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古今中西的当代艺术旗手 细看京师拍卖的刘野、曾梵志、岳敏君大作

中国传统绘画,千年命题皆是山水;来到现代,一代华裔艺术家出洋取经,汲取西方文化精萃,绘下无数抽象、风景、静物大作;及至当代,年轻艺术家古今合璧、中西兼融,笔下风光更是百花齐放。

他们当中,有以现代抽象几何描绘东方传统竹子的刘野,有以面具表达城市人疏离感的曾梵志,有以冷静灰调审视集体主义的张晓刚,有以斑驳色彩拥抱桃花艳遇的周春芽,以及用傻笑嘲讽世人的岳敏君。

乘着保利北京春季拍卖的契机,我们一同细赏这些中国当代名家的大作。


Lot 3319|刘野《竹子 竹子 百老汇》布面丙烯

创作时间:2011-12年
尺幅:600 x 900cm;200 x 300cm x 9
展览:2012 Bamboo Bamboo Broadway 斯珀隆韦斯特沃特画廊 / 纽约州纽约市
出版:

  • 《北京艺术家给我们带来的鸟和竹子的景象》P14页/华尔街日报2012年版
  • 《刘野眼中的世界》 P45 艺术银行 2012年版
  • 《刘野:Bamboo Bamboo Broadway激变》P207 2012年版
  • 《Bamboo Bamboo Boradway》 P6 纽约斯珀隆韦斯特沃特画廊2012年版
  • 《结构、光线、音乐:Bamboo Bamboo Broadway刘野的经典记忆》 P40-43 纽约斯佩罗尼韦斯特沃特画廊 2012年版
  • 《Bamboo Bamboo Broadway》P7-8纽约斯珀隆韦斯特沃特画廊2012年版
  • 《刘野》 P102 P107白墙2012年版
  • 《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艺术》 P122 桂林出版社 2013年版
  • 《舞动雪花》 P62 美术文学出版社 2015年版
  • 《刘野目录图解》 P234-235 P348 哈特耶·坎茨·维拉格 2015年版
  • 《刘野的Bamboo Bamboo Broadway现代主义》 美国艺术 2012年9月7日 2015年版

估价待询


继岳敏君、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的原世代「F4」后,刘野、曾梵志、刘小东、刘炜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F4」。其中,刘野近年在国际收藏家之间愈来愈受欢迎,于香港拍卖场屡创高价,如今纪录已经是HK$5,218万。

提起刘野,大家都会想起他笔下可爱的小孩子、明亮的画风、童话故事式的构图,至于「竹子」系列画作,由于较为罕见于市场,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为诸君所熟悉。刘野对蒙特里安(Piet Mondrian)有多崇拜,人所共知,而其实竹子系列正是他建基于后者的抽象几何,把之巧妙融会进自家画风的成熟创作。


刘野《她不怯对蒙德里安》,画中直接绘画了蒙德里安名作《百老汇爵士乐》


蒙德里安名作《百老汇爵士乐》

刘野在欧洲留学期间,深受荷兰艺术家启发,尤其是现代几何抽象之父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笔下风格强烈的几何抽象,及平行直线构成的四边形,在刘野早期创作中便以出现,多以整幅画的形态出现背景当中。后来,刘野不再只是直接挪用,而是内化吸收蒙德里安强调的平衡和几何分割,引入严谨的空间勾画、分隔、比例和布局。

「蒙德里安的画出现在我的画中是精神上的。他的画那么单纯- 最基本的颜色和垂直水平线,我也想解决单纯的问题。」刘野用窗户、桌子、挂画、甚至人物四肢和影子的几何外形作为线条和形体,凑成精妙构图。各种元素互相映衬,令画面浮现难以形容的张力、协调、平衡。


宋朝 文同《墨竹图》|台北故宫


《竹子 竹子 百老汇》局部

及至21世纪,刘野逐步走向抽象,开始拿走画作中的叙事元素,希望「尽量让它更纯粹一点,把早期情绪、叙述、情节比较多的地方,减少到依靠绘画本身的元素,例如比例、色调、结构」。

2007年,他开始创作竹子系列。传统中国艺术之中,竹子象征文人风骨,代表正直、高洁;视觉上,简洁的竹子还原了纯粹的几何。

这种宋元山水画的常见题材,更显刘野创作生涯新方向。他将目光投放于中国传统绘画,追求东方艺术和西方抽象二者的交融与碰撞,以简单淡净的手法描绘书本,游走几何抽象边缘。


《竹子 竹子 百老汇》局部

同系列的早期作品,刘野对竹子进行几何化处理,但仍保留了竹枝和竹节的细节,看上去仍然是具象风景画,只是带着抽象风格。

《竹子,竹子,百老汇》,则是他首幅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绘画,也是创作生涯迄今为止最大体量的鸿篇巨制。画名中的「百老汇」,既是纪念它的创作地、一个位于百老汇的工作室,更是出于对蒙德里安绝世名作《百老汇爵士乐》之敬意。

此巨作去除了所有中段分叉的竹枝以及竹节细节,留下垂直竹秆与纵向不规则排列的粗细竹枝相互交错,不但让画面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呼吸与生长节奏感,更令构图充满了哥特式建筑所特有的升腾与崇高感。

画面整体呈灰白色调,绿、蓝、粉等众多杂色,又以极其微妙的过渡方式遍布其中,仿佛只在竹枝交错的空隙间隐约有色调相近的几何型色块互相映衬,好似竹林在微风中摇曳时的光影变化。纵观刘野所绘之竹,无不纤瘦萧肃,以抽象法无限接近竹的本质结构,在整体的气韵上又颇有宋元文人山水的清雅高逸:「轻法」、 「尚意」,适兴作画,超脱凡俗。



Lot 3305|曾梵志《面具系列》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2000年
尺幅:197 x 69cm
来源:

  • 保利香港2014年春拍 编号 0201
  •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估价:RMB 12,000,000 - 16,000,000


对艺术圈外的许多朋友来说,曾梵志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代名词。哪管未必说得出「面具」系列,却任谁都记得他笔下戴面具、穿西装的肖像。

2013年,面具系列《最后的晚餐》在香港以HK$1.8亿天价易手,曾梵志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亿元俱乐部的「始创会员」,更令他名满天下。不过在百花齐放的当代艺术市场中,这位武汉人好像逐渐退出了大舞台,更有人认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过事实证明,他始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天之骄子。 2020年,同系列另一大作《面具系列 NO.6》于北京以RMB 1.61亿成交,打破他本人以《最后的晚餐》保持之中国当代艺术纪录,再次震撼整个收藏界。


曾梵​​志是中国当代艺术亿元俱乐部的「始创会员」

90年代,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急速起飞。曾梵​​志当时移居北京不久,面对资本主义与消费文化,感到不胜负荷。他以白色面具遮蔽画中人五官,犹如为人物赋予另一块皮肤,抹去了他们身份,隐藏了他们的情感及焦虑。

曾梵​​志将这种「隐藏」之举,与他对社会的体察联系起来,「官员开始穿西装、打领带……每个人都希望有光鲜的外表,但却也显得有点虚假。我觉得他们很想改变自己的外表,便把这些感觉在早期的《面具系列》中表达出来」。

自1994年创作面具系列,曾梵志在每个阶段的主题、表现形式及色彩上,皆注入崭新元素。 90年代初的面具系列多以群像为主,至千禧年前后,画面人物逐渐减至单人或少数人,构图形式却愈加丰富。


《面具系列》局部

此幅《面具系列》创作于2000年,采用了罕见的狭长画幅,在视觉上强调了垂直、纵向的空间意识感。画中场景由过去的封闭空间,转移到宏阔海岸。如此变化意味着画家在探索时代、社会与个体的关系以外,进而开始思考着客观世界与个体、人与自然的关系。

画中人物是典型的都市白领形象,西装革履、黑皮鞋一尘不染、手拿礼帽。画家为主人公设计了光鲜亮丽却又矫揉造作的造型,身体稍微扭曲,帽子放于胸前,双脚前后分开站立,以一种绅士、时装模特儿或电影明星的姿态呈现于观者面前。然而皮肤肌理与颜色,仍然似他早期「肉」、「协和医院」系列的风格,清楚地诠释着面具系列的中心主旨 - 现代都市人疏离、矛盾的困境。


Lot 3306|曾梵志《福鹿》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2010年
尺幅:220 x 180cm
出版:《曾梵志 界线的共鸣》 P33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1年出品
估价:RMB 8,000,000 - 15,000,000


大概于2002年开始,曾梵志逐渐脱离面具系列,取而代之的是风格蜕变的「乱笔」系列。

但凡是创作人,无论是艺术的、音乐的、设计的,新风格要为人认识、认可、喜欢,皆非易事。尤其是像曾梵志那样的有名的画家,面具系列珠玉在前,乱笔系列一直没有获得太大回响。

直到2010年代,乱笔系列陆续在拍场上冲破千万关口,才受到愈来愈多收藏家所认识。后来,刘德华在阿姆斯特丹看到梵高博物馆展出的曾梵志乱笔作品,邀请对方绘画演唱会海报,乱笔又如面具一样,广受大众关注。


梵高博物馆曾展出曾梵志乱笔系列


刘德华邀请曾梵志绘画演唱会海报

乱笔系列其实源于偶然事件。曾梵​​​​志一次右手受伤,遂改用左手作画。然而,左手的控制和娴熟程度远不及右手,创作过程于是不断出现错误,破坏了画面,越想改正反而又造成新的错误。

曾梵​​志在这种从未有过的绘画体验中,感受到破坏的力量,索性将之保持、发展,创造出乱笔风格,「我在创作的时候是两支笔同时工作,食指和中指之间的笔为主导来创作,另外的一支笔却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破坏,这样会带来画面中看似凌乱实则有序的笔触。」

之后,曾梵志又在草书的狂放不羁的笔势,以及观察植物藤蔓之间的穿插和动感中得到更多的灵感,使得他的笔触线条现更加灵动、跳跃。


《福鹿》局部

对比面具系列以当代城市人为主题,曾梵志的乱笔系列尝试融入中国传统题材,绘画仙鹤、老虎等具象征意义的动物。

此幅《福鹿》即是一例。中华文化中,鹿带着丰富的吉祥寓意,龙和麒麟都带着鹿的特征。长寿以外,由于与「禄」同音,鹿在艺术表达中也与福禄、俸禄仕途划下等号。例如明清官窑瓷器中,「百鹿樽」就是深受帝皇所喜的名器。

佛教典故中,菩萨为保护鹿群,化身鹿王把自己献给国王。国王大受感动,下旨建立群鹿栖身地,便是佛陀初转法轮的鹿野苑。

《福鹿》全幅构思巧妙,近实远虚,空间层次丰富。梅花鹿在沿坡上爬的途中回头凝视,远景是灰白色调水面,前景为枝桠浓密的树林。树枝反复交错、上下左右穿插,看似凌乱,却疏密有致、乱中有序。明确扎实的笔触蔓延至整个画面,笔线虽多,然乱而不紊,且带粗细、黑白变化。底层枝条有明显立体感和质量感,线条越往上堆积,越意笔草草,不拘一格,类似于书法中的运笔随意生发,偶然为之的效果。

色彩搭配上,鹿的暖黄色调,以及黑色树枝上的红色线条,与地面的蓝绿产生强烈冷暖对比。鹿的造型与色彩较为写实,风景部分则更多运用了表现主义技法。画作体现了曾梵志的融合东西方美学的观点,结合具象及抽象的风格,进一步传达出画中主体的精神和情感状态,创立了更丰富的表现方式,在线条与色彩的交织下,以新颖艺术语言拓展了当代艺术的发展空间。



Lot 3310|张晓刚《兄弟》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2006年
尺幅:120 x 150cm
展览:2008年 花好月圆 余德耀美术馆 / 印尼
出版:《花好月圆》 P132-133 余德耀美术馆出版 2008年版
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


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成名已久,早在2006年已经在拍卖场冲破千万关口,画作接着也愈来愈受欢迎,并于2014年以HK$9,420万的个人纪录成交价攀登至颠峰。

惟当代艺术市场变化之快冠绝各大艺术版块,此后几年大家好像一度忘记了这位昆明人,他的名字鲜有再登上拍卖报道。不过好的画家、好的艺术,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2020年,张晓刚强势回归市场。首先是早期三联作《黑色三部曲》,张颂仁珍藏,HK$5,492万易手;接着《血缘-大家庭2号》更以HK$9,803万售出,事隔6年再写张晓刚拍卖纪录。


《血缘-大家庭2号》再写张晓刚拍卖纪录


张晓刚摄于其重庆工作室

血缘-大家庭系列缘起于1993年,张晓刚当时回老家探望双亲,偶然发现许多泛黄老照片 - 父母年轻照、自己的童年照、兄弟合照、全家福照,启发了他的新主题。这一系列是以1950、60年代流行的全家福照片为依托,创造出的肖像图集。

文革时期的家庭合照,共同特征是标准化和脸谱化。往往一家人端坐于镜头前,姿态生硬,表情严谨,服装和发型基本类似,反映出特殊时代的物质贫乏和文化生活之单调。每个人物都带有时代与身份的标签,比如中山装、红领巾等,但是个性却被抹平,消失在集体之中。

张晓刚重新审视了这种盛行于过去的家庭观念和集体主义,并以新观念和符号语言重新诠释此段历史情境,探讨集体主义的价值、个体牺牲的意义,以及个性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正如他本人所说「我看到了描绘个人和集体矛盾的方法。从那个时候,我才真正开始画画。我可以运用文化大革命表达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就像是个家庭,一个大家族。人们互相依靠,也发生冲突。这是我想关注的问题,然后逐渐地,它和文化大革命的联系越来越弱,转为关注人们的心理状况……」


Lot 3327|张晓刚《血缘:同志》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1997年
尺幅:79 x 99.5cm
来源:

  • 私人收藏
  • 现藏者直接购自艺术家

估价:RMB 3,800,000 - 4,800,000


张晓刚旅居德国期间,德国巨匠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和比利时名家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对他影响深远。

前者有如摄影般真实的绘画,使张晓刚开始留意照片背后包含的个人和集体记忆;后者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天马行空想像力,则使他慢慢褪下令人痛苦的悲怅和煎熬,转向更加冷静自持、不动声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些影响都深深体现在《兄弟》、《同志》等血缘-大家庭系列当中。尤其是冷灰色调,以及画中冷静审视时代面貌的情感,特别令人想起历经二战的李希特的「照片绘画」著名创作系列。


李希特《Christiane und Kerstin》,创作于1968年



Lot 3301|周春芽《春风拂槛露华浓》(双联作)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2013年
尺幅:160 x 210cm x 2
来源:私人收藏(直接购自艺术家)
估价:RMB 8,000,000 - 15,000,000


就像「东方马蒂斯」常玉毕生绘瓶花、裸女、动物,周春芽也有桃花、绿狗、山石三大创作主题,分别取材自中国诗人自古咏吟的桃花、他本人的爱犬、以及传统文人画的山石。

桃花自古为文人雅士喜欢的题材,以之为主角的诗词俯拾皆是。桃实累累象征勃勃生机,世外桃源代表隐逸情韵,吐妍花姿可比拟妙龄红颜。至于本幅双联作《春风拂槛露华浓》,名字源自诗仙李白《清平调》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原句是以名花歌咏杨贵妃,周春芽借以用之,说明桃花系列描绘的正是人类两大原始欲望:色与情。


周春芽桃花系列描绘的正是色与情


《春风拂槛露华浓》局部


《春风拂槛露华浓》局部

桃花在90年代已出现在周春芽画作之中,但最初只是配角,直到21世纪才独立成为主题。周春芽曾经说明笔下桃花含意:「桃花色彩暧昧,外圈是白的,中间是红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花和情感、性爱联系得比较紧密,体现生命,走到桃花林里,我就会心花怒放,朝气蓬勃的。」

中国传统书画,喜借山水、梅兰竹菊等主题,说明君子应该具备的道德品格、高尚情操。古代文人笔下,鲜少绘出娇艳欲滴、满载情欲的浮世桃花。

尽管桃花明媚如春,然花期短促,又柔弱似水,禁不起风吹雨打。这位走过四次婚姻的艺术家,选择以豪迈笔触、斑驳色彩描绘桃花,拥抱花花红尘的同时,又以最盛放的花期带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种珍惜当下的人间世言,成功用西方油画媒体,开创出东方文人画的新境界。

如同中国当代著名艺评家栗宪庭所言,这位重庆人「不把这种艳遇看作坏事,而是热情洋溢地接受它,爱在你心里是如此的美好,才使你能创造出桃花这个艳情的绘画意象来,这是你最大的成功……」


Lot 3303|周春芽《绿狗》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2000年
尺幅:150 x 120cm
来源:私人收藏(直接购自艺术家)
估价:RMB 1,800,000 - 3,000,000


周春芽曾经说过,最喜欢的颜色是「Italian Classico Verde 290」,而他正正选择了这种鲜艳夺目的翠绿,来绘画爱犬「黑根」(Heigen),成为著名的「绿狗」系列。

周春芽于1980年代前往德国深造,归国后于90年代初从朋友家领养一只年幼的德国牧羊犬,取名黑根。无奈中国城市当时并不容许饲养大型狗只,所以黑根只得常常藏身家中。

一人一狗很快就亲近起来。周春芽不只待黑根为宠物,更视之为家人。他后来回忆说:「黑根非常调皮,精力旺盛,喜欢和家人扑过去扑过来地玩耍。当时我还和我的前妻张曦在一起生活,我们没有小孩,习惯把『黑根』叫成我们的儿子。」


周春芽与爱犬黑根

周春芽最初绘画爱犬多为速写,黑根当时也以棕黑皮毛的原来外貌现身于主人笔下。大概于1997年起,周春芽把将黑根画成了绿色,自此这头牧羊犬就成为了「Italian Classico Verde 290」色彩的「绿狗」,以不同姿态身貌出现在周春芽创作之中。

虽然「黑根」真实存在,但「绿狗」却是虚构的。实虚相夹之下,绿狗予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创作于2000年的《绿狗》,笔法凝练地表现了一只呈蹲姿的绿狗。它竖着耳朵、咧着长长的舌头,以几乎正对着观者的姿态呈现,仿佛蹲在主人一旁等待喂食或抚摸。

绿狗形体是由皴擦、摩擦、扭曲的笔触构成,笔触扭动繁密,色彩仿佛转过去、扭过来,充满如周春芽所讨论的「起伏跌宕」的「形体节奏」,在表现雕塑体积感的同时,让人留连于绿色的细腻转换,把色彩和笔势运动变成令人着迷的表现元素,也突显了艺术家的创作情绪与个性。


Lot 3302|周春芽《红石》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1994年
尺幅:72 x 60cm
来源:

  • 私人收藏
  • 附北庄艺术空间出具之艺术原作保证书

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


「山石」系列开始得比桃花、绿狗都要早,乃周春芽融合中国传统书画与西方表现主义的创作。

「我承认早期是受到过德国新表现绘画的影响,但我并不满足于他们那种一味张扬的美学趣味,总觉得他们的绘画缺少耐看的东西。我喜欢中国古代文人绘画,尽管也排斥文人们那种做作、矫情甚至是故弄玄虚的成分,但他们的细腻、敏感和那种充满神秘意味的绘画气质的确让我着迷。从力量来看,中国画家逊色于西方画家,但我们比他们敏感… …」


《红石》局部

周春芽在欧洲留学期间,虽然接触到许多西方艺术而眼界大开,但内里浓厚的文人情结并未抹去。放洋归来后,虽然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皆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但周春芽并没有加入到「现世现实主义」等同辈创作潮流之中,反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和美学,寻找中、西文化审美反差,从中找出创作新途。

山石系列就是在此种情况下诞生。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石头是经典画题,历代皆有传世佳作。周春芽精研传统文人画的视觉资源后,力图以完全不同的造型模式重新诠释之。 《红石》创作于1994年,用平涂手法将红褐色作为底色铺陈,又用颜料堆积成肌理明显的「红石」,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水墨的素雅与细腻被转变为丰富的体积结构。

艺术家并没有仿真的呈现物象,而是用一种精神性的、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来表露画布上凝结的图像,同时这也是一种超越自然景物外貌形态的交融之境。



Lot 3309|岳敏君《后花园》布面油画

创作时间:2007年
尺幅:280 x 400cm
展览:2008年 花好月圆 余德耀美术馆 / 印尼
出版:

  • 《当代艺术家丛书》 P92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 《花好月圆》 P114-115 余德耀美术馆出版 2008年版
  • 《新中国·新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家访问录》 P47 艺术家出版社 2010年版

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


21世纪,中国经济急速起飞,艺术市场随即活跃起来,令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间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岳敏君、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四人尤其备受关注,作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屡创天价,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F4」。

此后,亚洲当代艺术市场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当代艺术亦继而出现一代又一代的「F4」。虽然挑战变化不断,岳、张、方、王的原代F4却仿如长青树,没有缺席过半季拍卖。


岳敏君摄于其工作室,身后的正是《后花园》

1990年代流行的中国艺术潮流,由栗宪庭一锤定音称为「玩世现实主义」,岳敏君正是其中的旗手级人物。玩世现实主义的作品,乍看往往是嘲讽的、滑稽的,但内里关心的却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百态,故深究细赏之下,主题往往是严肃重要的。

对岳敏君来说,「笑」可以说是他以艺术家身份面对时代洪潮的一种消极武器,「哈哈大笑,还是放声大笑,是嘲笑,还是狂笑,是面对死亡的笑,还是面对社会的笑,似乎每一种成份都有……」

岳敏君完善了以自己为蓝本的大笑面孔形象︰粉红的肤色、整齐的牙齿、紧闭的双眼,并将这一签名样式的形象恣意地重复出现在他的作品上,以对抗的姿态述说着社会的荒谬与无常。


《后花园》局部

《后花园》创作于2007年,延续了经典的大笑面造型及精神内涵,尺幅宏大,布局精心,乃岳敏君较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2008年,印尼余德耀美术馆举行开幕展「花好月圆」,呈现原代F4为首的中国当代艺术佳作,《后花园》和上述张晓刚《兄弟》皆是其中的重要展品。

画作主要描绘四个岳敏君式的标准粉红色傻笑人,在中式庭园的水池旁嬉笑玩闹着。其中只有一个人是穿着白衬衫及长裤,在水池左后方奔走着。其余三人均穿着黑色内裤,当中二人聚在一起,占据水池较后位置,而另一笑面人,则伫立在水池中间的石墩,绕着双手,露出大笑面,仿佛笑看世情。

经济急速成长之下,不少中国传统或消失,或扭曲、或被遗忘。大笑面出现在传统中式水池间,正正表达了现代人在时代巨浪中的无所适从,赤裸而真实。



Lot 3323|艾迪‧马丁内斯(Eddie Martinez)《无题》布面丙烯油画、喷漆

创作时间:2020年
尺幅:76.2 x 101.6cm
来源:私人收藏
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


谈过一众中国当代艺术旗手,现在看看两位在亚洲极受欢迎的西方当代新星。

马丁内斯绝对是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拍卖成交在短时间内屡破纪录。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些纪录悉数于亚洲市场 - 香港拍卖刷新,可见他如何受这里的新世代收藏家追捧。

2019年,这位美国人的拍卖纪录在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的香港拍场最少刷新了五次之多。

头四次是HK$93.7万、HK$106万、HK$250万、HK$520万,最后在年尾登场的大尺幅画作《高空飞行的鸟》,估价仅HK$120万- 180万,结果以远超预期的HK$1,572万成交,把马丁内斯送进千万俱乐部之列。同一年由不足HK$100万到HK$1,572万,升幅叫人吃惊。


马丁内斯深受亚洲新世代收藏家喜欢


周董(右一)与好友蔡康永(左二)、陈冠宇(右二)亲临「台北当代」支持马丁内斯


《高空飞行的鸟》为马丁内斯拍卖纪录之作

喜欢马丁内斯的芸芸亚洲收藏家中,包括「地表最强」周杰伦。周董经常在社交媒体分享所爱艺术,马丁内斯正是其中一人。

他曾经挑选一个印有马丁内斯画作的限量手袋,送给美术老师出身的母亲叶惠美。 2010年「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周董更亲自现身力撑马丁内斯新作。

马丁内斯年轻时曾进入两所艺术学校,但皆无完成课程。他虽非学院出身,却可谓是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早期作品受流行文化的启发,倾向于暴力意象、疯狂的漫画风格,后来逐渐转向抽象画,仿佛是普普艺术、行为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的大混搭。


马丁内斯较早期的「睡眠者」系列画作

2020年,马丁内斯因疫情关系居家隔离,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新作。他反思当下生活,重新探索搁置多年的绘画主题,发掘更多可能性与更深层表现力,而此幅《无题》即为其中代表。

在富有张力而拥挤的画面中,艺术家使用近半画布描绘了一位「睡眠者」(Sleeper)。睡眠者侧躺着,身着靛蓝色长裤和运动鞋,手戴黑色拳击手套,面目被有意地以粗重的黑色线条覆盖。

「睡眠者」构图对于马丁内斯并不陌生。早在艺术生涯刚刚开启之时,他就创作过「睡眠者」主题系列画作。对此,艺术家本人表示:「我在2005年起就开始画『睡眠者』的形象了,他看起来像是一个摔倒的拳击手,但其实我认为他应该是任何一个感觉到泄气、郁闷或者疲劳的人。」



Lot 3324|KAWS《无题》布面丙烯

创作时间:2013年
尺幅:182.9 x 205.7cm
来源:

  • 托德·克拉默画廊(Todd Kramer Gallery)
  • 私人收藏

估价:RMB 6,000,000 - 10,000,000


名气大的艺术家中,很少人能像KAWS一样「贴地又昂贵」。

他的环球展览,免费可看;他设计的T恤,只售一百多港元;他设计的波鞋,几千港元买得到;他登上拍卖场的艺术品,却动辄能以数百万、数千万、乃至破亿港元成交;他的好些作品,甚至在顶级博物馆展出。这位美国人就像有分身一样,既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现身,又驾临艺术殿堂之上。

与此同时,和同乡马丁内斯一样,KAWS许多顶尖作品都在亚洲收藏家手中。


KAWS可谓全球最多人认识的当代艺术家


周杰伦母亲与《Again and Again》合照

2018年,KAWS以海绵宝宝(SpongeBob)为主角的画作《Again and Again》在伦敦苏富比拍卖,£103万(HK$1,050万)成交一度刷新KAWS拍卖纪录。当时许多人猜测是哪位藏家一掷千金,直到周杰伦早前在社交媒体张贴此画与母亲的合照,大家才恍然大悟。

翌年,他的画作《THE KAWS ALBUM》在香港上拍,估价仅HK$600万,连佣却以逾HK$1.15亿天价成交,大幅打破个人拍卖纪录的同时,更一度登上「亚洲拍卖的最贵西方艺术品」宝座。

KAWS擅于将流行文化中的经典形象,转化为亲切且易于辨识的卡通图形,并因独具一帜的个人风格而备受青睐,此两件破纪录作品正是绝佳例子。


《THE KAWS ALBUM》以HK$1.15亿天价易手


《无题》局部


《无题》局部

2012年起,KAWS以多种方式将早期卡通形象抽象化,把之扩大、变形及重组,创作出全新视觉特征与内在意涵。如此创作过程,既传承了美国1950代后期波普艺术(Pop Art)中的开放精神,也深受1960年代后绘画性抽象(Post Painterly Abstraction)艺术风潮影响。 KAWS在赋形与抽象之间,拓展出全新创作路径。

此件《无题》达高度和宽度皆几近两米,尺幅庞大,乃是KAWS异型绘画的代表杰作。艺术家大量地使用了大红、荧光桔、青色等高饱和度色彩,通过解构与重组,呈现出充满动态的抽象构图。

此时期作品中,KAWS常选用经典动画角色的局部特征,而将剩余部分简化。 《无题》中,看似开咧的牙齿、圆形鼻头和三根睫毛的圆睁双眼,似乎暗示着海绵宝宝的特征;边缘带有斑点的粉橘色,则是派大星(Patrick Star )的形象。

其中,一双眼睛中的「X」尤为引人注目。在动画片中,「X」形眼睛通常出现在喝过毒药的角色上,KAWS从中汲取了灵感,将这样的符号加入到创作之中,为《无题》更添黑色幽默和玩味色彩。


拍卖详情

拍卖行:北京保利
预展、拍卖地点:北京国贸大酒店
预展时间:2021/6/1-3
拍卖时间:20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