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摆脱了具象的束缚,不再单纯模仿现实,而是以色彩、线条、形状、构图去传递情感和思想。抽象艺术不但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的对话,更是观者本人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产生出直抵人心深处的共鸣。
今季香港苏富比现当代艺术秋拍带来一众大师巨作,纬度之宽横跨欧亚大陆 - 从「留法三剑客」中的赵无极与朱德群,到日韩「物派」、「具体派」、「单色画」群雄,乃至当代艺宠儿草间弥生、克里丝汀‧艾珠(Christine Ay Tjoe)、李黑地等,以各具风采的笔触绘出抽象艺术的大千世界,令人重新思考和感受美与艺术的无限可能。
预展如今正在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举行,晚间及日间拍卖将先后于9月28及29日举槌。乘此机会,让我们尽览精选杰作,一窥箇中堂奥。
白发一雄(1924-2008)《无题(T44)》油画画布|重要瑞士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1962年
尺幅:116.4 x 80 cm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1962年是白发一雄国际艺术生涯起飞的关键一年,巴黎Stadler画廊于这年举办了艺术家在日本以外的首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个展。本作创作于具体派艺术盛极之时,是白发一雄极具实验性、以脚代笔的典范之作。
白发一雄以绳把自己悬吊于画布上方,如同耍杂技般摆动身躯,沾满颜料的双脚随动态踢滑,在画布上绘出别具脉动的构图,层层堆叠的颜料更添律动感与张力。《无题(T44)》更以艺术家钟爱的酒红色为主调,他称这种艳红为「猩红色」。
本作创作的时期备受藏家追捧:首10位拍卖纪录中,有8幅作品出自1960年代的艺术家之手,当中6幅更是创作于1965年之前。
山口长男(1902-1983)《匍》油画木板|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1961年
尺幅:182.5 x 182.5 cm
估价:HK$6,000,000 - 8,000,000
山口长男在创作生涯中期展现恢宏格局的代表之作,充分表现他别树一帜的风格。山口的大尺幅绘画非常罕见,连同本作上次成交,至今为止拍场上仅出现过九幅尺寸超过150 x 150 cm的画作。本作绘于1961年,山口在五十至六十年代创作的作品最受市场追捧,他的十大拍卖纪录中,全部作品均出自这段时期。
本作绘于日本文化大臣向山口颁发奖章前的一年;在本作诞生前两年,纽约市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举行首届古根海姆奖展览,他的画作《黄(不稳定四方形)》亦有参展,在地下圆形大厅的显眼位置展出。
本作的汉字标题意谓「匍匐」,呈现山口发展于三十年代、成熟于六十年代初的个人代表风格,他偏好以赭黄色或如本作中略带褐色的威尼斯红,描绘悬浮于黑色深邃背景前的几何图形。焦红的褐红色是山口在战后才大量运用的两种代表色彩之一,他把这种色调联系到韩国的土壤,而韩国正是他的出生地,并见证着他发展艺术事业的大半时光。
山口绘画每幅作品时,总会堆叠至少七至八层颜料,每层之间自然呼应融和,所创出的每一形态各有生命力。山口认为他的作品像是「平面雕塑」,将三维的立体物象转移至水平面上。他的想法与意大利艺术家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割破》系列画作的意念相呼应,巧合的是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均在六十年代发展至成熟阶段。
克里丝汀‧艾珠(Christine Ay Tjoe,1973年生)《风景背后》压克力画布|尊贵亚洲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2009年
尺幅:170 x 200 cm
估价:HK$6,200,000 - 12,000,000
克里丝汀‧艾珠(Christine Ay Tjoe,1973年生)《遍地皆苗1号》油画画布|重要日本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2020年
尺幅:80 x 100 cm
估价:HK$600,000 - 800,000
艾珠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今年一月,苏富比以210万美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她的拍卖记录。其前十项拍卖记录中,八项均于2020至2024年间创下。2025年春季,艺术家前两位拍卖记录又先后被打破,显示出其与日俱增的国际市场需求。
绘制于2009年,此作品作于艾珠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过渡阶段。2010-2012年间,她采用更加丰满及五彩斑斓的色彩创作了《层叠》系列,之后便重新使用与此作相似的单色背景,晚期抽象作品在本场第3号拍品《遍地皆苗1号》中可见一斑。
谢景兰(1921-1995)《遥远的地球》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1966年
尺幅:89 x 116 cm
估价:HK$1,400,000 - 2,400,000
1965年,谢景兰陷入创作瓶颈,继而决定辍笔一年,专心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老庄哲学等;《遥远的地球》创于翌年,正是她重返艺术创作的重要时刻,养精蓄锐后的创造力一触即发,成就本作。
此时期,谢景兰承袭欧洲战后不定形艺术运动(Art Informel)的抽象手法,随性而发、重视直观,与艺术家渴望突破传统界限的追求因而契合,并将她在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三环紧扣的锻炼与经历,蜕变成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艺术家此时期的作品在拍场上十分罕见,至今仅出现过25幅油画,而尺幅逾一米的只有15幅;《遥远的地球》的现任藏家由丹麦锡尔克堡现代画廊(Galerie Moderne Silkeborg)直接购藏,至今从未释出于市。
本作的独特之处,则是艺术家选用了瑰丽无比的嫣红与黛紫色,富有高古韵味,属同期作品中罕见。
赵无极(1920-2013)《12.02.2004 - 朦胧的红白蓝》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2004年2月12日
尺幅:150 x 162.5 cm
估价:HK$10,000,000 - 15,000,000
赵无极在2002年荣获法兰西艺术院士,并于翌年在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艺术生涯可谓是已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创作上再无任何局限与拘束。《12.02.2004 - 朦胧的红白蓝》创作于他84岁生日前夕,从用色、构图、笔触上,都反映出艺术家潇洒超脱的自由心境。
本作以粉红色为主色调,是赵无极在进入「无境时期」之后才被用于作品主调的颜色,标志着赵无极在此时期艺术创作的一大突破。构图上,本作以鲜艳的彩色线条为中心,向画面四周伸展蔓延;艺术家以色彩渲染的手法营造出广阔空蒙的背景,是「无境时期」标志性的构图。
千禧年后,赵无极逐渐减少油画创作,而2008年后更是再无绘画油画作品;《12.02.2004 - 朦胧的红白蓝》首登拍场,是目前拍场上同时期罕有的大尺幅单幅油画作品之一,极为难能可贵。
黄宇兴(1975年生)《特殊时期下的CBD》压克力画布
创作时间:2021-2022年
尺幅:200 x 300 cm
估价:HK$2,000,000 - 3,000,000
黄宇兴一向以其炫目流畅的荧光色风景著称。北京蜂巢艺术中心近期刚刚为他召开继2014年后在国内的首次个展。本作创作于2021至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画布以多层稀薄的透明颜料画就,透过色彩的微妙变化营造出一幅迷幻抽象的城市景观。
李黑地(1997年生)《夏天总是去而复返;我注视着晨光慢慢老去》油画亚麻布
创作时间:2023年
尺幅:200 x 160 cm
估价:HK$700,000 - 1,000,000
《夏天总是去而复返;我注视着晨光慢慢老去》是拍场上尺幅第二大的李黑地画作。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李黑地在洛杉矶Michael Kohn画廊举行首场个展〈振荡的子宫〉(Oscillating Womb),本作曾在该场个展展出。这场展览期间,与本作同场展出的另一作品获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购纳入馆藏。
本作尽展李黑地灵巧细腻的画功,她笔下的画面如梦似幻,若有若无,隐于多重半透明色层下,是似乎已变形人类的身体局部,或者在人类变形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和纠缠于解放出来的生物形态。这类以肢体隐晦地表达的零散暗示,在她稍后创作的绘画中更见频繁。
李黑地成为香港佩斯画廊的代理艺术家后,画廊最近为她举行了首场个展〈火舌〉(Tongues of Flare),场内作品悉数售出,可见一级市场对她热烈追捧。同时,她的作品在二级市场势头一样强劲,两大个人拍卖纪录均在2025年上半年缔造。
朱德群(1920-2014)《上升移动》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2007年
尺幅:194.7 x 130 cm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千禧年前后,朱德群相继荣获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及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此时知名度与创作生命阶段均为艺术家全盛时期,2007年的朱德群年过八十,此时他笔锋遒劲,用色明朗绚丽。艺术家曾提及千禧年之后的创作是人生情感回忆的浓缩,《上升移动》饱含他一生经历体验,是其情感精神的升华之作。
2007年创作的作品市场流通数量极少,其中如本作一样尺幅近两米的只有三张;此次是《上升移动》首现拍场,是难得收藏朱德群晚期佳作的绝佳机会。
草间弥生(1929年生)《无限网(OQ4)》压克力画布
创作时间:2000年
尺幅:162 x 130.4 cm
估价:HK$13,000,000 - 18,000,000
在草间弥生的《无限网(OQ4)》(2000年作)中,以白色压克力彩绘画的线条仿佛会发光似的,充满律动感,在墨黑背景上交织成起伏有致的网纹。
另一幅上拍作品《油画19号》(1997年作)同样出自《无限网》系列,毛莨般的金黄色配上黑色网纹让人目眩神迷,正是草间作品中最受市场追捧的黄黑配色。此作尚有两大特色:属于草间作品中相对罕见的中型画作,并且没有用上常见于其作品的压克力彩,而是以油彩画成,赋予画布表面鲜明的触感和光泽。
草间弥生(1929年生)《油画19号》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1997年
尺幅:65.3 x 53 cm
估价:HK$3,500,000 - 7,000,000
从最早见于草间童年画作的圆点图案,到所发展成的无限网 - 也就是1958年草间年轻时移居纽约后开展的系列,她通过强迫自己重复堆叠图形以达致自我消融,构成整个创作实践的骨干。草间深受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来回往返的折磨,唯有不断用重复的意象消除恐惧。
草间是2023年作品销量最高的当代艺术家。2025年,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Fondation Beyeler)为草间在巴塞尔举行大型回顾展,其后展览会巡回至科隆路德维希艺术馆(Museum Ludwig)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展出。
李禹焕(1936年生)《从风》油彩矿物颜料画布|重要日本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1987年
尺幅:227 x 182 cm
估价:HK$5,000,000 - 7,000,000
李禹焕《从风》首登拍场, 是少数出自李禹焕著名的《从风》系列(1987-1991年)的大型作品。
《风》系列横亘李禹焕八十年代的创作轨迹,是这位单色画大师艺术生涯的重大突破。《从风》(1982-1986年)和《与风》(1987-1991年)系列打破之前《从线》和《从点》系列的规律风格,呈现艺术家受到启发后更为富抒发性的笔触与构图。
李禹焕曾言:「当我被动地接受外来的风,更广阔的世界就会在面前展开。」李禹焕之所以在创作上有此觉悟,源于1980年移居日本镰仓市 - 此前他在韩国经历了四年的政治流放,并受到韩国中央情报局严密监控,最终引发精神崩溃。
本作成于1987年,正值《风》系列已然发展成熟的时期,见证着这位哲人艺术家的创作事业进入高峰期。当时他参与了日本首个为物派举行的大型博物馆级展览,即是在东京西武美术馆举办的〈1969年以来的日本艺术:物派与后物派〉。李禹焕也开始参与更多重要的博物馆展览,包括巴黎庞毕度中心举行的〈日本的前卫艺术1910–1970〉(1986),以及罗马当代艺术工坊博物馆的〈物派:万物之学〉(1988),后者出版的展览图录更刊载了李禹焕撰写的论文〈寻觅相遇〉意大利文译本。
李禹焕即将向纽约迪亚艺术基金会捐赠八幅画作,创作时间横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其中一幅出自《风》系列的画作,将于2026年春季在迪亚艺术基金会(Dia Art Foundation)位于纽约州比肯的展场展出。
梁远苇(1977年生)《生活的片断17》油画亚麻布
创作时间:2008年
尺幅:200 x 170 cm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本作首登拍场,是梁远苇最著名的绘画系列《生活的片断》中的代表之作。她在2003年开始创作《生活的片断》,2008年已经发展成熟,系列包含以十二个不同图样为主的布本油画,图样从棕榈树、花卉到几何图形都有。她运用各种各样的配色,将图案以矩阵形式重复密铺于画面中。
本作作于2008年,标志着梁远苇艺术生涯一个重要里程碑。当年她在博而励画廊(现更名为马刺画廊)举行了人生首场个展,展出三十二幅《生活的片断》系列的精彩画作,并获得广泛关注。
梁远苇的大尺幅画作鲜少见于拍场,特别是她作画素来一丝不苟,一笔一划都用心雕琢。梁远苇创作时,将画面从上而下分为多个部分,再逐步绘完每一行横条,而且每行横条都在底色未干透前完成,过程与湿壁画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营造肌理丰富的画面。每行横条需要不少于十二小时绘画,非常耗费心神,所以与其他当代艺术家相比,她的作品产量非常稀少,迄今仅有四幅尺寸比本作大的绘画曾亮相拍场。
朱德群(1920-2014)《36号构图》油画画布|丹麦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1959年
尺幅:81 x 100 cm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
朱德群的《36号构图》由丹麦藏家族收藏多年,从未释出市场。朱德群于1955年赴法发展,当时仍在摸索阶段,未有鲜明的风格特征。翌年,他参观法国国立现代艺术馆举办的尼古拉·德·斯塔埃尔(Nicolas de Staël)回顾展而受到重大启发,自此舍弃具象绘画,全速进入抽象风格,本作构图亦与德·斯塔埃尔的抽象化风景有着微妙呼应。
朱德群经典作品《红肥绿瘦》创于同年,画中艳丽的鸽血红背景包裹着宝石状的祖母绿方块,展现出「红肥」而「绿瘦」的诗意景象。细看本作,构图中泛滥着各种浓淡的翡翠色调,万绿丛中一点红,正好是「红肥绿瘦」的概念相反,相映成趣。朱德群创于六十年代以前的作品在过往拍场上较为少见,本次首登拍场,无比珍贵。
费南度·索培尔(Fernando Zobel,1924-1984)《昆卡》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1964年4月14日
尺幅:100 x 81 cm
估价:HK$1,300,000 - 3,000,000
费南度‧索培尔在西班牙、菲律宾及美国哈佛大学接受了广泛的教育,艺术创作始终在光、色彩与本质之间展开深入的探索。60年代,索培尔移居昆卡,租用了几座依附于古城悬崖的老房子,并于此创立了西班牙抽象艺术博物馆 - 西班牙唯一的此类博物馆。
《昆卡》是六十年代的代表作,索培尔重新探索色彩,并深入剖析自然,旨在捕捉环境中稍纵即逝的瞬间。作品展示了他对光、色彩与本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呈现出一幅极为完整而丰富的构图。大胆的黑色笔触与光之间的动态对比,以及排列成行的小方块细节,让人联想到人形或遥远的屋顶,这些元素共同增强了作品的整体视觉冲击力。
本作透过对抽象本质的简化,力求揭示真理,并在抒情抽象的表现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视野。
日间拍卖精选
朱德群(1920-2014)《突然的感知》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2006年
尺幅:97 x 130.5 cm
估价:HK$1,500,000 - 3,000,000
赵无极(1920-2013)《绿色风景》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1950年
尺幅:73 x 60 cm
估价:HK$5,000,000 - 8,000,000
费南度·索培尔(Fernando Zobel,1924-1984)《Saeta con nubarrón》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1959年8月16日
尺幅:80.7 x 109.3 cm
估价:HK$1,000,000 - 2,000,000
费南度·索培尔(Fernando Zobel,1924-1984)《十一月:黄昏与白杨树》油画画布
创作时间:1978年11月27日
尺幅:80 x 100 cm
估价:HK$900,000 - 1,800,000
谢景兰(1921-1995)《无题》复合媒材纸本
创作时间:1969年
尺幅:50 x 60 cm
估价:HK$260,000 - 460,000
李禹焕(1936年生)《应答》压克力画布
创作时间:2021年
尺幅:162 x 130 cm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金昌烈(1929-2021)《水珠》油画麻布
创作时间:2000年
尺幅:259 x 388 cm
估价:HK$1,500,000 - 2,200,000
河钟贤(1935年生)《接合 20-68》油画麻布
创作时间:2020年
尺幅:116.8 x 91.1 cm
估价:HK$500,000 - 700,000
玛丽‧韦瑟福德(Mary Weatherford,1963年生)《11月9日》水粉霓虹灯亚麻布|显赫亚洲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2017年
尺幅:297.2 x 264.2 cm
估价:HK$1,500,000 - 2,000,000
田中敦子(1932-2005)《'91d》瓷漆画布裱于木板|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创作时间:1991年
直径:90 cm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香港苏富比
地点: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中环干诺道中8号置地遮打
专场: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预展:2025/9/13-28
拍卖:2025/9/28|6pm
专场:现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预展:2025/9/13-28
拍卖:2025/9/29|1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