角折沿明显,此外,其高足作八边形的柄设计,这也是两者相异之处。在镶嵌红铜方面,两者同样是八层纹饰,不过方豆的龙纹、神兽纹排列较为细密,相比之下,本豆所呈现的更为洒脱大器。侯古堆大墓的主人被认为可能是宋国公主,亦即吴王夫差夫人,该豆铸有四字铭文:「之饪」,特别记录到这类方豆器为,这也是仅此一见的方豆自铭之例,说明方豆这类并不在传统重要礼器范畴的新兴器种,已经跃升为春秋战国之际高级贵族不可或缺的礼器,并拥有独特的器名,标志他们打破周礼规范,走向崭新的时代。
本豆为知名的「中国古董教父」云中居张伟华先生旧藏,自 1990 年代收藏至今,雪藏近卅载,如今首次面世,弥足珍贵。这也是允臧斋艺术继春拍红铜镶嵌大壶之后,再一次得到张伟华先生的委托,将雪藏多年的珍稀器种方豆首次释出,这同时也是目前唯一可流通的红铜镶嵌方豆,收藏价值无庸赘言,值得感兴趣的藏家朋友关注。
Lot 333|西周早期 善斋旧藏「散姬」方鼎
高度:22.5 cm
估价:
NT$ 9,000,000 - 18,000,000
RMB 2,132,000 - 4,265,000
USD 284,800 - 569,600
铭文(器内壁): 「散姬作尊鼎」
来源:庐江刘体智(1879-1962)旧藏。
著录:
-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1935 年,卷二,页33.4。
-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史语所金石拓本资料库藏,登录号:187677-033-4。
- 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1934年,卷二,页28.3。
-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937年,卷二,页51.1。
- 罗福颐《三代吉金文存释文》,1939 年,卷二,页38,第 562。
- 王国维、罗福颐,《三代秦汉吉金著录表(八卷)》,1933 年,表一,页 25。
- 福开森,《历代著录吉金目》,1937 年,页 116。
- 严一萍,《金文总集》,台北,1983 年,编号 070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1984 年,编号 02029。
- 王献唐,《国史金石志稿》,青岛,2004 年,编号2083。
- 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2012 年,编号 01440。
研究:
- 黄盛璋,〈铜器铭文宜、虞、夨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考古学报》1983.3。
- 李仲操,〈两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古文字研究》18 辑,1992。
- 曹定云,〈西周夨国考〉,《出土文献研究》第 5 集,1999。
- 李朝远,〈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的进展 - 从〈州原遗址与西周铜器〉谈起〉,《中国文物报》,北京,
- 2004 年 4 月 30 日,页 7。杨亚长,〈夨国与散国族姓问题之辩说〉,《中原文物》2007.5。
- 陈昭容,〈「夨姬」与「散姬」── 从女性称名规律谈夨国族姓及其相关问题〉,《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三辑,2012。
- 陈颖飞,〈清华简〈良臣〉散宜生与西周金文中的散氏〉,《出土文献》第九辑,2016。
参阅:
- 西周早期 伯方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高 24 cm。
- 西周早期 扬方鼎, 伦敦苏富比,2015/5/13,Lot 103,高 25.5 cm,估价£400,000 - 600,000。
- 西周早期 德方鼎,上海博物馆藏,高 24.4 cm。
- 西周晚期 散氏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西周晚期 散伯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拍品立耳略向外撇,厚唇,鼎腹四面皆覆盖一个大兽面,共设八个扉棱,下承四个细长柱足,其上皆饰一小兽面。器内壁铸有一行五字的铭文:散姬作尊鼎。本器的装饰延续晚商以来的华丽样式,以细密的云雷纹衬地,其上为栩栩如生的饕餮,圆睁高凸的双目则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即是所谓的「三层花」样式,烘托出立体的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本器的兽面纹已呈分解之姿,主体画面被巨大的头部所占据,其中又以T 字形的兽角最为醒目,上海博物馆藏一件西周早期的鬲鼎,其兽面纹也有相同的T 形大兽角,可作为本器年代参照。此外,宝鸡国墓地发现的「伯方鼎」除了拥有相同的 T 形角大兽面,在尺寸、装饰方面与本器完全相同,也可以说明两者确为一时所作。学者在解读该种纹饰的时候,也为其精湛的工艺所震摄,即便经历了商周之际的政治社会剧变,依然维持了不逊商代全盛时期的工艺水准。
西周早期・兽面纹鬲鼎(局部拓影),上海博物馆藏
西周早期・伯方鼎(局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可与本鼎相参的另一个例子为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德方鼎」,铭文记载:「唯三月,王在成周,延珷(武王)福,自镐......」
描述周王自镐京来到成周,为武王举行祭祀尔尔,因此「德方」鼎被公认为是周成王时期的作品。几无身体、仅保留头部的兽面纹,带牛角兽面装饰的细长柱足,与本器几无二致,或许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器同样属于成王时期的艺术风格。
散作为一个国家(氏),对大家而言应该不陌生,如辅佐周文王、武王翦商的股肱之臣散宜生,即是散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在灭商之后,散被册封在王畿附近(陕西凤
翔),宋代以来,即有散国的铜器重现于世,如大名鼎鼎的「散季敦」即是北宋时期所出。后来光绪十七年(1891)还在散国故地发现一批散国器物(散伯簋、散伯匜),不过这些散国器物,不论器形、纹饰皆反映西周晚期的时代风格,本鼎明显较早,其间可能有几百年的鸿沟。
散国时常出现在西周铜器铭文记载,台北故宫所藏、著名的国宝“散氏盘”,即是记录周厉王时期、王畿附近散、夨两国之间的土地纠纷,据学者考证,散、夨两国即是位于汧河的两岸,散国位于今日的凤翔(汧河东岸)一带,夨国则在西岸的陇县附近。
本鼎亦铸有铭文:「散姬作尊鼎」。 「散姬」为周代对贵族女性的称名方式,由字首的散(国族名)以及后缀的姬姓(女子之姓)组成,不过历来学者聚讼纷纭的是,她究竟是嫁到散国的姬姓女子□抑为姬姓散国的公主□,所幸这个疑难经过陈昭容老师整合所有散、夨通婚相关铜器铭文反覆辩证,终于得到解答(陈昭容,2012):这里的作器者「散姬」,应该是嫁到散国的异国姬姓女子。我们可以想像,「散姬」虽然来自外邦,却在夫家受到丈夫的无限宠爱抑或子嗣的尊崇,享有崇高的地位,更拥有制作青铜礼器的资格,要知道在当时青铜器乃系政治权力的象征,用以传子孙百世,在西周早期更是由王都的皇室作坊统一监造,若非与周王室关系密迩,不可能享有如此荣耀。再者,由女性作器更加罕见,目前只有洛阳北窑发现的「王妊簋」为嫁入周王室的妊姓女子所作之器,此外再无他例。本器「散姬」作器更是迄今发现最早、诸侯家内女性作器的孤例,作为理解周代历史、性别关系的重要史料,珍稀价值不言可喻。
「近年国人收藏吉金之富,首推庐江刘氏」
「民国以来收藏青铜器最多的人」
这是著名学者容庚(1894-1983)与福开森(John C. Ferguson)对好友刘体智的评价。
刘体智(1879-1962),字晦之,安徽庐江人,「善斋」为其堂号。刘体智为淮军名将刘秉璋四子,在中法战争前夕,刘氏托孤于李鸿章,在晚清第一名门成长的他,耳濡目然,自幼「嗜金石之学」。成人以后,北洋嫡系的刘体智仕途平步青云,曾任户部郎中、大清银行安徽督办,民初转任中国实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成为金融圈名人,名烨一时。伴随他的仕宦生涯,以及殷厚的经济实力,他也逐步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刘体智的收藏包 括甲、金、砖瓦、陶及善本书籍拓片等,尤以青铜器、甲骨收藏闻名。民国 23 年,刘氏将数十载收藏心血结晶编辑成书付梓,题为《善斋吉金录》,收录逾千五百器,其中商周彝器,逾六百件,远超前人。
伴随国际时局的激变,以及山雨欲来的战争阴影,刘体智也开始思考出让收藏, 经过傅斯年、徐中舒等人的来回奔走,筹备中的中央博物院于1936年向刘氏购得107件青铜器,箇中不乏「夨令尊」、「县妃簋」、「曾姬无恤壶」等国之重宝,其后随着中央博物院并入台北故宫,善斋旧藏的百件重器也成为台北故宫铜器收藏最重要的组成之一。
不过,藉由1935-1936 年间傅斯年等人与刘氏的往来书信,其中并没有发现散姬方鼎的踪迹,这说明散姬方鼎可能早在1935年前即透过山中商会、卢芹斋等古董商流佚欧美或日本,抑或刘氏一直将本器留在身边,时刻摩翫。固然还有其他可能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散姬方鼎就此消失在大众的视野,直到近百年后的今天,才再次现身。
Lot 344|约12 世纪 印度东北部 帕拉时期 合金铜错银错红铜观音菩萨三尊像
高度:13.7 cm
估价:
NT$ 4,500,000 - 7,500,000
RMB 1,066,000 - 1,770,000
USD 142,000 - 237,000
来源:香港邦瀚斯,2021/4/21,LOT 17。
著录:Himalaya Art Resources : no. 16978。
参阅:
- 12世纪 东北印度帕拉银及鎏金佛教造像,香港苏富比,2017/10/3,Lot 3140,估价:HK$4,000,000-6,000,000。
- 11世纪 东北印度六字观音菩萨、持宝菩萨和六字大明母,大昭寺藏,高9.7cm。
帕拉王朝是古代印度最后一个佛教王国,其造像风格传承笈多遗风,创造出更为细腻而丰富的雕塑审美,为 8 至 12 世纪印度佛教在造像艺 术上的璀璨余晖。
本件拍品为帕拉艺术的经典之作,主尊观音菩萨舒展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菩萨额头宽广,五官立体,表情慈祥;头戴宝冠,中有化佛,结高发髻,耳边有凸出的扇形冠结,宝缯U型飘扬而上。观音左手当胸 结说法印牵一枝莲花,右手置于右膝施与愿印。莲花盛开于左肩,代表清净与智慧。身躯呈三折姿势,左腿横盘,右脚下垂舒展,姿态优美。观音右侧双手合十,恭敬虔诚的侍者为善财童子;左侧形象威猛,表情严肃的侍者即是马头明王。三尊造像的莲座底部以枝蔓造型的立于底部繁复的须弥座上,使整体造像显得精美耀眼,无懈可击。
Lot 345|宋 铜漆金斗姥元君(或阿修罗)
高度:20.3 cm
估价:
NT$ 1,000,000 - 2,000,000
RMB 236,000 - 473,000
USD 31,000 - 63,200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参阅:
- 山西云冈石窟,第 10 窟前室北壁窟门上侧须弥山,大自在天像。
- 甘肃北石窟寺,第 165 窟门西壁北侧,阿修罗天像。
- 11-12 世纪 云南铜鎏金千手观音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高 21 cm。
- 五代 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北京故宫藏,高38 cm。
拍品为铜胎,然铜质有别于尼藏地区的红铜,也与中原造像的材质有所区别,胎质精密,十分特别。斗姥元君全身泥有金漆红漆,斑驳苍桑。造型为三面六臂,上二臂向上举起,各持一圆饼,由圆饼内的朱雀与桂树可知其分别代表太阳与月亮,正二手各持无忧树枝与钵,下二臂则分别握着宝剑与印章,印章上有阳刻「大吉」二字。坐姿上身挺拔,半跏趺坐。胸前有华丽的三层项链,另有 X 形璎珞由肩而下,在腹部交错成一个花节,垂落至足,自然洒落。
本件拍品风格极具特色,首先,三面法相的布局有别于大多数金铜佛造像,左右两面法相的雕塑角度特殊,各朝左前、右前的45 度角,从正面的视角即可看到两侧法相的五官,此种风格在金铜造像中极少出现,相似的样式仅在石雕与绘画中可见(见参阅),很可能是直接参考石雕的元素制作的;其次,斗姥元君所披挂的X形璎珞,仍留有中原北朝造像的基因;其手中的日( 朱雀)、月(桂树),以及印章所刻的「大吉」二字,更透露出造像直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头顶所结的高发髻,也与晚唐至辽的风格接近。再者,拍品面部眼睑微凸、宽大而扁平的鼻梁以及内缩的下巴,以及高耸的七叶宝冠,皆有浓厚的南传佛教造像风格。此尊造像融合了中原与南传造像的各种元素,还有其独特的法相,可以推测本件拍品为大理时期的造像(见下图),甚为难得。
北京故宫展品与拍品眼睛眼睑的比较
大都会博物馆藏品与拍品腹部的璎珞花环以及下身趺坐的比例的比较
Lot 346|宋 彩塑佛头
高度:37 cm
估价:
NT$ 250,000
RMB 59,000
USD 7,900
来源:
- 巴黎 Vérité 家族旧藏,1930 年代购于日本。
- Pierre Vérité (1900-1993)、Claude Vérité (1929-2018)父子递藏。
参阅:
- 宋 石雕佛像,重庆二佛寺。
- 宋 石雕佛像,陕西钟山石窟。
此彩塑佛首面庞丰润端庄,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祥和,颇具唐代遗风,旋云式发髻常见于五代至宋时期的造像,长眉高挑,如弯月般斜入鬓角,双眸半合垂目下视,眼尾处向上挑起,具有宋代造像特征,双耳垂肩,鼻端坚挺,嘴角微抿,唇部轮廓线优美,静中有小笑。
此首体量不小,以此尺寸等比还原全身像估约3米左右,等级之高,必定出自于皇家供奉寺庙,弥足珍贵。此像原为法国巴黎著名收藏家族暨古董商Vérité家族珍藏,在非洲、大洋洲部落艺术领域,Vérité 是殿堂级的名字,数十载以来,Vérité 家族与山中商会、Rousset、J.J.Lally 等等知名藏家和古董商保持密切的往来。本尊佛首系 Vérité 少见的中国佛像收藏,从1930年代于日本购得,收藏至今,近百年的岁月,纪录着Vérité家族的辉煌收藏历史。
Lot 372|隋 白釉仰钟式杯
直径:9.9 cm
高度:8.6 cm
估价:
NT$ 850,000
RMB 200,000
USD 27,000
来源:日本私人珍藏
参阅:
- 隋 白釉仰钟式杯,高 6.6 cm,陕西省文物考古所藏,隋仁寿元年(601A.D.) 元威夫妇墓出土。
- 隋 白釉仰钟式杯,纽约佳士得,2023/3/24,Lot 1001,直径 12.2 cm,成交价:US$100,800。
随着考古发掘、学术研究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发展,隋代陶瓷面貌愈加清晰,学界、市场对其的认知度大幅提升,尤其是隋代白瓷,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白瓷的开端且水平极高,「隋白」一词甚至成为收藏界的专有高级名词。隋朝存世仅三十余载,隋白瓷的烧造时间自然短暂,存世器物稀少,完整者则更为稀缺,但隋白瓷的意义却远远超出器物本身。
直口,尖圆唇,深腹,腹壁弧度不大,饼状小足,修坯规矩至极。胎质洁白,具粉质感。釉面均匀,杯心、胫部稍积釉,色显青绿,温润如玉,釉面满布细碎片纹,为唐代以前的白瓷佳作。此类精细的隋白杯应为酒具,使用时可能配托盘,或为三足,或为高足,皆为皇家贵胄所享用,品级特别高。它们制作精湛,简约典雅,含蓄内敛,气质超凡,代表着中国白瓷的最高水平,称为登峰造极之作亦不为过。
自2014年奉文堂专拍、2015年养德堂专拍以来,隋代白瓷的热度节节攀升,2019年香港嘉德一对白釉深腹大杯更是取得逾170万港币的佳绩,此外, 2021年纽约苏富比有一只8.3 cm高的白釉仰钟式杯亦取得超估价百倍的好成绩,本器口沿虽有小修,然瑕不掩瑜,经日本藏家金缮后,密藏多年,收藏价值不言可喻。
Lot 397|南宋 龙泉窑琮式瓶
高度:26.2 cm
估价:
NT$ 2,500,000 - 5,000,000
RMB 592,000 - 1,184,000
USD 79,100 - 158,000
来源:关西重要私人收藏。
参阅:
- 南宋 龙泉青磁琮形瓶,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高 26.7 cm。
- 南宋 龙泉青磁琮形瓶,出光美术馆藏,高 23.3 cm。
Lot 400|明 安南青铜阿弥陀佛坐像
高度:76.5 cm
估价:
NT$ 1,800,000
RMB 426,500
USD 56,900
本尊拍品工艺粗旷,体态硕大,上胸微向前倾,风格十分特殊,其衣装与发形皆受到中原汉传佛造像的风格影响,流露着中国元明时期的气息;然其法相却与中原佛有蛮大的差异,其脸型较长,鼻梁大而宽扁,眉宇间透露出较为朴实和蔼的神态,轮廓较浅,脸颊与下颌丰满而不失线条,透露出朴实而慈悲的神态,与南传佛造像的美感接近。本尊拍品应为越南佛造像的精品,越南历史渊远长流,然因战乱等因素,古代越南佛造像凤毛麟角,如此身形巨大端庄,铜质厚实细腻的造像估计本于大型寺庙所供奉。如今能一睹风采,实属难得,甚为殊胜。
Lot 405|张大千(1899-1983)《云山翠霭》
尺幅:58 x 100 cm
傅申证书
参阅:
- 张大千《巻去青霭望水天》,纽约苏富比,2018/3/22,Lot 1135,尺寸:100.5 x 192.3 cm,成交价:US$6,550,400。
- 张大千《夏山飞翠》, 香港苏富比,2023/10/8, Lot 6170,尺寸:67 x 160.8 cm,成交价: HK$86,192,500。
此件《云山翠霭》创作于1969-1971年间,为张大千刚离开巴西移居加州「可以居」时所作。值得指出的是,定居加州的十年,是他在海外最有影响力、泼墨泼彩意境最为成熟鼎盛的时期。此时的作品已慢慢褪去中国水墨画的影子,更多是使用西方抽象色彩的泼彩技法,达成了中西合并之境界。
本作尺幅适中且整张泼色厚重,大量的石青、石绿汇聚于画面左中一侧,青绿之下可见浓墨托底。画面中间到左端一派雨过天晴的景色,远方的高山还有淡淡的青霭笼罩,近景的山树郁郁葱葱、中景可能为「大风堂」的楼阁与岸边亭台、山坡草木华滋,皴法还带巴西时期中西切换的技法。虽说此时是大千先生的创新时期,但仍不忘怀古,尤其诗句中之「偶见董思翁为烟客所作小景」,可知仍心怀古人,以明人董其昌为创作之本,辟画作的先河,与先人对话之感不言而喻。
钤印: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可以居」
诚如傅申老师所说,其钤印为「可以居」所示,为1968年迁居加州「可以居」时期所作。但此景为何处仍有所疑惑。大千先生对巴西「八德园」的「五亭湖」依然有着诉说不尽的情愫,毕竟「八德园」为他心中文人山水的具体呈现,其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为其呕心沥血堆砌而成,故其创作确实以其为范本留下不少作品。如2018年纽约苏富比拍出的《巻去青霭望水天》,与2023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出的《夏山飞翠》皆为描绘五亭湖所作,足见大千先生如何以其创新技艺表现出他对爱园的满意与挂念。或可推论《巻去青霭望水天》与《夏山飞翠》皆为大千先生从不同位置观看五亭湖并绘之,同理,本画《云山翠霭》亦如是。画中的诸多细节,只要细心分辨,皆可看出大千先生在「八德园」乃以不同角度观之、画之。
1968年于八德园所作的《巻去青霭望水天》,从未公开展出或出版于任何刊物中,但完成后不久便纳入旧金山中国艺术中心收藏;《云山翠霭》亦如此作一般,也许仅曾现于少数先人之眼廉。但此云山翠影能在今日再次现踪,是机缘亦是天命,让大千先生意在笔先,从心所欲流转于画纸之气韵再现于世。
Lot 684|商 玉人面柄形器
长度:8 cm
估价:
NT$ 250,000
RMB 59,000
USD 7,900
Lot 697|战国 白玉人俑饰珮
长度:13 cm
估价:
NT$ 100,000
RMB 23,000
USD 3,100
来源 : 握瑜轩旧藏。
Lot 840|清乾隆 黄玉瑞兽摆件
长度:10 cm
估价:
NT$ 2,000,000-2,500,000
RMB 470,000-592,000
USD 63,200-79,100
来源:台湾南部实业家旧藏。
参阅:
- 18世纪 黄玉瑞兽,纽约苏富比,2020/9/22,LOT 227,长 15 cm。成交价:US$1,714,000。
- 清18世纪 黄玉瑞兽,香港苏富比,2023/10/9,LOT 3670,长 8.7 cm。成交价:HK$1,905,000。
黄玉质,雕一瑞兽回首匍匐之姿,形象灵动如生, 脊柱凹凸起伏有致,肌理骨肋写实分明,如动如静。双眼炯炯有神,姿色洋溢;兽须、尾、耳等各处雕琢细致,无不展示玉匠卓艺。拍品打磨光润,圆雕技法高超,实为难能可见之物。
Lot 841|18世纪 白玉太平有象如意
长度:52 cm
估价:
NT$ 1,250,000 - 2,500,000
RMB 296,000 - 592,000
USD 39,500 - 79,000
来源:台湾南部实业家旧藏。
Lot 842|明 白玉龙纹带板
尺寸不一
估价:
NT$ 1,800,000 - 2,500,000
RMB 426,500 - 592,000
US$ 56,900 - 79,100
来源:台湾南部实业家旧藏。
参阅:
- 明 玉透雕松鹿纹带板,北京故宫藏。高约 4.6 公分, 最长 12.6 cm。
玉带板在明朝时为阶级地位的象征,《明史‧舆服志》载:「凡帝王、一品、公、侯、伯、驸马、或皇帝特赐, 方可用玉带。」足见玉带板之珍贵。本组拍品皆白玉质,共二十件,分排方八件、鱼尾两件、辅弼四件,圆桃六件。排方及鱼尾皆雕饰以双龙纹;圆桃饰以云龙纹;辅弼则雕以灵芝纹。玉质细腻,成套者少,加以雕工精湛,展现明代粗旷而又细腻的玉雕风格。
拍卖详情
台北允臧斋艺术2023秋季拍卖
预展时间:2024/1/5(五)- 2024/1/6(六)|11am - 7pm
预展地点:台北富邦国际会议中心B2
拍卖时间:2024/1/7(日)|11am
拍卖地点:台北富邦国际会议中心B2(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1段108号)
竞投官网:https://www.etherealauctionee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