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天下乾隆青花 私人市场仅此一对的如意云口瓶

收藏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莫过于能获得世上绝无仅有的艺术品。本周厦门拍卖就有这么一对重器- 青花如意云口瓶,绘团莲纹,饰双龙耳,大清乾隆年制,是为大清宫廷中西合璧的精彩之作,私人收藏仅此一对,估价RMB 500万- 800万,将于周五在保利举槌上阵。

Lot 936|清乾隆 青花团莲双龙耳如意云口瓶(一对)「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25.2cm
来源:

  • 香港苏富比,1993年4月27日,lot163
  • 伦敦佳士得,2010年5月11日,lot217(封面作品)

参阅:

  • 《故宫藏瓷・清青花瓷二》,国立故宫博物院,1968年,页40-1,图版10
  • 《邃古来今・故宫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清宫仿古文物精品特集》,澳门艺术馆,2006年,页25,编号52
  •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珐琅彩・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137,编号120

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


2010年以图录封面在伦敦佳士得登场

乾隆一朝,国力鼎盛,御瓷制作在康熙、雍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是百花齐放。今次上拍的这一对如意云口瓶,正是把西方艺术风格融入青花瓷器的代表作。

这对青花瓶最瞩目的地方无疑是器形,气派典雅,呈现西方艺术的味道,与中国传统瓷器大相径庭,在芸芸官窑种类中难寻可与之对比的例子。口沿外翻卷装饰如意云头纹,近似工艺可追溯至明代盛世 - 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可是仔细比较之下,两者工艺其实并不相同,如意云口瓶的制作技术,要比明朝的折沿口难得多。


明宣德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北京故宫


左为明永乐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香港苏富比,2019年HK$2,200万成交),右为今次上拍的乾隆云口瓶。可见两器沿口外卷的分野所在

永宣石榴尊的折沿口,边缘处是以水平线向内与瓶颈连接。打比喻的话,这部份就像是实心的飞碟。乾隆的如意云口瓶,外卷边缘则是向上内翻,至口沿水平才与瓶颈连接。这部份的结构就像雨伞:外卷是伞布,瓶颈则是伞柄,技术远为困难。外卷的每个如意云颈装饰,形状清晰如凸齿,也比永宣石榴尊的折沿口细致得多。

如此口沿外卷亦见于清宫御制彩瓷,例如是上海博物馆的「乾隆绿地洋彩螭龙穿枝花卉纹双耳瓶」,以及放山居旧藏的「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2010年在佳士得以HK$9,026万成交)。不过这对青花瓶更特别之处,在于底部亦雕饰一周如意云头纹,与口沿外卷的如意云头首尾呼应,形成乾隆一朝首创的视觉美学。


清乾隆 绿地洋彩螭龙穿枝花卉纹双耳瓶|上海博物馆


巴洛克风格装饰

传统来说,中国瓷器不是饰以圈足,就是平底。这对青花瓶的底部设计则像底座一般,相信亦是受到西方影响。如此复杂的上下两层翻口,加上造工非凡的双龙耳,可以肯定当年御窑厂是烧出许多失败之作后,才得以炼成此对精品。

青花瓶从上至下共装饰七层纹样之多。颈部饰如意形开光卷草莲花纹,腹部为缠枝团花西番莲,而底部饰有一周仰莲纹之外,装饰繁缛华丽,明显受到当时西方流行的洛可可及巴洛克艺术影响。

至于双龙耳与纹样主题,则是中国传统御窑风格。青花蓝头浑厚沉着,亦是乾隆本朝的标准发色。整体而言,这对青花如意云口瓶可谓中西文化的完美结晶。



Lot 937|清乾隆 青花缠枝灵芝花卉纹如意耳葫芦尊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18.3cm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3年10月27日,编号189
参阅:

  •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页219,图200
  • 《清代瓷器赏鉴》,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页130,图160
  • 《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美术馆,页358,图160
  • 《世界陶磁全集.卷15:清朝编附安南.タイ》,东京,1956年,图版92
  • 《中国陶瓷全集.卷1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图版183,图版212
  •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国立故宫博物院,2008年,页207,图版编号II-33
  • 《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图版4-13

估价:RMB 12,000,000 - 16,000,000

如果说上面的如意云口瓶是中西文化结晶,这件如意耳葫芦尊则是古今融合杰作。

先说「古」。明代永乐一朝(明成祖朱棣,即起兵夺位的那位燕王),颜料「苏麻离青」(又称苏尼勃青)自西亚传入,令此朝青花极富特色。以此蓝料烧成的青花瓷,不论著色深浅,发色都绚丽鲜艳。色闪黑蓝或深蓝者,凝聚处可见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结晶斑,深凹胎骨。

基于「苏麻离青」的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至有清一代,雍乾二帝追摹前朝艺术,遂下旨制作了不少仿效永宣风格的青花瓷器。

以此如意耳葫芦尊为例,青花发色浓艳,笔触点染之间尽显永宣青花苍健之美。主体纹饰亦采用明初流行的缠枝西番莲纹,极尽雍容华贵之态。


清雍正 青釉双耳瓶|台北故宫

再说「今」。此器形创于雍正时期,器口及上部呈圆,下身丰腹,束腰似葫芦,对称如意式双耳接连上下,故称如意耳葫芦尊。因腹部形状不同而分为圆腹及扁腹两种,有青花、粉彩、斗彩、青釉、茶叶末釉、炉钧釉、仿汝釉等品种,可见甚受雍正帝青睐。

如意耳葫芦尊传世品以雍正朝例为多,而如本品之乾隆朝例则相当罕见。以台北故宫为例,官方典藏资料库当中,有12件青釉如意耳葫芦瓶、2件青花如意耳葫芦瓶,悉数为雍正朝所制。至于乾隆朝的,典藏资料库中一件也没有记载。

以纹饰来说,最接近的例子是「乾隆青花缠枝莲绶带耳如意尊」,通体绘缠枝莲纹,辅以如意云头、卷草纹莲瓣纹等边饰,去年在香港佳士得以HK$3,610万易手。至于今次在厦门保利亮相的如意耳葫芦尊,上面绘有灵芝,更添一层吉祥寓意。


去年在佳士得成交的乾隆 青花缠枝莲绶带耳如意尊


乾隆 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2017年伦敦佳士得£1,472万易手

以价钱来说的话,近年则以伦敦佳士得的一对「乾隆 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最受注目。 2017年5月上拍,估价仅£200万 - 300万,结果以£1,472万成交,远超预期。



Lot 932|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高度:32cm
来源:

  • 欧洲藏家旧藏
  • 北京保利,2011年12月6日,lot4903

参阅:

  • 《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3年,页13,图15
  • 《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 明代官窑瓷器》,陆明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页7,图1-1
  •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青花釉里红(上)》,香港,2000年,212页,图版197号

估价:RMB 4,500,000 - 5,500,000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或多或少都会汲取前朝的创作养份。就好像这件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的釉里红玉壶春,纹饰就承袭了元朝时期的瓷器风格。

本品撇口,束颈,垂腹,圈足。釉里红为饰,纹样满布,分层而饰,繁而不乱。内口沿装饰一周卷草纹,线条纤细流畅,婉约动人。瓶身以七层纹样描绘,颈部绘蕉叶纹、勾云纹和倒垂如意纹、腹部绘缠枝牡丹纹、仰莲纹,疏落有致,空间布局恰到好处。底足处卷草纹与内口沿纹样相呼应,周而复始,绵绵不绝。

这件玉壶春制于明朝立国初年,纹饰大都可与大型博物馆珍藏的元朝瓷器相对比。颈部蕉叶纹- 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广东省博物馆)、腹部缠枝牡丹纹-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北京故宫)、腹部仰莲纹- 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河北省博物馆)、底足卷草纹- 元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湖南省博物馆)。


左为元 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广东省博物馆),右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壶春,对比颈部蕉叶纹及整体器形


左为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北京故宫),右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壶春,对比腹部缠枝牡丹纹


左为元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河北省博物馆),右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壶春,对比腹部仰莲纹


左为元 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湖南省博物馆),右为今次上拍的洪武玉壶春,对比底足卷草纹

玉壶春瓶,以「玉壶先春」得名,指造型为撇口、细颈、硕腹、圈足的瓶式。玉壶春早于隋代已经出现,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汝窑、耀州窑、钧窑皆有烧制。

与早期相比,明、清景德镇窑制品胎薄体轻,釉色莹润,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诸多品种,精美非常。宋至元朝玉壶春用做酒器,至明清则渐变为陈设瓷。

在这近千年的时空之中,玉壶春器形亦多有变化。元代玉壶春造型较秀丽轻巧,明朝永乐则瓶颈较短,重心较低,外观较为凝重。这件洪武玉壶春正介于两者之间,与元代玉壶春瓶相比,腹径较宽,与修长的瓶颈产生强烈视觉对比,并使瓶身的S形曲线更为突出。此瓶重心低于元代玉壶春,但仍有别于永乐将重心下移至瓶胫的做法,在洪武玉壶春中乃上乘制品。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北京故宫,口沿破损

玉壶春造型秀美,但同时具有易于破损的缺点。是故,在存世的同类瓷器中,多见口沿破损之憾,北京故宫的一件同类玉壶春即是一例。这次在厦门拍卖的这一件,口沿完好,甚为难得。

釉里红烧造之困难,在收藏界中可说是众所周知。即使是清代盛世,呈色失败而成灰黑的釉里红器,亦不罕见。隆庆五年(1571年),名曰徐栻的窑监向圣上奏表,大胆建议由矾红瓷器代替釉里红瓷器,以解决景德镇贡品瓷的制作困境。时间回到明代建国之初的洪武(1368-1398),烧制之难更是可想而知。



Lot 945|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仿石榖文吉礼璧

直径:17.2cm
来源:北京东正,2011年11月17日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编号368
出版:Avori e tesori d’oriente, P54
参阅:《故宫经典・故宫建筑内檐装修》 紫禁城出版社,页217
估价:RMB 5,000,000 - 8,000,000

瓷器以外,玉器亦是清朝皇帝喜欢以之摹古的艺术品。此玉璧采用周朝吉礼玉璧的格式和尺寸,有原配紫檀座,端庄堂皇,可以说是乾隆帝地位、德行、品味的象征。

纹饰主题有二,外圈为饕餮纹,内圈为谷纹。吉为祭祀昊天上帝所用,如此搭配乃是祈求上天,赐予丰足的粮食让人民能够饕餮盛餐。

饕餮纹饰最盛行之时,在于商朝的青铜器之上。传说饕餮贪吃,永不满足,故多用于古代酒器和食器,铸成一双大眼,但无下颚,警惕贵族莫要挥霍无度、暴殄天物。乾隆帝饱读诗书,学富五车,选择此纹饰为礼玉,或许也是有所暗示。


玉雕曾辑录于Avori e tesori d’oriente

中国古代玉文化里头,璧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其他玉器难望项背。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且天为苍(青)色,故以圆形的「苍璧礼天」。在各种仪礼活动中,玉璧乃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祭祀、聘礼、婚礼、朝会、丧葬等等。直至春秋战国,玉璧转趋实用,从礼器变作佩饰、玩赏、或馈赠珍品,开始盛行不同纹饰。不少人亦把玉璧作辟邪、护身之用。

玉璧纹饰随着时代而演变:商朝多饰弦纹;春秋至汉朝多见云纹、壳纹、蒲纹。以《周礼》为例,就有「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里的子、男是指子爵和男爵)的记载。谷璧上镌刻成排的密集圆形颗粒,颗粒上雕成漩涡状,拖曳小尾如同谷牙,乃取其谷可养生之意。

玉璧周遭刻有一圈乾隆御题的诗文,文曰:「兆瑑为圻鄂,中仍起毂纹,依然是良玉。借用必元緟,吉礼赞廊庙,精禋荐苾芬,华嚣非所贵,楚圉有佳文。乾隆己丑御题。古香、太璞。」


玉璧诗文

此诗文显示,玉璧是乾隆己丑年(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专为吉礼祭祀制作的一件道具。尾落「古香 太璞」款。古香、太璞与比德、朗润是乾隆御用的两方钤印。比德、朗润用于乾隆朝首创之物,古香、太璞则落在御制仿古器之上。

玉璧自古是礼天之重器,至清朝乃是权力象征。乾隆命匠人造屏以展示玉璧古朴素​​雅,此举不仅为缅怀千古,更是让皇权、国力、与玉之所示的品德,在此摹古的雅致品味当中得以彰显。



Lot 938|清乾隆 绿地粉彩缠枝花卉开光式「御制诗文」双螭耳壁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高度:20.5cm
来源:

  • 香港苏富比,2011年10月5日,编号1904
  • 上海道明,2013年4月29日盛世精粹专场,编号32

参阅:

  •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315页
  • 《故宫博物院藏御制诗陶瓷器》,故宫博物院、北京出版社,2016年,页160,图52;页188,图61
  •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一(12)页657-658

估价:RMB 3,500,000 - 5,000,000

关于壁瓶的起源,民间流传一个相当有趣的说法。

时间回到有明一代,话说有一匠人,难得烧制了一件精美非常的瓷瓶,满心欢喜。不知是否由于太过高兴,搬运时不小心把花瓶摔在地上,一分为二。匠人看到眼前景象,心情跌至谷底。就在此时,他忽发奇想:何不将错就错,把半壁瓷瓶悬在墙上,岂非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是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位匠人于是成为了壁瓶的首创者。

在现代考证之下,我们自然知道上述说法不足为信。可是故事里头,也说出了在许多收藏家、陶瓷爱好者眼中,壁瓶正正因为只得半壁,更显出传统上独特少见的美学。


壁瓶于2011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

明朝《长物志》称为壁瓶,清代则多曰轿瓶、挂瓶,乃中国瓷器文物的一个特殊分类。据考据,壁瓶起源于唐宋或五代十国之时,至明代万历年间,造型技巧、装饰格等方面皆已见成熟,到大清乾隆一朝发展至巅峰。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曰:「床内后柱上钉铜钩,用挂壁瓶,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清朝多部《红楼梦》续书之中,都可见壁瓶之描述,主要用于家居装饰,偶尔也作插花之用。

壁瓶于乾隆一朝极盛,自然是因为皇帝本人尤为爱之。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则多次下旨,命令唐英烧造壁瓶,作内廷或文房陈设,包括他鼎鼎大名的御书房「三希堂」。

据学者考究,壁瓶起初只有绘画,并无题咏。乾隆后来下旨,要唐英在壁瓶上附上御题诗。自此,壁瓶集诗、书、画于一身,更是专贵。清朝官窑瓷器当中,当以珐琅彩最为高级;而在珐琅彩瓷之中,又以有御题诗的至为矜贵。原因和壁瓶无二,就是集诗、书、画于一身。

今次上拍的乾隆御制壁瓶,正是集诗、书、画一身的佳品。撇口,收颈,颈侧双出夔龙为耳,腹部方圆至底渐收,背部平整可供悬挂。下承圈足外撇,设计独特,工艺精巧。外壁罩施淡绿釉为地,釉面洁净,呈色娇妍,其上以粉彩绘饰纹样,口沿及胫部分别环饰如意云头纹、蕉叶纹,颈部装饰瑞蝠衔西番莲,腹部以描金做四方倭角开光,其内罩施白釉,以隶书做诗文,外缘则以粉彩环饰缠枝花卉纹。

所绘纹样繁缛连续,细致入微,颇见功力,画工复杂而不失严谨之态,装饰风格颇具西洋特征,以描绘纹样的色泽深浅来表现明暗,突出立体感及层次感,生动而写实,与清妍之绿釉相衬,华而不俗,妍而不媚,清新悦目,愈显搭配自然舒雅。器底矾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横款。

壁瓶诗文见于《清高宗御制诗集》卷八十一《咏挂瓶》,为乾隆二十三年所做,行文如下:

大邑冰瓷巧就模,撷芳随处贮琼敷
邮程水陆延群玉,风月三千护蕊珠
不是文殊命童子,定为长吉背奚奴
一尘弗染诸缘静,岂识寻常有苑枯


本壁瓶的御题诗


清乾隆 淡绿地粉彩开光墨彩御题诗文轿瓶|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 天蓝地粉彩开光题诗夔纹壁瓶|北京故宫

此壁瓶造型、纹饰及风格皆与南京博物院藏的「绿地御题诗轿瓶」相似。北京故宫亦藏有两例壁瓶,虽然器型及敷彩略有不同,但所题御制诗文皆与本品相同,其中一例一对「仿文竹釉开光题诗蝠纹螭耳壁瓶」与本品形制相似,诗文相同,为赴木兰围场途中所作,据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八月,乾隆秋猎木兰围场(清代皇家猎苑),归来后命人将此诗烧制于壁瓶之上。


其他精选拍品


Lot 904|清康熙 青花团凤纹茶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9cm;高度:5.5cm
来源:2012年10月9日香港苏富比,LOT49
著录:《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页214编号1708
参阅:

  • 《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1998年,页112,图75
  • 《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2005年1月,紫禁城出版社,页249,编号158

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


Lot 907|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直径:12cm;高度:6cm
来源:北京保利2016年6月6日,编号7439
参阅:

  •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92、293,图106
  • 《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83

估价:RMB 600,000 - 800,000


Lot 920|明早期 白釉暗刻莲纹碗

直径:27cm
来源:瑞士玫茵堂
出版:《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649
参阅:

  • 《明代初年瓷器特展目录》,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2年,图58
  •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74,图32
  • Oriental Ceramics: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 卷5,东京,1981年,图版150
  • 《东方陶瓷学会会刊》,1948-1949年,页25,编号108

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


Lot 922|清雍正 白釉模印菊瓣刻缠枝花卉纹花浇「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25cm
来源:

  • Harry Garner爵士旧藏
  • 伦敦古董商Bluett&Sons旧藏
  • 仇焱之先生旧藏
  • 香港苏富比,2013.04.08,Lot3050

展览:

  • 《Harry爵士与夫人收藏中国与日本陶瓷》,Bluett & Sons,伦敦,1973,编号79
  • 《玫茵堂收藏中国陶瓷》,大英博物馆,伦敦,1994年,编号165
  • 著录:《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794

参阅:

  •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 卷一下册, 紫禁城出版社, 2005年,图43、44、90、143
  •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1999年,图244
  • 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s Great Collections,卷7,东京、纽约、三藩市,1981年,图170
  • Chinese Ceramics.A New Standard Guide,Heli,伦敦,1996年,图版544

估价:RMB 900,000 - 1,500,000


Lot 923|清雍正 窑变釉双耳抱月瓶「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高度:33cm
展览:

  • 中国艺术展,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1928年,编号455
  • 《玫茵堂收藏中国陶瓷》,大英博物馆,伦敦,1994年
  • 《Evolution to Perfectio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Sporting d’ Hiver,蒙地卡罗,1996年,编号177
  • 著录:《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835

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


Lot 925|清乾隆 粉青釉花口瓶「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19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1995年12月5日,编号416
  • 香港苏富比,2003年4月27日,编号 139
  •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167,购自Ezkenazi Ltd.

参阅:

  • 伦敦邦瀚斯2011年11月10日,编号72
  • Bonhams London, 10 November 2011, Lot.72

估价:RMB 500,000 - 800,000


Lot 928|清雍正 仿哥釉饕餮纹贯耳方壶「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46cm
来源:John Sparks Ltd.,1959年6月
参阅:

  •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1年,页234,图II-60
  • 《哥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哥窑瓷器荟萃》2017年,页280,图137

估价:RMB 2,400,000 - 3,300,000


Lot 939|清乾隆 银地矾红彩莲托八宝纹贲巴壶「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度:19.5cm
来源:日本山中商会旧藏
参阅:

  • 《清宫瓷器档案全集》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九日穆克登进单
  • 2004年11月12日 伦敦佳士得 Lot.602

估价:RMB 2,200,000 - 3,500,000


Lot 950|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力士像

高度:26.5cm
来源:

  • 法国私人收藏
  • T.B.Kitson旧藏
  • 伦敦苏富比,1961.05.30,Lot392

著录:

  • 《错金镂彩—法国皮艾尔•梅西耶暨海外珍藏掐丝珐琅器特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图69
  • 《珐琅之美—嘉玉堂珍藏明清两代景泰蓝精选》,嘉玉堂,2007年,页22-25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清掐丝珐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页138-139,图版104
估价:RMB 800,000 - 1,800,000


Lot 970|清乾隆 金累丝嵌绿松石福禄寿大吉如意

长度:33cm
来源:徐展堂旧藏
参阅:《故宫经典—清宫生活图典》,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页224,图363;页230,图378
估价:RMB 2,000,000 - 3,000,000


保利厦门|2019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2020/1/1-2|10am - 8pm
预展地点:厦门瑞颐大酒店|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12号
拍卖时间: 2020年01月03日
拍卖地点:厦门瑞颐大酒店A厅、B厅|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