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华人顶级收藏团体 蔡一鸣珍藏瓷器书画隆重亮相苏富比

香港苏富比秋拍即将开锣,今季隆重推出「乐山堂存珍:蔡一鸣藏中国书画及艺术精品」。专场荟萃中国瓷器、古代及近现代书画,以雍正鬪彩加粉扁壶及张大千敦煌佛画领衔。乐山堂大有来头,堂主是华人收藏圈的领头人物,这次释出珍藏,机会难逢。

90年代初,台湾收藏风气愈来愈盛,藏家的购藏实力已是不容忽视。收藏圈发起以大名鼎鼎的「敏求精舍」为榜样,成立台湾第一个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收藏团体 -「清翫雅集」,推举德高望重的蔡一鸣为首任会长。


蔡一鸣

蔡一鸣在上海念中学时,常到一位同学家里玩,看到许多古董和书画。原来,这位同学的大哥正是传奇藏家胡惠春。当时他还是懵懂的年龄,到后来参观拍卖会预展,赫然勾起小时候的印象,自此引发对收藏的兴趣。

他最先对中国瓷器产生兴趣,逐步建构乐山堂收藏,其后亦涉猎书画等范畴。乐山堂展现经典沪派审美,同时讲究来源,藏品不乏仇焱之、胡惠春等名家旧藏。蔡一鸣晚年已甚少购入新藏品,这次现身苏富比的,不少早在80年代已入藏乐山堂,暌违逾30年再现拍场。


李佳(Carrie Li)|苏富比 亚洲区中国艺术品部副主席


清雍正 鬪彩加粉彩安喜图卷云耳扁壶 「大清雍正年制」款
高度:37.2 cm
估价:HK$20,000,000 - 30,000,000


扁壶,形似月亮,又名抱月瓶,器形始见于永乐时期。当时瓷器制作深受中亚、西亚文化影响,出现了许多模仿伊斯兰金属器、玻璃器及陶器器形或纹饰的作品,极具时代特色,成为一代名品。

及至清代,雍正慕古,复烧大量永乐器形瓷器,细节上亦多参考明例。比如台北故宫所藏「雍正 青花花鸟纹扁壶」,便是以永乐青花为蓝本(见大英博物馆的永乐扁壶),两者的构图布局可谓如出一辙。


(左)明永乐 青花花鸟纹如意耳扁壶,大英博物馆藏;(右)清雍正 青花花鸟纹如意耳扁壶,台北故宫藏

雍正对瓷器制作精益求精,当然不满足于只是忠实地摹仿经典,还要在作品中展现当朝最精良之工艺水平。此「安喜图」扁壶,即以永乐前例为基础,结合新创的「鬪彩加粉彩」技术,跨越古今。

何谓「鬪彩加粉彩」?鬪彩,创烧于明代成化一朝,具体做法为先于瓷胎上以青花绘制纹饰轮廓,罩以透明釉高温烧造,再于釉上轮廓内填以各种彩料,入窑低温烘烤而成。而粉彩则创于康熙中晚期,由珐琅彩衍生而成,色阶繁多,色调淡雅柔美。雍正年间,大胆尝试结合二者,突破成化鬪彩色彩选择的局限。

清代御窑瓷器装饰讲求「饰必有意,意必吉祥」,此瓶绘鹌鹑、喜鹊,谐音「安喜」。瑞鸟立于石榴枝及山石上,上下顾盼,树石间伴有灵芝、各色雏菊等。画功生动流丽,细节一丝不苟,施彩浓淡有致,细致地展现出花叶自然翻卷之姿,宛似水墨花鸟册页。绘制之精工高妙,可谓雍窑官瓷的代表作。



明永乐 青花缠枝瓜果纹折沿盘
直径:39.5 cm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青花之中,以明代永乐、宣德二朝的出品至为闻名,成为后世楷模。

永宣青花使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又称苏泥勃青),呈色深艳明亮,线条间往往形成青蓝中带黑的锡斑,并常见晕散效果。晕染处犹如在宣纸上作画,水墨淋漓。此折沿盘的青花发色艳丽,自然晕散,富永乐一朝的时代特色。

此盘心绘瓜果纹,枝叶翻卷,藤蔓盘绕连绵而生,藤上结有饱满三瓜,生机盎然,象征硕果累累、物阜民丰。以青花绘瓜瓞图案,最早出现于元代青花瓷器之上,且数量较多。明代虽有承袭瓜果图式,但永乐青花大盘仍多以莲花或缠枝花卉为纹饰,绘瓜果者实为难得。

如此瓜果纹大盘存世例子稀少,多为知名博物馆藏品。大英博物馆藏有一近例,纹饰相同,尺寸与此盘相约。此盘自1988年便入藏乐山堂,暌违逾30年再现拍场,更显珍贵。


明永乐 青花瓜果纹折沿盘|大英博物馆藏



明正德 青花黄绿彩划云龙纹碗 「正德年制」青花四字黄彩双圈款
直径:15.8 cm
估价:HK$600,000 - 800,000


此碗为存世孤品,目前未见记录同式之器。

正德朝正处于明朝中晚期交替的过渡时期,也是御窑瓷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正德御窑一改成化、弘治时纤细秀巧的风格,装饰偏向繁缛,造型逐渐增加,器形和品种都较明弘治朝更为丰富。

此碗以青花蓝为地色,加以釉上黄绿彩,通景绘五爪龙纹,伴以祥云,若逐浪于波涛之上,气魄慑人。如此例子,正德朝后就不见烧造。此碗制作精细,得以传世保存,实为研究明代中期工艺史重要的材料。

此龙碗孤品来源显赫,曾为船王赵从衍所藏。最后一次现身拍卖已是1986年的事,此后便一直由乐山堂珍藏,不见于世。今日再次于拍卖亮相,极为难得。



张大千《龙女礼佛》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48年
尺幅:95.5 x 58.5 cm
估价:HK$10,000,000 - 20,000,000


这幅张大千《龙女礼佛》是乐山堂主人收藏的第一件中国书画,背后的故事至今仍然为收藏界所津津乐道。

1981年,蔡一鸣在香港苏富比遇上这幅大千佳构,即为其设色之秾丽、工笔之精细所震撼。为了这幅心头好,他花了估价的3倍价钱购得。当时中国艺术市场以瓷器的价格最为高涨,书画相对不受重视,外间都对这宗高价成交大感惊奇,引来记者争相访问。

据他后来回忆,在返台的飞机上碰到一位藏家,后者认为这幅张大千是假画,因为张大千不会使用如此鲜艳的红色。这番话犹如一根刺在心头,一下飞机便立即托人联系,动身前往摩耶精舍拜访张大千。


线条勾勒极为潇洒准确

大千看到蔡一鸣到访,非常高兴,原来他已在报纸上看到《龙女礼佛》拍出高价的报导。遇上知音,大千欣然表示画作确是出自本人之手,更特别解释画上朱红乃矿石研磨出来的颜料。因研磨调制耗时费工,过往多由学生代劳,但去国后学生不在身边,加上年纪增长,自己也磨不动了,便不再使用。

此作写于1948年,构图应源自敦煌莫高窟。 「龙女礼佛」题材出自《法华经》,讲述八岁龙女向佛祖奉上宝珠,须臾即成正觉,故证众生皆有佛性之故事。画中绘龙女跪地匐伏参拜佛祖,采白描手法,线条勾勒极为潇洒准确,直追李公麟笔意。设色厚敷矿物颜料,秾艳夺目。纵观画家相同题材之作,此幅当属最精彩者。



傅抱石《早随烟月上瞿塘》设色纸本 立轴
创作时间:1962年
尺幅:137 x 41.6 cm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傅抱石除了是画坛巨匠,还有另一个重要身分 - 美术史家。他形容自己有「史癖」,在中国历史、古典文学方面的学问精深,尤其是对画史、画论之研究,至今仍为学术界推重。因此,在他淋漓畅快的笔墨背后,总有一股学者的孤高气质,以及深厚的文史底蕴。

在各类绘画题材中,傅抱石喜以历史典故、文学作品入画,此作正是一例。作品取明代吕潜《江望》诗意写成,循鸟瞰角度,状写瞿塘万丈深壑、江涛奔涌之奇观。

吕潜乃崇祯年间进士,明清改朝换代,吕氏几历沧桑,隐居不仕。傅抱石于抗战时举家西迁,避兵蜀地,对吕氏的经历尤有共鸣。加上身处重庆,正是诗中「瞿塘」所在,遂借诗寄意,撷取当地名胜成图,自40年代起屡以此题作画。此作写于1962年,有别于40年代之皴笔纵横,其笔墨沉着,带有更多抒情意味。



齐白石《鸟蚌相争》设色纸本 立轴
尺幅:134.2 x 32.7 cm
估价:HK$800,000 - 1,600,000


齐白石作画善借物寓情,偏爱日常平实之物,信手拈来皆可成画,无论是花鸟、水族,抑或草虫,皆生动传神,雅俗共赏。

此作写鸟蚌相争,出自寓言「鹬蚌相争」,这题材从未见于白石老人的其他画作。按落款书法及绘画风格推测,此作应出于20年代中后期。画的下方有三巨大河蚌,不远处有一鹭鸶,低首凝视,似正蓄势待发俯身猛啄。鹬蚌相争之寓言,立意于渔人得利;齐白石一改本来的寓意,借诗句控诉伤农之弊,联系时局。画家既借此影射政局混乱之弊,同时饱含哀民伤民之叹息。

此作乃美国著名古玩商庞耐(Alice Boney)旧藏。庞耐特别偏爱齐白石,曾在美国多地举办齐白石画展,对中国艺术在美国的发展功不可没。



项圣谟《天香书屋》设色纸本 立轴
尺幅:66.5 x 23.5 cm
估价:HK$12,000,000 - 20,000,000


项圣谟出身于明末浙江的一个名门大族,收藏富可敌国的项元汴正是他的祖父。他自幼便喜爱书画,一生未应科举,专心绘事。这位项家少爷不单出身显赫,而且才气过人,很早便得到艺坛盟主董其昌的赏识,加入江南的精英文人圈子。入清以后,家业没落,项圣谟隐居不仕,以卖画维生。

他的作品以山水为多,早年从学习文征明入手,后受益于家族的名画收藏,得以上溯众多古代名家。此幅《天香书屋》绘草屋隐于桂花树中,用笔细润,设色明丽,风格清隽。取法宋代赵伯驹,亦颇具文派风致。作品绘于 1628 年,予上款人项嘉,或为族弟,画家时年31岁。当时崇祯帝刚继位,重用袁崇焕,整肃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朝廷一片改革之风。项圣谟作为画家奉旨入京「为天子绘九章法服」,兼与好友李日华周游各地,可谓意气风发,精神及艺术面貌皆处于巅峰之时。

此作流传有序,收藏及题跋者「星光熠熠」:绘于南京,得董其昌题跋,清初入安仪周收藏,并著录于《墨缘汇观》。其后入清宫内府收藏,得乾隆御题诗,未署年款。查考《御制诗二集》,此诗作于戊辰(1748),可知画轴入宫不会晚于此年。至1774 年,乾隆将此作赐予名臣稽璜;近代则流入日本,得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题木盒,林熊光署签。



黄道周《行书自书诗十六首》水墨纸本 手卷
尺幅:35.4 x 457.8 cm
估价:HK$6,000,000 - 8,000,000


黄道周,人称「石斋先生」,出生于万历年间,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年。博学多才,不仅精通经学、史学、诗赋,甚至天文、历法、数学,且能书画,有「闽海才子」之誉。

这位才子一身傲骨,以学问气节扬名于时,亦是晚明书坛具代表性的书家之一。其书法刚正不阿,不流凡俗,笔意奇崛超妙,雄健奔放。

本幅写于壬申(1632),作者时年48岁,堪称壮年。笔笔铁画银钩,刚劲有力。行笔干净俐落,无论起收笔都不刻意藏锋,显得非常爽利。卷首可见黄道周参考了钟繇笔法,横画紧结形成上升的斜度。至手卷后段,则融入更多章草笔意。整体笔墨成熟,气势不凡。此卷内容为黄道周自作诗,诗文皆见于《黄漳浦集》著录。他一生著作甚多,现存诗两千余首。


横画紧结形成上升的斜度|黄道周《行书自书诗十六首》局部



郑旼《江山胜览图卷》水墨纸本 手卷
尺幅:12.5 x 485 cm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郑旼,字慕倩、穆倩,号遗苏、慕道人,安徽歙县人。郑旼与「清四僧」弘仁是同乡,曾得他亲自指点。 《歙县志》论及弘仁的传派时,就以郑旼为「造诣最深纯」的弟子。

新安画派以弘仁为宗师,画风源起宋元,外师造化,以徽州自然山水,尤其是黄山一带风景为灵感源泉。弘仁身后,则以郑旼为新安第二代的重要画家。他继承弘仁简逸之风,兼取法元四家,尤以黄公望、倪瓒为主,笔墨苍炼,以清新取胜。


郑旼《江山胜览图》局部


郑旼《江山胜览图》局部

此卷《江山胜览图》是传世最早的郑旼画作,写于癸卯年(1663)秋天,画家时年30。此卷的母本为弘仁临黄公望《江山胜览卷》,后借予郑旼缩临,花上五日五夜方成。同年冬天,弘仁便撒手人寰,在他生命即将尽时,把画作交给郑旼临摹,显然当他为关门弟子,非常看重。

郑旼作品至今极为罕见,目前已知各大博物馆一共仅40余件。此卷曾经潘延龄、刘溎年、高燕如、邓实等人鉴藏,可谓来源有序。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专场:乐山堂存珍:蔡一鸣藏中国书画及艺术精品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1
预展日期:
2023/10/2 - 7|10am - 6pm
2023/10/8|10am - 1:30pm
拍卖日期:202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