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茵堂、敏求元老、地产大亨珍藏 盘点估值HK$1.2亿的名家古玩(上)

古玩世界之中,来源一项尤为重要。除了协助判断真伪以外,也让我们学习追随前人名家的眼光品味,于收藏修养上更上一层楼。

本季香港拍卖,苏富比带来了一众名家旧藏或现藏雅器,名单上有雄霸药品代理业的瑞士兄弟、顶尖古玩收藏家组织的元老、曾经叱咤风云的地产大亨、广东书香世家之后、香港首代儿科圣手、美国陆军准将等等。

值点网挑选了其中八件拍品,接下来与大家一起盘点这批总估值HK$1.2亿的古美术。

编按:此专题分两篇文章刊登,此为上篇。

Lot 3656| 清雍正 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 「大清雍正年制」款

尺寸:19.2cm
来源(值点网整理):

  • Frederick J. and Antoinette H. Van Slyke 伉俪收藏
  • 纽约苏富比1989年5月31日,编号211
  • 玫茵堂收藏
  • 香港苏富比2013年4月7日,编号3036(HK$43,800,000成交)

估价:HK$35,000,000 - 45,000,000


玫茵堂在古玩收藏界是真正的无人不识,或许由于名气太盛,大家已甚少再谈及其身份。借是次机会,容笔者稍为详谈一遍。

玫茵堂主人是裕利医药的裕利兄弟(Stephen Zuellig,1917-2017;Gilber Zuellig,1918-2009)。裕利是瑞士家族生意,惟业务主力是替欧美药厂把产品卖到亚洲,所以裕利兄弟是在马尼拉出生,长期接触亚洲文化,后来成为中国古玩的收藏大家。

在裕利兄弟努力之下,裕利集团于全球药品代理业界手执牛耳,包办行销、物流、宣传、教育等服务。辉瑞、拜耳、葛兰素史克等大药厂悉数是其客户,年营业额逾百亿美元。


裕利兄弟年轻时的照片


裕利集团雄霸药品代理业

为裕利兄弟掌眼把关的骨董商,无一不是行内翘楚,包括仇炎之、戴润斋、Christian Deydier(戴克成)、Giuseppe Eskenazi(埃斯卡纳齐)、J.J. Lally(蓝理捷)等等。

古玩收藏上,兄弟俩各有所爱:哥哥Stephen情倾元明清官窑瓷器与古青铜,弟弟Gilbert则尤好新石器时代至唐宋的高古陶瓷。

至于「玫茵堂」这个如此雅致的藏窦名称,则是取「满庭玫瑰,如茵绽放」之意,同时也为裕利兄弟瑞士家乡Meienberg之谐音。

综观全球私人收藏,玫茵堂的中国古玩珍器无疑是顶尖行列。尽管如此,玫茵堂其实长久不为亚洲世界所闻。直至弟弟Gilbert离世、藏品陆续登上拍卖场后,玫茵堂三字才变得家传户晓。

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当属「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于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以HK$2.81亿天价成交,时至今日仍是业界传奇。

本季拍卖的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雍正朝出品,为玫茵堂旧藏,后于2013年登上香港苏富比拍卖。当时估价HK$3,500万 - 4,500万,连佣HK$4,380万成交。

事隔8年,粉彩盖盒再临苏富比,估价同样为HK$3,500万 - 4,500万。


此雍正盖盒圆顶,扁圆形,圈足微敛,釉面光洁泛青,饰以粉彩,盒盖上作蟠桃献寿图纹,桃枝花叶环拥八嫣红寿桃瑞果,五瓣粉桃花,重瓣白桃花,点缀其间,黄彩点花蕊,盒底作莲瓣纹,底青花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精绘蟠桃的粉彩瓷器,乃满清宫廷艺术名品。由于雍正朝的多绘八桃,而乾隆多绘九桃,故有「雍八干九」之说。从清初到光绪的近二百年间,清宫都有制作多桃粉彩器,而北京故宫认为当以雍正朝的纹样着色最鲜艳、最多样,绘画水准亦属最高。

中国文化之中,桃自古便是吉祥长寿之征,尤其是西王母蟠桃盛会,更是华人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至于粉彩,则是受欧洲艺术影响而衍生的釉色。此类粉彩蟠桃瓷器,正是清宫中西合璧的艺术代表作。



Lot 3641|清雍正 炉钧釉蒜头瓶一对 「雍正年制」款

尺寸:26.6cm
来源:庄贵仑收藏
估价:HK$20,000,000 - 30,000,000


不久前,香港艺术馆举办了「敏求精舍六十周年特展」,亮相的中国古玩洋洋大观,令普罗大众对这个收藏家组织留下深刻印象。

敏求精舍是古董界首屈一指的收藏家组织,于1960年由银行家胡惠春、利希慎四子利荣森、上海商业银行创办人陈光甫在香港创办,初期核心成员皆是城中富商,包括利国伟、董浩云、何添、徐展堂、郭炳湘等等,后来也邀请各界专才加入。

庄贵仑正是敏求元老,喜欢古典家具的朋友对他的名字定必不感陌生。


敏求精舍六十周年特展的宣传海报

庄贵仑,浙江宁波人,上海出生,香港富茂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其父庄志宸、其叔庄志刚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的工业家,木工则是兄弟俩的终生共同爱好。

1992年,庄贵仑为纪念父叔两人,洽购「活故宫」王世襄珍藏的明清家具,捐赠予上海博物馆。王世襄共襄善举,一口答应,以US$100万的象征价格,把编入《明式家具珍赏》的79件珍藏悉数售予庄贵仑,促成上博「庄志宸、庄志刚明清家具馆」之成立,自此成为收藏界美谈。

本季有数件庄贵仑收藏拍卖,当中以一对雍正朝的炉钧釉蒜头瓶,以及宣德朝的青花狮子戏球罐领衔,分别估价HK$2,000万 - 3,000万与HK$1,500万 - 1,800万。

炉钧釉瓷器,始于雍正,盛于乾隆,在仿钧釉的基础上衍生出来。釉面有垂流状小片斑,若流淌状。雍正炉钧釉器红斑较多,乾隆以后釉面流淌较小,多见蓝点。炉钧釉之可贵,在于单靠人力难以控制,窑中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窑变效果。

所谓窑变,总的来说是指烧窑时产生的意外变化,有时竟有可遇不可求的效果。窑变本为瑕疵品,但意料之外的成品,反而有着别具一格的灵动之美。窑变曾是一种无法控制的技术缺憾,到了清代,经验丰富的匠人逐渐掌握到窑变的规律,虽仍未可全然掌控效果,但已大大提高了成品的比率。匠人巧妙地化窑变为己用,将其变化为独一无二的纹饰。

炉钧釉斑纹千姿百态,发人遐想,有的如飞云瀑布,有的如山间岚气,有的如孔雀尾羽。整体而言,这种釉色追求均匀与否。均匀纯洁,淡雅光洁,是为上品。如入窑烧制欠佳,颜色就会忽明忽暗。


Lot 3635|明宣德 青花狮子戏球罐 「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22.8cm
来源:

  • Lindsay Fitzgerald Hay 少校(1891-1946年)收藏,巴斯
  • 伦敦苏富比1939年6月16日,编号88
  • Lionel Edwards(约1944年卒)收藏
  • 伦敦苏富比1945年2月8日,编号81(£145)
  • Bluett & Sons,伦敦
  • Lindsay Fitzgerald Hay 少校(1891-1946年)收藏,巴斯
  • 伦敦苏富比1946年6月25日,编号28(£92)
  • Bluett & Sons,伦敦
  • Richard Edmund Relfe Luff, CBE(1887-1969年)收藏
  • RER Luff Will Trust 承产收藏
  • 伦敦苏富比1973年6月26日,编号23(£47,000)
  • Hugh M. Moss Ltd(莫士撝),伦敦
  • 邵维锡收藏,香港及温哥华
  • 香港苏富比1976年11月29日,编号468(HK$135,000)
  • 庄贵仑收藏

估价:HK$15,000,000 - 18,000,000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行内习惯合称永宣)的青花瓷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器,与其蓝头发色有着极大关系。

永宣两朝使用来自西亚的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发色绚丽鲜艳,常见晕散现象。色闪黑蓝或深蓝者,凝聚处可见自然形成之黑褐色结晶斑,深凹胎骨。

基于「苏麻离青」的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少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极富风韵。

狮子并非中国野生动物,但早于汉朝已有外使进贡活狮。狮子在印度,象征力量,与佛教渊源极深,被视为佛法守护者。大唐盛世之时,随着佛教普及,佛寺门前多置饰成对狮子,保卫圣地庄严。

永乐帝统治下,明朝与外国重建邦交,且又派遣郑和下西洋,遂得以接触到各地野生异兽及奇花异草。当时狮子必为罕珍,是以纵然帖木儿使节已有所献,郑和船队亦偶获进贡,惟仍不敷需求,须在旅途中购买以运送回国。

狮子戏球纹多见于十五世纪初,纹饰多被认为与佛教有关,是为「佛狮」。传说释迦牟尼出世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另又有「佛为人中狮子」之说,明代宫廷大多笃信佛教,故在宫廷器物装饰中亦常见狮纹题材。


明宣德 青花宫狮戏球罐|上海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狮子戏球图罐|香港苏富比,2011年,估价HK$4,000万 - 6,000万

近例方面,上海博物馆有一同为宣德朝的青花狮戏球罐,纹饰基本上如出一辙,但蓝头发色则有所分野,庄贵仑这一件明显更为晕散。

2011年,香港苏富比则有一件永乐朝的青花狮戏球罐,为玫茵堂旧藏,于「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晚间拍卖隆重登场,估价HK$4,000万 - 6,000万,惟最终并无成交,当时很可能是举槌前已经撤拍。

庄贵仑的此件宣德戏球罐,早于1939年就曾在伦敦苏富比拍卖,此后辗转由不少名古董商与藏家经手,包括Bluett & Sons以及邵维锡(父亲邵村人为邵逸夫二哥)等等,来源非常可靠。



Lot 3662|明洪武 剔红花卉纹盏托 「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21.4cm
来源:

  • 伦敦苏富比1983年12月13日,编号56
  • 李经泽收藏
  • 抱一斋收藏

估价:HK$7,000,000 - 9,000,000


「抱一斋」是胡世昌(1924-2006)的堂号,这位香港一代儿科圣手的经历可谓传奇。

1941年,香港沦陷,胡世昌入蜀避难,原先修读工程,后来转攻医科,接着又报名投军,不但一度在扫雷舰永宁号担任医官,更曾亲赴美国受训。

战后,胡世昌回港就学,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于玛丽医院儿科实习,后来获取奖学金赴英进修。当时香港正值战后婴儿潮,儿科医生却是屈指可数。 1963年,伊利沙伯医院启用,胡氏主理儿科。后来,他离开医院设立私人诊所,由于声名显赫,不少澳门人甚至带着子女专诚来港求医。

名医以外,胡世昌也是有名的漆器收藏家,不但年轻时热衷研究,即使晚年中风后亦孜孜不倦,继续撰文探讨这门艺术。至于此前收藏此盏托的李经泽,同为重要漆器藏家,父亲为著名考古学家李汝宽。

漆制盏托,宋已有之。自明始,各类官样孕育而生。盏托之用,可固杯皿,可免烫损。擎热茶一碗,置于上,会友赏茶,顿显华魅。雕漆之技,始于宋,盛于元。元器粗旷,顿挫有力。入明之后,渐精渐细,刀隐痕,花浑润。

此剔红盏托,永乐款在先,宣德款覆之,但胡世昌与李经泽皆认为实乃朱元璋洪武朝的出品。

雕漆技艺费工耗时,制作常需数年之久。胡、李两人分析风格、落款、纹饰等因素后,判断盏托为洪武朝所制,后由永乐宫廷落款,及至宣德一朝时,或许因登基不久,本朝御制漆器未有所成,故选用此前朝旧器,覆宣德款续用之。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专场:德安堂藏玉・中国艺术珍品
拍卖时期:2021/10/13|10am
拍品数目: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