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神雕侠侣》的朋友一定记得,西藏密宗绝世高手金轮法王,身份乃是蒙古国师。虽然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蒙古和藏传佛教之深厚渊源却是史实。
元朝覆亡以后,中原政权和藏佛关系仍见密切。明初宣德皇帝一方面笃信藏佛,同时又以宗教笼络为治藏政策。是故,此朝御制佛教重器辈出,无论是鎏金铜像、瓷质供器、唐卡圣像、乃至手抄佛经,皆不乏巨作绝品。
今年北京春季拍卖,保利就带来了两件宣德御制佛教艺术品,将于6月7日的晚拍隆重举槌。一件是明朝宫廷佛像代表作 - 150cm高的鎏金观音像;另一件则是「开一代未有之奇」的青花瓷 -「永平安颂」高足碗。
乘此良机,我们回到六百年前的中国,一觑见证汉藏文代交流、技艺融会的大明美学。
Lot 5091|明宣德 御制铜鎏金自在观音坐像
高度:150cm
来源:
- 新田栋一先生(1912-2006)旧藏
- 佳士得香港,2001年10月29日,编号510
展览:金铜佛造像特展,台北故宫,1987年
出版:
- 台北故宫,《金铜佛造像特展图录》,1987年,图版119
- 香港佳士得,《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2006年,第261页
估价待询
菩萨像要辨识身份,很多时需要从衣装、法器、手印等角度多方面考究。若然头上宝冠(有时是顶髻)上有一尊「化佛」,则可以肯定是观音大士无疑。
「化佛」基本上就是一尊小小的阿弥陀佛,来源有各种版本的故事。按主流说法,观音本是凡人,皈依佛门后受业于阿弥陀佛,最终大觉大悟,于是顶上置佛龛,龛中供奉阿弥陀佛,以报师恩。
由于受造像大小所限,观音顶上化佛很多时只有一个大概轮廓。至于此尊宣德御制观音,体量硕大,达150cm之高,化佛造工罕有地精细非常,双手合十,双腿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脸上佛相乃至头上发髻都清晰可见,相当难得。
宝冠上化佛造工相当精细
观音作自在坐姿,左腿跌坐,右腿自然前伸,脚踏莲花,稳坐山石形台座。上身挺直,左手抬起,右手拇指、中指轻拈,于胸前结法印。
一般来说,如此法印视为说法印,源自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首次阐述「四圣谛」,也就是「初转法轮」的历史事件,故又称为法轮印。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相触成圆,象征法轮为方法与智慧之结合,其余三指则代表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早期佛教「三乘」概念。
不过若然考虑到时代背景,如此手势或许是另一种法印 - 施依印。
右手拇指、中指轻拈,胸前结法印
由于蒙古和藏传佛教之紧密关系,藏佛信仰在元朝时便已相当流行。朱元璋曾经出家当过沙弥,登上大宝后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这位明朝开国皇帝不欲重蹈唐朝中原与藏地(吐藩)战争冲突之覆辙,故遣特使入藏邀请噶举派黑帽系最高法王到南京受封,借怀柔政策安抚边陲势力。
后来燕王朱棣,虽然是起兵篡其姪才登基成为永乐帝,可是非但没有改变父亲朱元璋的西藏政策,而且更为积极笼络藏佛各大派系,恭请上师、分封法王、兴建佛寺。他本人亦笃信藏佛,被上师高僧尊称为「掌控力之轮等七政宝的法王」。
及至宣德一朝,朱瞻基秉承祖父永乐的信仰以及西藏政策,也沿袭御用监内设「佛作」机构专门制作汉藏风格造像。此尊宣德御制观音像,正是此背景下诞生的一代美术品。
宣德帝御容|台北故宫
藏族艺术中,观音菩萨或度母多半结施依印(又称护法印),使善众免遭「八难」。八难为见闻佛法之八种障碍,包括地狱、饿鬼、生长寿天、世智辩聪等等。
施依印是掌心朝外,食指、中指或无名指与拇指相触成圆,其余三指朝上。圆圈象征方法与智慧之结合,三指代表佛、法、僧「三宝」为所依之物。
看此观音像手印,也符合施依印之描绘,以及施者多为观音的现象。
此手印一般视为说法印,但在明朝宫廷造像背景下,也符合施依印之描绘
汉藏风格除了在手印此等形式上体现,也见于观音像整个造型之中。
观音脸相宽大平坦,面容端庄,神态安详,体现明代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审美标准;衣纹写实,衣褶流畅自然,衣服边缘錾刻花纹,也是明朝造像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胎体厚重,内膛满敷红色泥土,显示了中原传统的泥范铸造工艺特点。
可是仔细观之,观音同时又受到藏传造像艺术、尤其是明代宫廷造像之影响,全身多处表现出藏式造像的鲜明特征。
例如躯体及四肢,整体非常规范,结构匀称,宽肩细腰,完全不同于明代中原造像常见的丰臃体态,明显受到藏传佛教艺术造像量度的影响。
又例如衣纹表现,虽然采取中原写实手法,惟衣质柔软轻薄,衣纹简洁明快,凸显出体态的优美变化及肌肉的自然起伏,这一点也明显借鉴了藏传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至于装饰样式,如双耳所戴的圆形耳环、耳边飘扬的缯带、胸部的连珠式璎珞、手足所配的钏镯等,都与藏式和明代宫廷造像的装饰风范一致。
装饰样式,与藏式和明代宫廷造像风范一致
观音整体面貌予人端庄慈祥、娴静温婉的艺术美感,展现出中原地区特有的审美情趣。虽然两种艺术形式之中,中原艺术乃是主流,但却是因为匠人巧妙融会藏传艺术于其中,才使观音像的艺术水平和表现效果远远超越当时的纯粹中原造像。
此等文化碰撞衍生出精彩艺术的结果,成因并非只是皇帝的宗教信仰与国家政策,也与历史脉络甚有关连。
忽必烈统治元朝之时,邀请著名纽瓦尔雕塑匠阿尼哥(Aniko,1244-1306)担任总管,与其尼泊尔与西藏弟子为朝廷铸造佛像,兴塔建寺。时至明初,汉人自然开始陆续取代尼、藏两地匠人,但与此同时,宫廷佛像也就承袭了元蒙遗风。
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脸相。
观音菩萨本是男儿身,面目有慈悲瞋怒诸相,后来引入中原后,大概于唐玄宗时期开始以女性形象现身。唐、宋、元时期,观音法相仍然男女并存;惟明代以降,中原地区已经绝少看到男相观音。
此尊宣德御制观音,面容端正饱满,双目微合,神态寂静慈祥,不失威严,带有男相特有之俊朗与英气,也是其中的精彩特点。
观音带有男相特有之俊朗与英气,也是其中的精彩特点
五代 铜镀金水月观音像|浙江金华万佛塔出土
本尊观音最后一个引人关注的形象,在于像下台座。此底坐取山石之形,但其实与造像一样是以精炼黄铜铸造,上部平坦以安放法身,中间束腰,下部宽大,在视觉上和实际用途都达到了稳定之用。
如此精巧台座,自然令人联想到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熟悉的普陀山。
《华严经》记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伽山,彼有菩萨名观世音自在……」此外又云:「海上有山多圣贤,聚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香遍满,众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补怛洛伽山、普陀洛迦山、普陀山都是指同一个观音道场,仅为不同翻译版本而已。其实甚至是布达拉宫,「布达拉」也是梵语普陀洛迦的汉语翻译。一般认为,《华严经》对普陀山的描绘,正是水月观音之创作起源。
台座与造像一样是以精炼黄铜铸造
台座在视觉上和实际用途都达到了稳定之用
左图:观音像台座局部;右上图,紫禁城保和殿丹陛上之山石;右下图断代明朝正统至天顺年间的青花博山炉
当然,观音住处真貌,无人亲眼得见。不过台座重峦叠嶂、怪石嶙峋之模样,我们还是得以从同期文物中找到身影,例如是明初修建的的紫禁城保和殿丹陛上之山石,以及断代明朝正统至天顺年间的青花博山炉,可见必定同为官方设计式样。
整体而言,观音像髪丝刻画精细,富韵律感;胸前饰伞状连珠式璎珞,佛光宝气;上身穿天衣,下身着僧裙,裙裾束腹前,天衣裙裾均錾刻精美锦地莲花卷草纹饰,工艺细致;下摆自然下垂,两侧飘带飞扬而起,将织物的柔软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造像通高150cm,法身胎体厚重,底部磨损处可见铜质精炼,灿若黄金,通体鎏金厚重,宝光璀璨。如此出众且重份量的佛教造像,无疑为皇室施造并供奉之珍器。
如此出众且重份量的佛教造像,无疑为皇室施造并供奉之珍器
如此贵重的观音像,来源也是显赫,乃新田栋一(1912-2006)旧藏。有「万罍之王」之称的商朝青铜重器皿方罍,器身也曾经是这位传奇佛像收藏家的雅蓄。
此君生于日殖时期台湾,原名彭楷栋,曾经担任电影《望春风》男主角。他年少时醉心桌球(台称撞球),15岁只身赴日便是希望成为职业球手。虽然事与愿违,不过其后就因回台开设桌球店而广结人缘,奠下贸易生意基础。
二战后,彭楷栋于东京定居经商,迎娶日籍妻子后取名新田栋一。他在日本的生意非常成功,曾经在当地纳税人排行榜中名列第十三位富豪。凭借坚厚财力,新田栋一跻身一流藏家地位。
电影《望春风》上映时的报道,列明彭楷栋主演
彭楷栋送赠大量珍藏予台北故宫
至于他为何特别情倾佛教艺术,故事情节真是堪比电影。
话说他当时四十余岁,在日本作外汇交易而误坠法网,身陷囹圄之间回忆涌现,想起儿时无忧于台湾庙宇拜妈祖的片段,出狱后就专攻佛像。
历经多年搜求,新田栋一的收藏可说是蔚为大观。他曾将大量藏品捐赠台北故宫、东京国立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更三次特别为之举办专展,其中以1987年举办的首次「金铜佛造像特展」影响最为深远。是次在北京亮相的宣德观音像,正是此展重点艺术品,也出版于展览图录当中。
2010年,57.1cm高的「明宣德御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在香港佳士得上阵,以HK$7,010万刷新「宣德年鎏金铜佛像世界拍卖纪录」,由亚洲艺术咨询顾问公司Littleton & Hennesy Asian Art请得。
是次150cm高的宣德观音像会否打破纪录,我们拭目以待。
本宣德御制观音收录于1987年金铜佛造像特展图录
明宣德 御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2010年,香港佳士得
Lot 5093|明宣德 御制青花「永平安颂」高足碗 「宣德年制」款
直径:16.8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1985年12月10日,编号195
- 香港苏富比,2009年4月8日,编号1671
展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北京,2021年04月23日-05月10日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弘历的世界》,编号150,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
估价待询
宣德青花瓷近年在古玩市场抢尽风头。先是海兽纹高足杯,于北京以RMB 5,250万易手;接着是名古董商张宗宪珍藏的夔龙纹罐,在香港以HK$3,145万成交。这两件青花佳器,分别摘下两地5月拍卖的古董瓷器成交桂冠。
此朝青花如此受收藏家垂青,当然自有道理。
宣德年间景德镇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烧造技术登峰造极,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至上地位。成就宣德青花瓷大名,「苏麻离青」正是此中关键。
青花发色苍雅淋漓,笔划纹饰可见铁斑沉着,「苏麻离青」特征鲜明可见
宣德青花使用西亚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又称苏泥勃青),呈色深艳明亮,线条间往往形成青蓝中带黑的锡斑,再罩一层透明釉,晕染处淋漓尽致宛如宣纸画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
此高足碗通体施釉肥厚,釉色明润,设计简洁高雅。外壁大幅留白,仅于碗壁中线处以青花书写藏文「平安颂」经文一周,外壁下部绘仰式莲瓣纹一周,高足边画卷草纹一周,外壁及高足上下加饰双青线。青花发色苍雅淋漓,笔划纹饰可见铁斑沉着,「苏麻离青」特征鲜明可见。
至于匠人借以呈现西亚颜料风韵的器形与文字,则皆是藏佛而来。
外壁藏文「永平安颂」为藏地祈颂平安吉祥之重要经典
描绘罗汉的绢本,留意画右方人物捧着带盏托的高足碗
此宣德青花瓷撇口,深弧壁,高足微侈,足中空,属典型高足碗器形。外壁藏文「永平安颂」为藏地祈颂平安吉祥之重要经典,各大教派均有念诵,可翻译为:日平安,夜平安,阳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远平安泰,三宝护佑永平安。
藏地喇嘛每日早中午均要念经吃茶。集体饮茶时,僧侣会取出随身携带的茶碗放在面前,由专门司茶役的僧人斟茶,可知高足茶钟为高僧日常佛事修行必备,朝夕相伴。藏族甚至有谚语曰:「刀碗配套不离身,友或仇人随时见」。
各类高足碗中,如此件饰吉祥经者,尤其受到珍视。明中叶《汉藏史集》载,「两只由朝廷颁赐的碗,被称为格尔,由化身的大明皇帝献给得银协巴和众生依怙大乘法王。这两只碗中大的一只是献给大乘法王的,此碗为青花碗,上面有白昼吉祥(夜晚吉祥)等文字,绘有六种图案及吉祥八宝,由于有这些珍贵的图案更显得贵重。」
如此描述,与宣德朝所制的莲托八宝纹高足碗相合。由此亦可知,吉祥经与八宝皆为「珍贵的图案」,使青花碗更加贵重。
明永乐 白釉印花龙纹高足碗及碗套|西藏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梵文「永平安颂」僧帽壶|西藏博物馆
上述「…由化身的大明皇帝献给得银协巴和众生依怙大乘法王」记载,亦间接道出了明朝皇帝与藏佛关系。
传统上,藏传佛教称呼当地世俗统治者为菩萨化身。时移势易,当藏佛寻找藏地以外的政权支持时,便把此等做法扩展开去。从元朝到清代,藏传佛教会尊称庇护佛法的汉地统治者为「文殊菩萨化身」,故有「化身的大明皇帝」此类说法。
至于银协巴与大乘法王,分别指藏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与明朝赋予萨迦派领袖之封号。永宣两帝透过大量分封法王,分散及平衡西藏宗教势力,权术可见一斑。
是次在保利登场的宣德高足碗,有可能如《汉藏史集》所载青花碗,由明朝天子赠予藏佛上师,但亦有机会供于御苑佛堂,伴随颂佛礼法的宣德帝左右。
内壁印刻兰札体梵文经文一周,对应外壁经文位置
这件宣德高足碗,外壁尽是异域风华,容易令人忽略景德镇御窑厂在内里低调表达的中土技艺。
细心观赏内壁,实有兰札体梵文经文一周,对应外壁经文位置,只因釉层较厚,颇不易觉察,惟侧光方依稀可见。以手抚之,釉面平整光润,故内壁文字当是于洁白胎体上印刻而成,使文字有浅浮雕效果,施釉后方可显出字形,同时又使釉面平滑,名副其实是鬼斧神工。
碗心中央,则暗刻双圈篆书「宣德年制」四字两行款。字体结构严谨,笔划酣畅自然,转折处浑圆,婉丽飘逸,雍容规度,与寻常所见楷书宣德年款颇为不同,而与见于个别永乐甜白釉的暗刻篆书「永乐年制」款识极为接近,可见本品当烧造于宣德早期。
碗心中央暗刻双圈篆书「宣德年制」四字两行款
左:本高足碗刻款;右:明宣德 天青釉高足碗款(景德镇御窑厂出土)
宣德御窑楷书款识出自永宣朝书法大家沉度之手,既有文献记载,亦为学术界所确认。
至于如本品所署之少见的篆书款识,学者对比馆藏与出土永宣器物款识后,亦确认是沉度手笔。例如景德镇御窑厂曾出土「明宣德 天青釉高足碗」,碗心青花书「宣德年制」篆书款,书法风格与本品并无二致。
是故,此式年款当时先由沈度书写,后交景德镇御瓷厂,由工匠按墨迹移到瓷坯上。
相同宣德高足碗例|台北故宫
相同宣德高足碗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综观全球收藏,与本品相同的例子仅四,分别由台北故宫、西藏布达拉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希尔德斯海姆的罗默博物馆珍藏。换言之,只有保利此件是私人收藏可以拥有。
据清点档案记录,台北故宫一例原藏景福宫-梵华楼-佛日楼区域。两楼皆由乾隆所建,有石梯相连,俱属内廷中重要佛堂。以此推断,是次拍卖的高足碗亦无疑为极重要之佛前礼器。
保利高足碗上两次登上拍场,分别是1985年和2009年。此间机会一过,或许又要多等十数二十载才能再目。
相同宣德高足碗例|布达拉宫
相同宣德高足碗例|德国希尔德斯海姆的罗默博物馆
是次北京保利拍卖的宣德高足碗
Lot 5069|14世纪 尼泊尔 马拉王朝 铜鎏金文殊菩萨
高度:42.5cm
来源: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待询
北京保利是次的「恒吉祥,永平安——信仰与皇权之夜」专拍,还有不少明清两世的佛教艺术精品。不过笔者最后想一谈的,却是此尊尼泊尔文殊菩萨。
艺术文化历史有如江河,古代在上游,水流到中、下游虽然已是另一番面貌,但上游的营份、元素、影响其实仍然有所传承,只是需要细心观赏方能得见。
就好像古印度的犍陀罗佛像,虽然希腊风格已没于造像发展洪潮之中,但是西方人的高挺鼻梁特征就一直流传下去。尼泊尔佛像以悠久历史、绵延不断的艺术传承、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特征闻名,非但在喜马拉雅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影响了西藏乃至中原的造像发展。
是次在北京上阵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正是尼泊尔佛像艺术辉煌成就代表作。
宝剑象征猛利无比的智慧,能够斩断众生一切烦恼执着
脚指屈曲绷紧,象征证悟途上内心之警惕挣扎
就如化佛为观音标志,宝剑乃文殊菩萨重要象征。
文殊菩萨,睿智灵善,与普贤菩萨并列,为释迦如来两大弟子。右手持宝剑象征猛利无比的智慧,能够斩断众生一切烦恼执着;左手结法轮印,象征佛陀初转法轮,启迪众生;双腿结跏趺坐,脚指屈曲绷紧,象征证悟途上内心之警惕挣扎。
此尊文殊宽肩细腰,体态优美,全身仅有装饰而无衣褶,健美身躯和肌肉显露无遗;双眉如剑,劲利地向两侧上挑;双眼如秋水,目光俯视,饱含温情;鼻梁直挺,上端连着剑眉,形成倒人字形,美丽英俊;双唇抿成窝状,嘴角上翘,秀美中透着微微笑意。
整体造型端庄,法相圆满,工艺精致,装饰华丽,既展现出佛教追求的庄严和寂静境地,也切合世间人体雕塑美学典范,世俗美与宗教美融于一体。
那么如此优美的造像,究竟出自何方匠人巧手?
双眉如剑、双眼如秋水
全身仅有装饰而无衣褶,健美身躯和肌肉显露无遗
我们尝试从文殊头上找答案。
文殊头戴大花冠,头顶束高发髻,髻顶安火焰宝珠,耳边装饰扇形冠结和U字形翻卷的缯带,头后有两绺余发垂于肩部,大耳垂肩,耳下坠花瓣形大耳饰。
留意花冠正面,造型特别,乃常见于纽瓦尔工匠作品的「切普」(Chepu)。切普为尼泊尔神兽,相当于中国的「饕餮」或印度的「光荣脸孔」,有头无身,在各自文代中皆为神祇收服,最终成为守护神。
佛教造像历史上,纽瓦尔(Newar)工匠手艺之佳与名声之高无出其右,位居亚洲最技艺超凡的艺术家之列,曾经长期受西藏、蒙古、汉地权贵聘请铸造佛像。
花冠正面有尼泊尔神兽切普
十六世纪尼泊尔鎏金铜切普装饰
马拉王朝国祚为十三至十八世纪,统治地区主要位于尼泊尔中部,包括纽瓦尔人聚居的加德满都谷地。其中,十三至十五世纪的前期统治,有「尼泊尔文艺复兴」美誉,乃尼泊尔造像的黄金300年。
是次此尊十四世纪文殊坐像,正是于纽瓦尔人手上诞生的马拉王朝黄金时期艺术。 2015年,同样来自马拉王朝的十三世纪「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便以HK$8,020万在香港佳士得写下尼泊尔艺术拍卖纪录,由内地重要收藏家请得。
当然,超群独特的纽瓦尔美学,也绝非凭空而生。事实上,他们吸收四至六世纪印度笈多王朝文化的同时,也受到八至十二世纪印度帕拉王朝艺术影响。
以此尊文殊为例,自然而灵动的「三折肢」(也称三屈肢)姿态,乃属印度造像黄金时代、笈多王朝所创立之艺术传统。
13世纪 尼泊尔 马拉王朝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2015年,香港佳士得
三折肢姿态,乃属印度造像黄金时代、笈多王朝所创立之艺术传统
是次此尊文殊坐像,正是于纽瓦尔人手上诞生的马拉王朝黄金时期艺术
由纽瓦尔人支撑起的马拉盛世艺术,接着又影响了中原以及藏地造像艺术,促成了尼、藏、汉结合之新艺术形式、也就是元宫廷造像风格。
当中的关键人物,就包括上文谈及的阿尼哥。
忽必烈统治之世,藏佛萨迦派领袖八思巴为建造黄金佛塔而向尼泊尔求助。尼泊尔国王答允之,派遣约80位出色工匠前赴藏地,阿尼哥正是其中一员。他后来带着尼泊尔及西藏分子,随八思巴来到元朝大都,以修复一躯宋室遗留针灸铜人的「天巧」之工获得忽必烈赏识,自此备受朝廷重用。
阿尼哥先后供职于「梵相提举司」、「诸色人匠总管府」、「将作院」等官方匠作机构,从事佛教艺术创作。他在大都生活了四十余年,不仅在佛教艺术上贡献卓越,建有「塔三、大寺九、祠祀二,道观一」,「凡两都寺观之像皆出其手」,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原地区开创了崭新佛像艺术风格,在元代史料中被称为「西天梵相」。
时至今日,我们到北京妙应寺,仍然可以看到阿尼哥雕像。就正如他的造像艺术成就,仍然流传于诸世佛像之中一样。
北京妙应寺的阿尼哥雕像。妙应寺原为格鲁派寺院,现为博物馆
其他精选佛教艺术拍品
Lot 5092|清乾隆 御制刺绣写绘「八大吉祥如意陀罗尼经」
尺寸:36.3 x 13.2cm
估价:RMB 18,000,000 - 28,000,000
是套经书一函一册,经函为硬板折合式,前后板与左板内折部分剔挖成如意云头形。经书作经折装,面板、背板识文描金装饰,华美富丽。经书内页为洒金绢本,共三十七开,前两开上下栏内设色彩绘八宝于祥云间浮现,第一开绘苍龙教子图,第二开绘一巨龙自海面漩涡中腾空而出,气势撼人。
第三开上下栏内对称绘二龙争珠,中间为释迦牟尼演法图,其中释迦牟尼与观音大士的形象均以刺绣工艺表现,肢体、衣纹、莲花为平绣技法,释尊莲座与观音大士所佩饰物为盘金绣技法,针脚细致绵密,将人物的眉眼、发梢都一一加以表现,工艺之精,令人叹服。
第四开至第三十一开为佛经,共计二十八开,每开上下栏内亦对称绘二龙争珠,每开八行,行十三字,其中前二十二开为《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七宝三昧陀罗尼经》,后六开为《佛说八名普密陀罗尼经》。经文书体为隽秀的馆阁体楷书,其制作工艺是先在绢本上墨书誊抄经文,再采用平绣技法依墨迹用靛青丝线绣制而成,针脚亦极细密,将书法的笔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经文之后第三十二开左侧彩绘护法韦陀,佛经中说他可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第三十三开为靛蓝地金彩绘祥云图。三十四至三十七开为洒金空页。
Lot 5073|17世纪 蒙古 扎纳巴扎尔风格 铜鎏金药师佛
高度:29.5cm
来源: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出版:黄春和着,《大漠圣莲——一世哲布尊丹巴开创的蒙古佛像典范》,2016年
估价:RMB 4,600,000 - 6,600,000
Lot 5068|14世纪 西藏 丹萨替寺 铜鎏金双身胜乐金刚
高度:30cm
来源: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RMB 4,500,000 - 6,500,000
Lot 5077|清乾隆 铜鎏金六世班禅
高度:52cm
来源:
- 日本藏家旧藏
- 北京保利,2015年6月6日,编号6382
展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北京,2021年04月23日-05月10日
出版:
- 保利艺术研究院编:《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下)》,文物出版社,2020年,p316-317
- 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弘历的世界》,编号151,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
估价:RMB 2,600,000 - 3,600,000
Lot 5071|15世纪 西藏 铜鎏金药师佛
高度:33.5cm
来源:
-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 比利时安特卫普收藏家Marcel Nies旧藏
估价:RMB 2,200,000 - 3,200,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北京保利
预展、拍卖地点:北京国贸大酒店(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
预展时间:2021/6/1 至专场拍卖前一日
专场:恒吉祥,永平安——信仰与皇权之夜(上、下)
专场拍卖日期:2021/6/7|6:30pm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