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拍卖将于10月8日举行,推出逾230帧近现代书画作品,一系列张大千佳作首度现身拍场,如画家儿子张葆萝及挚友张群「中行庐」收藏。 1968年泼彩巨制《夏山飞翠》,出自保险业巨擘史带旧藏;赠别女弟子钱悦诗之《印度少女献花舞》,乃50年代工笔精制,尤焦点所在。此外,陆俨少1982年作丈六大幛《巫峡清秋》,乃市场所见陆氏作品尺幅最巨者,蔚为壮观。
同场云集重要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如孙中山、黄兴、康有为、梁启超等书迹。孙中山〈致邓泽如等信札及手批中国同盟会分会总章〉三十开册,乃传承有绪之重要史料。黄兴写奉张群之〈行书吴均《与顾章书》〉,具谭延闿及于右任题跋,殊堪珍贵。
「今年秋拍,我们将呈献不少近现代书画佳作,部份为闻名已久、屡经展览著录之名件,且源自重要收藏,如张大千儿子张葆萝、张群「中行庐」、王南屏长女王元元、孙中山革命同道邓泽如等,乃先贤毕生珍藏,递传至家中儿孙辈,殊为珍贵。另及AIG创办人史带(CV Starr) 入藏,转赠得力副手朱孔嘉之张大千、溥儒、赵少昂作品,三幅皆属画家笔下精绝之作,秘藏多年,叫人惊叹此一代美国保险巨子对中国艺术之独到眼光及品味。旧雨新知,聚首一堂,琳琅满目,诚可宝之。 」-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主管 叶卓敏
陆俨少《巫峡清秋》设色纸本 片
创作时间:1982年
尺幅:189.2 x 484 cm
款识︰巫峡清秋。壬戌冬十月。陆俨少写于上海。
钤印︰「宛若」、「俨少」、「癸亥七十五」、「壮丽山河」。
展览︰
- 台北,羲之堂,〈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展〉,二○○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二日
- 台北,国父纪念馆,〈传统与创新 —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二○○四年三月六日至四月四日
著录︰
- 〈陆俨少书画藏品集〉第一集(香港朵云轩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封页内页
- 〈中国名画家全集 — 陆俨少〉(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二年九月),页122-123
- 〈狮城藏画〉(新加坡,雅艺文物鉴赏社,一九九三年),页238-239
- 〈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选〉(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一月),页166-167
- 〈传统与创新 —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台北,国父纪念馆,二○○四年二月),页82-83
来源︰星洲万得画廊(Vintage Art Gallery)旧藏
估价:HK$12,000,000 - 20,000,000
陆俨少自幼好画,18岁从师学习诗文、书法和绘画。这位上海名家吸收历代诸家技法,曾大量临摹清「四王」、吴历、恽寿平等人作品,笔墨功底坚实。他平生好游名山,师法自然,学古而不泥古。他独创「陆氏山水」,以「勾云、勾水、墨块、留白」为特点。
上世纪70年代末起,陆俨少肩负政治任务,为驻外使馆、机场、人民大会堂等单位创作大型布置画,获安排入住饭店作画。饭店环境偌大,画家可摆脱画室咫尺空间之拘,得以纵笔挥洒。
1982年10月,画家自京参展后返沪,于饭店工作期间,抽空写三帧巨幛供个人展览用。当中最大之「丈六大幅〈三峡〉」,对照本幅《巫峡清秋》,尺幅、题材相约,创作时间亦吻合,似为同帧。尺幅之巨,乃市场所见陆氏作品最大者。同年冬天,画家获香江藏家黄亚蒙拍照留念,所选背景即为本幅,刊于陆氏重要画册,足见自许之情。
本幅取三峡险水构图,结合绘制布置画之经验,扩为巨幅,却绝非机械式放大。他采全景式视角俯瞰河山,危岩叠岭,连绵矗立,壮阔山河横向展开,得极目千里之势。右方长云疾颷,越巫岭而过,至狭崖对峙处,川江从云岚掩护下自左上倾泻,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贯穿画面,云水之流动恰好引领观者视点移动。
画家落笔苍劲老辣,山体层层皴擦,复加红树积崖,尽摄苍郁旷放之势;川江横亘数米之宽,皆倾力细勾江纹,惊涛湍急,遇穹谷悬瀑处,水破石出,使观者有乘舟蹈险之感。寻常大画「必须远看」,而本幅可谓远近两看皆相宜,纵放间见工细,绝无松散之弊。写毕,画家钤上「壮丽山河」印,其印面边长13公分,仅偶钤于巨幛,所曰四字,无疑为本幅倾力之作的最佳注脚。
1982年冬,黄亚蒙为陆俨少拍照留念,背景即本幅。后画家为黄氏照片题字,并刊于〈陆俨少书画藏品集〉作插图
张大千《印度少女献花舞》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51年
尺幅:105 x 52 cm
款识:悦诗仁弟将返上海,写此以赠其行,归示稚柳、祖韩、秋君诸友,何如三年前画也。情随境迁,运笔遂异。辛卯七月初五日,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昵燕楼书画印」、「老弃敦煌」。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1950年初,张大千于印度举办展览,展毕即四出考察游览,流连忘返,赁居于印北风景胜地大吉岭。张大千曾表示:「大吉岭时期是我画多、诗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我当时寂寞孤单,连摆龙门阵的物件都没有,只能畜养印度猿猴作伴,但当时的目力最佳,所绘的也多是精细的工笔画。」当时绘画的作品,颇有印度风情。
本幅写于1951年「七月初五日」,彼时大千结束大吉岭寄居,暂栖于香港,但作品中仍流露印地痕迹。少女双手持一支红莲,轻盈起舞,作献花状,裙裾衣袂随之飘扬。其额前、眼角、樱唇点画朱红,戴额饰、耳坠,发髻簪红花,配项圈、手环、臂钏,身裹姜黄纱丽,乃典型印式妆扮。体态健美,不似一般中国仕女之纤柔含蓄,颇具异域情调。惟少女开脸仍然出诸三白法,辅以赭红衬托,明眉秀眸,偏向「中国化」。
张大千
舞娘之手足心,皆敷赭红,乃「缘如来八十种随好,手足赤铜色也」。 1950年,大千于印北泰戈尔故地「寂乡」欣赏当地舞蹈后,所创作的《寂乡舞》及同一时期的印度佛像作品,均具此特征。大千谓敦煌壁画中,亦见有此相。另外,舞者手部关节之刻划,不渲染背景以突出主体人物之处理,俱可见敦煌艺术之影响。
本幅更是大千赠别女弟子钱悦诗的精心之作。
钱悦诗(1919-2013)是江苏大儒钱名山的幺女,幼秉庭训,谙诗词、书画。大姐夫谢玉岑与张大千情逾手足,当大姐不幸早逝时,大千以其闺名「素蕖」写白莲百幅。钱悦诗大为折服,萌生拜师之愿,却苦无机会。直至1951年春,她赴香港探望二姐,恰逢大千自印度归来,经由二姐夫程沧波引介,终拜入大风堂门下,潜心学画。是年七月,钱悦诗离港归沪,大千特写本幅壮行,更与师母亲至车站送别,垂爱若是,可见一斑。
据钱诗悦撰文忆述,大千写本幅时,她陪侍在旁,老师边画边讲解画理。画成之后,悬挂于画室,恰巧有客人前来,笑称一看作品便知乃为钱诗悦所写。皆因大千画仕女,往往送谁便画得像谁,对照钱悦诗容貌,确实颇有神似处。
1983年,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张大千遗作展〉,其中1951年所写之〈执莲仕女图〉,由钱悦诗借展,创作年份、题材均与本幅吻合,当年展览者,似即本幅。
1983年,上海及北京举办〈张大千画展〉,目录中钱悦诗借展之〈执莲仕女图〉,创作年份、题材均与本幅吻合
孙文《致邓泽如等信札及手批中国同盟会分会总章》水墨纸本 三十开册
创作时间:1908至1910年
胡汉民、古应芬题耑
尺寸不一
来源:邓泽如家族递藏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本册孙中山手迹,由邓泽如家族递藏逾百年,今首度面世。册中包含孙文致邓泽如信札七通、致邓泽如并黄心持信札一通、致同盟会瓜拉庇朥分会会员信札一通、致同盟会南洋支部会员信札一通,及手批〈中国同盟会分会总章〉,书于1908年四月至1910年三月间。
邓泽如(1869-1934),字远秋,祖籍广东新会,马来西亚殷商,经营橡胶园、锡矿等生意,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接替胡汉民任同盟会南洋支部负责人,是南洋募款的核心人物,在其领导下,南洋地区遂成革命运动的重要支持力量。后历任中华革命党、国民党要职。
孙文《致邓泽如等信札及手批中国同盟会分会总章》其一
信札内容主要为敦促邓氏筹款、沟通革命近况,亦会协助其产业经营,涉及钦廉之役、〈中兴报〉注册等事件,字里行间可见孙中山对邓氏颇为倚重。 1927年,邓泽如将珍藏孙文手迹辑为〈孙中山先生廿年来手札〉刊行,本册即属其列,内容屡为学术界引用,引用者多不胜数,乃研究历史及孙中山至为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著录:
- 函〈一、二、三、四、五〉见于〈孙中山先生廿年来手札〉卷一,邓泽如辑(广州,述志公司,一九二七年一月),页37-55、73-75、 87-90
- 函〈六、七、八、九、十、十一〉见于〈孙中山先生廿年来手札〉卷二,邓泽如辑(广州,述志公司,一九二七年一月),页15-36
-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九辑·孙中山先生廿年来手札〉(台北,文海出版社,一九六八年),页5-13、39-57、75-77、89-92、124-145
- 函〈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见于〈中山墨宝〉第六卷(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页65-75、 77-87、111-118、120-123、160-164、188-192
- 函〈五〉见于〈中山墨宝〉第十卷(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一月),页310
- 函〈四、八、十〉见于〈伟人墨迹·孙中山手书真迹〉(中央文献出版社,二〇〇六年一月),页54-60、64-70
本册刊于多种重要著录
函中文字内容刊于以下著录:
- 函〈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录于〈孙中山全集‧补编〉第二辑(上海,三民公司,一九二七年七月),页8-14、24-30
- 〈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邓泽如撰(上海,正中书局,一九四八年六月),页1-3、10-14、18-19、27-31
-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八月),页363-369、392-394、406-408、410-413、423-424、446-447
- 〈民国丛书‧总理全集〉第三集(上海书店,一九九〇年十月),页125-129、137-139、145-150、157
- 函〈五〉录于〈孙中山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五年五月),页325-326
- 函〈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录于〈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二〇一五年五月),页74-79 、106-108、110、112-113、120-121、142
本册中文字刊于多种重要著录
林风眠《秋景》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69.1 x 69.6 cm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展览:东京,西武百货店,〈现代中国绘画之巨匠 ─ 林风眠作品展〉,一九九○年
著录:〈现代中国绘画之巨匠 ─ 林风眠作品展〉目录(东京,西武百货店,一九九○年),图版40
来源:冯叶收藏
估价:HK$2,600,000 - 5,000,000
林风眠是第一批中国留法艺术家,深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尝试以东方墨彩来表现西方现代主义形式。
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成立,亦即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林风眠担任校长,兼教西画,日后大名鼎鼎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李可染,都是其门生,艺坛地位无可置疑。
秋景是林⾵眠至为钟情的画题之一,于不同时期皆有创作。他对秋景题材的兴趣始于1950年代,与他搬离杭州后对西湖⾵景的回忆相关。在秋景的表现中,⾊彩与光线成为最重要的画⾯因素。过往的西⽅绘画训练经验,令他对⾵景画中的光线顺逆、⾊彩冷暖、倒影表现、空气感处理,都全然不同于传统中国⼭⽔画。
本作尺幅方正,可谓最典型的林风眠格体。秋阳洒在沉郁深邃的山林幽谷中,山体具逆光效果,树木用色灿然缤纷,呈现⾦秋的明丽。本幅属画家义女冯叶收藏。 1990年,林风眠为第二次在东京西武百货店举行之个展亲选展品,本幅属其一,并于展览图录自订约1980年所写。
吴冠中《今日香港》钢笔设色速写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85年
尺幅:23 x 58.5 cm
款识︰香港。 1985 · 2月。荼。
展览︰
- 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吴冠中回顾展〉,一九八七年九月十日至十月四日,列为展品70号
- 香港,土地发展公司举办,〈吴冠中眼中的香港〉,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 香港,香港艺术馆,〈从粪筐到餐车—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二○一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至二○二○年五月六日
著录︰
- 〈吴冠中画集〉(香港,德艺艺术公司,一九八七年),页158-159
- 〈美术技法大全—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吴冠中着(四川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月),页84
- 〈吴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发展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图版13
- 〈吴冠中 — 一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伦敦,大英博物馆,一九九二年三月),参考图片部分,图版30
- 〈吴冠中绘画艺术与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二月),页87
- 〈论吴冠中 — 吴冠中研究文选〉(广西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九年),页178
- 〈生命的风景 — 吴冠中艺术专集〉〉II(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三年九月),页230-231
- 〈吴冠中全集〉第一卷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页258-259
- 〈从粪筐到餐车—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二○一九年),图版115
估价:HK$500,000 - 1,000,000
2019年,闭馆近四年的香港艺术馆重开,重磅开幕大展便是「从粪筐到餐车- 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展」,展出超过100件画作,当时盛况,相信不少读者仍然历历在目。本幅《今日香港》,即为当时展品之一,并著录于多本权威图录中。
吴冠中曾为本幅撰文,谈及创作的缘由及理念:
「我在富丽华酒店高层的窗口俯视、平视、仰视、左右了望香港, 像看宽银幕电影,演的是楼房进行曲。正如天空的星星数不清,房子也数不清,其实又何必去数。楼房群与楼房群织成了线世界,线的纵横交错将所有的空间分割成块面之世界,斑斑彩点之分布又构成了镶嵌世界。线、块面与色点的合奏只是为了表现整体感受︰动荡忙碌的香港,彩色缤纷的香港,眼花缭乱的香港。这些线、块与色点都直接展现在白纸上,没有底色烘托,显得更自由自在,在空灵中较宜表达无尽与深远。这只是主观愿望,一看作品,可能词不达意。」
郑午昌《春江叠嶂》设色纸本 立轴 四联屏
创作时间:1942年
尺幅︰四屏共141 x 210 cm
款识︰群山盘礡郁峻嶷,一支突出天南驰。起为祟峰伏为岗,丹崖翠壁焕奇姿。云蒸雾发忽晴雨,草木青红一四时。数见龙蛇起绝壑,曾闻鸾凤宿天池。鸟道百盘入青阊,绀宇擎空留古祠。山回万仭俯碧江,柳暗花明天自豁。绿波如镜船如杼,渔歌牧唱相互发。茅屋几家逃自秦,不知天下有征伐。此山何山水何水 ,蹑屐鼓棹请往游。登山但愿卧松下,涉水但愿坐沙头。沙头得鱼鲜可食,松下看云乐忘忧。壬午秋,郑午昌。
钤印︰「午昌」、「郑昶长寿」、「两袖五湖烟雨」、 「郑昶之印」、「郑午昌」、「鹿胎仙馆」。
来源︰
- 香港苏富比,一九九一年十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87
- 侨岷华园收藏
展览︰台北,鸿禧美术馆,馆庆三周年特展,〈侨岷华园藏画〉,一九九四年二月至八月
著录︰〈侨岷华园藏画〉(台北,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一九九四年一月),页234-235
估价:HK$1,200,000 - 3,000,000
近世中国画坛,郑午昌堪称造境圣手,笔下奇幻迭生,出人意表。本幅写于1942年,彼时正值抗战,郑午昌惟有潜心笔墨,遂进入其创作高峰。
郑午昌画出宋元,古文造诣亦深厚。在烽火年代,他拈句为题,征引桃花源典故比兴,谓之「不知天下有征伐」,避世于笔下山水。此组四联通景,连成巨幅大嶂,右起即千峰万壑,巉岩堆叠,其上密布长松杂树,茂郁蔽日,峰峦间穿插流云飞瀑,中段隐约可见盘山小径,通向巅峰之幽阁古寺,各元素环环相扣,于紧密中具畅息空间。再往左,忽见柳岸蜿蜒,一派春意盎然,令全画气象磅礴与惬意悠闲并济。
色彩以青绿为主,佐以浅绛,色阶差距不显著,搭配和谐。用笔则绵密而不琐碎,一丝不苟,多元皴法刻画出巨岩之块面肌理,山石阴阳向背、凹凸扭转之立体结构毕现,将自然山水之雄浑与胸中丘壑之奇诡融合无间,堪称郑氏40年代代表巨构。
美国私人藏画
本季苏富比带来重磅美国私人藏画,本辑乃保险业巨擘史带 (Cornelius Vander Starr,1892-1968) 旧藏,后赠予朱孔嘉(1907-1998)。
史带,美国著名企业家,美亚保险公司和美国国际保险集团创始人,即AIG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前身。他商业头脑精明,对保险业尤其热衷,年少时已曾协助创办保险经纪公司。
雄心勃勃的他远赴亚洲发展,看准上海当时利息高,而卫生环境逐步改善,人均寿命增长,便在当地成立美亚、友邦、四海等保险公司,当时他还未及而立之龄。业务一步步扩充至欧美,1967年注册成立美国国际集团(AIG),涵盖旗下过百企业,一跃成为全球保险业巨头。翌年,因心脏病发遽逝于纽约。
史带(右)
史带经商之余亦好收藏,不时为个人或不同地区的办公室选购艺术品,涉猎甚广,野兽派油画、宗教艺术、中国工艺品、雕塑等。他对中国感情至深,曾曰「中国为我家乡,中国人为我同胞」,观乎本辑,足见对中国书画之鉴赏品味。
史带知人善任,加上生性慷慨,与下属大多交善,与朱孔嘉逾四十载的交谊即是例证。
朱孔嘉为史带在华倚重的左右手,综理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业务。上海沦陷前夕与光复之初,他力保公司资料免毁于战火;1948年,又偕公司档案和员工飞赴香港,令业务得以延续。为公司服务逾七十载,逝世时仍是美亚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主席。他热心社会事务,大力赞助教育及慈善事业,并曾资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购置藏品。
60年代中,史带将位于纽约市以北布鲁斯特(Brewster)占地四十英亩的一处住宅,连同宅中的艺术品赠予朱孔嘉伉俪。此后又陆续以所藏相赠,本辑三幅即源出于此。
张大千《夏山飞翠》泼彩纸本裱于木板 镜框
创作时间:1968年
尺幅:67 x 160.8 cm
款识︰爰翁。戊申之四月将望写于五亭湖上。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世界」。
估价:HK$22,000,000 - 40,000,000
本幅写于1968年五月,其时张大千于八德园潜心泼墨泼彩,把心血倾注于流光溢彩的山水幻境中,留下最精彩、最为人称颂的作品,是画家的全盛时期。
大千于1954年移居巴西,筑八德园。他亲自设计布置居亭,开五亭湖,搜集玲珑怪石、奇花异草,倾尽心血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园林。南美风光明媚,画家在此「桃花源」潜心艺事,园里一草一木,都是他绝佳的写生材料。园中画室空阔如禅院斋堂,大千在此写巨荷,写山水,甚或摊纸于地,伏地点染。
如此绝美乐土,后来却悄然倾圮。六十年代末,巴西政府征收八德园用地建立水坝,大千无奈迁居美国加州。 1989年底,八德园终成水库。一代名园已覆没于水下,但大千在此地的创作,却成为璀璨隽永的景色。
《夏山飞翠》局部
《夏山飞翠》局部
他的泼墨泼彩一直雄霸拍卖市场;其中,作于八德园时期、六十年代末者,更被视为炉火纯青之佳构,最受市场青睐。
综观张大千破亿成交之作,亦大多出于此关键时期:
- 《春云晓霭》,100.5 x 140 cm,1968年作|成交价:HK$214,631,000,2021年香港苏富比
- 《碧峰古寺》,127.7 x 63 cm,1967年作|成交价:HK$209,100,000,2021年香港
- 《伊吾闾瑞雪图》,101 x 196 cm,1969年作|成交价:HK$162,665,000,2019年香港苏富比
- 《爱痕湖》,76.2 x 264.2 cm,1968年作|成交价:RMB 100,800,000,2010年北京
本幅《夏山飞翠》亦属其一,写于1968年。而史带于同年年底下世,可知画成不久,即由史带收入囊中,随即赠予朱孔嘉。
是年十月至十二月间,大千在纽约Frank Caro Gallery、芝加哥S.H Mori Gallery、波士顿Alberts Langdon Gallery举行大型近作巡回展览,图录未有刊图,但据方闻教授前言谓「他以传统泼墨的技法画出新式抽象的图形」,可知当时展出的56幅作品以抽象泼彩为主。编号19之Landscape(山水),尺寸63 ¾ x 26 ½ ,与本幅相同,或为本幅,待考。
画背具纽约装框公司M. Toberoff & Co.,标记
张群「中行庐」藏书画
张群(1889-1990),近代政界大老。早岁投身革命,民国肇建,襄助极峰,掌外交,主省政。本辑所集,着眼于民国政坛元老笔墨,如李烈钧、吴稚晖、戴季陶等,所涉人事,在在映照其历史发展轨迹。其中,黄兴书迹乃讨袁役后写赠,谭延闿跋曰乃黄氏「绝笔」,足堪宝之。
张群嗜艺术,二十年代末起矢志收藏。其「中行庐」藏品今春曾于苏富比释出,集中于三十年代京沪名家画作,当时大获好评。今季承袭此脉,汇聚同期名家写赠成扇、扇面及册页, 集南北艺文界人士逾廿家,如谢玉岑、贺天健、萧愻、王一亭、傅增湘等,皆精心绘制。
辑中亦集政坛艺坛友好为其祝寿之作,其中于右任及黄君璧将其名句「人生七十方开始」书赠,盖其历尽风云变幻,练就旷达胸怀。亲若手足之张大千,于节庆赠画,亦书「金石仁义」联,志念两人半生情谊,更赠以「大风堂」订制文房用品及摆设,足证对挚交惦记之情。
黄兴《行书吴均〈与顾章书〉》水墨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16年
谭延闿、于右任跋于裱边
张群署签
尺幅:144.6 x 38.2 cm
签书︰黄克强先生字条。
款识︰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岳军我兄正之。丙辰秋月,黄兴书。
题识︰
〈谭〉克强先生自辛亥伤指后,仅右手拇、食两指挟管作书,故下笔空灵,异于前时,惜其不屑屑于此也。此书为殁前数日书,为当时绝笔,不可得矣。事往人亡,弥可珍贵。岳军先生其永宝之。十八年双十节,谭延闿记。
〈于〉开国之功未可忘,遗民犹自说孙黄。黄花满地天如晦,猛忆将军旧战场。题克强先生遗墨应岳军兄之嘱。四十五年六月。于右任。
钤印︰
〈黄〉「克强」、「黄兴私印」。
〈谭〉「谭延闿印」。
〈于〉「右任」。
藏印︰「中行庐鉴藏书画」、「中行庐主」。
估价:HK$500,000 - 1,000,000
黄兴矢志缔造共和,一生竭诚罄力。 1916年初,他自美取道东瀛返国,力振讨袁旗鼓,期间亲与购械、编练军队等事;十月,积劳成疾,胃出血病复发,延医两旬,骤然溘逝。
本幅书于是年秋月,黄氏抵沪不久,四出奔走筹谋。当时黎元洪欲聘其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他恳辞未受。同期,张群获聘为总统府顾问,但因北方政局暗涌而推辞。本幅黄氏题诗涉隐居山水之乐,对照二人政途之决择,岂非巧合。
1929年武昌起义纪念日,张群请时任行政院长谭延闿在本幅上题跋记念,谭氏在跋中谓此乃黄兴绝笔。两人政见虽未一致,却在革命途上相互倚重,私下尤称莫逆之交,得其补志,意义尤深。 1956年,又得监察院长、画法名家于右任添题七绝一首。黄兴传世书迹极稀,本幅汇三家笔墨,集政坛四元老之情谊,殊堪珍贵。
张葆萝儿女珍藏书画
张葆萝(1931-2017),名约,字心一,张大千三子。 1949年政局变异,随大千定居海外的儿女中,以葆萝最年长,也能读写中文,故他陪伴父亲时间最久。随侍笔砚外,还为家中大小事务打点奔走,亟得乃父信赖。葆萝擅画,70年代,父子在美国曾屡次举办联合画展,大千在其泼墨作品上题「老夫自有传家笔,任笑元章善誉儿」,以米芾父子作比,对其传承衣钵赞许有加。
今季苏富比带来一系列张葆萝珍藏,泰半乃大千馈赠,囊括40至80年代,面貌丰富,且有不少自娱自赏、非寻常可见之内容。最难得者,为数件自国内时期已为大风堂珍藏之作。大千日后漂泊四海,仍长久携带宝藏,小心呵护,如大千业师曾熙为其所书之《楷书六言联》、1948年《儗宋人青绿山水》巨扇。后者堪称其成扇王者,触手若新,应极少开启,不轻示人。此外,1964年大千为葆萝书《行书七言联》,盛载父子深情。
张大千《儗宋人青绿山水扇、行书自写词》设色洒金笺 成扇
创作时间:1949年
尺幅:27.2 x 77 cm
款识︰
〈画〉己丑初夏,儗宋人法。蜀郡张大千爰。
〈书〉寒雁来时。负手立、金天绝壁。四千里、岩岩帝座。况通呼吸。足下河山沤灭幻。眼中岁月鸢飞疾。问浮云、何处是长安。西风急。悲欢事。中年剧。兴亡感。吾侪切。把茱萸插遍。细倾胸臆。蓟北兵戈添鬼哭。江南儿女教人忆。渐莽然、暮霭上吟裙。龙潭黑。 〈满江红〉。乙亥九日登太华绝顶赋示同游,己丑三月漫书一遍。蜀人张爰大千父。
钤印︰「张爰」、「大千」、「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展览︰
- 华盛顿,沙可乐艺术馆,〈血战古人—张大千回顾展〉,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廿四日至九二年四月五日
- 纽约,亚洲协会,〈血战古人—张大千回顾展〉,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九日
- 圣路易巿立美术馆,〈血战古人—张大千回顾展〉,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五日
- 台北,故宫博物院,〈张大千的世界〉,一九九八年九月廿六日至一九九九年一月廿日
- 加拿大,温哥华巿立美术馆,〈无人无我、无古无今—张大千画作加拿大首展〉,二○○○年十一月卅日至二○○一年一月廿八日
著录︰
- 〈血战古人—张大千回顾展〉目录,傅申着(华盛顿,沙可乐艺术馆,一九九一年),图版36
- 〈血战古人的张大千〉,傅申撰,刊于〈雄狮美术〉第二百五十期,一九九一年十二月,页149
- 〈张大千的世界〉,傅申着(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九月),图版43
- 〈张大千先生百年纪念展〉导览手册(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日),页63
- 〈无人无我、无古无今—张大千画作加拿大首展〉目录(台北,历史博物馆,二○○○年十一月),图版14及页208
- 〈中国名画家全集—张大千〉(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二年十二月),页102
- 〈台湾近现代水墨画大系—张大千〉,巴东著(台北,艺术家出版社,二○○四年四月),页66-67
估价:HK$5,000,000 - 10,000,000
此扇为大型的泥金扇面,扇骨是湘妃竹。根据张葆萝 (心一)所忆,此扇乃为当年成都的扇面展览而作。
后人评论张大千时,常以「血战古人」来形容之。此语出自著名艺术史学者傅申策划的「血战古人(Challenging the Past)- 张大千回顾展」。该次展览集合一系列张大千仿古代表作,于90年代在华盛顿、纽约、圣路易等地巡回展出。此扇正是展品之一,另亦于台北故宫、温哥华巿立美术馆等艺术殿堂展出。
本幅刊于多种重要著录
「血战古人」的展览图录,以及傅申编著的《张大千的世界》,皆是研究张大千之最重要出版物,被世人奉为圭臬。此扇亦著录于《张大千的世界》一书中:
「虽然此扇已甚大,但扇子幅面毕竟无法与巨轴长卷相比,可用画面空间相当有限,而大千竟能在此甚小幅面中,表现北宋李郭派的丘壑造型和雄伟气势。右方前景几株耸然挺立的松树和古木,姿态各异。一位高士和尾随的侍童正缓步于板桥之上,通往彼岸的茅亭,以观赏对岸深谷中奔泻而下的高瀑。瀑布直落山脚,在乱石堆中形成迸溅的急湍,复注入深潭,留下最后的涟漪。主峰在画面中央,上不见顶,崖下竹树环绕中,有一座茅阁精舍面向深潭。
如此深邃绝景,在展开扇面观画的霎那间,仿佛是那世外的幽敻天地为之洞开。敷施在树干、茅屋上的暖色系赭石占较少的比例,山石皆以小青绿为主,云和天空则露出细密的金原纸。虽然未以金泥细勾轮廓,但效果与金碧山水无异,在极富装饰性的外表下,仍然蕴藉着诗情的书卷气,实乃大千先生的过人之处。
扇面背后的书法,亦属大千手笔,内容是〈满江红〉,书写纪年为同年三月。此词作于乙亥(1935),前此一年溥仪成立伪满州政府,是年殷汝耕成立伪冀东自治政府,大千感慨国事而赋此。 」
王南屏长女王元元藏书画
「玉斋」主人王南屏(1924-1985),江苏常州人,二十世纪最卓越的中国书画鉴赏家之一。在父亲影响下,与书画结缘,四十年代于沪上结识叶恭绰,蒙其亲炙,弱冠即出重金购得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继而向庞虚斋等收藏大家请益,自此在收藏界崭露头角。
王南屏自幼习书法,又精通国学,注定其偏好文人画与书法之取向,从而建立起兼具丰富性与独立审美品味之收藏,其中不乏可媲美博物馆之剧迹、孤品。他一生行迹四方,四十年代末移居香港,六十年代加入敏求精舍后,足迹逐渐涉入北美,与美国汉学者、收藏家之互通,不仅启迪了海外学者对中国艺术之研究,对诸多海外博物馆中国艺术之完善充实,亦功不可没。
他曾说收藏「当不以秘藏为宝,能以公诸同好为乐。」在他身后,「玉斋」珍藏于美国各地及香港举办展览,并集结付梓,家属更将部分藏品捐赠予海内外博物馆,让更多人受惠于艺术之熏陶。
戴熙《仿古山水册》水墨、设色纸本 两册共廿开
创作时间:1859年
吴昌硕、费念慈署签
吴昌硕、潘遵祈、潘曾莹题跋
附原装木盒
尺幅:各18.4 x 29 cm(画);各 24.3 x 35.6 cm(题)
〈上册(共十开)〉
签书:戴文节公山水真迹上册,壬戌六月,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九。
签书(裱于内页):戴文节公画册,为沈均初作廿叶,见〈习苦斋画录〉,今存十六叶,甲辰八月,念慈记。
题跋:〈吴昌硕〉是册虚斋得自沙川沈氏,已只存十六页,不知何时失去其四,屺怀太史题签已详言之。余于十数年前在吴中偶得四页,曰云瀑,曰米虎儿,曰邮亭鸦语,曰水村图,已收入集册中。岁壬戌夏,虚斋与余谈及,始知即系是册散佚者,因举以相赠。延津剑合,信神物自有呵护也。爰识其翰墨因缘于左。安吉吴昌硕老缶年七十九。
款识:
- 〈一〉北苑〈夏山图〉法,戴熙。
- 〈二〉山泉,儗叔明。
- 〈三〉溪居图,仿迂翁。
- 〈四〉小楼春望。
- 〈五〉梅沙弥墨法。
- 〈六〉青山白云。刘松年法。
- 〈七〉米虎儿法。
- 〈八〉云瀑。拟巨师。戴熙。
- 〈九〉水村图。赵王孙本。鹿床居士。
- 〈十〉邮亭鸦语,醇士。
〈下册(共十开)〉
签书:戴文节公山水真迹下册,壬戌六月,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九。
款识:
- 〈一〉汀洲薄暮。鹿床画。
- 〈二〉王孟端、夏仲昭之间。
- 〈三〉溪亭雨过。石田意。
- 〈四〉风雨归舟图。大年意,井东居士。
- 〈五〉疎篁秀木。临云溪外史。棆庵。
- 〈六〉月夜清谈。井东灯下笔。
- 〈七〉南田仿米氏云山作此景。
- 〈八〉芦滩秋影。蒓溪。
- 〈九〉幽磵寒松。石谷本。
- 〈十〉香雪海。己未九月,醇士。
潘遵祈、潘曾莹题跋:文略
展览:美国纽哈芬,耶鲁大学美术馆,〈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一九九三年四月九日至一九九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并巡回展览于安娜堡,密芝根大学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劳伦斯堪萨斯大学史宾莎美术馆
著录:
- 〈习苦斋画絮〉卷三册类,戴熙撰,一八九三年,页39、40
- (册中十六帧及二潘题跋)〈虚斋名画录〉卷十六,庞元济撰,(乌程庞氏上海刊本,一九〇九年),页64-68
- 〈虚斋名画续录〉卷四,庞元济撰,(乌程庞氏上海刊本,一九二四年),页76-77
- 〈玉斋珍藏明清书画精选〉(英文版),班宗华、高居翰、李铸晋等编(耶鲁大学美术馆,一九九四年),页266-273
- 〈二十世纪海外藏家—王南屏藏中国古代绘画〉下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二〇一五年七月),页820-841
来源:沈树镛、庞元济、王南屏递藏
估价:HK$1,000,000 - 2,000,000
「我父亲(王南屏)认为戴熙的这两本册页是他最精彩的册页作品。」- 王元元
清代画家戴熙(1801-1860),生于嘉庆年间,道光时中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他诗书画皆有造诣,历来被视为正统派「四王」的传人;事实上,他作画崇古而不泥古,往往自出新意。
此套册页的上款人「韵初」即沈树镛(1832-1873),为江苏望族。他富甲江南,收藏历代金石碑版、善本典籍、书画不可胜数,其中宋拓汉〈熹平石经〉、董源〈半幅江南〉、〈夏山图〉等,皆为稀世珍宝。
1859年,沈树镛赴杭州参加乡试,与戴熙「晨夕相契」,此册即为当时获写赠。册页以仿董源〈夏山图〉起首,仿历代名家,色墨温润,气息沉静空灵。
翌年,太平天国破杭州,戴熙投池殉国,忠烈之名彰,遗墨更为世所重。沈氏身后,故物星散,此册其中十六开归庞虚斋,另四开不知所踪。 1910年左右,吴昌硕偶得戴熙山水四开,至1922年,庞虚斋于吴寓观之,发现正是原册佚失者。吴昌硕慨然赠送,以成全璧。庞氏将之重新装裱成上下二册,请吴昌硕署签并跋述其原委,其散而复聚,允为奇谈。
本册乃厐虚斋原装裱,贮于原装木匣
吴昌硕署签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专场:中国书画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1
预展日期:
2023/10/2 - 7|10am - 6pm
2023/10/8|10am - 1:30pm
拍卖日期:
2023/10/8|1:30pm(Lot 6001 - 6101)
2023/10/8|4:45pm(Lot 6102 - 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