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第一名妓遇上日本瓷器鼻祖|伊万里‧有田烧美人像

吉野太夫,江户时代的京都第一名妓;柿右卫门,日本瓷器起源「伊万里‧有田烧」的名匠。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样两位人物,在艺术世界中碰撞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十七世纪末 柿右卫门美人像|伦敦齐仕阁拍卖

时间一转回到十七世纪。德川幕府那时一统日本不久,是大家熟悉的江户时代开端。当时的妓女称为「游女」,最高级别的游女则称为「太夫」。游女必需在幕府规定的花街活动,主要包括江户(今东京)吉原、大坂(今大阪)新町、京都吉野。宽永年间(1624-1645),日本有三大名妓,分别来自上述三大花街。我们今日的主角,就是此三大名妓之一、来自京都的吉野太夫。

太夫作为千中选一的最高级游女,花容月貌不在话下,和歌、俳谐、琴、琵琶、书道、茶道、香道、花道、弈棋等等,造诣俱是非凡。出入行走,不但身穿华服,左右更多有随从。此等女神,不但凡夫尘子难觑一眼,即使是一掷千金的达官贵人,也未必能够一亲芳泽。在男尊女卑的日本社会,我们很难想像是怎样的一个光景。

据记载,客人想与太夫共赴巫山毫不容易。首先,太夫不会在店里头等客人,客人要花重金找中介的「扬屋」邀请太夫。不管是权倾天下的大臣,还是富甲一方的商贾,在场时只能坐下座,上座是太夫坐的。


中岛亜梨沙在《真田丸》饰演第一代吉野太夫。日本大河剧制作认真,衣饰装扮可作参考

第一次见面时,两人位子相隔很远,远得样子也几乎看不清楚。客人会花重金设宴,甚至邀请艺妓表演,以博红颜一笑。可是太夫基本上不会回话,又不会怎样吃喝。她只是坐在那里,衡量着这位客人的身价与地位。

第二次见面的情况,基本上和第一次一模一样,分别只是两人位子拉近了一点。直到起码第三次见面,客人方有机会成为「入幕之宾」。当然,为了答谢太夫,再次献上天文数字的谢礼。
 
客人与太夫同床共枕过后,就不能再找其他游女。一旦犯禁,客人不是要交重额「罚款」,就是给逐出花街,以后不让你再踏进吉野半步。这还只是成功的个案,中间不知有多少风流才子,过不了多少关就被射下马来,缘尽太夫。


今时今日,京都仍然有活动纪念吉野太夫


京都常照寺是观红叶胜地。寺中朱门是二代吉野太夫所捐赠,又称「吉野门」

所谓「吉野太夫」,其实是个名号,代代相传。我们的主角是最有名的第二代,亦是当时名列「宽永三名妓」的吉野太夫。第二代原名松田徳子(1606-1643),武家出身,7岁卖身,因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美艳可人,年仅14岁就成为吉野太夫。据十七世纪的日本游廓全书《色道大镜》所载,她「性轻爽而智惠深,灵艳而化心,恬然恣气⋯…听香得妙,亦常好酒,能游宴,言语得人心。在廓之内,高德威仪,其繁数无指头,语断舌根而已」。

第二代的艳名,当时甚至传到中土。据说有明朝士人对她朝思暮想,赋诗求见,结果得画像数幅。如此传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不过可以佐证,二代确实是倾国美人。

太夫虽然看似高高在上,但始终是卖身妓女,多数都在花街终老。二代则较为幸运,得富商灰屋绍益赎身,修成正果,共谐连理,可惜年仅三十八岁时就因病而亡,结束了短暂而瑰丽的一生。


十七世纪末 柿右卫门美人像|伦敦齐仕阁拍卖


十七世纪末 柿右卫门美人像|伦敦齐仕阁拍卖


十七世纪末 柿右卫门样式美人像|东京户栗美术馆

今次在伦敦拍卖行齐仕阁(Chiswick Auctions)上阵的柿右卫门美人像,来自英格兰Lindsey区大主教Robert William Dudman(1925-1984)收藏,断代十七世纪末,估价£5,000 - 7,000,正是以二代吉野太夫为原型制作。这个柿右卫门,则是日本瓷器起源 - 伊万里‧有田烧的名匠。

有田烧始于十七世纪,建基在中国景德镇与朝鲜传入的技术,烧制出日本史上最早的瓷器(以前是陶器),以色彩绚丽纤细的彩绘闻名于世。有田烧的窑口位于九州佐贺,由于当时经由邻近的伊万里港出口,故又称伊万里烧。

柿右卫门是有田烧的名匠之门,和吉野太夫一样,其实更像是名号,代代相传。由第一代(1596-1666)至今,从未间断,第十四代(1934-2013)更获日本政府授予「人间国宝」之名。早在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把大量柿右卫门瓷器运到欧洲,落户商贾豪宅甚至皇家宫殿,足见如何受西方欢迎。即使在日本,柿右卫门美人像也是不得多得的佳作。

翻查资料,东京户栗美术馆藏有柿右卫门样式美人像,同样制于十七世纪末,风格与本品非常相近。


十六世纪晚期 南蛮式花鸟绘莳绘螺钿柜|伦敦齐仕阁拍卖


十六世纪晚期 南蛮式花鸟绘莳绘螺钿柜|伦敦齐仕阁拍卖

既然回到了古代日本,就借机会多介绍一件当时的艺术品 - 南蛮式花鸟绘莳绘螺钿柜,断代十六世纪晚期,估价£9,000 - 10,000。

「莳绘」是日本传统工艺,指匠人用金粉、银粉装饰漆器,以营造奢华高贵之感。莳绘最初用在宫廷的家居用品之上,后来出现在皇室与将军的家中,变成权力象征的一种。随着技术进步,日本匠人从平安时代开始,陆续发展出「平莳绘」、「高莳绘」、「肉合莳绘」等技术,至江户时代进入工艺颠峰期。

「螺钿」是一种在漆器、木器上镶嵌贝壳或螺蛳壳的装饰工艺,在日本工艺中经常与「莳绘」出双入对,结合在同一件艺术品之上。事实上,日本不少国宝都同时具备「莳绘」与「螺钿」工艺,包括制于十二世纪的「单轮车莳绘螺钿手箱」,还是十八世纪的「八桥莳绘螺钿砚箱」都一样。


日本国宝 - 八桥莳绘螺钿砚箱|东京国立博物馆

拍品名字之中,最难理解的或许是「南蛮」一词,其实是指来日本经商的欧洲人。明明是西方来的,为什么以南相称?日本承袭中国的华夷思想,当时视欧洲人为蛮人。

由于西班牙、葡萄牙等人,是经海路先到东南亚,再北上日本通商,所以对东瀛人来说,他们是「从南方来的蛮人,故称「南蛮」今次上拍的南蛮式花鸟绘莳绘螺钿柜,无疑是当时日本与欧洲人的「南蛮贸易」里头,不可多得的奢侈工艺品。

最后送上齐仕阁2019秋季拍品的其他精选拍品。



十七世纪末 柿右卫门美人像

拍品编号:1039
高度:39.4cm
来源:英格兰Lindsey区大主教Robert William Dudman(1925-1984)收藏,后于家族继承
估价:£5,000 - 7,000


十六世纪晚期 南蛮式花鸟绘莳绘螺钿柜

拍品编号:1016
尺寸:20.5 x.28.7 x 17cm
估价:£9,000 - 10,000


清雍正 一七三零年《圣宗仁皇帝庭训格言》 

拍品编号:287
来源: 

  • 于1860年后移出圆明园
  • 亚历山大·乔治·埃利斯(Alexander George Ellis,1858-1942)购于1904年
  • 罗纳德·古奇(Ronald Gooch)旧藏,后由现藏家于2006年购得

估价:£5,000 - 8,000


清 玉雕螭龙耳柄觥

拍品编号:222
尺寸:9cm
来源:欧洲私人收藏,于1950年代间公务访问中国期间购得,后传承至现藏家
估价:£4,000 - 6,000


清 玉雕螭龙耳柄觥

拍品编号:226
尺寸:18.5cm
来源:欧洲私人收藏,于1950年代间公务访问中国期间购得,后传承至现藏家
估价:£3,000 - 5,000


明 剔红花鸟纹长方盖盒

拍品编号:228
尺寸:27.5 x 21cm
来源:西方私人收藏
估价:£3,000 - 5,000


明万历 青花高士图高足杯

拍品编号:247
尺寸:15.3cm
估价:£8,000 - 12,000


明万历 青花留白云鹤纹罐 青花「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拍品编号:248
高度:39.5cm
来源:徐展堂中国艺术馆藏标
估价:£30,000 - £50,000


清十八 / 十九世纪 矾红墨彩绘山水图纹葫芦扁瓶 

拍品编号:259
高度:14.5cm
来源:汉考克(Hancock, 37 Bury Street, St. James's, SW1)藏标
估价:£800 - £1,200


清一八六零至一八九零 粉彩绘「八吉祥」图纹盘 青花「储秀宫制」篆书款

拍品编号:263
直径:48cm
估价:£3,000 - £5,000


民国 粉彩绘人物故事图纹瓶连木座 「乾隆年制」篆书款

拍品编号:273
高度:36.5cm
估价:£2,000 - £3,000


十七世纪 犀角杯

拍品编号:286a
尺寸:10 x 16.3cm
来源:埃德温·詹姆斯·费夫(Edwin James Fyfe,1870-1939)于1927年前收藏,后传承至现藏家。 (费夫大部分日本艺术品收藏,都于1946年捐献给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估价:£20,000 - £30,000


明万历十六年 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共三十二册

拍品编号:289
估价:£10,000 - 15,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齐仕阁拍卖公司(Chiswick Auctions)
地址:W3 8BL 1 Colville Road, London, W3 8BL, UK(英国,伦敦,奇西克,科尔维尔路,1号)

专场:亚洲艺术古董(一)
拍卖时间:2019/11/11|12:30pm

专场:亚洲艺术古董(二)
拍卖时间:2019/11/12|10am

专场:日本艺术
拍卖时间:2019/11/12|3pm

预展时间:
2019/11/1|10am - 6pm
2019/11/2-3|11am - 5pm
2019/11/4-8|10am - 6pm
2019/11/9-10|11am - 5pm

联系方式(品项报告及照片等):
asianartrequest@chiswickauctions.co.uk
+44 (0)20 8896 4686(中文普通话)
+44 (0)20 8992 4442(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