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秋拍举槌在即,今季中国书画由吴湖帆、张大千双双领衔。两位大师皆把古人笔墨运用至炉火纯青,却展现出不一样的仿古之路。
吴湖帆巅峰时期力作《仿董北苑秋岭横云》,乃吴氏山水中罕见大幅。小字题跋画史识见,尽显一生习古、藏古、敬古态度。张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图》誓言超越古人,简逸山水吐露雄心壮志,位列大千半生回顾展重要展品。
此外,苏富比今季亦带来林风眠、吴冠中等现代水墨画革新推手,以及众多花鸟名家如齐白石、于非闇之佳构,当中不乏具权威著录、来源显赫者。
Lot 2571|吴湖帆《仿董北苑秋岭横云》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48年
尺幅:129.8 x 60.4 cm
款识︰董北苑秋岭横云。
北苑真迹人间仅存者,〈群峰霁雪〉与〈潇湘〉、〈夏山〉诸卷,〈春云起蛰〉、〈洞天山堂〉大幅。 〈潇湘〉、〈夏山〉二卷以平澹取胜,盖晚笔也。 〈洞天〉一图,恐出房山手摹而景局更深密,兹略师其意,似董似高,非我能自主矣。姑识数言,赏我教我,以俟来者。戊子春日,吴湖帆。
钤印︰「倩盦」、「万里江山供燕几」
藏印︰「海昌钱镜塘藏」、「海昌钱氏数青草堂珍藏金石书画印」
著录︰
- 〈梅景画笈〉第二辑(梅景书屋,一九五三年),图版21
- 〈吴湖帆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图版29
- 〈吴湖帆书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二〇〇一年五月),页91
- 〈吴湖帆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〇一年),页65
- 〈中国名画家全集—吴湖帆〉(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二年),页95
- 〈现代名家翰墨鉴藏丛书‧吴湖帆〉(西泠印社出版社,二〇〇五年),页97
- 〈现代书画投资‧吴湖帆〉(北京出版社,二〇〇五年),页29
- 〈吴湖帆画集〉上(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二〇〇六年),页177
- 〈吴湖帆年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二〇一七年七月),页418
来源︰
- 钱镜塘「数青草堂」旧藏
- 「侨岷华园」旧藏
估价:HK$12,000,000 - 20,000,000
上世纪30年代起,吴湖帆成为了海上画坛的一代宗主。他不单画艺出众、富于收藏,还是书画鉴定的权威。
吴湖帆出身于苏州簪缨世家,祖父吴大澂是晚清名臣,也是一位精于书画的金石学家。他幼承家学,习画时自摹古入手,初从正统派董其昌、「四王」,继而上探五代、两宋以及元明诸家。
吴湖帆以工细青绿山水闻名,作品多附长题品评,阐述对前贤笔墨及画史的理解。这种艺、学结合的模式,正是吴湖帆创作的最大特色,此幅《仿董北苑秋岭横云》即为佳例。作品写于1948年春,灵感来源「有迹可寻」,乃现藏台北故宫的董源《洞天山堂》。
传为董源《洞天山堂》(台北故宫藏)
吴湖帆《仿董北苑秋岭横云》局部
《洞天山堂》原为清宫内府所蓄,吴湖帆曾于30年代受邀至北京鉴定清宫旧藏,或曾亲睹过原迹。他师法该作,创作出自家版本。 《洞天山堂》乃逾六呎高之巨嶂,也许受之启发,吴湖帆亦取近四呎整纸,苦心经营。对比两件作品,丘壑涧泉之布局虽然大致相仿,但笔墨实为吴氏集合诸家精萃之自家面貌。
《仿董北苑秋岭横云》作乃吴湖帆标志性的工细设色山水,用笔细致缜密,色彩层层渲染,墨色互渗,状写不同质感,层次变化微妙,秀丽夺目。漫山丛林,间或点染霜红,暗示秋意渐浓。观乎此作笔墨设色之精、尺幅之大,堪称吴湖帆巅峰时期之力作。
吴湖帆《仿董北苑秋岭横云》局部
吴湖帆《仿董北苑秋岭横云》局部
吴湖帆更在画中写下对《洞天山堂》的鉴定意见,彰显出对前贤笔墨认识之深。 《洞天山堂》本身无款,王铎题诗堂将之归为五代董源名下,吴湖帆在题跋中则推断其「恐出房山(元代高克恭)手摹」,故「景局更深密」 。现今学者大多视《洞天山堂》为元人的仿习作品,吴湖帆可谓先声。
值得留意的是,画上可见两方钱镜塘藏印。钱氏抗战时移居沪上,开设古董店「六莹堂」,颇获吴湖帆青眼及提携。他常携书画向吴湖帆请益,眼力大进,时二人更并称「鉴定双璧」。两人交谊深厚,加上钱氏眼力与品位俱佳,故吴湖帆写赠之作,皆属用心佳构,定非泛泛而为。
Lot 2595|张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图》淡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61年
尺幅:188.7 x 96 cm
画家自题纸盒、木匣并署签
纸盒:辛丑登高图。
木匣:登高图。蜀人张大千笔。
签书:辛丑重九登高图。大千老子画诗书。
款识:
- 已忘流徙托蓬蒿,自诡空虚若可逃。客有能来如对菊(谓长宁梁仲栗),儿看成长罢题糕(萝儿、澄儿二子新买山场从事农圃)。偶逢胜日须教醉,独立危峦觉尚豪。转爱异邦乖节物,杜鹃花正耀林皋(南美重九正当我国三春杜鹃花方盛开)。辛丑九日摩诘山园登高赋此诗并写。大千老人爰,年六十有三矣。
- 欧阳公尝自称其〈庐山〉「令人莫能为,唯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后篇即太白亦不能为,唯杜子美能为之,至于〈明妃曲〉前篇,子美亦不能为,唯吾能之」。予之此幅,清湘能作此人物,不能为此山石,八大能作此山石,却不能为此人物,至于全幅运笔构思,起两公于九京,当亦无由落墨矣。闻斯言者,岂不愕然而惊,莞尔而笑乎。大千居士再题。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豪发」、「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大千」、「大千逸者」(钤于木匣)
展览:
- 美国,纽约,Hirschl & Adler Galleries,〈张大千画展〉,一九六三年十月廿二至十一月二日
- 美国,旧金山砥昂美术馆,〈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七日
著录:
- 〈张大千画展〉展览图录(纽约,Hirschl & Adler Galleries,一九六三年),展品编号10
- 〈张大千四十年回顾展〉目录(三藩市,美国旧金山砥昂美术馆,一九七二年),图版42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张大千长寿且多产,不论工笔还是写意,山水、人物、花鸟各种题材,无一不精。他化用古人笔墨的功力,可谓出神入化,备受艺林推崇。 2022年4月,他的一轴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钩金青绿山水,就在香港苏富比以HK$3.7亿天价成交,大幅刷新其拍卖纪录。
大千对自己的画艺,显然是自信满满的。比如此幅《辛丑重九登高图》,大千就豪气执言,此作之运笔构思,即使石涛、八大起而复生,亦望尘莫及,更自比欧阳修,戏谑中流露当仁不让的气魄。
张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图》局部
张大千《辛丑重九登高图》局部
镶青瓷轴首,上烧有「大风堂藏」字样
附桐木画匣,上有画家题署及钤印
1961年重阳,大千于摩诘山园登高畅游,兴之所至,写成此作。画取六呎整幅,竖直构图,巨岩矗立,犹如丰碑,构思可窥见北宋的山水意象。画家摒弃皴法,岩石多赖大笔勾勒,纵横挥写,线条简约有力,笔墨恣放。两段长题的布置更是别出心裁,整齐列于山石留白处,如同摩崖文字,庄严肃穆。四方红色印章,则成为画面最醒目之所在。
此作选用罗纹纸,装裱极为讲究,应在日本付装池,镶青瓷轴首,上烧有「大风堂藏」字样,乃在日本特别烧制,只用于画家钟爱作品。此轴还并附桐木画匣,上有画家题署及钤印,可证其属「大风堂」珍藏之物。大千一直把此作留置在侧,并选入1972年于美国旧金山的〈四十年回顾展〉,意义非同寻常。
此作为大千三子张葆萝旧藏。葆萝乃随大千定居海外儿女中最年长一位,能读写中文,陪伴父亲时间最久。随侍笔砚外,亦为家中大小事务打点奔走,深得父亲倚重。
Lot 2577|林风眠《秋景》设色纸本 镜框
尺幅:66.4 x 68.5 cm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著录︰柯琼乐着,〈The New Chinese Paintings 1949-1986〉(纽约,Harry N. Abrams,一九八七年),页10
来源︰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旧藏
估价:HK$2,000,000 - 4,000,000
面对传统笔墨,亦有大师另辟蹊径,锐意揉合西方艺术。
林风眠是第一批中国留法艺术家,深受西方艺术思潮影响,尝试以东方墨彩来表现西方现代主义形式。
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成立,亦即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林风眠担任校长,兼教西画,日后大名鼎鼎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李可染,都是其门生,艺坛地位无可置疑。
林风眠的秋景题材始于1950年代,与他搬离杭州后对西湖风景的回忆相关。在此题材中,色彩与光线成为最重要的画面因素。过往的西方绘画训练经验,令他对风景画中的光线顺逆、色彩冷暖、甚至倒影表现、空气感处理,都全然不同于传统中国山水画家的方式。
林风眠《秋景》局部
据美籍艺术史学者柯琼乐的专著,此幅约为1978年所作。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柯琼乐多次往访中国,研究当代中国艺术。时值改革开放之初,社会气氛渐趋宽松,柯氏得以拜访各地画家,于艺术家工作室采访拍照,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此作亦难得收录于她镜头下,并刊载于其专著〈The New Chinese Paintings 1949-1986〉中,该书是第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艺术家的英文书籍。
除了可靠著录,此作的来源亦相当显赫,曾为罗桂祥博士旧藏。罗氏乃「维他奶」创办人,热爱中国艺术,藏有众多珍贵的瓷器、茶具、书画等等,晚年更把不少藏品无偿捐赠,包括北京故宫、香港市政局(后入藏香港艺术馆、茶具文物馆等机构)。
Lot 2583|吴冠中《泉水—川北小景》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79年
尺幅:83.8 x 69 cm
款识︰七九年。
钤印︰「荼」、「冠中写生」。
展览︰美国,伯明翰美术馆,〈现代中国山水画展〉,一九八四年
著录︰
- 〈吴冠中国画选〉(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二月),封面
- 〈现代中国山水画展〉(美国,伯明翰美术馆,一九八四年),图版19
来源︰美国私人收藏,一九八三年经美国伯明翰美术馆之亚洲艺术协会 (Asian Art Society) 向画家直接购入
估价:HK$2,800,000 - 5,000,000
吴冠中早年就读于杭州艺专时,师承林风眠,也曾跟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后来他赴法深造,与朱德群和赵无极并誉为「留法三剑客」。回国之后,吴冠中将西方油画与东方水墨画融会贯通,合二为一。用他的话说,就是水墨和油画从此「水陆兼程」。
吴冠中一生彩墨创作什多,此幅《泉水—川北小景》颇具代表性,不但被选为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吴冠中国画选》的封面作,更曾于美国伯明翰美术馆中展出。
吴冠中曾走遍大江南北写生,画板不离手。 1979年,吴冠中应邀到重庆讲学,期间亦至川北如达县、大竹河、大巴山等地写生,创作不少以当地风貌为材之作品。此幅即是写于其时。
吴冠中屡绘飞泉瀑布,他认为:「深暗的山石丛林间,白练飞来,那垂挂的或曲折奔流的白色的游动之线成了画面最活跃的命脉。」故此,如何表现瀑布的活力至为关键。此作画面以大片淡墨、赭红铺出岩石与峭壁,顶天立地,强调稳定与力量感。另一方面,飞泉以留白方式表现,密中显透,静中有动,使画面达致完美平衡。
Lot 2580|吴冠中《长江山城》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77年
尺幅:59.2 x 57.4 cm
款识︰一九七七。
钤印︰「吴冠中印」
著录︰
- 〈吴冠中全集〉第五卷(湖南美术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八月),页71
- 〈世界名画家 ─ 吴冠中〉,吴可雨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二〇一〇年十一月),页145
估价:HK$1,500,000 - 5,000,000
另一幅《长江山城》,同样作于70年代后期,描绘重庆风光。
吴冠中形容重庆是他的「第二故乡」,此城坐落于嘉陵江、长江交汇处,依山而建,形态独特,房舍鳞次栉比、积叠绵延。他尤喜欢这座山城的雕塑感及建筑美。
画家以俯瞰的视角描绘此幅《长江山城》。画面右侧大片房舍层层叠叠,密集地排列在山坡上,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空间。左下角巧妙留白,营造出两江交汇之景。长江横过画面底部,波纹轻盈,打破了房屋紧密排列带来的压迫感。远处的青山则被简化为抽象的形式,云雾缭绕,一方面增添画面的层次,同时亦又突显山城重庆的特殊地理风貌。
Lot 2565|齐白石《多寿》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52年
尺幅:135 x 50.8 cm
款识:多寿。
壬辰,九十二岁白石。
钤印:「白石」、「悔乌堂」、「人长寿」。
来源:捷克外交官及汉学家赫德理博士(Dr. Hrdlička, 1919-1999)旧藏
估价:HK$2,800,000 - 8,000,000
白石老人作画善借物寓情,信手拈来皆可成画,无论是花鸟、水族,抑或草虫,皆生动传神,雅俗共赏。他出身自乡野,对富生活气息的题材深感兴趣,尤其是具有吉祥寓意者,寿桃便是他最喜爱的画题之一。
此幅《多寿》画面中的桃实硕大肥美,压低枝条,色灿如火,伴以簇簇绿叶,生机勃发,视觉效果强烈。笔力遒劲,彰显画家功力。此作绘就之时,画家已年过九十高龄,心境泰然,笔触随心所欲,人画俱老。
1952年,赫德理伉俪与齐白石合摄
此作乃捷克外交官赫德理博士旧藏。他与夫人赫德佳还有另一重身分 - 学养深厚的汉学家。他们于中国文艺界交游广泛,与郭沫若、茅盾、徐悲鸿、齐白石等皆有往来,赫氏伉俪之中文名即出自郭沫若。透过文艺界的人脉,他们展开中国书画收藏,所集以齐白石画最为知名,兼及黄宾虹、李可染等画家,部分作品已于1955年归捷克国立美术馆。
从现存资料看,赫氏与齐白石于1952年已有直接交往,之后写赠作品,甚至省去客套的称谓,直呼姓名,可见关系熟稔。赫氏夫妇藏齐白石画屡于苏富比释出,作品集中于五十年代,题材多元,为白石老人晚年佳作。
Lot 2515|于非闇《雪竹山鹧》设色纸本 立轴
尺幅:133.3 x 60.5 cm
款识:玉山砚斋戏作,非暗时年六十又三。此天台所得画稿,六十五岁重为润色,非暗又记。
钤印:「于照之印」、「非暗」、「于照之章」、「非盦」、「非暗日课」
来源:具文物商店标签,注明类别、货号、年代、品名、价格「200」
估价:HK$2,600,000 - 5,000,000
在20世纪的工笔花鸟画领域,于非闇是开宗立派的大家,也是京津绘画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门生众多,影响广泛。
于非闇醉心钻研宋元两代的花鸟,尤其是黄居采,创作着重古意。他早年曾拜师民间画师王润暄习画。王润暄带他栽花、豢鸟、养蟋蟀蝈蝈,日复一日,他便对花卉、虫鸟的形态都了然于心。更重要的是,他因这次拜师而学会制作颜料的技法,使他作品设色的技巧与运用尤为优秀,着色艳而不俗。
于非闇《雪竹山鹧》局部
英国外交官华尔顿
按画家所题,此幅《雪竹山鹧》得稿于1937年2月天台之旅,属画家晚年精品力作。当时于非闇与张大千、谢稚柳等同游天台、雁荡,灵感泉涌,得稿颇丰。此作勾描敷染,极见精心。细致处如山鹧、八哥毛色之层次、竹叶绿转黄之逼真处理等,皆可见妙笔巧思。设色鲜亮醒目,品相保存完好,绘就至今已逾70载,色泽依然鲜丽如新,神采焕然。
此作乃英国外交官华尔顿旧藏,购自文物商店。 67至70年间,华尔顿来华工作,因嗜中国艺术,不时造访文物商店,尤于琉璃厂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获最丰。据他在自传中回忆,当年的文物商店并不轻易售画予外国人,他只能通过一次次的拜访来建立信任,并证明自己是识画之人,才得以购藏文物商店中的精品。华尔顿归国后,藏品一直珍而重之,逾半世纪以来未有示人。
Lot 2564|徐悲鸿《隆冬暗香》设色纸本 镜框
附画家致王振宇信札
创作时间:1938年
尺幅:110 x 62 cm
款识:渝州下里巴人国,深雾隆冬隐素梅。鼙鼓喧天芳兴尽,漫行奇遇一惊猜。戊寅元日,悲鸿。重庆中央大学宿舍中。
静文爱妻保存。
振宇先生坚欲致之,因以割爱。
信札:振宇先生惠鉴:上月大驾入都,并蒙过访,适值敝院发动抗美援朝高潮热情创作之际,弟十分忙碌,未能答访,殊歉于怀,而吾人距离又远,天各一方,晤面未知何时,为怅怅耳。倘晤诚伯赵先生,希为致意,言相念也。敬祝年福。
弟悲鸿顿首。耶诞节。
钤印:「悲鸿」、「上清沦谪」、「一尘不染」
来源:王振宇旧藏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徐悲鸿生于江苏省一个贫穷之家,父亲是自学成才的画家,他自幼随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绘画。 1919年,徐悲鸿获官费奖学金,赴法留学,研习油画、素描,擅长把西画的技法与传统国画结合。
提起徐悲鸿,大家必然会想起他笔下骏马。的而且确,徐悲鸿大多以动物为绘画题材,如马、牛、鸡、鹰、狮子皆常见笔下。然而,这位大师亦倾心梅花,留下不少梅花杰作。徐悲鸿对梅花的偏爱,缘于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贞刚洁的象征意义。生于动荡世代的他,伤国忧民,尤其是在战争时期,梅花就成为了他寄托心志的载体。
此幅《隆冬暗香》作于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画家画梅聊以慰藉,画毕自存。后题赠妻子廖静文,珍为家藏。其后因好友王振宇对此作爱不释手,徐悲鸿方割爱相赠。此作并附画家致王振宇信札,见证二人交谊。
Lot 2508|吴昌硕《秋光芙蕖》设色纸本 镜框
创作时间:1910年
尺幅:90.8 x 59.6 cm
款识:秋光红莫辨,朝日与芙蕖。庚戌秋七月客宣南,画呈夔盦主人训正,安吉吴俊卿拟陈章侯设色。
钤印:「安吉吴俊昌石」、「缶」
估价:HK$400,000 - 800,000
吴昌硕是近代书画巨匠,精通诗书画印「四绝」。他凭借多年篆刻功底,将金石篆刻碑学融入了中国写意画中,独创重、拙的笔墨风格,叱咤画坛,声名更远扬日本,日人皆以求得他片纸为荣。
吴昌硕画坛地位崇高,因此交往者不乏权贵显要。此幅《秋光芙蕖》的上款人「夔盦」,便是一位蒙古王族,世称「贡王」。贡王虽非汉族血统,但自幼师从名儒,善诗词、书画,与文坛画界往来频仍。
缶老与贡王交往颇切,所赠皆非应酬之品。 《秋光芙蕖》的布局安排用心,构图满密,数片荷叶如盖,占据画面近半,挤压红荷至两侧边缘,荷塘繁茂广阔之势顿生。画毕以小字题署,认真非常,自是上款人身份特殊之故。
Lot 2619|高剑父《火烧阿房宫》设色绢本 立轴
尺幅:21.5 x 28.1 cm(诗堂);34.5 x 28.1 cm(画心)
杨善深题诗堂︰辛亥二月,录杜牧〈阿房宫赋〉。善深。
钤印︰
- 〈高〉:「仑」、「剑父□□」。
- 〈杨〉:「深印」、「杨」、「唯艺」。
展览︰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粤色画意—梅洁楼藏书画〉,二〇二二年十月三日至八日
著录︰
- 〈高剑父画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页34(图版倒转)
- 「梅洁楼」二〇二〇年月历
- 〈粤色画意—梅洁楼藏书画集〉(香港,梅洁楼,二〇二二年),页50-51
来源︰一九九二年九月得于香港
估价:HK$200,000 - 400,000
香港一直是岭南名家之作的集中地,今季苏富比亦带来一系列佳构,大多出自梅洁楼。此藏窦被誉为亚洲数一数二的20世纪中国水墨书画私人收藏,由著名藏家罗仲荣与太太共同创立。罗仲荣自上世纪70年代起,历年四出搜求书画,终成大系,其中广东书画收藏更堪称首屈一指。
此件高剑父《火烧阿房宫》即为梅洁楼珍藏之一。高剑父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与高奇峰、陈树人并称为 「岭南三杰」。高氏早年留学东瀛,画风深受明治末期至大正初期的画家影响。此作画稿即参考自木村武山的《阿房劫火》,并改横幅为立轴。
画中秦宫遭火劫,焰舌扫金,燃亮阿房宫之红柱青瓦,刻划精细,透视严谨。背景层层烘染,见浓烟漫天之象,情景相融,可谓岭南画派注重气氛营造之佳例。
可贵的是,此作有杨善深题诗堂,录杜牧〈阿房宫赋〉,集合两代岭南名家手迹,互相辉映。
木村武山《阿房劫火》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专场:中国书画
预展日期:2024/10/18 - 22
拍卖日期:2024/10/23|2pm
地点: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中环干诺道中 8 号置地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