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苏富比春拍|神蕊天威:郎世宁、金廷标合绘《青羊图》与乾隆皇帝之十全武功

论清朝最负盛名且最具影响力的宫廷画家,非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莫属。然而,这位意大利人的传世真迹,绝大部份都由两岸故宫珍藏,能在市场流通者寥若晨星,故每次亮相都成为收藏圈焦点所在。

例如2005年,香港苏富比带来郎世宁作《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便以逾HK$1.37亿天价易主,刷新中国御制画像拍卖纪录。

来到2025年,这间龙头拍行呈献《青羊图》,尺幅达217.6 x 191.8 cm,乃乾隆皇帝敕命郎世宁与金廷标合绘,再现十全老人平定新疆的丰功伟业,奠定中国广袤幅员之基础,估价HK$6,000万 - 1.5亿,将于5月7日以单一拍品专场待遇隆重举槌。

清乾隆二十四至二十五年(1759-1760年)郎世宁、金廷标合绘《青羊图》设色绢本 立轴

尺幅:217.6 x 191.8 cm
题识:臣金廷标恭画
钤印:廷标
题跋:青羊善缘壁,四蹄利如镊,踯躅㠝岏间,虎狼不能蹑,一朝失所据,生捕被虞猎,神蕊岂跳踉,喙息惟伏帖,何必贪肥腯,爰命育蹇苶,谁辨梓树化,谩拟成都接,随围霍集斯,惊观笑冁颊。御制青羊诗,臣于敏中奉敕敬书。
来源:

  • 郭葆昌(1867-1942年)收藏,约1920年代末
  • 美国古董商 Douglas Burgeron 收藏
  • 中国陶瓷公司,纽约,1990年代
  • 南美私人珍藏,1990年代至今

出版:

  • 《湖社月刊》,北京,1930年6月1日,第31册,页8,图载于封面
  • 中国陶瓷公司,《A Dealer’s Record 1985-2000》,纽约,2000年,页39-41
  • 聂崇正,〈郎世宁、金廷标合画的《火鸡图》〉,《紫禁城》,北京,2017年,第265期,页79
  • 聂崇正,《郎世宁的绘画艺术》,北京,2017年,页96-97,图45

估价:HK$60,000,000 - 150,000,000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单一拍品专场:神蕊天威:郎世宁御制《青羊图》巨构
预展地点: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中环干诺道中8号置地遮打)
预展日期:2025/5/1 - 6
拍卖日期:2025/5/7


此幅巨构华丽富贵,散发浓厚宫廷气息。

画中两只青灰色的羚羊,登攀于山石松柏溪涧之间,在高处的山羊,羊头为完全正视的角度,向左方跃起;在低处的山羊,羊的头部微向后侧,朝右方跳下。 (图中所画动物学名应为「中华斑羚」,主要生活在温带森林地区,现在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濒危物种名录)。画家深谙动物的解剖及结构,尤其注重于皮毛质感的描绘,刻画逼真生动。从绘画风格来观察,作为主体的青羊则与周边景物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绘画技法,中西笔法并重。

虽然都是写实画风,但是画中的青羊为典型欧洲油画明暗对比技法所绘。周边景物的画法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笔法,山石用小斧劈皴法画出,花卉施以工笔重彩。画面只有清宫画家金廷标的款署,但是从绘画风格以及技法的精湛程度来看,这幅大画很有可能是合作之笔。这种由中西画家合作,画风合璧的作品,在清代宫廷特别是乾隆时期流行一时,曾有大量作品传世。

在清宫内务府活计档中,此幅作品从起意制作到张挂贴落各个阶段皆记载详尽: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制作张贴《青羊图》记录

  •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日接得库掌德魁押贴一件,内开本月九日太监胡世杰传旨:「画舫斋」着郎世宁照《霍鸡》白绢画《青羊》一幅,补景着方琮画。钦此。 」
  •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日接得员外郎安泰、金辉押贴一件,内开五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传旨:郎世宁画得《霍鸡》、《青羊》大画二张,着金廷标用白绢照尺寸画二张钦此。」
  •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胡世杰交《万国来朝》画一张,郎世宁画《青羊》、《霍鸡》画二张,传旨:着交如意馆各托纸一层,其《青羊》、《霍鸡》画裱挂轴。钦此。」
  • 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来说太监胡世秀传旨:将郎世宁所画《青羊》、《霍鸡》,着造办处急(即)刻取来在「画舫斋」原处贴去。钦此。于本日交舒明阿贴去讫。 」
  • 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接得员外郎安泰押贴一件,内开本月二十日太监胡世杰传旨:郎世宁所画《青羊》、《霍鸡》先取来,在画舫斋原处贴,俟金廷标《青羊》、《霍鸡》画得时,将郎世宁所画《青羊》、《霍鸡》换下裱挂轴。钦此。」

综合上述档案资料,可以得到以下有效资讯:一、《青羊图》是乾隆皇帝下旨绘制的,同时还绘制了同样形式的《火鸡图》,且均为一式两套。二、受命参与绘制的画家首先是郎世宁,另外还有方琮和金廷标。三、绘制的时间大致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九月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底。四、两套画作,其中郎世宁、方琮一套裱成挂轴,有金廷标参与的一套托纸贴落。两套均曾在「画舫斋」张贴或悬挂。

《青羊图》现在两幅皆存世间,其一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幅为私人藏家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青羊图》,纵243cm,横214cm,画面左下角款署「臣郎世宁恭绘」,画幅上端有大臣梁诗正题写乾隆皇帝御制《青羊诗》一首,乾隆内府收藏印鉴八玺全,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这幅《青羊图》就是档案中记载的由郎世宁主绘,方琮补景的那一幅,绘制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九月,最终画面上只署了郎世宁一人的名字。

对比两幅《青羊图》,景物构图十分接近,特别是两幅画上的动物部分画法相似。对两只青羊的描绘,造型精准,比例得宜,动态十足,眼珠的高光,皮毛的质感,西洋画法特征一望可知,因此两幅《青羊图》中的动物都有可能是郎世宁所绘。两幅画中画风不一样的山石树木部分,各是中国画家方琮和金廷标完成的,也恰好体现出这两位中国画家画风技法上的差异。


画舫斋模型

根据档案记载,《火鸡图》与《青羊图》画成之后张贴于画舫斋。画舫斋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位于当时紫禁城的西苑,居北海东岸,濠濮涧北,是一座三进院落的殿堂,四面回廊环绕,总称为春雨林塘院,中间建有方塘。塘北即画舫斋。又因该斋外形像一只浮在水面的船舫,也称「水殿」。主要用途是乾隆帝与宫廷画家相聚赏画、静修养性的场所,也作为接待会见外来使节所用。

《青羊图》绝非仅仅是「画舫斋」的补壁之作,而是展现乾隆帝图伟业,对边疆地域恩威并重的皇威巨作。乾隆帝通过赞美青羊之秀美、灵动、坚韧,喻示皇权定鼎,受命于天。青羊野性难驯,性非软弱,却对帝国之文明开化必然折服。乾隆以青羊象征边疆,也隐喻新疆回部各派首领,尔等皆须归顺浩荡皇威,如若背离皇帝「怀柔远人」的善意,便注定成为囚笼中的困兽。青羊在狩猎中展现的精神与生命力,恰恰映射了大清帝国驯服西域的过程。

乾隆帝借此诗画,寓意皇威之下,边疆巩固,彰显他的十全武功。他借驯服自然的意象,宣示天子对这个「和谐帝国」的主权。西陲之地,这个以其野蛮强悍、桀骜不驯而著称的地区,必须由尊儒皇权来教化。乾隆将青羊的高贵与其最终臣服,诠释为皇权天威的彰显,乃师出正义,承顺天命——征服不再是粗暴的支配,而是守护边疆的使命,是将秩序、和平与启蒙赋予蛮荒之地的神圣职责。


清乾隆 郎世宁等作《平定伊犁回部战图》之一《平定伊犁受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京师时,包括画舫斋在内的西苑属于德国军队控制区域,这两幅张贴于「画舫斋」内的图画,极有可能是那时离开原地,流散民间。在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的《湖社月刊》第三十一册(图八),发现了一些线索,书中记载:「此幅(《火鸡图》)与本期封面《青羊图》长七尺余,均系金廷标生平得意之作,曩北楼先生向郭世五君惜来拍照为诸学生作稿本者。」从中获知《火鸡图》、《青羊图》都曾是郭葆昌先生的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火鸡图》于2017年现身艺术市场,在炽热竞投下以逾七千一百万人民币易主。

从盛世的乾隆年间历经战乱流传到今,从皇家御苑辗转为民间收藏,一幅《青羊图》是一段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见证,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都弥足珍贵。


郎世宁、金廷标合绘《火鸡图》|2017年,北京拍卖,RMB 7,130万成交


清乾隆《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中的乾隆皇帝,北京故宫表示当出自郎世宁手笔


《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所绘鹿只

同样只有金廷标落款,而实际上与郎世宁合绘的画作,除了同属一套的《青羊图》与《火鸡图》以外,还有不少清宫旧藏之例。

举如《乾隆皇帝宫中行乐图》,虽然作者款识为「臣金廷标奉敕敬绘」,但北京故宫就特别强调,图中乾隆皇帝笔法精细,情态生动传神,带有肖像画特征,当出自郎世宁手笔。

事实上,清代宫廷画家不时都会通力合作。以《哨鹿图》为例,描绘乾隆帝到木兰行围打猎的实况,北京故宫指出乾隆皇帝、领侍卫内大臣、御前侍卫等一行近景人物,当然由郎世宁所画,但其他部份必定有王致诚等其他宫廷画家笔墨。


清乾隆《哨鹿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指出,《哨鹿图》由宫廷画家合绘,而乾隆帝等一行近景人物出自郎世宁之手


清乾隆 郎世宁绘《乾隆皇帝大阅图轴》设色绢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青羊诗 《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