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价RMB 2.5万的西周青铜盖子 疑为宋徽宗御府珍藏?

苏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将于3月底举槌,今季焦点当属数件高古青铜器。行方指出,一件估价仅US$4,000 - 6,000(RMB 2.5万 - 3.8万)的西周青铜盖子,有可能为北宋宫廷旧藏、宋徽宗遗珍。

之所以有此推测,皆因行方在金石收藏圣经 - 北宋《宣和博古图》中,发现了相似的记载。

Lot 1|西周末 史□父簋盖

铭文:史□父作尊簋 其万年永宝用
直径:22.6 cm
来源:

  • Hugues Le Gallais 阁下(1896-1964)收藏
  • 伦敦苏富比1958年11月11日,编号80
  • 吴权博士(1910-1997)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E.6.4

估价:US$4,000 - 6,000
专场:艺萃流芳:吴权博士藏珍
拍卖日期:2022/3/22

簋(音轨),古代礼器,主要用以盛载谷物饭食,器腹较深,时有附盖。然而在流传的历程中,盖身极易「分家」,要成套保存,实为难事。上述疑为宋徽宗遗珍的青铜器,便是失去了器身的盖子。

据苏富比所撰专文,这件簋盖与《宣和博古图》中所录的一件器盖非常相似。

《宣和博古图》(下简称《博古图》)由宋徽宗亲自下令组织编撰,收录了当时北宋皇室在宣和殿等御府所藏,自商代至唐代的青铜器共839件,可谓中国历史上皇家金石收藏图录的鼻祖。


宋徽宗肖像|台北故宫藏


《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记有「史张父敦盖」|原书藏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铭文刻版(左);苏富比器铭文(中);苏富比器铭文拓片(右)

后世评价徽宗赵佶为一位失败的皇帝、出色的艺术家。在位26年,北宋政治腐败,然而由于皇帝本人兴趣所致,当朝文化事业却得到可观发展。《博古图》正是这一文化繁荣期的产物。

此书的宋代原版刻本今已不可见,目前所见者均为后世刻版。在明代「泊如斋版」中,著录了一件周代青铜器「史张父敦盖」,其线描图、铭文拓本,都与苏富比这件拍品相近。

*编按:敦,由鼎和簋结合演变而成,呈球状或椭圆状。早期的金石学图录中,各种铜器的定名颇为混乱,「簋」字金文被误释为「敦」,因而一批簋类器物被归为敦。及至清代,学者考据日深,才把簋与敦区分开来。

然而,存世青铜器若想确定为《博古图》中所载之物,绝非易事。由于《博古图》原版不存,后世刻版对器物、铭文的记载及图示,与实物常有些许误差,甚至同一器物在各版本中也有不小差异。

以下为不同版本《博古图》中「史张父敦盖」之铭文对比。由于这些均为刻版印刷,而非实物拓片,所以铭文的细节有所不同。

左一:泊如斋版,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
左二:于道南版,明崇祯丙子年(1636年)
右二:亦政堂版,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
右一:四库全书版,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再以台北故宫藏「成父癸鼎」为例,此为目前学界普遍承认的北宋宫廷旧藏。实物与《博古图》(亦政堂版)所录的纹饰有细小差别,所记口径亦有误差。


台北故宫藏「成父癸鼎」及《宣和博古图录》亦政堂版的线描图

故此,要确定苏富比这件簋盖是否出自北宋御府,尚有漫长的考证之路。若真为《博古图》所录之物,则此乃目前市场上唯一一件北宋宫廷旧藏青铜器,价值不可估量。如今此器估价仅US$4,000 - 6,000,到底是否徽宗遗珍,就交由藏家们判断了。

此器是否徽宗旧藏虽未可考,但亦非「凭空出世」:来源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外交官Hugues Le Gallais(1896-1964),1958年曾于伦敦苏富比拍卖,后来由民国时期政治家吴莲伯之子吴权收入囊中。

吴权起初以收藏邮票和书籍为主,后来转而收藏中国艺术品。他退休后醉心中国考古学与艺术研究,有能力辨认青铜器、玉器及造像的铭文或款识,与剑桥大学中国艺术及考古学教授郑德坤相交甚笃。在他收藏生涯初期,后者曾提供了不少指导。

19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吴权购入逾千件藏品,几乎涵盖中国艺术每一个门类。他从拍卖会上投得不少名家旧藏,如大名鼎鼎的大维德爵士、「放山居主人」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等等。1968年,吴权更以父亲吴莲伯之名,在英国南部设立私人博物馆,并不时将藏品借展。


纽约苏富比今季特设吴权藏品专场,除了上述的簋盖,还有一商代方彝值得留意。

Lot 38|商末 安阳 公元前十二世纪 得方彝

铭文:得
高度:20 cm
来源:

  • Armand Trampitsch(1890-1975)收藏(传)
  • Maître Maurice Rheims 拍卖行,德鲁奥拍卖中心,巴黎,1956年6月6/7日,编号105
  • 吴权博士(1910-1997)收藏
  • 吴莲伯博物院,1968年至今,编号E.4.12

估价:US$400,000 - 600,000
专场:艺萃流芳:吴权博士藏珍
拍卖日期:2022/3/22

此方彝估价US$40万 - 60万(RMB 250万 - 380万),为专场估价最高的领衔拍品。

方彝,多出现在商代晚期,意为方形之彝器,呈方形或长方形,看上去像间小屋,作为酒器之用。

此器尺寸小巧,高20cm,以兽面为主要纹饰,兽角、尖耳、卷曲獠牙造型鲜明,器盖之内有「得」字铭文,故称「得方彝」。

「得」或为族名,或为人名,亦见于数件晚商青铜器上,例如北京故宫藏青铜觚、上海博物馆藏青铜鼎及青铜卣等等。


此方彝上的「得」字铭文


妇好墓出土的方彝近例

此方彝的器形及纹饰属商代安阳时期风格,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一近例,器形、纹饰都与此「得方彝」非常相似,尤其是器盖之兽面纹。妇好,商帝武丁之妻,身分显赫,更曾亲自领兵驰骋沙场。在她身后,墓中有多达两千多件奢华的陪葬品,器物断代公元前1,200 年左右。

吴权于1956年在巴黎Maître Maurice Rheims 拍卖行投得此器。他在当年的拍卖图录中标注,此方彝曾属Trampitsch旧藏。这位Trampitsch,相信是指法国大藏家Armand Trampitsch(1890-1975)。他博学多闻,家族以酿酒闻名,收藏品几乎涵盖所有主要古代文明,藏有不少中国高古青铜器、玉器、佛教造像等。


无独有偶,另一专场「中国艺术珍品」,同样以高古青铜器领衔 -「西周末 虢季氏子组壶」,估价US$80万 - 120万(RMB 500万 - 760万),乃今季苏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中估价最高者。

Lot 233|西周末 公元前九世纪末或八世纪 虢季氏子组壶

铭文:虢季氏子组作宝壶 子子孙孙永宝其用享
高度:42.5 cm
来源:

  • 清代陕西凤翔县出土,或于乾隆末年(传)
  • 吴云(1811-1883)收藏,1872年之前
  • 李鸿裔(1831-1885)收藏
  • 邹安(1864-1940)收藏
  • 美国私人收藏

估价:US$800,000 - 1,200,000
专场:中国艺术珍品
拍卖日期:2022/3/23

虢季氏子组壶,西周晚期青铜器,42.5cm高。椭方形体,口微侈,鼓腹,圈足外撇,近底处起浅台。颈部两侧置兽首衔环耳。颈与腹皆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此类纹饰常见于西周晚期青铜器。

「壶」为酒器,首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及东周早期,见于高等级的礼器组合,为权贵阶级所青睐。

周朝王室贵族继承了商代铸造青铜器的技术,并且发扬光大。与商代相比,周代青铜器的铭文内容更多、篇幅更长,内容与王公贵族的活动息息相关,多为祀典、赐命、征伐、围猎、契约之事。有些意思则较为简单,就是记载主人身分或祝福语。

此青铜壶内颈铭17字:「虢季氏子组作宝壶子子孙孙永宝其用享」。「虢」即虢国,「季」为族氏,「子组」为作器者之名,此篇铭文记载虢国之季氏子组制此珍贵壶器,期盼子孙后代永远珍享。

17字铭文,带我们回到周代一个重要诸侯国。

周武王建国之初,分封两位叔叔 - 虢仲、虢叔为诸侯,封地于周室王畿东西两侧,是为「东虢」及「西虢」。以地理位置而言,两国乃拱卫周天子的保护屏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春秋时期,群雄纷争,诸侯兼并,这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大封国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季氏乃西虢开国国君虢叔氏之分支,此一重要家族于西周中至晚期尤其活跃,获周天子任命军中要职,保卫王朝,在西周政治局势中占据重要地位。此壶铭文记载之虢季氏子组虽缺乏相关历史记载,但其身分亦必然显贵。从他留下的青铜器推断,子组应活跃于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可能为周夷王时人。

青铜礼器很少单独制作,多是成组有序的摆放。目前已知与本壶同组器至少八件,包括三鬲、三簋、一卣及一盘,器主均为季氏子组,铭文近同。北京故宫存一鬲、一卣;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 Museum)存一簋连盖;上海博物馆存一簋盖。


吴云《两罍轩彝器图释》


邹安《双王鉨斋金石图录》

此壶最早著录见于清代吴云《两垒轩彝器图释》。吴云(1811 - 1883),号平斋,安徽人,曾任苏州知府,退任后居苏州,寄情园艺,鉴藏书画,纳藏逾百件高古青铜器。

吴云与同代众多重要金石鉴藏家相交甚好,经常见面或通信,讨论及交换藏品,如潘祖荫、吴大澂、陈介祺、李鸿裔等。据《两垒轩彝器图释》记,吴云曾将此壶赠予李鸿裔。

此壶的第三任藏家可追溯至邹安(1864 - 1940)。邹氏博学,鉴赏青铜器学养深厚,于民国时期出版多部重要金石书籍。着有《双王鉨斋金石图录》,乃中国第一部收录照片的青铜器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