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民楼」永乐青花秋拍领衔 一文尽览香港苏富比的珍品御器

2023是香港苏富比50周年庆典,春季拍卖之时已经先声夺人,单是中国艺术品的成交额已冲破HK$10亿大关。

来到金秋,这个版块的阵容更是惊人。

先有永乐青花扁壶,出自鼎鼎大名的「天民楼」珍藏,仅北京故宫有一例可比,将以单一藏品专场的尊贵待遇上阵;接着是传统「中国艺术珍品」大拍,呈献多件龙纹天威御器,包括清宫最为矜贵的珐琅彩瓷;最后还有特别主题专拍,迎来乾隆御制大玉璧和北宋描金「黑定」等梦幻逸品。

在10月9号举槌前夕,我们先带大家尽览这些珍器重器。


李佳(Carrie Li)|苏富比 亚洲区中国艺术品部副主席


Lot 301|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双耳扁壶

高度:28.6 cm
来源:

  • 1986年3月于英国西约克郡被发现
  • 伦敦苏富比1986年12月9日,编号198

展览:

  • 《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香港,1987年,编号12
  • 《历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香港,1990-91年,编号128
  • 《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台北,1992年,编号28
  • 《中国名陶展:中国陶磁2000年の精华》,桥高岛屋,东京,以及其他六个日本县市,1992年,编号73
  • 《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编号29及封面
  • 《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香港艺术馆,香港,2001-04年,编号20
  • 《好古敏求:敏求精舍四十周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香港,2001年,编号150
  • 《驰骋古今:中国艺术的仿摹与创新》,香港东方陶瓷学会,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2006年,编号175
  • 《日升月腾 1368-1644: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2015年,编号64
  • 《香江雅集: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特展》,首都博物馆,北京,2017年,编号117

出版:

  • 《中国名陶日本巡回展—港台名家收藏陶瓷精品》,历史博物馆,台北,1992年,页117
  •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图版55

估价待询
 

耿宝昌所著《明清瓷器鉴定》,乃古董收藏界「圣经」,钟情瓷器的朋友没有不拜读过的。他在书中论及「蒜头口绶带扁壶器形」和「永乐纹饰特征」之时,即以本品为例,文字所述如下:

蒜头形口,高足外撇,造型秀逸。仅见青花品种。宣德同类器纹饰略粗放。清代康熙、雍正多有仿制。

永乐时缠枝莲叶和元代不同,花大而叶小。蔓叶清秀,运笔流畅,形象生动,常绘纤细齿状叶纹,而有别于宣德同类器上的画法,引人注目。

耿老乃陶瓷鉴定泰斗,能让他在著作中用作例子的,必然为经典范作。放眼全球寻觅近例,亦只找到北京故宫珍藏的一件相类扁壶。

本永乐青花瓷,名副其实是「教科书级」和「博物馆级」重器。


本品收录于耿宝昌著作《明清瓷器鉴定》

北京故宫近例

虽然本品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但同时也是相当亲民的艺术品。

天民楼由收藏大家葛士翘创立,于1960年代已具规模,宫廷御器不计其数,其中以青花瓷尤为厉害。 1987年,天民楼藏瓷在香港艺术馆作首次公开展览,轰动海内外艺术界。

本永乐青花扁壶即为当年焦点展品之一,此后三十年间又辗转穿梭两岸三地和日本,在天民楼、敏求精舍、东方陶瓷学会等重磅展览亮相。

对资深藏家来说,它已经是经常见面的老朋友了。


1987年,「天民楼藏瓷」展览开幕礼,楼主葛士翘向来宾致词

天民楼第二代主人葛师科接受值点网专访

永乐大帝治下,大明不但在硬实力上成为超级强国,艺术软实力亦是无远弗届。名扬四海的永乐青花扁壶,便是在如此背景下,和异国文化碰拥而诞生的璀璨艺术。

永乐青花誉满天下,蓝头发色是一大主因。当朝使用西亚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由于颜料含铁量高,会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蓝结晶斑点,深凹胎骨,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艺术魅力。

基于「苏麻离青」这个特点,永乐青花虽然鲜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本器为例,瓷上纹饰就如宣纸作画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


扁壶乃瓷器界经典名物,器形曲线圆滑,颈部细直,附带双耳,器腹扁圆。由于形似满月,又雅称「抱月瓶」或「宝月瓶」。

这类器形本身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陶制扁壶可追溯至西元前二千年左右,流行于西亚及地中海地区,用于长途跋涉旅行。随着冶金技术提升,金属扁壶逐步取代陶制版本:上方口部渐收,可防止液体溢出;两侧系耳用来捆绑绳索,吊系于人、马、骆驼之上,方便移动。

至于瓷制扁壶,乃是明朝匠人吸收此等异国风情,再加以裁化而创烧出来。留意本器侧面,两边皆有花钮,应该便是取材自金属扁壶的钮或环饰。


左:公元前11世纪 地中海/中东/北非地区 陶壶;右:公元前15世纪 埃及地区 陶壶|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3世纪 伊拉克或叙利亚 黄铜错银抱月瓶|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1539-1543年 尼扎米《五卷诗》之「霍斯鲁听巴尔巴德弹琴」|大英图书馆

由于瓷制扁壶是专供赏玩的艺术品,故匠人无需迁就实际用途,可以专心一意在美学上令它更显光彩。

不过与此同时,烧制难度也因而大幅增加。

基于扁壶的独特器形,无法使用拉坏、接胚、修坯等中国传统造瓷技术。本壶上、下二部水平相接:二侧窄边双耳底至足上,穿越花钮,绘垂直线条,宛若以前、后二部相接,工艺繁复,制作尤为艰巨。

本壶高28.6 cm,既适合上手把玩,又能入柜收藏,正是传统收藏最发而中节的尺寸大小。


本壶纹饰精彩细致,两面皆绘单柄花藤,自底部蔓生,环绕器腹,缀七朵盛放娇蕊,缠枝卷叶相衬,蕨状长卷叶与花茎优雅相连,轻重错落,宛如音韵美乐。

花卉纹虽见似莲花者,相伴叶纹无盘状莲叶,亦无佛教图像之叶尖锯齿者。其他花卉纹皆以正面绘之,衬以各式叶纹。纹饰搭配长形蕨状卷叶,更添缤纷。

长卷叶以数个小形焰状卷叶排列而成,仅一端与叶脉相连,另一端延伸似藤茎或嫩叶,如此单面蕨状长卷叶与花序,似非现实中可见者。

伊斯兰教严禁人物偶像崇拜,亦不允许绘制动物形象,故艺术上大量运用植物、文字、几何装饰。这种抽象化、形态优美、线条柔软富变化的美学,为永乐官窑所吸收应用,本壶纹饰便是转化移植后的成果。


本永乐青花扁壶于1986年在英国西约克郡被发现,同年底于伦敦苏富比售出。

事隔整整37年,这件重器方又再度现身拍卖场,今次获香港苏富比以最尊贵的「单一藏品专场」待遇,且看将引来如何炽热的竞投争夺战。



李佳(Carrie Li)|苏富比 亚洲区中国艺术品部副主席

Lot 3649|清乾隆 蓝地珐琅彩夔龙纹盌《乾隆年制》蓝料款

直径:16.2 cm
来源:

  • 中野忠太郎(1862-1939年)收藏,购于二十世纪初
  • 香港佳士得2011年6月1日,编号3650

估价待询
 

接着我们步入传统专场「中国艺术珍品」,一觑象征天子威权的三件重器,虽然俱以龙纹为饰,但风格迥异,绽放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采。

珐琅彩瓷,始创于康熙一朝,专供御用或皇室玩赏,成本高、产量少,连得宠大臣也不会轻易赏之,在芸芸清朝瓷器中至为矜贵、最为顶级。即便在今日,珐琅彩也只多见于两岸故宫、大英博物馆等顶尖博物馆,私人收藏屈指可数,堪称收藏界的梦幻逸品。

如今的珐琅彩拍卖纪录,于2018年由香港苏富比写下,主角为康熙御制的粉红地开光花卉盌,东京出光美术馆旧藏,逾HK$2.38亿天价易手,登上各地新闻头条报道。

珐琅彩之中,如本盌般宝石蓝作地的本就鲜见,上饰龙纹的更如吉光片羽。本盌为日本「石油大亨」中野忠太郎旧藏,原应成对,「姐妹盌」现在为鼎鼎大名的巴黎吉美博物馆藏。


清代官窑,基本上都在景德镇制作。珐琅彩却与众不同,先由宫廷画师草绘样稿,选用景德镇精制的白瓷素胎,运至京城,再在宫内绘图、填彩、烧造。

珐琅彩不事皇家礼仪,纯作赏玩之用,藏于乾清宫、养心殿而不入库房,是尤其能够体现帝心审美的艺术品。

至于宝石蓝地珐琅彩为何如此稀少,背后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 - 调配困难。


 

釉料发色,取决于其金属元素成份。蓝釉呈色剂是钴,而康熙朝之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国产钴料含镁量较高,容易变得黯淡灰紫。

最直截了当的方法,自然是把镁抽取出来,但当时的技术难以达到;另一个方法,是增加底釉中的碱成份,惟此举同时会改变釉料熔点,入窑烧制会面临更多问题。

基于上述难处,陶匠只能逐步调教底釉成份,例如是减少氧化钴、增加氧化钾等手段,以求取得平衡。历经了无数次尝试与失败后,如本盌般细腻动人的珐琅蓝料方始诞生。

清三代盛世的珐琅彩,康熙以色地居多,雍正则喜用白地上绘山水花鸟。及至乾隆一朝,以本盌为例,色地乃至四面纹饰,皆仿康熙风貌;内壁大幅留白绘折枝牡丹与兰花,颇有雍正高雅脱俗的影子;至于外壁饰纹,则为创新。


1715至1735年 Allerhand Arten von Schilden Gefaessen Schalen,德国雕版(局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清宫的「画珐琅」美术,包括瓷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料胎画珐琅,无论是颜色、画工、图纹,俱深受西洋美学影响。不过留心细赏,又会发现中式元素隐藏处处。

本盌散发着非常强烈的巴洛克风格,然折枝花卉卷叶本属中国典型。与此同时,中国龙纹又巧妙地结合到这种欧洲装饰之中。

龙的选择,更尤其体现了乾隆的摹古帝心。

夔龙乃殷商青铜器组典纹饰,既可以是独立纹饰,又能够一对合并化成兽面。如此安排之下,令本盌的艺术脉络不但融会中西,更贯通古今。


清康熙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盌|上海博物馆

与本盌成对之例|巴黎吉美博物馆

是次举槌的乾隆蓝地珐琅彩夔龙纹盌

清宫用此夔龙纹饰之珐琅彩盌,存世例子仅两对。如上文所言,本盌与吉美博物馆藏为其中一对,另外一对则为台北故宫收藏。

为中野忠太郎(1862-1939年)旧藏。中野为新泻县望族,忠太郎的父亲中野贯一从美国引进崭新技术,革新了东瀛石油工业,有「日本石油大王」之称。

忠太郎本人除了是石油大亨,亦是极为有名的收藏家,名下有12件国宝级珍藏,另有20件被列为重要文化财,大部份典藏目前仍在新泻的中野邸美术馆展出。

最后有一点值得留意,乃是本盌尺寸,直径达16.2 cm,比一般珐琅彩盌都要硕大。清宫档案称之为「大盌」,惟用途未见记载,尚待学者进一步考证。



王晰博(Xibo Wang)|苏富比 中国艺术品部亚洲区主管


Lot 3612|清乾隆 粉青釉浅浮雕五龙图梅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度:35.3 cm
来源:

  • 英国收藏
  • 香港苏富比1997年11月4/5日,编号1356

出版:

  • 《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香港,2003年,图版150

估价待询


综观全球各地收藏,未见与本瓶如出一辙者。如此一件彰显天威的存世孤品,乃唐英督陶时期代表作,不但体现了乾隆御窑之鬼斧神工,更隐露出丝丝赵宋古韵。

宋朝陶瓷可说是单色釉天下,其中青釉便占了半璧江山。汝窑、官窑、龙泉窑等当世名窑,相继烧出天青、粉青、梅子青等诸般绝色,成就宋瓷于器形和颜色追求上的极致。

事隔数百载岁月,清帝摹古敏求,回顾龙泉粉青意蕴,再以雕刻入魂,创作出汇合古今美学的这么一件御器。




从设计、雕刻、施釉,到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无疑以雕刻部分最考功夫、最具挑战性。

在圆器上作画,角度刁钻,比起平面器远为困难,一般匠人很难拿捏得当。由于堆塑和深浅浮雕交错,导致瓶面厚度不一,故十分讲求窑火温度控制。可以想像每一件成品背后,都定必历经过无数失败尝试。

本瓶所罩青釉柔和,翠中泛蓝,晶莹澄澈,丝毫没有乳浊暗哑之感。由于釉料澄澈,故纹饰凹陷处积釉色深,凸起处釉薄色浅,营造出细腻婉约的明晦反差。

如此玲珑立体的视觉效果,令瓶上五龙跃然瓷上,似于云霄之间起舞争珠。


乾隆帝妃与嘉庆帝幼年像 局部|北京故宫

五龙构图经过精心布局。一龙曲身攀瓶而上,其余游龙则两两相对,上大下小,尊卑立分。其中,三爪巨龙,躯若蟠蛇,傲踞器肩,吻含火珠,俯冲往下,进逼夺浪而出之五爪小龙。

如此图纹,便即「苍龙教子」图。

乾隆三十八年,高宗皇帝秘密建储,决定将来把皇位传给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帝。虽然乾隆没有公开皇储身份,但在实际事务中对颙琰格外器重,重点教导和培养这位爱儿。

另一方面,乾隆也可以借「苍龙教子」,追忆父皇雍正。无论他借三爪巨龙还是五爪小龙自况,都是于中国传统伦理最重视的孝道落墨。


粉青以外,本瓶器形与纹饰亦带着浓厚宋风。

三爪为宋元龙纹特征。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南宋画家陈容笔下一系列墨龙,包括《五龙图》、《六龙图》、《云龙图》等。

瓷器方面,当数元代的蓝地三爪白龙梅瓶,为Ernest Grandidier旧藏,现由巴黎吉美博物馆珍藏。与此同时,本瓶浮雕之深峻有力,亦与元代龙泉青釉罐雕刻有异曲同工之妙,举如奈良大和文华馆藏的云龙纹四系瓶。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圈足,初源于北宋,属中国瓷器史经典器形。基于上述特征,传统古董圈视梅瓶为男士体态之反映,又因为小口引伸出谨言之意,丰肩象征做事有担当,故进一步被视为君子之瓶。


南宋 陈容《五龙图》局部|东京国立博物馆

元 龙泉青釉云龙纹四系瓶|奈良大和文华馆

翻查纪录,存世堪与本器比较者仅一例,于1982年在纽约苏富比易主。然该瓶较矮(34.9 cm),图样布局相异,且身带窑缝破相,贯穿年款。

较为近期亦有一例,同样较矮(33 cm),雕五爪龙三尾,早于80年代在纽约苏富比举槌,接着归入「古董大亨」徐展堂的静观堂雅蓄,再两度在香港易主。最近一次是去年秋拍,以约HK$8,100万成交。


清乾隆 粉青釉雕海水龙纹梅瓶|徐展堂「静观堂」旧藏



 

Lot 3625|清康熙 御制紫檀云龙纹双联顶箱柜

尺寸:210 x 56 x 372 cm
顶箱(左)来源:

  • Serge Sandberg(1879-1981)收藏,据藏家信札于1942年前购入,此后家族传承
  • 巴黎苏富比2018年6月12日,编号144

顶箱(右)来源:

  • 法国私人收藏
  • 巴黎佳士得2019年6月12日,编号76

主柜来源:

  • 法国私人收藏
  • 巴黎苏富比2011年12月15日,编号35

估价待询
 

本紫檀双联顶箱柜,宽2.1米,高逾3.7米,上饰十六云龙纹,或为目前市场上最大型兼最华丽的清初家具,行方更推断可能曾供康熙本尊使用。

让我们以康熙一朝的「宫廷时代教主」刘源为起首,沿着紫禁城养心殿作脉络,尝试一解其构。



上述两件御瓷的龙纹,分别散发着西洋巴洛克气息与大宋古韵。至于本品龙纹,则与刘源有莫大渊源。

刘源,字伴阮,号秋官,汉军镶红旗籍。这位河南人官至刑部主事,再监督芜湖钞关,后来遭弹劾丢官,返京供奉内廷时意外获得展露才华之机。

据学者考究,康熙年间有名的「臧窑」出品,幕后瓷样设计师其实便是刘源,包括摇铃尊、柳叶瓶、马蹄尊等器,一洗明末粗糙笨重造型,开启雍正隽秀精致先河。

刘源名声不大的主因,是后世一向对他所知甚少,即便生卒年也不得而知,颇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

有趣的是,刘源对宫廷设计其中一项重大贡献,便是龙纹。


清康熙 青花龙纹瓶|北京故宫

端石双龙砚,铭「康熙十八年五月恭制小臣刘源」|北京故宫

首先,我们看北京故宫院藏的康熙青花龙纹瓶,属刘源典型设计。

他从陈容名作《九龙图》得到启迪,再加以裁化以符合清宫审美。青花瓶上绘升龙二条,行走如人形,生动写实,形态与刘源印刷作品的龙纹吻合。

接着是最著名的陈容传世作品「龙光」,乃献予康熙帝本人的端石双龙砚。砚额雕刻二龙戏珠,一老一少,云笼雾绕,身形矫健,极具戏剧张力。其灵动流畅之感,与后来乾隆朝奢华繁复的龙纹殊为不同。

顶箱柜,北方人又称大四件柜,下为竖柜,上为顶箱,故又名顶竖柜。本品竖柜与顶箱部份,分别高浮雕八尾身形矫健的戏珠游龙,填以云海波涛、海水山崖,间以八吉祥符号及如意花卉,观其风格可见受刘源作品影响。




康熙年间,养心殿曾为造办处工坊,专门制作御用物品。雍正登位后,作坊逐步迁出,此处始成皇帝寝宫。

养心殿陈设有一组紫檀双联顶箱柜,乃专为雍正寝宫所造,同样饰云龙戏珠,与本品对比是图纹相似,构造略异。

综合上述所言,行方相信本柜是清宫早期的重要艺术尝试,可能曾为康熙本人使用,应属后来一众皇室紫檀家具之蓝本。


清 紫檀雕云龙纹柜(位于养心殿后之寝宫)|北京故宫



Lot 3503|清乾隆 御制铸铜江山一统双龙座和阗青玉大玉璧

尺寸:40.7 cm(玉璧直径);51.8 cm(总高)
来源:

  • 英国私人收藏
  • Spink & Son Ltd,伦敦,1950年代
  • 欧洲重要收藏
  • 欧洲王室收藏,1950年代后期由以上赠与,后于家族传承
  • 伦敦佳士得2012年5月15日,编号88

出版:

  • 仇国仕,《无尽意》,香港,2018年,图版80-82

估价待询
 

随着亚洲文化和经济实力起飞,中国古董市场的竞争愈趋激烈。在常规专场以外,拍卖行也花更多心思,筹办别树一帜的企划以吸引收藏家。

接下来的两件乾隆宫廷艺术品,便是精选自特备专场「天地乾坤:鉴藏第一章」。

天地乾坤、宇宙纲常,乃皇权所系。此一系列皇家御制珍藏亦以之为圭臬,苦心集腋而成。乾隆身为天子,确立满族天命,江山正统、皇权天授,属国本要务。如此渴求,反映在许多御制诗文,以及皇帝亲授制作之器物,用以强调阐扬一统中华之地位。

本御制阗青玉大玉璧,铸铜底座饰海水江崖及双龙纹,带有浓重的皇权至上、江山一统寓意,无疑便是箇中代表。与之琢自同一块硕大玉料之玉壁,时至今日仍然屹立于养心殿。



如果要选一种艺术文化,既能够贯穿中华历史,又在世界各地文明中独树一帜的,那必定是玉文化。

玉被视为天地精华之汇聚,既是祭祀礼器,又是地位象征,更是君子随身的重要配饰。它既代表礼制、品格、德行,又包含高贵、高洁、气节等寓意,更是「天」- 道德民意之象征。

笔者访问李佳(Carrie Li,苏富比亚洲区中国艺术品部副主席)时,她告诉我一个有趣的冷知识:「你回家查看乾隆一众皇子的名字,从长子永璜、次子永琏,一直到十七子永璘,不就全部都以『玉』为部首吗。」

乾隆深信古玉载德,在宫廷广搜高古玉器,尤其是象征「天」的玉璧。他不仅专研古玉壁,并撰诗文赞颂,时而诏命特制紫檀木座,陈设于宫殿、书斋。


《乾隆皇帝朝服像》|北京故宫

玉璧是中国古代数量最多、形式最繁的礼玉,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等级最高、影响最大、功能最广泛的玉器种类。乾隆认为素璧「惟存素质合太始」,尤合上古礼制和观念核心。

《周礼》有言「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乾隆下令编纂的《皇朝礼器图式》,一方面延续「以苍璧礼天」的传统,另一方面改变了《周礼》的模糊记载,确立朝日坛用赤璧、夕月坛用白璧。

与此同时,玉璧也是庇荫嘉谷的祥瑞之器、祈祷年景丰盈的象征之物。 《周礼·春官·大宗伯》郑玄注「谷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国语》「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这些在乾隆宣导的仿古师古玉璧制作,皆有反映。



本件铸铜江山一统双龙座大玉璧,体量硕大,直径达40.5 cm,中孔直径13 cm。这个3:1的比例,也不是随便决定,而是有典可考的。

《尔雅》谓「肉倍好谓之璧」。 「好」指中孔,「肉」指中孔以外的玉璧,「肉倍好」就是指中孔以外的玉壁宽度,是中孔直径的两倍。所以3:1的比例,是符合《尔雅》所言的理想尺寸。

乾隆在位期间,用兵平定出产美玉的和田、叶尔羌地区,打通玉路,让大批玉料得以进宫,为此朝玉器繁盛局面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就是在此背景之下,乾隆方能制作如此巨大精美的玉璧,再以之回归上古礼制和观念的核心要义。



养心殿门外的大玉璧,透过中孔刚好能看到养心殿的琉璃门「养心门」

上文提过养心殿,于雍正年间起成为皇帝寝宫。

及至乾隆一朝,高宗对养心殿尤为重视,加以改造添建,令之成为召见群臣、处理政务、阅读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乾隆有名的私人书房「三希堂」,乃至查看奏折、与臣下密议的「勤政亲贤殿」,俱坐落其中。

唯一与本品刀工、打磨相同,铸铜座风格一致,且琢自同一块硕大玉料之玉壁,至今仍立于养心殿大门外。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Lot 3504|清雍正 天蓝釉皮囊罐 及 铜鎏金錾刻缠枝蕃莲纹镂空盖《雍正年制》款

高度:9.7 cm
来源:

  • 亚洲私人收藏

出版:

  • 仇国仕,《无尽意》,香港,2018年,图版64

估价:HK$5,000,000 - 7,000,000
 

上述玉璧象征皇权与天意的关系,是非常正统的重器。至于这件皮囊罐,则是帝心情趣的产物,反映雍正私密的个人品味。

这类仿生瓷器乃高级的陈设观类品。本罐仿皮囊形制,口沿颈部棱瓣凹凸如囊袋褶皱,腹部正背两面模印线缝颈部模印穿绳,两侧结索绦系环垂挂两侧如铺首,唯妙唯肖。

更为精彩的,是铜鎏金镂空盖随口沿而作,外缘錾刻浮雕番莲纹,内花呈纽绳状,与皮囊绳呼应,一虚一实的把皮囊打结之状精彩地用瓷器表达出来。



 

雍正帝下令绘制的两幅《古玩图》中,即可见诸款配属金属内胆或镂空盖的瓷器、青铜器、玉器。乾隆朝最有名的则是一件上古玉琮,高宗皇帝误以为它是车之辋头(车轮的框),便命人配珐琅铜胆,以之作香熏使用。

观本罐及其镂空盖之形,当初雍正帝可能便让它当个小巧玲珑的花器。

天蓝是康熙年间创烧的新釉色,顾名思义指蔚蓝天空。然而,这种清代天蓝并非一成不变,耿老在著作指出「(雍正天蓝釉)浅淡者与前朝相仿……呈月白色;色深者,犹如下过天晴后的蓝天」。

天蓝釉单色皮囊罐,不但体现雍正高雅脱俗的品味,亦显示出这位勤政的严肃皇帝,也有玩味一面。

北京故宫院藏一件雍正朝近例,施仿官釉色,再配兔钮盖,可说与本器一脉相承。


清雍正《古玩图》|伦敦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藏

清雍正 仿官釉兔钮盖包袱瓶|北京故宫



Lot 2513|北宋 定窑黑釉描金花卉蝴蝶纹盌

直径:14 cm
来源:

  • 传1930年代末于韩国黄海道龙媒岛出土
  • 金悳永(1889-1960年)收藏,韩国,1930年代-40年代初
  • 片仓兼太郎(1884-1947年)收藏,入藏于1941-43年
  • 茧山龙泉堂,东京,1990年代末
  • 日本家族收藏,自1990年代末

展览:

  • 《朝鲜工艺展覧会図录》,东京,1941年,编号46
  • 《神品とよばれたやきもの宋磁展》,东武美术馆,东京、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大阪、山口県立萩美术馆浦上记念馆,萩市,1999年,编号38
  • 《中国陶磁:美を鉴るこころ》,泉屋博古馆,东京,2006年,编号21
  • 《宋磁》,茧山龙泉堂,东京,2018年,编号84

出版:

  • 奥平武彦,〈朝鲜出土の支那陶磁器発见〉,《陶磁》,第9卷2期,1937年,图版5下
  • 大河内正敏、横河民辅、奥田诚一,《陶器図录》,卷7(上),东京,1938年,图版87
  • 小山冨士夫,〈金花の定碗〉,《美术研究》,第10卷1期,1941年,页21,图2
  • 小山冨士夫,《宋磁》,东京,1943年,图版4
  • G. St. G. M. Gompertz,〈Gilded Wares of Sung and Koryo. I: Gilded Sung Wares〉,《伯灵顿杂志》,1956年9月,图20
  • 《朝鲜工艺展覧会図录》,东京,1984年再版,编号46
  • Roberto Gardellin,〈Gold and Silver Decoration on Song Dynasty Wares – Part I〉,《Oriental Art》,第51卷3期,2019年9月,页21,图18

注:1942年登记为日本重要美术品;2022年3月22日注销该认定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个特备专场「唐物:中世纪日本传世中国艺术品」。

唐物,意指输入日本之中国器物,数百年来于东瀛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箇中精品亦自古深受当地古董圈垂青。今次我们精选的两件茶盏,一北一南,俱为来源有序的黑釉代表,乃宋代茶道盛行下的艺术结晶。


提起末茶,大家都会想到日本,其实这本来是中华传统的饮茶之道。

宋人饮茶,是先把茶叶磨碎、研细,然后筛出细末,再将茶粉放入茶盏,先加微量的水调成糊状,再一边加水一边击拂出泡沫。由于他们爱茶如痴,故不但要饮茶,更要斗茶。

宋人斗茶,「斗色斗浮」的准则丝毫不亚于现今咖啡比赛。茶色者,「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浮者指泡沫,讲求「咬盏」,需「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

茶色与泡沫皆以色白为上,用于斗茶的瓷盌先然便是「盏宜黑」。当时不少东瀛僧人来中土求法,回程时把茶道和茶盏带回家乡,成就了流传至今的幽玄美学。


明 唐寅《斗茶图》(仿宋画)|台北故宫

定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列,乃白瓷大宗,称「白定」。其实这个北方窑口也出产高质量黑釉器,称作「黑定」,只是产量远少于「白定」。

明代《格古要论》有言:「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俱出定州。」1940年代,日本陶人小山冨士夫走访定窑遗址,搜集了1,100瓷片,其中逾千片皆为白釉,仅5例为黑釉。中国的博物馆收藏中,更不见任何黑釉定窑盌。

在为数如此稀少的黑定茶盌之中,有一件名声尤显,时常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例子。该器现由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珍藏,盌心描金绘飞蝶花卉,于漆黑釉色中别显华贵。

本盌的飞蝶花卉纹饰,与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之例非常相似。虽然在漫长岁月中,描金历经出土及传世风霜,惟仍于黑色釉面遗留丝丝痕迹,亦是殊为难得。

如斯矜贵的描金黑定,自然非宋朝市集斗茶比赛之器。若非皇室品茶御用,便是重要寺院珍存之物。



是次举槌的定窑描金花卉蝴蝶纹盌

定窑黑釉描金天目茶盌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

论及中国的邻居,除了日本以外,韩国也是重要一员。

韩国在历史上长期为中国藩属,文化和政治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例如大明覆亡后,朝鲜王朝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承继者,而非外来入侵的满洲人,故以「小中华」自居。

陶瓷艺术方面,从高丽王朝的青瓷,到朝鲜王朝的白瓷,俱尽为单色釉天下。

是故,当我们发现包括本品在内的存世黑定,不少都可追溯至韩国黄海道龙媒岛或相邻岛屿之墓葬遗址,也就不感惊讶。

1940年代,本盌由韩国流传至日本,为实业家片仓兼太郎拥有。半个世纪后,本盌先成为著名骨董商茧山龙泉堂雅蓄,接着一度由日本家族收藏,如今又回到前者手上,委托苏富比释出市场。


茧山龙泉堂与创办人茧山松太郎



Lot 2503|南宋 油滴天目茶盏 及 明十五世纪初 剔红花卉纹葵式盏托

尺寸:18 cm(茶盏);20.7 cm(盏托)
来源:自中世纪于日本传世,后入藏于京都大光明寺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建窑黑釉茶盏之美,在于表面结晶斑驳形成之不规则纹饰,浑然天成,精彩夺目,让人百看而不厌,体现宋瓷崇尚的自然之美。

日本人俯瞰建盏时,有感结晶斑驳纹饰似天体飞星,把观者引领至如若深邃的宇宙,故誉之为「一盌一宇宙」。东瀛有位收藏大家,因而命名自己的堂号为「临宇山人」,其南宋「油滴天目」茶盏于2016年在纽约举槌,以US$1,170万(HK$9,125万)破纪录易手。

是次举槌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盏,同样为日本藏珍,出自京都大光明寺。

本器直径达18 cm,远大于平常所见建盏。以福建省建阳县芦花坪出土器为例,约980件茶盌之中,仅3例尺寸堪与本器匹敌。



建窑位于今日福建省,因该地区古称建州、建宁府而得名。那么建窑茶盏到了日本,为何被称为「天目」?

上文曾提及,日本僧人前往大宋求法,接着把黑釉茶盏带回家乡。原来他们不少人,当时都是到浙江天目山一带的寺庙修行。据说正因此故,日人误会这些建盏也是来自天目山,故便以之命名。

建盏纹饰主要分三类,变幻莫测的「曜变」、形如兔毛细丝的「兔毫」、呈致密圆点的「油滴」,珍罕程度亦以此顺序排列。曜变天目完整器存世仅3例,尽为日本国宝。私人收藏能够追求的,当为如本品般的油滴天目佳器。

建窑鉴赏还有一点值得留意,就是釉层在窑中烧制时随外璧下流,如本盌般结成珠状,又不触地断裂的,亦为上品的指标之一。


油滴天目茶盏为京都大光明寺珍藏

京都大光明寺建于1339年,为后伏见天皇之皇后下诏修造,旨在纪念天皇,其名则取自皇后法号。

大光明寺源远流长,遭遇过火灾、战乱、灭佛等劫祸洗礼,亦曾在京都内迁址。时至今日,寺内建筑已有逾二百年历史,贮藏着大量茶器陶珍之外,更蓄有日本重要文化财《绢本罗汉图》,以及南宋禅宗高僧墨宝。

是次出售珍藏之油滴天目,所得款项将作寺院修建之用。


其他精选拍品








Lot 3609|清乾隆 白玉阴刻填金二龙争珠图〈学诗堂记〉御笔诗册 白玉册十页

款识:《庚寅仲冬月上浣御笔》
钤印:《学镜千古》、《乾隆宸翰》、《几暇临池》、《游六艺圃》
尺寸:20.5 x 9.3 x 0.6 cm(每页)
来源:

  • 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编号523及封面

估价:HK$25,000,000 - 40,000,000




Lot 3707|西汉晚期 玉辟邪

尺寸:9.8 x 4.9 x 5.6 cm
来源:

  • 香港私人收藏,1970至80年代入藏(传)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Lot 3506|清乾隆 鸂鶒木仿天然木框黄漆百宝嵌紫藤绶带鸟图挂屏

尺寸:76 x 126 cm
来源:

  • 三藩市邦瀚斯2011年12月20日,编号8258

出版:

  • 林芳吟编,《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圆明园卷》,北京,2014年,编号IV-3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Lot 2506|南宋 龙泉青釉凤耳盘口瓶

高度:31.2 cm
来源:

  • 自中世纪于日本传世,后入藏于京都大光明寺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Lot 2501|南宋 建窑兔毫禾目天目茶盏 及 元 朱面剔犀如意云纹盏托
直径:12.5 cm(茶盏);16.3 cm(盏托)
来源:

  • 自中世纪于日本传世,后入藏于京都大光明寺

估价:HK$1,000,000 - 1,500,000


香港苏富比|2023年秋季拍卖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展览厅1
地址: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
预展日期:2023/10/2 - 8
专场:

  • 唐物 - 中世纪日本传世中国艺术品|2023/10/9,10am
  • 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扁壶|2023/10/9,11:15am
  • 天地乾坤 - 鉴藏第一章|2023/10/9,11:30am
  • 中国艺术珍品|2023/10/9,2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