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小型拍卖惊现御瓷? 「无颈」乾隆珐琅彩瓶RMB 1,560万成交

纽约亚洲艺术周,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佳士得、苏富比等巨型拍卖行身上。其实小型拍行,偶尔也会有值得关注的重要成交。

一件「无颈 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图瓶」,刚刚在纽约地方拍卖行Doyle Auctions举槌。虽然此瓶损毁严重,肩部以上的部份完全没有了,但仍然引起激烈竞投,终以估价20倍的US$200万落槌,连佣US$245万(RMB 1,560万)高价易手。

如此金额,此瓶本季相当可能击败一众拍卖行巨头拍品,成为纽约亚洲艺术周成交之冠。

Lot 189|清乾隆 珐琅彩西洋人物图瓶(缺颈)

高度:约12.4cm
底款:乾隆御制(蓝料)
来源(值点网整理):

  • Herschel V. Johnson收藏
  • Sarah Belk Gambrell(1918-2020)遗产

估价:US$100,000 - 300,000
落槌价:US$2,000,000
成交价:US$2,450,000(以官方网页的佣金百份比计算)

拍卖行:纽约Doyle Auctions
拍卖日期:2021/9/20


此瓶于北京时间9月21号近零晨两时举槌,起拍价仅为US$5万,但四口叫价达至US$9万以后,就一举跳升至US$100万关口,非常夸张。此后再获十一口叫价,US$200万落槌。由于官方未列出连佣成交价,我们暂以官网佣金百份比计算,为US$245万。

珐琅彩,始创于康熙一朝,专供御用或皇室玩赏,成本高、产量少,连得宠大臣也不会轻易赏之,在芸芸清朝瓷器中至为矜贵、最为顶级。时至今日,珐琅彩仍然深为收藏家所垂青,拍卖成交价可高达HK$1亿、2亿之高。

珐琅彩的「前身」,可说是铜胎珐琅器。铜胎画珐琅,顾名思义就是以铜制器胎,然后把珐琅质釉料填画于表面,是由欧洲传入清朝的工艺。珐琅彩瓷器是在铜胎画珐琅的影响下诞生,为区分两者,故又称为「瓷胎画珐琅」。

清代官窑,大都在景德镇烧制而成。可是珐琅彩却不同,先由宫廷画师草绘样稿,选用景德镇精制的白瓷素胎,运至京城,在宫内绘图、填彩、烧造。当时所用的珐琅彩料,悉数由外国进口,烧成后有透明的玻璃质感。由于绘画的色地上堆料厚,又有色彩众多且深浅不同的颜料巧妙配合,故画面有层次分明的实感。


清乾隆 珐琅彩锦地开光西洋人物贯耳小瓶|1993年香港佳士得,2001年香港苏富比


清乾隆 珐琅彩锦地开光西洋人物贯耳小瓶|2007年香港苏富比,HK$3,392万成交

绘画西洋人物的清宫珐琅彩瓷,在市场上极为罕有难得。翻查纪录,佳士得与苏富比的香港拍场基本上只曾见两例(上两图)。

两器名称同为「清乾隆 珐琅彩锦地开光西洋人物贯耳小瓶」,高度皆约9cm,纹饰与釉色配搭亦非常相似。其中一件首先于1993年在佳士得上阵,及后再于2001年在苏富比拍卖,据悉由香港富商庄绍绥收入囊中。

另一件则是传奇收藏家「暂得楼主」胡惠春(1910-1993)旧藏,2007年在苏富比以HK$3,392万成交。

若与上述两例比较,是次在纽约成交的珐琅彩瓶无疑更胜一筹。


纽约瓶纹饰若如画作平面打开,便是此般风景

首先是尺寸,香港两例仅高9cm,纽约瓶如今则高12.4cm,有颈部完整之时估计高约20cm。 20cm左右的高度,最为适合帝王置于掌手把玩,乃传统瓷器收藏最完美的尺寸。如此大小的瓶身,人物描绘也更为清晰可见,便于欣赏。

另一方面是纹饰。香港两例虽然是满地,但人物部份采取开光、亦即是开窗形式构图。纽约瓶则采取通景形式、即若瓶身能像画作般平面打开,就会是一幅无阻隔的绘画。通景比起开光,也可说是稍为棋高一着。

香港两例与纽约瓶是同主题珐琅彩,惟尺寸、器形、构图形式皆见不同。若然要找真正接近的近例,我们则要走进大英博物馆。


清乾隆 珐琅彩欧洲女士男童图瓶|大英博物馆


是次拍卖的珐琅彩瓶,完整器形估计如此

大英博物馆有一件「清乾隆 珐琅彩欧洲女士男童图瓶」,高20.5cm,属鼎鼎大名的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旧藏。无论是器形、瓶身尺寸、纹饰,均与纽约珐琅彩瓶甚为接近。

以此大维德瓶为本,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纽约瓶完整高度应该也在20cm水平。颈部方面,本来相信也是略呈内曲的直颈,颈上并无贯耳。肩上围绕一圈的纹饰亦值得留意,估计以传统芭叶及卷叶纹为基础,但在西洋艺术影响下,上层非常立体化,下层设计则变得更简约。

大维德瓶与纽约瓶的最大分野有二:

一、虽然两者双双采用了类似同时期18世纪欧洲绘画的透视法,惟大维德瓶环境纹饰更为西化,例如是瓶身的欧洲式建筑。纽约瓶则主要仍是中式庭园。

二、两器圈足内都是「乾隆御制」四字宋体款,不过大维德瓶是红料款,纽约瓶则是蓝料款。如此分别是否与宫廷定制有关,尚待考究。


大维德瓶背面绘有欧洲式建筑


纽约瓶主要仍是中式奇石园景


大维德瓶书红料底款


纽约瓶书蓝料底款


纽约瓶肩上颈部完全失去,此外亦有数条明显冲线

此纽约瓶若是完整完美,如今要破亿港元成交绝无难度。由于世间难寻,如今即使颈部整个没有了,肩部以下还有数条明显冲线,仍然以US$245万(RMB 1,560万)高价成交,买家明显相信绝非赝品。

清末乃至民国的后加彩技术,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21世纪的瓷器造假工艺,也不容小觑。要肯定纽约瓶是否真品,还需亲身上手鉴赏,无奈疫情之下,难以实现。不过,此瓶来源,却也非常令人信服。

此瓶首先为Herschel V. Johnson收藏,后归Sarah Belk Gambrell所有。由于官方并无列出Herschel V. Johnson的生卒年,故无法绝对肯定身份。不过拥有此名字的名人,基本上只得两位。

第一位是美国内战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全名Herschel Vespasian Johnson(1812-1880),第四十一任乔治亚州长,曾竞逐美国副总统一职。另一位是他的曾孙(1894-1966),名字一模一样,美国外交官,曾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这位曾祖父出生之时,中国为清朝嘉庆年间。以生卒年计算,纽约瓶原主人是曾孙的机会更大。不过无论是曾祖父还是曾孙,皆是令人信心十足之来源。


Herschel Vespasian Johnson(曾孙,图左)与第五十一任美国国务卿会面


Sarah Belk Gambrell(左)与女儿合照


Belk为美国著名连锁百货公司

至于Sarah Belk Gambrell(1918-2020),则是美国著名连锁百货公司Belk创办人的女儿。

Sarah女士在打理家族生以外,也是有名的慈善家,赞助清单上包括博物馆、歌剧团、乐团等等,同时亦为YWCA基督教女青年会的董事会成员。

据美国传媒报道,她主要收藏欧洲瓷器,惟亦有数件重要的东方瓷器。去年,Sarah女士与世长辞,享年102岁,其收藏亦随之而释出市场。

虽然此瓶在古董界仍有真伪之争,但拥有此等来源保证,或许不久以后就有机会登上香港拍卖场,届时身价倍翻也未可知。若有进一步消息,值点网会再为大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