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从罕见长卷铺展遗民之志 保利香港十周年庆典吐露文人心迹

保利香港十周年拍卖将于七月上旬隆重举槌,中国书画专场集合古今名家大作。古书画方面,不乏市场难得一见的佳构,有的展露遗民情怀,有的记录交游往事,让我们得以一窥明清文人的种种心迹。

领衔作《溪山无尽》长卷,乃萧云从晚年的山水杰作。生于明而入清,江山易祚后,这位遗民画家把亡国之悲凉深深埋藏于腕底丹青,磵谷幽深,云烟澹逸。

同场亦见两卷文彭、文嘉的尺牍,闲话家常间,尽现文徵明吴门之风。


Lot 383|萧云从(1596-1673)《溪山无尽》设色纸本 手卷

创作时间:1668年
尺幅:30.5 x 570 cm
鉴藏印:「支隐山堂藏书画记」、「竹风醒酒衣窗月伴吟」、「囗石藏印」、「爱文楼陈氏鉴藏」
说明:日本重要藏家上山满之进旧藏
出版:

  • 《日本南画史》,南洋堂本店,大正八年(1919)
  • 《大东美术》第一辑第六册,大东美术振兴会,大正十五年(1926)
  • 《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明画·明遗民画·明遗民画续集》,上海出版公司,第292页,1947

估价:HK$7,000,000 - 9,000,000


萧云从,安徽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享年78。一生跨越两朝,在明49年,在清29年。崇祯年间曾考中贡生,明亡后拒不仕清,漫游名山大川,寄情诗文书画,属于典型的遗民画家。

疏简枯淡是遗民画家的一大风格,展现出他们冷逸避世的态度。萧云从亦以萧疏淡远为宗,但作品的面目更为多样。 《国朝画征录》如此评价之:「不专宗法,自成一家,笔亦清快可喜」,道出了其画风关键。萧云从博采古人笔墨,以南宗为本,偶师北宗,形成自家面貌。用笔多方折而枯瘦,墨色爽利。


《溪山无尽》局部


《溪山无尽》局部

他被尊为「姑孰画派」的祖师,与「清初四僧」弘仁过从甚密,对新安画派、黄山画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除了安徽一带,他的画名更远扬日本。德川幕府时期,萧云从的绘画已在日本流传,启发了不少书画家,包括南画大师池大雅,不仅模仿运笔,就连题款的字体也刻苦学习。

此卷《溪山无尽》,是萧云从难得一见的手卷作品,写于晚年技法成熟时期。全卷以枯淡之笔勾皴,浅淡烘染。笔法取元人意境,用宋人风骨,二者完美结合,得幽深之境。下笔貌似琐碎,实则气脉贯通,整体气象淡远而高古苍润。

前段绘高山峭壁、茂林密布,瀑布断流而下。中段层峦叠嶂,山峰高耸入云,危峰兀立。两峰之间有大段留白,采用经典一江两岸式构图,微带有透视之感。后段山势趋平缓,没于江河,水天一色,展现出江山无尽的壮美。


《溪山无尽》局部


《溪山无尽》局部

值得留意的是卷末长题,画家亲述创作动机:

戊申秋七月,卧居静斋,倐忆河阳李晞古年近八十多,喜作长图大障,至为高宗所眷爱。爰题其卷曰:李唐可比唐李思训,余草野人,无缘献纳,近虽衰老,犹不肯多让古人,于是极力经营,勉为此卷,自觉落笔矜慎,磵谷幽深,云烟澹逸,兴所到,饶称俊逸,留此以俟知我。钟山老人萧云从时年七十有三。

此时的画家已是七旬老人,笔力未减。他提到的李唐(约1049-1130后,另一说约1070-1150后),是画史上以长寿著称的名家,高龄仍然笔力益壮,留下《万壑松风图》等赫赫名迹。决心以前贤为榜样,「不肯多让古人」,萧云从极力经营,终成此卷《溪山无尽》。

此作写于康熙七年(1668),这年康熙正式亲政,国家亦在连年战乱中逐渐恢复。在山水、丹青的抚慰下,萧云从或许已慢慢走出国破家亡的阴霾。

当大家谈起「遗民画家」,多会想到八大、石涛等感情激昂、风格奇恣的一派,或是弘仁、查士标等苦瘦冷峻的一路。的而且确,萧云从不论是性情,抑或笔墨语言,都较上述的画家温和,他在作品承载的亡国悲恸,大多是含蓄的。

然而,所谓遗民画风、遗民心事,又怎能一言概括。

《溪山无尽》卷末的落款,仍显露出眷念故国之意。萧云从在明亡后自号「钟山老人」,钟山乃明陵所在,此名号有顽守遗民之志的意味。老画家苦心经营此山水长卷,把对故国的怀恋嵌入这一片桃花源之景。

此卷曾收录于三本重要出版中。最早于1919年,便见载于《日本南画史》。 1926年,再于《大东美术》出版。至1947年,更收录于由郑振铎所编的权威著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书中仅甄选萧云从作品三件,此即为其一。

这幅罕见的山水长卷,曾为上山满之进(1869-1938)旧藏。 1895年自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后,便开启其政治生涯,仕途顺遂。他雅好文艺,不仅能写和歌、汉诗,亦热爱书画。


出版:《日本南画史》,南洋堂本店,大正八年(1919)


出版:《大东美术》第一辑第六册,大东美术振兴会,大正十五年(1926)


出版:《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明画·明遗民画·明遗民画续集》,上海出版公司,第292页,1947


看过萧云从云烟澹逸的山水,我们继续探挖文人往事。保利香港今季带来文彭、文嘉的两卷尺牍,让我们得以走进吴门的交游圈。

尺牍,乃书信的古称,因长度大约一尺左右,故而名之。明朝人写信极为频繁,随时拿起笔写上寥寥数语,便请家仆送信,收信人有时当即回信,托送信人带回。这样的往返,一天可以多达数次。

尺牍的内容多为较私密的话题,但兼具文学与书法价值。虽为小品,以俊逸之笔,抒发率真性情,成为富自然雅趣的艺术品。


Lot 360|文彭(1498-1573)《致吴东原先生手札》水墨纸本 手卷

尺幅:28 x 156.5 cm
钤印:「文彭之印」
题跋:癸丑四月五日宜都杨守敬观于上海寓庐。钤印:「杨守敬印」
鉴藏印:「澹斋珍藏」
估价:HK$800,000 - 1,000,000


文徵明是一代书画大师,德、艺、寿三馨,文氏后裔及门生中擅长书画者多达百人。

长子文彭,幼承家学,诗书画了得,常勾摹法帖。可惜跟父亲一样,官运不济,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才以60岁之龄,入试礼部,获廷试第一,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博士。在文氏诸子中,他的才华尤其突出,精于篆刻,兼善书法,篆、隶、行、草各体皆有很深的功力。

此卷尺牍运笔流畅,字与字多连绵,章法自然。笔法飘逸灵动,结体疏朗萧散,用笔刚劲有力。


段一


段二

全卷分为四段式。

段一,讲述友人吴东原先生来访,然文彭却因事繁忙,仅匆匆相见一面,未及一起赋诗唱和,因而去信请罪。

段二则是自作诗一首,赠予浮玉尊兄。

第三、四段,托朋友陆仰云送去自己的书法作品,以赠东原。对方则托李古愚回礼布匹。

此卷描绘了当时吴门文人之间交往的情况。赠诗予友人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手札中提到多位人物,例如郑虚舟,即郑若庸。李古愚,或为李希曾,明松江府人士。月泉上人,乃明代高僧,住持金陵(南京)灵谷寺,与吴门画家交往深厚。


段三


段四

而信中反覆提及的吴东原先生,则有待考寻。 「东原」这个名号有可能取自地名,即汉东平郡地,即当今山东东平、汶上和宁阳一带。行方推断此人或为吴维岳(1514-1569),嘉靖十六年(1537)中举人,翌年联捷成进士,授江阴县令,擢刑部主事,升兵部郎中,历山东按察副使、山东学政、湖广参议、河南按察使。他生活的年代、活动范围也与「东原先生」接近,极大可能就是此信提及的朋友。


Lot 361|文嘉(1501-1583)、文从简(1574-1648)《致吴东原先生手札》、《致鲁王世子手札》水墨纸本 手卷

尺幅:30 x 110 cm
题跋:癸丑四月五日宜都杨守敬观于上海寓庐。钤印:「杨守敬印」
鉴藏印:「澹斋珍藏」、「脉望山房」
估价:HK$800,000 - 1,000,000


文嘉,文徵明的次子,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堪称明代之冠。绘画笔法得元代倪瓒清脱之意,间仿王蒙皴染,颇为秀润。书法方面,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亦善行书。

此卷运笔流畅婉转,行气严谨,字与字之间距恰到好处。书法疏朗自然,笔墨灵动,颇有其家风。

全卷尺牍分为三段。


段一


段二


段三

第一段讲述东原先生款待友人郑虚舟。文嘉托其为友人求官,如若成了,必将造门面谢;第二段写与三堂老兄的诗文切磋;第三段则由文嘉之孙 - 文从简所书。信中所题到的鲁王或为鲁肃王。

两卷尺牍记录了文彭、文嘉与东原先生的交往,可见这位朋友与文家渊源颇深。

尺牍所记,虽是文人之间的琐碎事,寥寥数字,却能以小见大,一探艺术家的修养与审美情趣。


同场不乏其他明清书画佳构,值点网精选几件为大家稍作介绍:


Lot 359|张宗苍(1686-1756)《古人诗意册》设色纸本 册页

尺幅:31 x 42 cm x10
题签:张篁村先生山水真迹,今觉盦所藏精品。钤印:「今觉盦」
鉴藏印:「少鄂」、「汝济私印」、「汝济叔痴」、「招汝济印」、「溎年」、「树君鉴藏」、「树君审定」、「今觉盦所藏书画鉴记」、「梅泉审定」、「今觉盦」、「梅泉所藏」
出版:《张篁村山水册(高邮宣氏藏本)》,野残署,上海神州国光社珂罗版初印,神州大观集外名品,上海神州国光社定用玻璃版精印,一九二〇年
说明:上海文物商店退赔作品
估价:HK$600,000 - 800,000


张宗苍师承娄东画派传人黄鼎,笔墨简洁练达,摹古功力深厚。乾隆首次南巡时,时年65岁的张宗苍进献画册,受皇帝赏识,自此成为宫廷画家。

他以高龄入内廷,短短四年多的时间,留下多幅画作,深得乾隆青睐。病逝后,乾隆更命人在民间搜罗他入宫前的画作,收为皇室珍藏。 《石渠宝笈》所录张宗苍之作,就多达116件。

此《古人诗意册》为其早年之作,用笔刚健遒劲。画册由嘉庆举人招汝济、咸丰进士刘溎年、周今觉递藏,后由上海文物商店释出。



Lot 326|武丹(清康熙)《深山闲居》设色绢本 镜心

创作时间: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
尺幅:126.5 x 52 cm
题识:丙寅仲春钟山武丹写。
钤印:「武丹之印」、「衷白」
估价:HK$350,000 - 500,000


武丹,字衷白,江苏金陵(今南京)人。擅山水,工花鸟,师法五代宋元,用笔工细,设色沉着,颇负时誉。

南京是明末清初艺术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逐渐形成金陵画派,当中成就突出者,被称为「金陵八家」。他们多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作品主张师法自然,注重写生,具江南山水特色。八家到底包括何人,历来出现过不同组合,武丹位列其一。

此作构图严谨,层林密布。深林中有一屋舍,两高士怡然自得。整体气韵生动,颇有有郭熙之味。



Lot 322|蓝瑛(1585-约1666)《溪山秋壑》设色绢本 立轴

创作时间:1646年(顺治三年)
尺幅:130 x 46 cm
题识:丙戌春正,法王叔明画于城曲茅堂。蝶嫂蓝瑛。
钤印: 「蓝瑛之印 」 、 「田叔父 」
说明:2004年4月香港佳士得LOT 356
估价:HK$300,000 - 500,000


关于蓝瑛的生平记载不多,他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一直活到康熙初年。

在晚明的时候,蓝瑛在画坛地位颇高,追随者众,影响广泛,有「武林派」或「浙派殿军」之称。子孙辈蓝孟、蓝深、蓝涛、蓝洄,皆秉承其学。他最有名的学生莫过于陈洪绶,以奇古画风著称。

他的技法、艺术语言皆出诸文人画。他崇尚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潜心研习。此幅《溪山秋壑》,即是他师法王蒙之作。



Lot 343|周亮工(1612-1672)行书「残书浊酒」 水墨纸本 镜心

尺幅:20 x 60.5 cm
题识:残书浊酒。药老道长词宗正之,浚仪周亮工。
钤印:「赖古堂」、「亮工之印」、「元亮」(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周亮工》34印,36印,60印,607,608页)
估价:HK$200,000 - 400,000


周亮工学识广博,精于书画鉴赏,加上慧眼识才,对当时不少落魄的文人多有资助提携。他的书法极具个人特色,书风俐落奇崛,结体方正,富有金石气息。


保利香港2022十周年拍卖会

预展及拍卖:2022/7/9-14
中国书画专场:2022/7/12(星期二)|10am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