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香港秋拍即将举槌,中国书画专场集合古今众多名家之作。其中最为瞩目、扣人心弦的,要数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三位大师写于动荡中的呐喊,他们以苹果寓太平、以女神寄忧思、以蜘蛛吁不屈。许愿和平、苦念国土,皆见于腕底丹青。
同场还有吴冠中、吕寿琨等精品,展现水墨艺术的革新道路;亦有佛缘书画、文人雅物等专题。古代书画方面,由晚明蓝瑛的仿古山水领衔,笔力雄厚;另见风靡日本书坛的张瑞图行书作品。
Lot 504|齐白石(1864-1957)《太平》镜心 设色纸本
创作时间:1944年
尺幅:99 x 48.5cm
题识:
〈一〉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居京华第廿又五年所作。
〈二〉太平。白石老人同时又篆二字。
钤印:「白石老人」、「齐大」、「吾年八十二矣」
出版:此作已收录在即将出版的《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齐白石卷》,入编收藏证书编号:ZS-21-QBS-164.
估价:HK$6,500,000 - 8,500,000
从款识「居京华第廿又五年所作」,可以推知此画应作于1944年(自齐白石1919年正式定居北京算起),是年抗战尚未胜利,此图满漾着老人对和平的向往与期冀。
白石老人作画善借物寓情,偏爱日常平实之物,信手拈来皆可成画,无论是花鸟、水族,抑或草虫,皆生动传神,雅俗共赏。以苹果寓「太平」,是他的惯作题材,在天真意趣之外,多了几分对天下之感怀。齐白石一生频遭颠沛,故此,老人常借画笔寄托对「盛世太平」之向往。
齐白石
在此作中,润燥合宜的墨线斜织出筐体,筐檐及提梁以精准曲线排迭。苹果设色明丽,新鲜脆嫩的质感跃然纸上。白石老人不吝笔墨,写满筐苹实,筐外还有三颗散落,使画面饱满平衡。
齐白石先题行书单款,由上贯下,后又篆「太平」二字,补成双款,各钤印章,使章法更加完满。如此种种皆体现出老人对此作的用心,在其同类题材画作中,甚为鲜见。
Lot 505|傅抱石(1904-1965)《湘夫人》镜心 设色绢本
创作时间:1947年
尺幅:13.5 x 25.5cm(诗堂);29 x 25cm(画心)
诗堂:帝子降兮北渚。壮暮翁稚柳题。钤印:「稚柳」、「壮暮翁」
题识:韵霞夫人清赏,丁亥八月,抱石。钤印:「傅」
来源:香港佳士得,1990年3月拍卖,LOT 192
出版:《名家翰墨-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全集傅抱石屈原赋》,第120页,一九九五年
著录:
- 《名家翰墨第八号》,第119页,一九九〇年
- 《傅抱石大典》,第152页,二〇〇四年
估价:HK$1,200,000 - 2,200,000
40年代,傅抱石因抗战而寄身重庆金刚坡。蜀地重峦叠嶂、远离战火,傅抱石在此地灵感不绝,更创造出独特的绘画技法 - 「抱石皴」。后人称此为「金刚坡时期」,傅抱石很多代表作都在此时诞生。
傅抱石对屈原,可以用痴迷来形容,有说「抱石」二字即源于屈原抱石投江的典故。他不单画过很多幅屈原像,也创作了许多以屈原作品为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最为人所熟悉的莫过于「二湘」。
「二湘」乃指湘君和湘夫人,出自屈原《九歌》中的诗句,她们本为传说中尧帝的女儿,后来人们将其认作湘水之神,形象美丽高洁,心性真诚执着,备受尊崇。
傅抱石《湘夫人》局部
1947年,傅抱石在上海个人画展,背后为其另一幅湘夫人作品
关于傅氏创作《湘夫人》题材的缘起,据他女儿傅益璇回忆:「一向沉默寡言的抱石,也许喝了酒的缘故,居然一反寻常,侃侃而谈,对时局大发议论,还激昂愤慨地背诵了屈原的《楚辞》中《九歌》的诗句……他说他正在酝酿,将把《九歌》的『二湘』和『国殇』诗意绘制成画。」可见傅氏心怀家国,与屈原产生强烈精神共鸣。
此作完成于1947年9月,傅抱石携眷返回南京近一年,生活与创作条件大为改善,心境上多了几分平静安宁。
画中的湘夫人为经典傅氏美人脸,饱满圆润,双眸深沉而又灵动。衣纹的线条流畅飘逸,传达了人物的神韵 - 顾盼生姿,风神自得,扣住「目眇眇兮愁予」之词意。
值得一提的是,上款「韵霞夫人」应是傅氏在艺术上的知音。除此作外,在同年11月,画家在一幅1944年创作的仕女精品上再次题跋:「韵霞夫人来京见访讲舍,出此奉作纪念。」言辞恳切,可见情谊之重。
团扇造型古朴典雅,更添一番雅趣。此作更有谢稚柳题诗堂,「帝子降兮北渚」紧扣主题,与画面相得益彰。
Lot 506|潘天寿(1897-1971)《夜半睡初酣》立轴 水墨纸本
尺幅:149 x 39.5cm
题识:三门湾人。
钤印:「秉之」
估价:HK$1,500,000 - 3,000,000
20世纪中国书画家中,潘天寿之为人,以及其作品之雄奇、倔强、堂正,向为时人所称誉。他作画极讲究布局,往往苦心经营,喜取近景,构图别出心裁,以「险绝」著称,出奇制胜。
潘天寿师从弘一法师、经亨颐、吴昌硕、黄宾虹等传统名家,决心要「传统出新」,改革国画。吴昌硕曾感叹说:「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我最远,大器也。」
《夜半睡初酣》应创作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潘氏以用中锋兼具侧锋用笔,以线代皴,放笔直下,显出崖边山石雄奇险绝之势。半勾月悬于画面顶部正中,夜色正浓,右上方的蜘蛛不知疲惫地织网,山间三只猛禽虽在酣睡,但不减睥睨天地的气势,与险峻山石气质浑然一体。
潘天寿
有别于潘氏常见「大颐寿者」、「寿」等自署,此作落款「三门湾人」,暗示了作品主旨。
潘天寿乃浙江人,知悉故乡的三门湾事件。1899年,满清摇摇欲坠之际,意大利企图租借三门湾,然而清廷强硬拒绝,不惜一战,意大利于是无功而还。
或许,潘天寿欲借此画勉励国人不畏强敌:以蜘蛛喻自身,猛禽隐喻强敌,敌我双方力量较敌固然悬殊,但只要坚持不懈,终能以小胜大,一如当年三门湾事件。
Lot 612|吴冠中(1919-2010)《黄山日出》 镜心 设色纸本
创作时间:1986 年
尺幅:136 x 67cm
题识:一九八六。
钤印:「吴冠中」
出版:《吴冠中全集VI》,第7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二〇〇七年
估价:HK$1,200,000 - 2,200,000
吴冠中早年就读于杭州艺专,师承林风眠,也曾跟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后来他赴法深造,与朱德群和赵无极并称为「留法三剑客」。他兼学东西,成为水墨画现代转型的第一批先驱。
回国之后,吴冠中多以风景为创作主题,将西方油画与东方水墨画融会贯通,合二为一。用他的话说,就是水墨和油画从此「水陆兼程」。他发展出一套崭新的丹青语汇,以别具一格的「彩墨画」闻名于世。
吴冠中《黄山日出》局部
吴冠中
吴老后来的风景作品渐趋抽象,惟他一直强调「风筝不断线」,意即艺术创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所以,他的作品始终兼具抽象与具象元素。以此《黄山日出》为例,虽然山景尽化为抽象的线条与墨点,但仍然可辨认出山的轮廓。
雄奇的黄山一直是历代画家流连忘返之地。从古代至当代,许多著名画家都曾以黄山为师。吴冠中曾言:「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可见黄山在他心中的分量之重。他多次登临黄山,屡屡以之入画。
1986 - 1990年,此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吴冠中身心获得极大自由,进入了创作高峰。此幅《黄山日出》便是创作于这一鼎盛时期,更收录于《吴冠中全集VI》。
Lot 617|吕寿琨(1919-1975)《禅画》镜心 设色纸本
创作时间:1974年
尺幅:96 x 180cm
题识:七四年画禅,吕寿琨。
钤印:「寿琨之印」、「肖型印」、「自诚明」、「天之所与」
来源:为英国私人珍藏,由原藏家直接得自艺术家后代,澄览堂收藏
估价:HK$500,000 - 800,000
60、70年代,香港正处于经济和文化新旧交替的时刻,吕寿琨担起大旗,将传统水墨画引进当代艺术领域,引起一股创新水墨浪潮,后称「新水墨画运动」。
他精研中国历代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理论,透过临摹中西经典作品、山水写生,以及笔墨和构图新形式的实验,开创水墨新风。他在吸收西方现代艺术创新思潮的同时,亦坚守东方传统的笔墨逸趣和精神内核,独创禅画系列。
另一方面,他通过教学、组社推广新水墨,孕育出无数艺坛新力军,如王无邪、周绿云、谭志成等。这位「新水墨之父」更于1971年获英女皇颁授勋衔,是首位得此荣誉的香港画家。
此幅《禅画》创作于1974年,集合吕寿琨风格之大成。他以莲花为切入点,以「禅」为题,以此来展现个人精神世界。「禅」作为一个东方特有的文化概念,可以作为儒、释、道三家的共同落脚点。吕寿琨以「禅」为创作母体,透过传统笔墨设色,表现非传统的抽象图景。
吕寿琨
保利香港今季特别策划多个专题,其中「如是观 - 高僧大德、书画名家佛缘书画作品」,集合弘一法师、虚云禅师、圆瑛大师及弟子赵朴初居士等高僧墨宝。另有溥儒、丁衍庸、梅兰芳、张大千得意门人孙云生等人的佛像画作。
书法作品遵循书写法度、方正内敛兼具个人用笔特色;画作中佛陀菩萨的法相庄严慈悲。各式佛缘书画,予观者片刻祥和。
Lot 463|弘一(1880-1942)《华严经》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创作时间:1930年
尺幅:32.5 x 6.5cm x2
题识:如来为说广大法,汝等应生欢喜心。昙殊居士供养,庚午,为明。
钤印:「月」、「佛肖形」
鉴藏印:「子玉家藏」
估价:HK$800,000 - 1,000,000
弘一法师,是近代公认的通才和奇才,号称「半世文人半世僧」。他是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中国的先驱,且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
现时弘一法师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其书法作品,极具个人风格。弘一出家后有感刚健飞扬的北碑书风不合佛法,转而从晋唐小楷中寻找合适佛家之韵度,遂成「弘一体」书风。
此副《华严经》七言对联,上款「昙殊居士供养」,即书画家邓芬。邓芬除擅书画,更精于诗文、曲艺及雕刻,才情之盛,名遍广州。张大千推许邓芬为「广东唯一国画家」,而黄宾虹亦赠诗云「南海丹青有邓芬」。
此副对联作于30年代,正值弘一法师盛年。作品保存良好,一直由邓氏后人珍藏,今日首现拍场。
另一专题「文人雅物 - 同一藏家珍藏名家书画作品」,则聚焦多位现近代名家书画成扇,题材涉猎山水,书法,花卉,翎毛,人物等等。
成扇,俗称扇子,分为折扇和团扇两大类。折扇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设计五花八门,成为文人雅士掌中把玩之物,亦彰显出主人的个性与品味,故有「怀袖雅物」的别号。
Lot 564|徐操(1899-1961)、溥伒(1893-1966)《巴船下峡图、杜甫诗》成扇 设色金笺
创作时间:1939年
尺幅:20 x 53cm
题识:
〈一〉(杜甫诗,详文不录)少陵诗,辛巳冬至月,雪斋溥伒。钤印:「溥伒之印」
〈二〉巴船下峡图。己卯中秋,写于霜红楼。燕孙徐操。钤印:「徐」、「操」
估价:HK$600,000 - 1,000,000
此把成扇精巧非常,扇面一面为溥伒书杜甫诗,另一面由徐操绘《巴船下峡图》,扇骨精雕细琢。
溥伒,爱新觉罗氏,跟溥仪、溥儒是堂兄弟。1911年以后,爱新觉罗家族虽然告别了皇族地位,但因自幼饱读诗书,受艺术薰陶,很多后来都成为了书画家,当中以溥儒的名气最大。除他以外,溥伒、溥僩、溥佺、溥佐四兄弟,同样能书善绘,被喻为「宫廷艺术的最后几笔」。
溥伒年轻时便以画闻名,跟溥儒各有一方内容和形式相同的闲章,印文为「旧王孙」。他的书画尽得古人精粹,笔墨清贵。
至于徐操,则尤擅人物画,多取材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艺作品。扇上绘《巴船下峡图》,线条极为工细,设色妍丽,人物造型生动。
溥伒书杜甫诗
徐操《巴船下峡图》局部
Lot 507|黄秋园(1914-1979)《听泉》立轴 设色纸本
尺幅:79 × 55.5cm
题识:水边林阙里。茆屋是谁家。老园半个僧。
钤印:「大觉子」、「荒寒」、「烟霞供养」、「长留天地间」
出版:
- 《名家水墨-黄秋园作品集》,封面及页81,国立历史博物馆,二〇〇四年
- 《近代十大名家书画选》,第111页,长流画廊出版,一九九〇年四月
估价:HK$300,000 - 500,000
黄秋园自幼酷爱绘画,少年家贫,进裱画店学徒,得览古今名作,刻苦临写,尤喜王蒙、石溪、石涛诸家。
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此《听泉》的构图布局顶天立地,整幅落墨点线密集,不留空白,所谓上不留天,下不留地。然而,满实茂密之处透露出灵气,有「天满一星」之誉。
他的山水往往「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由传统入手,开创出个人风格强烈的画风,更独创「秋园皴」。李可染更赞赏其笔墨「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
此《听泉》堪称黄秋园的代表作,乃2004年台湾历史博物馆所办画展的图录封面。
《听泉》为2004年台湾历史博物馆所办画展的图录封面
Lot 453|张大千(1899-1983)《樱桃》镜心 设色纸本
创作时间:1953年
直径:30cm
题识:癸巳夏五,远江户,爰。
钤印 :「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估价:HK$60,000 - 80,000
谈及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张大千是无法绕过的名字。他的泼墨泼彩固然气势摄人,而一些水墨小品,亦清新可喜。
此《樱桃》尺幅小巧,大千以红彩点染,绘出浓淡不一的娇艳樱桃。上钤有「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印,更添吉祥喜庆。
至于古代书画部分,则由蓝瑛的仿古山水大作,及风靡日本书坛的张瑞图行书领衔。
Lot 342|蓝瑛《苍山夕晖》立轴 设色绢本
尺幅:136 x 51cm
题盒:
〈一〉明治卅七年五朋,为躬耕草庐主人,铁斋外史题。
〈二〉蓝田叔画山水图。
题识:一舟如许大,高川湖之湄。读罢秋水篇,苍山幔夕晖。范华原画法并题,蓝瑛。
钤印:「蓝瑛之印」、「田叔」
估价:HK$600,000 - 1,000,000
关于蓝瑛的生平文献记载不多,他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享寿八十,一直生活到康熙初年。
蓝瑛早年学习南宋院体,后来潜心研习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笔墨,尤其独钟黄公望,至晚年形成了杂取众家之长、抒发自家胸臆的画风。蓝瑛虽然是职业画家,但技法、艺术语言皆是文人画。
蓝瑛在晚明画坛的地位颇高,追随者众,有「武林派」或「浙派殿军」之称。他的子孙辈蓝孟、蓝深、蓝涛、蓝洄,皆秉承其学。金陵画派、禹之鼎、袁江诸家皆受他影响。
此《苍山夕晖》取北宋范宽笔意,融入各地山川灵性及蓝瑛独特的风格。画中绘一江两岸,远峰采短笔作皴,部分峰顶缀有密苔;近处岸上,群树环抱,树后一叶扁舟徐徐驶过,舟上有高士悠然捧卷。
Lot 355|张瑞图《行书五言诗句》立轴 水墨纸本
尺幅:170 x 42cm
题识:科头长松下,垂钓清波里。借问渔者谁,不语亦不起。瑞图。
钤印:「张瑞图印」、「挥毫落纸如云烟」
题签:张二水先生真迹。清真堂藏。
估价:HK$400,000 - 600,000
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福建晋江人。在仕途上,因依附掌权的宦官魏忠贤而平步青云,官至吏部尚书兼中极殿大学士,后因魏忠贤倒台而被削职为民,此事成为了张瑞图的污点,《明史》更将他列入「阉党」。
虽然翻查史籍,张瑞图除了为魏忠贤写碑,其实没有什么大奸大恶的作为,但阿附权奸的行径终究为士林所不齿。
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和品评常以书法家的人品作为评判标准,有「人品即书品」之说。然而,张瑞图可说是特殊的例外,他书法上的成就没有因为政治上的污点而被否定。在书坛上,他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并称「明末四家」。他的书法风格特殊,喜欢用侧锋,结体奇崛多变,制造出强烈的节奏感,别创一家。
此轴行书作品即具「奇逸」之态,笔法硬峭纵放,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个人风格尤其鲜明。
张瑞图对日本书坛影响尤深。明朝末年,福建高僧隐元禅师把张瑞图的书法带去日本。此前,日本人一直对于晋、唐精致典雅的唐样书法比较熟悉,初见张瑞图的独特书风,大开眼界。日本人称其书法「气脉一贯,独自风格」,推崇备至。
拍卖详情
拍卖行:保利香港
专场:中国书画
拍卖日期:2021/11/28|10:30am
拍卖地点:保利香港艺术空间(香港金钟金钟道88号 太古广场1期7楼)
预展日期:2021/11/24 - 26
预展地点:香港君悦酒店(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