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卖纪录出发 看亚洲艺术市场最火热的中西名家

本年香港秋季拍卖,焦点落在保利(Poly Auction)与富艺斯(Phillips)联手举办的两个「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专场之上。

双方过去两度合作均取得佳绩,尤其是今年春季,日拍和夜拍皆拿下100%成交的白手套佳绩,合共斩获逾HK$7亿的惊人成交额。

第三度联手,两行带来星光熠熠的阵容,囊括印象派宗师、「水陆兼程」画坛大师、德国当代巨匠、东瀛名家、用画布呈现老庄哲学的艺术家、超当代艺术家、博物馆级别作品等等。

如何华丽的修辞文藻,也不及用数字说话来得直接明白。就让我们从拍卖纪录出发,看看这些艺术大家在亚洲市场如何受欢迎。


Lot 29|吴冠中《桂林》油彩画布 裱于木板

创作时间:1991年
尺幅:44 x 53 cm
来源:

  • 私人收藏
  • 香港,保利拍卖,2017年10月2日,拍品编号179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出版:

  • 东方出版社编,〈吴冠中自选画集〉,北京,1992年,第82页(图版)
  • 艺术新闻株式会社编,〈吴冠中作品集—东寻西找 新航道〉,东京,1992年,第38页(图版)
  • 艺达作坊编,〈吴冠中精品选集〉,新加坡,1996年,第49页(图版)
  • 广西美术出版社编,〈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选〉,南宁,1999年,第157页(图版)
  •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吴冠中作品收藏集I〉,北京,2003年,第162页(图版)
  • 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吴冠中全集—第三卷〉,长沙,2007年,第317页(图版)

估价:HK$15,000,000 - 25,000,000


最初期的香港拍卖,是西方大行的天下,当时只有中国书画,而没有中国油画。直到1989年,吴冠中小幅油画《庭院小景》在香港上阵,成为史上首幅通过拍卖售出的中国油画,改变了整个市场。

自此,吴老一直是亚洲艺术市场的长青树,如今每季都有千万元级数作品登场。在拍卖世界,保利俨如吴冠中代言人 - 《周庄》便是于2016年在保利香港以HK$2.36亿破纪录成交。

吴冠中以桂林入画,可追溯至1972年底,他回贵阳探望病中岳母,途经阳朔。当时骤雨连绵,吴冠中冒雨坚持写生,妻子在一旁撑伞,连夜绘出数幅速写草图,成为日后桂林主题油画创作的母本。

吴老一幅《桂林》双联作于2019年在保利香港举槌,HK$2,360万易手。至于亮相是次联合晚拍的这幅《桂林》,则绘于1991年,吴冠中当时对桂林景色已沉淀磨炼多时。


吴冠中


吴冠中《桂林》双联作2019年在保利香港以HK$2,360万易手

中国南方风景水色淋漓、气象氤氲,自是以水墨渗化渲染最容易表现出这种古典山水之美。不过吴冠中以「水陆兼程」见称,浓稠浑厚的油彩在他掌握之下,亦表现出墨法的枯、湿、浓、淡,可见画家对中西艺术的掌握游刃有余、融会贯通。

吴老以油彩的堆叠来描绘鳞次栉比的村落,同时把天空与漓江的颜色处理得轻透,形成留白,富水墨悠远的意境美。

此作线条轻盈,色彩明快。吴老抛弃了具体物象在造型上的条条框框,但也并没有完全走向抽象;透过景物由近至远层层递进,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游走,呼应东方虚实相生的传统世界观。



Lot 16|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烛光》|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1984年
尺幅:200.3 x 179.7 cm
来源:

  • 纽约,Sperone Westwater 画廊
  • 三藩市私人收藏
  • 美国私人收藏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展览:纽约,Sperone Westwater 画廊,〈格哈特‧里希特〉,1985年3月5日-30日
估价:HK$55,000,000 - 75,000,000


亚洲艺术市场近年「西风东渐」,率先掀起的是当代艺术热潮。里希特(又译李希特)位列最重要的在世艺术家,作品自然屡创佳绩。

首先是80年代抽象画,去年在香港创下纪录,一度占据「亚洲拍卖最贵西方艺术品」宝座;接着是60年代「阴影」系列,本年于北京易手,成为「中国大陆史上最贵西方艺术品」。

今次两行合办的晚间拍卖,正是以这位德国巨匠的抽象大作领衔。 《烛光》,1984年绘,尺幅达200.3 x 179.7cm,估价HK$5,500万 - 7,500万,是面世以来首次登上拍场。

里希特以「照片绘画」及「抽象绘画」闻名于世,《烛光》可说是他从前者转向后者的早期原型,主题亦显然源自1982-83年的著名照片绘画创作系列「蜡烛」。


「蜡烛」属里希特成名系列之一|三藩市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刮板乃里希特别树一炽的绘画技巧

里希特透过「蜡烛」系列,带出对蜡烛形象及含义的思考。他尝试透过《烛光》表达「光」本身的运动、无常和不可预测性。此作纵向一分为二,呈现出两幅色彩鲜丽的画面,生动地传递了火焰与光芒的动态及其终将消逝之凄美。

烛光总会消逝,但入画作以后却成了永恒的瞬间 - 里希特创作手法创新,背后探讨的主题却和欧洲大陆的古典大师殊途同归。

《烛光》同时展示出里希特多种绘画技巧,包括对橡皮刮板、画笔和刀片的使用。以橡皮刮板为工具擦拭画布上的颜料,令画面轮廓变得模糊,显露出不同层次纹理效果。

如此手法摆离了笔刷之桎梏,可说是翻开了抽象艺术新章。及至1986年,橡皮刮板甚至成为里希特唯一的绘画工具,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里希特将于来年踏入九旬,东京国立近年美术馆已确实为他举办重要个展

《烛光》面世的1984年,是里希特艺术生涯重要一年。那年他因为参加了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展览,而正式受到国际艺坛关注。翌年,他更首度在纽约举办个展。

1984-86年的里希特抽象画,虽然大都在公营博物馆或著名私人收藏手里,但亦因为往往被挑选在重要个展亮相,所以有机会和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见面,包括巴黎庞比度中心、伦敦白教堂美术馆、荷兰凡艾伯当代美术馆等等。

拍场以外,里希特在亚洲的魅力也见于展览之上。

里希特将于来年踏入九旬,东京国立近年美术馆和豊田市美术馆,皆已决定为之举办大型个展,回顾他六十年来的创作生涯。



Lot 31|莫内(Claude Monet)《瓷瓶中的罂粟花》油彩 画布

创作时间:1883年
尺幅:100 x 61 cm
来源:

  • 巴黎,Maxime Blum 画廊
  • 伦敦,苏富比,1959年11月25日,拍品编号72
  • 英国私人收藏
  • 纽约,William Beadleston 股份有限公司收藏
  • 宾州私人收藏
  • 上述藏家家属继承作品

估价:HK$9,500,000 - 15,000,000


香港艺术市场的「西风东渐」虽然从当代起步,但由于亚洲藏家学习和接收速度惊人,他们对更早期巨作亦热切追求。

一些重要现代作品在艺术发展史担当主要角色,蕴含历史意义。这批19世纪重要艺术家的创作,不但为那个年代的艺术气候注入崭新元素,更一直影响后世艺术家的创作。能够收藏这些顶级作品,对亚洲藏家来说别具意义。

现代大师作在亚洲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刚过去的10月,香港首次拍卖梵高油画 - 一幅静物花卉作品。毕加索的《卧睡裸女与乐师》于今年春季亦亮相富艺斯拍卖。与此同时,顶尖画廊也举办大型主题展览,把莫内、孟克等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引入香港。

木保利和富艺斯本季带来的西方艺术,自然不只于当代。印象派宗师莫内的静物花卉油画《瓷瓶中的罂粟花》,将以HK$950万 - 1,500万估价在晚拍举槌。


莫内与吉维尼花园


《罂粟花瓶》|荷兰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藏

《瓷瓶中的罂粟花》绘于1883年,亦即这位法国人搬至吉维尼的一年。画中展现了种植于吉维尼花园内、独具特色的东方罂粟花。相对于晚年集中绘画睡莲池风景,1870-80年代的莫内更着重于静物画创作。

这段期间,印象派艺术早期倡导者杜兰德‧劳尔委托莫内,为他的巴黎公寓起居室绘画静物画作装饰。莫内在1883年完成了一大批委托作品,包括《瓷瓶中的罂粟花》在内。

油画描绘五朵根茎细长的罂粟花,插在陶瓷花瓶之中。或许是因应杜兰德·鲁尔起居室门户位置,画作采用垂直式构图,花卉自然拉长,形状更显美感。 《瓷瓶中的罂粟花》的姊妹作品《罂粟花瓶》,则由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永久珍藏。



Lot 42|奈良美智《潘多拉盒子》压克力 画布

创作时间:1990年
尺幅:90 x 90 cm
来源:

  • 名古屋,Humanité 画廊
  • 日本黑河内珍藏
  • 香港,苏富比,2013年4月5日,拍品编号807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HK$7,500,000 - 10,000,000


富艺斯与保利过去两季携手举办的晚拍,均以奈良美智的小女孩画作领衔。上季带来的《失踪不明》以HK$1.23亿天价易手,成为这位东瀛艺术家历来第二贵画作,至今仍是市场佳话。

来到今季,两行带来奈良较早期的小女孩画作《潘多拉盒子》。此作绘于1990年,正值他在德国修读艺术的第二年。

德国独居的生活状态,猛然唤起了奈良童年时期深深的孤独。奈良笔下的小女孩,正是他的自己情感状态与反应的直接表现。 《潘多拉盒子》正好体现了艺术家当时的心绪。


奈良美智热爱摇滚乐,亦曾参与演出


《潘多拉盒子》被独立摇滚乐队The Birdy Num Nums用作《Mannaka over the World》专辑封面

奈良初到德国之时,深受当地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同时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将之融合日本漫画以及儿童画的视觉元素。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小女孩画作,成为他最为人熟识的标志。

《潘多拉盒子》的小女孩一方面伸出舌扮鬼脸,双脚却置于无边无际的水洼中,小小的身体仿若一片孤岛,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觉。小女孩手中微微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象征着奈良当时虽然身处孤独环境,依然存有希望,在困境之下保持绝不退缩、一往无前的勇气与信念。

奈良曾经梦想成为摇滚歌手,作品亦不时带着摇滚元素。虽然这位男生最终没有成为音乐人,但《潘多拉盒子》就代替他现身摇滚世界 - 1991年被独立乐队The Birdy Num Nums用作《Mannaka over the World》专辑封面。



Lot 187|草间弥生《花》压克力 画布

创作时间:1989年
尺幅:45.5 x 38 cm
来源:

  • 台北,非画廊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与奈良美智一样,草间弥生的拍卖纪录也是在香港写下 - 白色「无限网」画作于2019年以HK$6,240万易手。

是次联合日拍登场的草间画作《花》,画面周边由绿调底色围绕,其余则由紫蓝铺满,加之底色上的正是其经典「无限网」。

此作的「无限网」笔触,有着绵密细腻的肌理变化,绿色的边框底层色调,令边缘的白色网状线条显现为浅黄,与其余蓝紫底色区域的纯白网状线条形成细微对比,丰富了线条色调层次变化。

画面中部油彩底层出现黑色斑点状图形,有如分裂游动的细胞。 「细胞分裂与无限繁殖」同样是草间弥生代表性的创作语藻。在这「浮游分裂的黑色细胞」之上,画面中心呈现一颗别致的青绿色梨子,梨子主题再以网状线条填充。梨子的表面及周围再衍生出灿烂绽放的花朵。


「波点女王」草间弥生

《花》绘于1989年,正值草间创作生涯的重要时份。

这一年,纽约国际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草间弥生回顾展」,成为西方世界重新认识草间弥生艺术的契机,奠定这位日本女性艺术家在战后当代艺术举足轻重之地位。

综合而言,《花》以具有凹凸肌理「无限网」笔触为背景多重底色变化、「细胞分裂与无限繁殖」的理念,加之抽象具象相结合的主题,可谓是将草间弥生的创作集大成之作。


Lot 189|草间弥生《夏日之星 (QPTW)》压克力 画布

创作时间:2007年
尺幅:194 x 194 cm
来源:

  • 伦敦,Victoria Miro 画廊
  • 私人收藏
  • 伦敦,Victoria Miro 画廊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4,500,000 - 6,500,000


同场举槌的,还有草间另一幅画作《夏日之星 (QPTW)》,见证着她其中最具标志性、却诞生自恐惧的「波点」创作。

大概10岁之时,草间开始受到幻觉所苦,常看到许多圆点漂浮眼前,对她说话,令她心生恐惧。这位女孩于是不断绘画圆点,把圆点满布空间,让自己消融其中,作为克服恐惧之法。由此发展而来的「波点画」,最终在艺术界大放异彩,令草间获得「波点女王」美誉。

《夏日星光(QPTW)》绘于2007年,采用红色背景,一个个圆点以个体单独呈现,颜色和大小各有差异,仿如一个个球体从血泊中出现,隐约暗示着病原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同时亦可联想至因引力和轨道而被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天体。

草间年轻时闯荡纽约艺坛,亚洲艺术家行列当中,也以她尤为西方世界认识,故欧洲各大美术馆都收藏着她的大量作品。今年,柏林格罗皮乌斯博物馆更为她举办首次全面回顾展。



Lot 161|康多(George Condo)《夜间肖像》压克力 画布

创作时间:2001年8月
尺幅:152.7 x 121.7 cm
来源:

  • 纽约,Luhring Augustine 画廊
  • 纽约私人收藏
  • 纽约,Skarstedt 画廊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4,800,000 - 6,800,000


至于日间拍卖的西方艺术代表,不得不提George Condo康多。

西方艺术家的拍卖纪录,理所当然在欧美写下;这位美国人的拍卖纪录,却是在香港打破。

2017年,康多的《蓝裙女子》于富艺斯登场,估价HK$300万 - 500万,结果以远超预期的HK$1,210万易手,刷新他的亚洲拍卖纪录。去年疫情之下,他的作品更在香港拍场打破个人全球拍卖纪录。

承接拍场气势,上海龙美术馆今年更为康多举办至今最大型的亚洲个展,以「图像殿堂」为主题,呈现200余件绘画、雕塑、素描作品,聚焦他自1970年代末以来重要的周期创作与作品系列。


美国当代艺术名家康多


《蓝裙女子》于2017年在香港富艺斯刷新康多的亚洲拍卖纪录


海龙美术馆为康多举办至今最大型的亚洲个展

看到康多的肖像画,几乎都会想起毕加索。碎裂、解析、组合,演释,重构的面容与描象的肢体。学术上是抽象构图、立体主义、心理立体主义、甚至是人造写实主义等。康多曾多次明言毕加索是他的灵感来源。

毕加索说过,「杰出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窃取」。康多的创作,虽爱以毕加索、林布兰、卡拉瓦乔等名家巨作为灵感,却充满个人味道。场景、姿势突破传统,身体部位的夸张描绘,让人一眼便看出这是康多的作品。

《夜间肖像》展示了康多对体现「日常生活的疯狂」的心理描绘。画中的年轻女子肖像,构图有如艺术家传统以来对上流社会女士的典型描绘。但康多笔下这位年轻女子,长长的脖子上却是两颗凸出的眼睛、球状的脸颊、竖起的耳朵和弯曲的牙齿,这种「巧妙而新颖的面部构造」让观者感觉奇怪混乱。

对于这种矛盾感觉,康多曾言:「这就是我所谓的人造现实主义。这就是我所做的。我尝试在同一画面中描绘出人物的所有心理状态 —— 歇斯底里、喜悦、悲伤、绝望。如果你能同时看到这些,就是看到了我希望你在我的艺术中所看到的。」



Lot 203|林寿宇《致Ann》油彩 铝 画布 裱于艺术家框

创作时间:1968年
尺幅:101 x 102 cm
来源:

  • 伦敦,玛勃洛画廊 (购于1968年)
  • 冠达邮轮:伊丽莎白女王 2 号(QE2)
  • 伦敦,佳士得,1992年6月11日,拍品编号36
  • 伦敦,Crawford 画廊
  • 欧洲私人收藏
  • 现藏者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HK$1,800,000 - 2,500,000


本篇文章谈的最后一位艺术家,读者一定已经猜到,纪录也是在香港写下 - 2018年,林寿宇60年代画作于香港拍场举槌,以HK$912万打破其拍卖纪录。今次在日拍亮相的《致Ann》,则创作于1968年,这位Ann女士正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许多艺术家毕生都停留在同一个创作阶段,无法突破自己。林寿宇则一直变化,一直寻找自己的路途。他从最初的风景画出发,后来经历抒情抽象时期,踏入60年代则惊人蜕变,步向抽象几何。

上世纪一众在欧洲深造的华人画家,将中国传统绘画概念,与西方艺术融会贯通。如果说赵无极把中国山水意念转化成抽象绘画,朱德群以色彩律动传递诗曲的视觉旋律,那么林寿宇就是运用西方冷抽象的绘画语言,体现老庄「无为」思想,赋予中国哲学有形之象。


林寿宇赋予老庄哲学有形之象

虽然林寿宇的白色系列创作,造型跟色彩意识与极简艺术吻合,但他认为当中精神实则来自于中国传统思维的内涵,充满道家老庄思想的哲学意味,并非将写实的物件或动作简化而已。

林寿宇本人曾经引《道德经》的「五色令人目盲」,来解说他的用白与留白。他又说「白色是最有颜色的颜色,也是最无颜色的颜色」、「智慧的增加,等于色彩的减少」,《致Ann》正是建立在如此基础之上的创作。

画作明显可看出各种白色的在质感上的差异,有些平滑纯粹,有些则带着画布的颗粒,在细节上更突显了艺术家在单色画上出神入化的应用。


拍卖详情

拍卖行:保利香港 x 富艺斯
拍卖地点:香港金钟道88号香港JW万豪酒店

专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日间拍卖
拍卖日期:2021/11/29|11am

专场: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拍卖日期:2021/11/30|7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