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观东西交汇 香港大学的「瓷移物化」特展

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很能激起创作。以瓷器为例,在东、西交汇下,中国输出极具异国风情的外销瓷之时,世界各地的工匠亦争相模仿「瓷国」出品,结合自己民族的艺术,创出中西合壁的精品。香港大学举办的「瓷移物化」特展,正正就是以此为主题。


约1710年代 意大利热那亚 锡釉陶器 徽章纹碟,亚洲文明博物馆

数千年来,中国为全球带来最优质的瓷器。优雅、耐热及耐潮的中国瓷器造型多变、色彩斑斓,既被积极搜罗,亦为世界各地工匠所争相模仿。 6世纪至20世纪,中国各地的窑产丰富,从华丽的宫廷陈设瓷,到碗、盘等日用瓷,甚至远销东南亚、日韩、中东的外销瓷,应有尽有。


清康熙 景德镇 金属镶嵌碗,镀金或镀银青花瓷|17世纪末 荷兰金属镶嵌,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至14世纪,少量中国瓷器首次经中东商旅踏足欧洲,成为献给欧洲统治者的礼物。工艺技术上,中国瓷器较以低温烧制的欧洲陶瓷更优越,故在西方成为罕有奢侈品,偶尔更被镶嵌上金银,更显贵重。


约1790年代 清乾隆 中国景德镇 青花釉上彩瓷 洛克斐勒家族餐盘套装的盖杯一对,赠以纪念露美奈女士

16世纪初,随葡萄牙建立来往中国的贸易航线,中国陶匠开始大量生产专为欧洲市场而设的外销瓷,作为大规模出口贸易。中国的制瓷技术,如所有成功的发明般激发竞争。数个世纪以来,亚洲各地窑口持续生产各样仿中国瓷器。欧洲方面,则到18世纪才生产出揉合欧洲与亚洲的优秀瓷器。


明天启(1621-27)中国 釉上彩瓷 古赤绘碟一对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的「瓷移物化:陶染域外的明清陶瓷」展览,除了本身的藏品外,还带来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与香港海事博物馆的收藏,探讨国际陶瓷贸易如何在不同区域内传播陶瓷的风格、形式及生产技术。

 

其他精选展品


1770年代 英国乌斯特 ​​​​​​软质瓷 酱料碟,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唐代 巩义 水丞

 

「瓷移物化:陶染域外的明清陶瓷」


展期:2017/12/9 - 2018/2/27
地点: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地址:香港 薄扶林 般咸道90号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六|9:30am - 6pm
星期日|1pm - 6pm
大学及公众假期休息
查询:+852 2241 5500
入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