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家再添真迹 十月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设展

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这名字未必太多人认识,但一提及他的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相信却并不陌生。

多年来艺术史家普遍认为他是一位完美大师,慢工出细活,因此作品产量极少,只有大约40幅作品传世,当中还要包括好几幅备受争议,指是袭用其名气的赝品。

然而,最新研究却为这位荷兰国宝级画师再添真迹,一直未确定是否他绘画的《戴红帽女孩》,获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认证为真品。

馆方在侦查馆藏真伪过程中,还重构这位大师绘画落笔的历程,得出晓有趣味的新发现。

闲言少叙,且看这次侦查如何展开?


维米尔《戴红帽女孩》(1666-67),现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传 维米尔《长笛女孩》(1665-75),现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维米尔《一位女士写作》(1665),现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借着上年新冠疫情休馆契机,华盛顿国家美术馆(NGA)为四幅馆藏维米尔(1632-1675)画作展开调查,利用高光谱反射率成像技术透穿四幅画作油漆层,扫描原稿笔触,从中除了有助鉴定作品真伪,还可更深入了解其所涉工艺,材料、构图,以至创作历程。

这四幅馆藏品分别是《持天秤的女人》、《一位女士写作》、《戴红帽女孩》和《长笛女孩》。后两幅多年来备受质疑是否维米尔真迹,上述调查结果将会是今年10月该馆「维米尔的秘密」展览重点主题。

先谈谈两幅传为维米尔作品的传承经过。

早于19世纪初,《戴红帽女孩》已在巴黎有拍卖纪录,1925年辗转售予美国银行家Andrew W. Mellon,及后Mellon转让予他名下基金会AW Mellon Educational and Charitable Trust ,再由该基金会于1937年转赠给NGA。

至于《长笛女孩》于1906年被发现,1946年由藏家Joseph Widener 捐赠给NGA,不少专家认为此幅质量未达维米尔作品应有水平,加上有广泛修改痕迹,所以半世纪以来就是否维米尔真迹展开漫长争论。

虽然研究详情要待10月8日开展前夕才发表,但馆方已率先确认《戴红帽女孩》属维米尔真迹,至于《长笛女孩》真伪答案,则要待开展前夕揭晓。这次展览展期至2023年1月8日,四幅作品之后将借予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展出。


维米尔《持天秤的女人》(1662-63),现藏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调查同时发现,学界对维米尔绘画习惯假设有误,他并非一名细心大师,精雕细琢才下笔。他和很多画家一样,同样在创作历程上多番实验,不断尝错和摸索,才终成现今作品。

以《戴红帽女孩》为例,维米尔并无男性单人肖像画传世,学者认为他偏爱描绘女像。但在显像技术下,发现此幅底稿竟是一名戴着宽边帽男性肖像,只是不知何故画家中途放弃,把主题改为女性肖像。

至于镇馆之宝《持天秤的女人》,此幅主角是一名戴白色帽巾少妇,手持天秤,右手尾指与秤构图成平行线;橙色窗幔渗透柔和而微弱的日光,为灰色墙壁添上光彩。室内大部份都被阴影笼罩,惟独橙色亮光令少妇面庞、右手手指、拿着的秤具以及画框的右边更为突出,可见作者布局精巧细腻,用笔层次丰富。

然而,这次在画布底层发现原稿以快速、粗略、更厚实笔触来绘画,手法与最终版本极为不同,维米尔应是在不同阶段完成此幅。

综合以上发现,馆方认为从中反映维米尔不断修改画中细节。这与大家说他是细心大师,心思熟累的形象相矛盾,也远非后人所指他是迟迟才下笔的完美主义者。

至于他一生为何画量极少,艺术界或需要另寻答案。


深入《持天秤的女人》油漆层的映像揭示了底漆中的化学元素。桌布的纹理外观源于维米尔最初快速的笔触


《持天秤的女人》油漆(右)中的纹理笔触与表面漆(左)中的褶皱无关,这表明维米尔在曾修改了褶皱 

电子扫描科技日趋成熟,近年多次为各国艺术机构采用,发掘名画更多肉眼未能看见的细节。

例如2020年,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便以3D扫描技术,还原《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原貌;今年苏格兰国家画廊亦宣布,用X光技术发现梵高《农妇头像》(1885)隐藏一幅作者自画像。相信随着相关技术愈来愈进步,更多名画的历史将被改写。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现藏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维梅尔的秘密︱展览

地点:华盛顿国家博物馆
地址:National Mall between 3rd and 9th Streets at Constitution Avenue NW, Washington, DC, 20565, National Mall, Washington, D.C.
展期:2022/10/8 - 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