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齐仕阁拍卖|从乾隆外交回礼、大清「国旗」 说最后皇朝的荣枯兴衰

满清,中国最后一个帝制朝代,经历康雍乾盛世,最后在内忧外患、新旧思潮的拉锯中,悄然闭幕。

我们借着今季伦敦齐仕阁(Chiswick)秋拍的几件拍品,回到清代历史几个关键节点,一探这个「最后皇朝」的荣枯兴衰:雍正帝到底长什么样子?乾隆送了什么礼物给不肯叩头的英国大使?为彰国体,清廷如何设计「国旗」?


Lot 64|佚名《雍正皇帝像》设色绢本

尺幅:36 x 53cm
签条:清世宗宪皇帝御容
来源:欧洲私人收藏,1950年代得于中国,后传承至今
估价:£8,000 - 12,000

帝皇肖像能够彰显皇室权威,意义重大。故宫藏有历代清帝不少肖像,形态不一。

此作绘雍正帝肖像,画中皇帝胡子略有花白,已届中年。雍正于44岁登基,是满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的短短13年中,勤劳亲为,改革前朝弊病,为后来的乾隆盛世打下坚实基础。

画中的雍正身穿蓝色朝服,头戴朝冠,帽顶嵌东珠。胸前亦佩戴东珠朝珠一串,其上系绿松石。腰系朝带,配有典型的满洲荷包、解食刀等饰物。

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清代满族统治者继承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典章制度,进一步形成更严格的宫廷定制,不论是著装、器物、建筑装饰,皆有法须依。

皇帝所穿朝服,不限于常见的明黄色,还有蓝、红、月白三种,在不同祭祀场合穿用:祭天穿蓝色,祭日穿红色,祭月穿月白色。


《雍正皇帝像》局部


《雍正帝读书像》|北京故宫藏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北京故宫藏


Lot 288|清十九世纪 蓝地龙纹朝服

尺寸:48.5 x 234cm
来源:女爵收藏
估价:£2,000 - 3,000

乾隆在位期间修撰《皇朝礼器图式》,严格订明官员的著装要求,让人一眼分辨出官位。

清朝官员按出席场合之别,须穿着不同服装。 「朝服」是当中最正式、最高级的礼服,仅在重要典礼、国家祭祀等穿用。

朝服,又称朝袍,采用满族的传统设计,并参考其游牧骑马传统,基本款式是圆领、右衽、大襟、马蹄袖、上衣下裳相连,衣长及脚、袖长掩手并附加有披领,手袖设计原意为在策骑时保护双手。

朝服的颜色及纹饰皆有严格的定制。此午夜蓝色朝服,上身绣有四条五爪龙,前后是正龙,两肩为行龙,据《皇朝礼器图式》,此等样式的朝服乃亲王所穿。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袍的下摆还绣有团龙,这原是专供皇帝或皇太子朝服所用的规格。据行方推断,这很可能是由于十九世纪之际,满清皇朝由盛转衰,对宫廷着装的规定亦日渐松散。


Lot 310|清乾隆(约1790)《采茶图》一组二十四幅

尺幅:37 x 50cm(每幅)
展览:大卫霍华德、理查德·阿什顿《三城故事:广东、上海、香港,三个世纪中英装饰艺术通商》,1997年,36-37页,28号
来源:马戛尔尼使团1792-1794年得于乾隆皇帝,继约翰克鲁、拜伦克鲁四代后传于现藏家
估价:£30,000 - 50,000

此组《采茶图》见证着清代外交重要一章。

马戛尔尼使团(Macartney Embassy)是英国首个派到中国的使团,时间回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马戛尔尼一行人获乾隆接见。英使团向清政府赠送了一批国礼,包括武器、天文学仪器、钟表、炮舰模型,同时提出各项通商、传教等要求。

在这次会面中,乾隆要求马戛尔尼跪拜,惟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之礼,坚持不肯三跪九叩,使乾隆大为不悦。再加上各种问题的争议,英使团所请事项全部遭拒,最后无功而返。

不过,在英使团离开中国之前,乾隆亦有回信和回礼。此组《采茶图》便是乾隆赠予使团的礼物之一。


英国James Gillray于1792年创作的卡通,描绘马戛尔尼使团与乾隆会面


第一代马戛尔尼伯爵 - 乔治·马戛尔尼 George Macartney


其中一幅绘有清朝官员与西洋商人面对面商谈

此组画作细致刻划了茶叶的各个生产过程,同时亦体现了当时生活的细节,如孩子搭蓬躲阳等。其中一幅更绘有清朝官员与西洋商人面对面商谈。

乾隆当时也没料到,送给英使团的这组《采茶图》,竟预示了往后的风雨飘摇。

画中描绘一个平和安乐的茶园,然而在画外的现实世界,茶叶却成了战祸之端。英国大量输入中国货物,尤其是茶叶,造成庞大贸易逆差,为扭转劣势,遂向中国售卖鸦片,后来更激发鸦片战争,使满清皇朝摇摇欲坠。

据行方资料,这组画传给了使团最小的成员 - 拜伦克鲁二世(John Crewe, 2nd Baron Crewe),后由家族后人传承至今。画作一组共24幅,可惜在1980年代,其中一幅佚失,以致在1997年展出时,只有23幅画作亮相。


拜伦克鲁二世 John Crewe, 2nd Baron Crewe


1980年代佚失的一幅

当时有匿名人士联系策展人,表示知晓佚失画作的下落。据现藏家所述,他在旧货店以£10买下该画,后被证实确为《采茶图》佚失的一幅。可惜,由于种种法律纠纷,24幅一直未能团聚。

直至这次齐仕阁拍卖《采茶图》,在图录上线前几小时,各方终于达成共识,让这一组画破镜重圆,完整一套登上拍卖场。


《采茶图》此前一直藏于克鲁庄园


1898年克鲁庄园的存货清单著录了这组画


大卫霍华德、理查德·阿什顿《三城故事:广东、上海、香港,三个世纪中英装饰艺术通商》,1997年,36-37页,28号


Lot 18|庆寛(1848-1927)《大清国出使王大臣旗帜图册》设色绢本册页

尺幅: 36 x 26.5cm(每开)
铃印:「庆寛绘」
估价:£30,000 - 50,000

此套旗帜图册,亦是晚清历史的重要见证。

中国本来并无近代西方的「国旗」概念, 据《清末海军史料》记载,清廷后来注意到西方列强的旗帜有不同象征,包括国旗、军旗、商旗;国旗类还细分为军商两种。

清廷认为旗帜可展示帝国风采,故有必要改进。首先,旗帜形状由当时常用的三角形改为长方形,理由是「查黄龙旗为与各国交接而设,旗幅必须较大,方壮观瞻。」


和硕亲王出使旗式


多罗贝勒出使旗式


固山贝子出使旗式


公爵出使旗式


武职一品大臣出使旗式


文职三品大臣出使旗式


武职三品大臣出使旗式


《平定苗疆得胜图》内府铜版印本,描绘乾隆时期的战役,可见在清中期,清军使用的龙旗为三角形|北京故宫藏


《平定苗疆得胜图》局部,可见在清中期,清军使用的龙旗为三角形

而旗帜的图案也有阶级之分。此套画册绘有不同官阶出使大臣所用之旗,共十一种,分别是:多罗贝勒、公爵、武职一品大臣、文职一品大臣、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武职三品大臣、文职三品大臣、武职二品大臣、文职二品大臣。

此套图册罕见珍稀,展示出清廷出使大臣的级别分化,让我们可一窥清廷内阁的架构。另一方面,此册更是一重要历史文件,记录了清廷在面对列强势力时的意识转变。

图册上有画家庆宽钤印。庆宽为宫廷画师,曾作大批宫廷历史绘画,包括《光绪皇帝大婚图册》等。同类图册可见一例于美国国会图书馆(OCLC 号码8925768),其上亦有庆宽钤印。


庆宽钤印


拍卖详情

拍卖行:伦敦齐仕阁

专场:中国书画(Lot 1 - 79)
拍卖日期:2021/11/18|当地时间 9am

专场:亚洲艺术 I(Lot 101 - 446)
拍卖日期:2021/11/18|当地时间 11am

专场:亚洲艺术 II(Lot 451 - 1117)
拍卖日期:2021/11/19|当地时间 9am

地址:1 Colville Rd, London W3 8BL

预展时间:
2021/11/13 - 14|11am - 4:30pm
2021/11/15 - 17|11am - 4pm

微信咨询::asianartchiswick
邮件咨询(品相报告):asianartrequest@chiswickauctions.co.uk
竞拍注册邮件至bids@chiswickauctions.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