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旧藏 尼泊尔9世纪观音像RMB 550万纽约易手

纽约亚洲艺术周开锣,三大拍卖行的「喜马拉雅艺术」专场当中,由苏富比率先上阵。

全场82件拍品,64件售出,成交率78%。全场总落槌价接近US$260万,高于US$200万的低估价总和,综观成绩不俗。

领衔拍品为一尊尼泊尔观音像,铜制鎏金,断代9-10世纪,属鼎鼎大名的「洛克菲勒家族」旧藏,一共获得近30口叫价之多,终以超越估价的US$67万落槌,连佣US$83万(RMB 550万)易手。



Lot 321|尼泊尔 九/十世纪 铜鎏金观世音菩萨坐像|本场冠军

高度:26.7 cm
来源:Abby Aldrich Rockefeller,于1992年纽约购自Dudley James
估价:US$300,000 - 500,000
落槌价:US$670,000
成交价:US$830,700

尼泊尔造像在佛教艺术中鼎鼎有名,当中又以纽瓦尔人(Newar)出品尤为精彩出众。此尊观音菩萨像面世的九至十世纪,则可说是纽瓦尔派闻名天下前的启蒙时代。

时间回到四至六世纪的印度笈多王朝,大乘佛教于当地成为宗教主流,同时创造出相当辉煌的艺术成就。

然而,随着王朝倾亡,相关文化和工艺被带到尼泊尔境内的加德满都谷地,为该地纽瓦尔工匠铸造佛像之火炎送来东风。

与此同时,观音信仰在尼泊尔兴起,结合谷地工匠高超的金属铸造技术,逐步确立了纽瓦尔派经典的「莲花手菩萨立像」风格。纽瓦尔工匠成名以后,在历史上长期受各地权贵聘请打造佛像,包括元朝皇室以及藏地信众等等。

纽瓦尔派发展出独到美学的道路上,除了吸收此前笈多王朝文化以外,亦受到后来印度帕拉王朝(八至十二世纪)艺术影响。此尊观音坐像制于九至十世纪,结合笈多、帕拉特色,正是上述风格揉合过程的范例。

关于文化融合,另有一点相当有趣。

观音菩萨本是男儿身,是直到九至十世纪的唐宋时期,才逐步在中土转变成女神。即是说,此尊男身观音像在尼泊尔制作之时,观音大使正巧开始在东土以女相现身。


艾比与丈夫小约翰·洛克菲勒


艾比收藏观音像的图录页

观音像为艾比‧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1874-1948)旧藏,来源显赫。洛克菲勒(Rockefeller)乃世上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一举一动都足以左右全球政经大局。家族第二代掌门人为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艾比正是他的爱妻。

为人熟悉的「洛克菲勒」五兄弟,包括大通银行前主席兼收藏名家大卫‧洛克菲勒、以及美国第41任副总统尼尔逊·洛克菲勒,正是小约翰与艾比的儿子。

艾比本身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人物,在推动艺术文化方面尤为令人钦佩,乃构思和创办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重要一员。



Lot 355|印度南部 泰米尔纳德邦 朱罗王朝 约十二世纪 铜合金湿婆像|本场亚军

高度:45.5 cm
来源:

  • R.H. Ellsworth, Ltd.
  • Sotheby's London, December 7, 1971, lot 66
  • Collection of Andrew Solomon, London
  • John Nicholson's, Haslemere, Surrey, April 18, 2018, lot 31

估价:US$120,000 - 180,000
落槌价:US$220,000
成交价:US$277,200

湿婆Shiva,在梵文中有「吉祥、恩惠、安宁」之意。湿婆神象征「生育」与「毁灭」,在印度教众神祇中地位最高,可说是万神之神。

这尊湿婆像出自印度南部朱罗王朝。印度幅员辽阔,各地造像皆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以朱罗王朝为例,造像的体态较端庄内敛、身型颀长、注重装饰细节。

湿婆攒发盘髻,宝冠成塔,装饰繁复,为典型朱罗王朝的造像风格。四手舒展,缠蛇形臂钏,分持战斧(斧刃部份有损)与鹿,另外两手原应握着弓箭,可惜弓箭一般为另行铸造,时至今日,大多数造像的弓箭经已遗失。

战斧为湿婆的战斗武器,显示湿婆的毁灭力量。鹿则代表湿婆为自然与动物之主。

这些装饰与手持物源自一个神话故事:某日,湿婆来到一群仙人聚集的静修林外,忽然情不自禁地起舞,引得仙人妻子跑来观看,并深深为之吸引。众仙人妒火中烧,变出猛虎、鹿、毒蛇和烧红的铁攻向湿婆。

然而,湿婆并不惧怕,非但抓住鹿和蛇、剥下虎皮,更把烧红的铁收为自已的武器。自此,湿婆便以肩披虎皮、身缠毒蛇、手执跃鹿及战斧形象出现。

此尊湿婆神像来源有序,初为「亚洲艺术教父」安思远(Robert H. Ellsworth)所有,后来分别于1971、2018年两度拍卖易手。



Lot 311|西藏 十七世纪 第五世夏玛巴 衮秋颜拉 银像(暂译)|本场季军

高度:20 cm
来源:William H. Wolff, Inc., 1977
估价:US$30,000 - 50,000
落槌价:US$200,000
成交价:US$252,000

本场成交季军由此黑马拍品。这尊第五世夏玛巴银像制于十七世纪,昨晚以低估价逾6倍的US$20万落槌,连佣US$25.2万(RMB 170万)成交。

藏传佛教有四大派系,分别为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而著名的「活佛转世制度」正是由噶举派创立。夏玛巴是噶举派的其中一位法王,正是透过「转世制度」一脉相承。

第五世夏玛巴的中文翻译名字为衮秋颜拉,活于十六世纪。据噶举派(俗称白教)的说法,衮秋颜拉出生时正值严冬,周边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吉兆,信众亦立即听见了他持诵六字真言的声音。

此尊衮秋颜拉像高20 cm,尺寸虽然不大,但乃是全银制造,在十七世纪时单是金属价值已是不菲。


拍卖总结

拍卖行:纽约苏富比
专场: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
拍卖日期:2020/9/22
拍品数目:82
成交:64
未成交:18
成交率:78%
成交总额:US$3,25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