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猛龙不过江。」香港乃全球三大艺术市场之一,汇集顶尖艺术品与环球收藏家。虽然这代表着无限商机,但也意味异常激烈的竞争,要占一席位丝毫不易。
去年,内地其中一间最早成立的拍卖行 - 中贸圣佳进军香港,凭着经验、诚信、以及「量少而精」的策略,迅速赢得海内外藏家与行家支持,成绩叫好又叫座。
事隔一年,圣佳香港再度举槌,今回带来更多珍品。其中,中国艺术品专场以乾隆御窑经典作品 - 青花折枝花果巴洛克式六方大尊领衔,备受收藏圈关注。此外还有一系列出身显赫的古玩,包括「攻玉山房」和「亚细亚佳古美术」的明式家具、古董商大腕蓝理捷的宋代高古瓷、乃至历来在各大拍场成交的佳器。
虽然正式预展到10月4至6日才举行,但值点网现在就与大家一起先睹为快,一窥箇中精选拍品。
圣佳香港秋拍精选拍品
圣佳香港秋拍精选拍品
圣佳香港秋拍精选拍品
圣佳香港秋拍精选拍品
九十年代初,内地正值改革开放,中央政府希望推动文物市场,令古董能够循规范渠道流动起来,于是首次特许六间拍卖行试营,中贸圣佳便是其中一员(当时称为中商盛佳)。
中贸圣佳创立至今度过了三十个寒暑,历经过市场多次高低起伏、收藏圈与业界的变迁更迭,仍然屹立不倒。逾千场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涵盖瓷玉杂项、中国书画、古籍善本、金铜佛像、古董家具、国石篆刻、现当代艺术、珠宝等多个领域。
中贸圣佳不但成就过许多天价成交,部份呈献的珍品最终更归入顶尖博物馆。例如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的《研山铭》与唐朝名画家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如今分别为北京故宫与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圣佳香港的创办,意味中贸圣佳这个内地拍卖界的金漆招牌,已经正式踏上国际舞台。
清乾隆 贡御青花折枝花果巴洛克式六方大尊「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度:66.5 cm
来源:
- 1930年女士于英国康瓦尔Cornwall入藏
- 1980年传承予家族后人
- 英国Hansons Auctioneers and Valuers,2016年6月30日,Lot 80
估价:HK$6,500,000 - 9,000,000
中国瓷器自古天下闻名,发展至清三代更是攀上前所未见的高峰,景德镇工艺水平令人惊叹,制作不惜工本,极尽工巧之能事。本品不但摹古与创新兼备,更成功融合东西方美学,乃乾隆御窑经典之作。
先说主题图案,是明清官窑流行的「三多纹」,即石榴、佛手、寿桃,分别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瑞果之间搭配菊花、牡丹、莲花三组折枝花卉,祥花瑞果,穷秀极妍,吉祥之气尽现。口沿、肩部、足胫分饰回纹、云雷纹、如意云头,亦为中国艺术的常见边饰。
有趣的是,虽然本品以三多和传统花卉纹饰为主,但就隐现阵阵西洋美学气息 - 这是因为六道棱线之上,都绘就了巴洛克式卷草纹。
巴洛克艺术盛行于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对我们而言,巴洛克乃古典艺术;对清帝来说,巴洛克却是当代艺术 - 能想到把之融入到中国传统纹样,足见对美术的洞见与巧思。
大清江山,是取明朝而代之。不过清帝大多饱读诗书、品味儒雅,笃学好古,在艺术上就大方追效前朝的艺术余晖。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器名满天下,蓝头发色是一大主因。两朝使用西亚入口颜料「苏麻离青」,烧成的青花绚丽,常见晕散现象。由于颜料含铁量高,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蓝结晶斑点,深凹胎骨,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
基于「苏麻离青」这个特点,永宣青花虽然鲜有描绘人物,但渲染花鸟、海水、园景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纸作画留下的笔触墨痕,另具艺术魅力。
本品正是追仿永宣青花效果,不但令中国与欧洲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纹饰毫无违和地融为一体,整体上更添丝丝典雅韵味。
若然阁下曾经亲身制作陶瓷,必定知道方器难度非琢器可比。
凡六方尊、八方尊等式,并非如琢器拉坯成形,而是预先做好相应片数,后粘合而成,全程没有拉坯工具协助,仅靠双手塑造,极其考究功夫。
与此同时,由于棱面器物窑烧时都面对折角易裂的难题,故陶工须确保所有棱面厚薄一致、严丝合缝,方能避免窑烧之际开裂变形。本器呈六方形,侈口长颈,折肩弧腹,圈足外撇作台阶状,器形端正大气,可以想像当时成品不易,存世者弥足珍贵。
纵观清宫档记录,乾隆早期御瓷中同类琢器制作数量罕少,最多仅十余对。像本品这样的大器,上贡数量自是有限,目前查阅公私收藏,仅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有例可寻,市场流通者亦只是四五件。
清乾隆 青花三多折枝花果纹六方尊 |2022年,佳士得香港,HK$1,185万成交
看到这里,读者或许会有个问题:为何知道此六方尊乃乾隆早期作品?
原因是巴黎吉美博物馆藏之中,有一件形罕的雍正青花尊,器形与纹饰与本品几乎如出一辙,故可合理地推断本品为乾隆初年所制,应为传奇督陶官唐英监制之作。
翻查资料,同类六方尊以往登上拍场,不时都以近千万港元水平售出。佳士得香港2022年有一例,估价HK$700万,连佣HK$1,185万易手;2019年华艺亦有一例,连佣RMB 930万拍出。
北宋 登封窑珍珠地刻鹦鹉纹梅瓶
高度:40.6 cm
来源:蓝理捷,纽约,2010年
出版:蓝理捷,《Chinese Ceramics in Black and White》,纽约,2010年,编号30
展览:纽约,蓝理捷,「Chinese Ceramics in Black and White」,2010年3月20日 - 4月10日,编号30
估价:HK$2,800,000 - 3,500,000
中国国家定级珍贵文物超过400万件,其中只有195件禁止出境;这195件国宝之中,就包括1件与本品同类的北宋登封窑珍珠地梅瓶,现藏北京故宫。两者最主要的分别在于纹饰 - 故宫瓶为双虎,本品则为鹦鹉。
相对于一众高古瓷窑,登封窑作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登封窑位于河南,始烧于晚唐,至元代没落,当中以北宋时期最为兴盛,品种计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珍珠地刻花、青釉印花、黑釉等等。
古陶瓷的珍珠地刻花,乃仿自唐代金银器錾花工艺 - 匠人首先在胚体上施化妆土,于其上划出主题纹饰,再在纹饰以外的空间用工具戳印出珍珠状细小圆圈,最后罩透明釉入窑烧成。
珍珠地刻花在宋代相当流行,河南、河北、山西一带诸般窑口皆有烧制。北京故宫指出,珍珠地刻花即为登封窑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北宋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刻花双虎纹瓶|北京故宫
唐 密县窑珍珠地鹦鹉纹枕|北京故宫
本品器形丰润挺拔,侈口细颈,肩腹圆鼓,下收敛足,线条流畅如蓄势待发。胎体致密,通体施白釉,器身满工饰珍珠地鹦鹉缠枝纹,匠人以竹刀剔刻双鹦鹉相对翩跹,羽翅层叠分明,喙目传神。
周边饰卷草蔓枝纹,地纹以细篦状工具戳无数圆点,密如珠玑,营造华丽浮雕感。刻划线条深峻俐落,珍珠地排列规整,体现登封窑绝妙工艺。
与此同时,赭褐图案与白地形成对比,在呈色上相互衬托,加之珍珠地排列规整密集,刻花笔意洒脱生动,也展现出赵宋时期北方窑瓷质朴活泼的风格。
本品为蓝理捷(James Lally)旧藏。这位纽约古董商纵横业界四十多年,曾为苏富比效力,官至北美总裁,乃开拓香港市场的重要功臣。自立门户后,他为诸多收藏名家掌眼把关,包括元青花冠绝私人收藏的葛氏「天民楼」,乃至近年在内地拍场屡创天价的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等,顶尖博物馆客户更是数之不尽。
2021年,蓝理捷宣布荣休,圈中人无不惋惜。 「中国古董教父」埃斯肯纳齐(Giuseppe Eskenazi)接受值点网访问时,曾公开点名赞扬三位顶尖同业,其中一位便是蓝理捷。
2021年,蓝理捷宣布结束35年的古董生意,古玩圈中人无不惋惜
本品局部
此件宋瓷另一点引人好奇之处,就是为何不刻威猛的老虎,或是讨喜的婴戏,而选择以鹦鹉为主题?这一点也和大唐文化有莫大关系。
鹦鹉毛色多彩艳丽,又能学人言,在唐代被视为有灵性的神鸟。又因其时对外交流频繁,大量稀有品种透过丝绸之路上贡,令鹦鹉成为皇室贵族的宠儿。
太宗李世民曾命人为珍稀鹦鹉写颂歌。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驯养过一头白色鹦鹉,取名「雪衣娘」,教它诵诗读经,对之极为疼爱,死后在宫苑立冢埋葬。武则天亦视鹦鹉为祥瑞,曾以之制造政治舆论。
上行下效,鹦鹉成为唐代「天命之兆」纹样,在各种艺术品上流行起来。此风一直流行到宋代,最著名的当数徽宗赵佶,不但在御苑养过一头五色鹦鹉,更为之绘画《五色鹦鹉图》,并为之咏诗赞美。
唐 三彩骆驼及牵驼胡人俑
胡人尺寸:65 cm高;20 cm宽
骆驼:79.5 cm高;73.5 cm宽
估价:HK$2,400,000 - 2,800,000
上文提及有唐一代,无数珍品经由丝路穿梭东方与西方世界。据史籍记载,与李唐王朝频繁往来的国家多达百计。是次举槌的骆驼及牵驼胡人俑,乃三彩陶瓷典范之作,无疑是最能反映如此盛世的艺术品之一。
骆驼釉色艳丽,以褐、白、绿为主调,其中驼身为褐,鬃毛及驼峰取白,釉色交融流淌,斑驳绚烂。它昂首甩尾,作嘶鸣状,体态饱满健壮,四肢强劲有力,气冲霄汉,充满精神和力量。
胡人高鼻深目,虬髯卷曲,神态自如。头戴尖顶毡帽,身着翻领胡服,足穿靴,双手握拳作牵骆驼状。其造型惟妙惟肖,静中见动,似在驯服骆驼,又似整装待发,即将踏上凶险未卜的征程。
整体而言,一驼一人刻画细腻,肢体动态逼真,衣纹褶皱处釉色淋漓酣畅,尽显唐代工匠塑造功力。同类近例见北京故宫和河南博物院等馆藏。
唐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北京故宫
本品局部
本品局部
艺术美学以外,本品的写实细节让我们得以一觑丝路商旅情况,亦甚具历史价值。
双峰骆驼耐寒耐旱耐渴,躯体强壮能负重物,对高海拔环境又拥有优秀的适应能力,比单峰骆驼更适合作为长途駄畜,所以成为丝路的「沙漠之舟」。留意本骆驼双峰是一左一右倾斜,这是驼峰因为内储脂肪变化而确实会出现的形态。
双峰间驮负有皮囊、丝卷、扁壶。一般认为此式皮囊的设计是兽面,惟著名学者姜伯勤指出实为波斯沃教(即拜火教)的神祇,显示其时宗教文化传播;丝卷为生丝,乃丝绸制作基本原料,丝路便是因而得名;双系扁壶源自西亚金属盛水器,后来融入中原文化,明代时演变为有名的瓷胎壶源。
唐三彩虽为闻名天下的中国古董,但颇长一段时间都被市场忽略。直到2022年「花舞大唐: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珍藏唐三彩」香港拍卖交出佳绩,70件登场古物,成交率达94%,斩获近HK$4,360万,令三彩再度成为热话。且看这股风潮回归之后,本品能创下怎样的佳绩。
金 天青紫斑玫瑰紫釉束口盏一对
直径:12 cm x 2
展览:回归二十五周年《香港珍藏大展》,2022年9月22日至10月14日,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
出版:《国家地理精工系列:珍藏:古董收藏与鉴赏》,2023年
备注:拍品两只碗均附牛津大学热释光检测报告,检测编号分别为p121h24和p121h25
估价:HK$2,600,000 - 3,000,000
宋朝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中,钧窑以变化万千、变幻莫测的釉色而闻名。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呈色在入窑烧制以前无法预测,出窑后也绝对没有相同的。就算配方相同,亦会因色釉厚薄、入窑烧制的位置、温度而千变万化。
这种五色变幻的高温瓷,打破了宋代单色瓷独步天下的局面,开拓出厚釉彩斑的新领域,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誉。
蓝色是宋金钧窑的主要色调,按深浅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传统审美上,以带紫色斑块者为上品,其中还能按实际呈色一分高下 - 即使器形相同、大小相同、断代相同,成交价也可以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之远。
本品内外壁釉色迥然不同,各有精彩之处,在传世品中相当鲜见。
本品敞口深壁,圈足,足底胎细密坚致。外壁施玫瑰紫釉,沁人肺腑,口沿釉薄处渐变浅褐。当视线转向内壁时,却是别有洞天,天青釉两边各有深浅不一的紫斑,仿如清澈湖水为夕阳所照,在光线上折射出朦胧紫霞,别具诗意。
钧窑上的紫红斑,实为釉中氧化铜在烧制时产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其时无法完全由人力控制,故绝无一模一样的成品。这对束口盏整体呈色甚为相似,如今一同上拍,尤为难得。
谈及束口盏这个器形,也见证了古代中国茶文化之兴盛。
宋朝之时,品茗之风遍及大江南北,时人不但爱办茶宴,以茶待客,更会斗茶茗战,一比茶艺。据学者研究,束口盏的设计不但能改变茶汤高速倾倒时的流向,防止外溅,更能为点茶产生的泡沫提供咬面,延长回落时间,助茶人一展茶技。
明末清初 黄花梨独板面翘头案
尺寸:82 x 181 x 44 cm
来源:攻玉山房旧藏
著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7-2008,伍嘉恩《燕几行榻:攻玉山房藏中国古典家具》页 66-67
估价:HK$3,200,000 - 3,800,000
「攻玉山房」堪称明式家具收藏典范,山房主人叶承耀三度出任收藏界天团「敏求精舍」主席,在圈中备受尊崇。众所周知,这位皮肤科名医的家具不易释出市场,除了苏富比和邦瀚斯曾获之首肯举办单一藏家专拍以外,市场只能非常偶尔才看到他的藏珍。
这位大腕一次接受笔者访问时,特别提及自己多年以来的购藏标准:
一、选用的硬木要矜贵,首选黄花梨;二、明末到清初大概一百五十年之间的黄花梨,至今历经近三百年与空气的接触,皮壳起了变化,和新产家具有所分野。
三、状况品相良好,家具必然会有使用痕迹,惟若有大毛病便不可取;四、认清明式家具风格模式,和后世清式迥异;五、从一见钟情的种类开始,逐步建立收藏体系。
这件攻玉山房旧藏的黄花梨独板面翘头案,便是通过了这些严格标准的佳器。
叶承耀为全球顶尖的明式家具藏家
独板面翘头案,意思是案面由未经拼接的一整块天然厚木制成。如此做法在古典家具圈有「一块玉」的美誉,时年用料奢华考究可见一斑。事实上,拍卖史上唯一冲破亿元大关的中国古典家具,正是一张黄花梨独板架几式巨型供案。
本品独板案面不施雕琢,仅处理成简练长方体,尤能体现黄花梨纹路和质感。案面两端打抹头,与翘头一木连做,翘头扬起后下折如鸟喙,造型含蓄。翘头不仅能封堵整块案面横茬,更增加纵向管束以达致稳固作用。上扬两端也在造型上颇增轻盈,如翼斯飞,具有建筑飞檐般的美学效果。
矩形腿足,光素无纹,直落于地,下方内翻敦厚马蹄,同样具建筑般美感。腿足间连以花枨,自腿足上端生出若花芽状,一分为二,其一内卷至腿足内侧,另一作罗锅状相连。中部则有抽象的磬纹卡子花连接罗锅枨与案面。
整体而言,造型简繁得宜,端庄与俏丽兼得,乃极具代表性的明式家具精品。
翘头案虽为明式家具的经典造型,背后却盛载了逾二千年的中华文化。
自古以来,祭祀就是中国传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份。翘头案式样,长而不宽,两端翘起,实则是演变自供桌,在着重礼仪的周朝作放置祭品之用。
及至明代中晚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人士大夫形成重要群体阶层,他们讲究品味,重视家居陈设。如此背景下,翘头案用途亦变得更广,既可在书房用作画案,又可摆放厅堂,上置古物珍玩或香炉供器,为主人平添清雅,故尤为名门望户所爱。
清早期 黄花梨洼材四层书架
尺寸:86.3 x 35.6 x 181 cm
来源:亚细亚佳古美术
出版:洪光明:《黄花梨之美》零件24,第59页,南天书局,1997年
估价:HK$1,200,000 - 1,500,000
谈到文人居所家具,书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员;可是在古典家具之中,书架却偏偏是传世鲜见的品种。 2023年,香港苏富比带来一件清代的黄花梨三层书架,估价HK$100万,结果在炽热竞投下以HK$381万成交。
首先,大家可以想像,书架远不及桌、案、椅等用途广泛,制作数量本身就少;再者,书架造型极为简练,容易因为搬运或年岁等原因而损坏,故论稀有程度的话,丝毫不亚于矜贵非常的交椅。如本品般以黄花梨所制者,自然更是稀缺。
本书架出自亚细亚佳古美术,同时著录于洪氏著作《黄花梨之美》,是一件久被关注而终于现身拍场的佳器。
就像名医叶承耀一样,洪光明也是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拥有密西根大学中国艺术史硕士学位,为台北亚细亚佳古美术联合创办人,并受聘为台北故宫的古美术顾问。他也是有名的瑜珈导师,不时在电视节目亮相,不少台湾艺人都是其学生。
清 黄花梨书架|2023年,香港苏富比,HK$381万成交
本品
饮食界有句名言:看上去愈是简单的菜色,愈能显示出厨师的功架。本品可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简练,实则处处用心,比例拿捏得宜,法度谨严,材美工良,殊为难得。
本品通体框架看面打洼,上方粽角榫,于侧面出切角小半透榫,颇显法度。顶层板上方设穿带,下方平镶。四层架格,四面空畅,甚为空灵,正面长边框与侧面短边框于腿足处上下交错,以大格肩榫相接,既避免榫头的集中,又使得升高三五毫米的侧枨起到遮挡书册物品的实际作用。
层板皆镶上好金丝楠木为之,楠木防虫蠹,耐腐,性温软,宜人,放置书册最是合适。下方第二层并设抽屉两具,抽屉面浮雕海棠形开光,简练大方,明风浓郁,附铜菱花形垫片、凸字形吊牌。抽屉的设置,造型上使得书架充满了虚实节奏变化,又可放置各式文玩杂物,非常合用。
下方四面设刀牙板,造型秀美,亦与整体造型相得益彰。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盖盒「大明永乐年制」、「张成造」款
尺寸:15 cm直径;6.1 cm高
来源:
- 1956年1月30日购于英国伯肯赫德Corkhill&Job拍卖
- 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31日
估价:HK$1,800,000 - 2,500,000
今日的古董市场,焦点经常落在天价成交的瓷器、造像、玉器身上。其实论制作之困难、技术之复杂、成本之高昂、矜贵之程度,漆器丝毫不输,自古已被奉为奢侈珍品。
西汉《盐铁论》即以「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形容漆器制作之贵重。
剔红是漆器中成本高、工序繁复的一种饰法,于宋元时期渐见成熟,至明代达至高峰。剔红工艺极费时,制作时间动辄经年。首先是髹漆,逐层而为,每次加漆均需不少时日风干,重复髹上多层,涂堆到适当厚度。之后还有雕花及修磨等工序,一刀刻错,前功尽弃。
明代各朝工艺各有千秋。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提到:「宣徳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说明永乐一朝,以漆器名气最大。
此件永乐朝的剔红雕牡丹纹盖盒作蔗段式,子母口,盒内及底髹黑漆。盖部雕刻以三枝盛开绽放的牡丹花为主,娇美欲滴,旁边伴有花蕾,生动优美。漆层厚重,花朵雕刻错落有致,高低不平,规章有秩,花叶团簇,舒展自如,将牡丹怒放之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盒侧亦作牡丹,波浪状枝叶,间隔着盛开的牡丹,两两成组,俯仰相间。底部髹黑漆,光可鉴人,近足处左右分别落「大明永乐年制」、「张成造」针划细款,笔划流畅,一气呵成。
整器漆色鲜红,色彩纯正,所饰图案构图繁富,牡丹褶瓣细腻入微,枝叶筋脉舒展有力,刀法浑厚婉转,藏锋不露,厚朴生动,器身磨工隐起圆滑,诚如明代成书的《髹饰录》所言:「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
明永乐 剔红牡丹纹盖盒|2017年,佳士得香港,HK$874万成交
张成为元代末年名漆工,以剔红博名,作品髹漆较厚重,故叶厚花肥,极富质感。元朝以后,有明一代不少漆器追摹其名声,往往会加上「张成造」款。
顺带一提,元代以来,漆器年款都是针刻小字,本盒如是。直到永乐之后的宣德一朝,宫廷方改以刀刻填金大字开创新例,自后至有清一代,御用漆器年款都循此规。
顶尖永乐剔红在市场上什受青睐。例如2017年,佳士得香港带来一件剔红牡丹纹盖盒,直径26.5 cm,连佣HK$874万易主。
明 紫檀镂雕八仙人物笔筒「婚姻危机笔筒」
高度:14.7 cm
题签:「Marriage-threatening Brushpot」,水松石山房 阳文印
笔筒来源:
- 乾坤堂 1994年1月
- 水松石山房
铜座来源:纽约苏富比,2000年9月,lot 51
估价:HK$1,000,000 - 1,500,000
古玩圈有不少能人异士,「水松石山房主人」莫士撝(Hugh Moss)无疑是其中一位。此君是如假包换的英国人,但就情倾中华文化,爱穿传统中国服饰,品味与眼光极具文人气息。
莫士撝既是当代水墨艺术家,亦是有名古董商,藏品以文房雅器尤为有名。本品在其芸芸珍藏之中,就被他誉为「神品」和打趣地称为「婚姻危机笔筒」。
事缘莫士撝当年刚偿清债务后,原本承诺妻子购置一辆Volvo汽车代步。岂料就在筹足车款之际,他邂逅到这件非凡笔筒,而索价竟与恰巧和车款相仿。
在笔筒与汽车之间,莫士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虽然此举一度令婚姻蒙上阴影,但他本人认为:「毕竟,面对如此神品,我别无选择」,足见本品是如何入迷。
本品圆筒式,下承三矮足,紫檀黝深致密,选料精苛,乃皇室用材常例。雕工虽显浑朴,然气韵恢弘,深得明代雕刻「重意趣、尚古拙」之审美旨趣。
外壁通景结合浮雕与镂雕,描绘八仙宴饮之景。匠人以刀代笔,大面积镂雕山石嶙峋、松竹掩映、藤蔓缠绕,营造出层叠洞天之感,布局繁而不乱,层次清晰明朗。八仙三两成群,聚饮于庭园之间,神情欢愉,姿态生动。尤有趣味者,乃一柳树精藏身芭蕉叶下,举杯共饮,为画面增添隐秘叙事。
整体纹饰繁密,布局于方寸间营造洞天叠嶂、仙隐交错之境,非普通匠人所能营构,镂空处通透灵妙,浑然一派空灵生动。尤以人物神态从容欢洽,树精暗藏之趣,透露出宫廷艺术「庄中带逸」的独特表现力。
同类紫檀镂雕笔筒极为罕有,近例暂时仅见北京故宫馆藏的仙山问道图笔筒。
明 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北京故宫
市场价值以外,文化历史和学术研究对古董收藏来说同样意义非凡。
早前,博雅学社主办的「《明式家具珍赏》问世四十周年香江座谈会」,在圣佳香港赞助下于香港三联书店圆满举行。 《明式家具珍赏》为鉴藏大家王世襄著作,书中展示中国传统家具的高雅美学与卓越工艺,令这些珍贵的古董广为世人关注。
座谈会上,各位讲者以专业视角分享见解,以热忱态度参与品鉴,令现场沉浸在一场「明式家具学」的文化体验之中。
圣佳香港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在推动明式家具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道路上持续前行,积极策办更多富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圣佳香港总经理薛世清在座谈会上分享心得见解
现场沉浸在一场「明式家具学」的文化体验之中
其他精选拍品
明宣德 青花缠枝四季花卉纹碗「大明宣德年制」篆书款
直径:17.3 cm
来源:伦敦苏富比,1999年6月16日,编号790
估价:HK$4,000,000 - 6,000,000
清雍正 仿汝釉弦纹贯耳穿带大方壶「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高度:63.5 cm
来源:
- 香港苏富比,1980年5月26日,编号105
- 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8日,编号3014
估价:HK$3,000,000 - 4,000,000
明初 贡御钧窑天蓝釉三脚鼓钉洗「四」字楷书款
直径:21.5 cm
来源:
- W.Kilgenberg 博士收藏,波思
- Reach家族收藏
- 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8日,编号696
- 香港苏富比,2000年5月2日,编号590
- 伦敦苏富比,2015年11月11日,编号81(封面拍品)
展览及出版:《Chinese Art from the Reach Family Collection》:Eskenazi;London,1989,编号24
估价:HK$2,500,000 - 3,500,000
唐 赭黄三彩马
尺寸:73.8 cm高;82.7 cm宽
估价:HK$2,000,000 - 2,600,000
清雍正 窑变釉如意耳扁瓶「雍正年制」篆书款
高度:33.2 cm
估价:HK$1,800,000 - 2,500,000
宋 怀仁窑黑釉油滴盏
直径:21 cm
估价:HK$900,000 - 1,200,000
明万历 青花云龙纹长方笔盒「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尺寸:30 cm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编号1638
备注:旧配木盒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清乾隆 洋彩宫粉地莲托八吉祥纹贲巴瓶「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度:25.8 cm
来源:
- 台北云中居收藏
- 香港佳士得,2016年,编号3240
估价:HK$600,000 - 800,000
清乾隆 粉青釉模印苍龙教子图天球瓶
高度:51.5 cm
来源:昃臣(1841-1915)爵士旧藏,及其家族递藏
估价:HK$600,000 - 800,000
元 龙泉窑贴花鼓钉纹洗
高度:10.3 cm
来源:Hara antiques原古美术(成立于1899年)
估价:HK$500,000 - 600,000
清乾隆 斗彩缠枝花卉贴塑五子登科包袱瓶
高度:35 cm
来源:Maitreya Arts of Asia,加拿大温哥华
估价:HK$250,000 - 350,000
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大明成化年制」楷书款
直径:6 cm
估价:HK$500,000 - 600,000
清乾隆 仿铁骨大观釉四方螭耳瓶「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高度:34.5 cm
估价:HK$450,000 - 600,000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尺寸:101 x 59 x 51 cm
来源:攻玉山房旧藏
- 著录:
- 澳门艺术博物馆「堂上清华—南阳叶氏攻玉山房藏明清家具展」2003
-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7-2008,伍嘉恩《燕几行榻:攻玉山房藏中国古典家具》页 40-41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嘉木堂呈献攻玉山房黄花梨精选」2012
估价:HK$1,600,000 - 1,800,000
清早期 黄花梨圆帽盒
尺寸:21.6 cm高;34 cm直径
来源:亚细亚佳古美术
出版:洪光明:《黄花梨之美》件36,第76页,南天书局,1997年
估价:HK$800,000 - 1,200,000
清乾隆 铜胎珐琅提梁壶「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度:31.2 cm
来源:
- 欧洲私人收藏,1980年代入藏
- Speelman旧藏
- 伦敦苏富比2008年11月5日,编号56
估价:HK$1,600,000 - 1,800,000
清乾隆 剔彩统一山河双龙纹四方捧盒
尺寸:30 x 30 x 10.7 cm
来源:台北鸿禧美术馆旧藏
出版:《物我观照—鸿禧美术馆藏雅趣品录》,湖北省博物馆编,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年3月,P153,No.97
估价:HK$1,200,000 - 1,500,000
良渚文化 青黄玉神人面琮
尺寸:7.2 cm
估价:HK$800,000 - 1,000,000
汉 白玉龙首匙及鎏金铺首洗
匙:9.5 cm宽
洗:12 cm直径
估价:HK$800,000 - 1,000,000
宋 玉辟邪
尺寸:5 cm
来源:
- 莱斯特·费舍尔博士,美国威斯康辛州,1921年2月24日 - 2021年12月22日
- 莱斯利·布莱克女士,密尔沃基,威斯康辛州
估价:HK$350,000 - 450,000
清雍正 御制白端石寿字双狮耳兽面纹瓶
高度:35.5 cm
来源:英国私人收藏
展览:《典亚艺博2022》(Fine Art Asia 2022),2022 年,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估价:HK$700,000 - 800,000
清雍正 御制豆青料长颈瓶
高度:22.5 cm
来源:
- 苏富比伦敦,2001年6月20日
- 水松石山房,香港
- Heda and Lutz Franz收藏
出版:
- Emily Byrne Curtis, Pure Brightness Shines Everywhere: The Glass of China. Hampshire and Vermon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69页, 图8.2, 8.32.
- Franz Art: Chinese Art from the Heda and Lutz Franz Collection Volume Two - Glass, CA Design Book Club, 2011, 104页, 编号:106
估价:HK$400,000 - 500,000
明 铜鎏金泗州大圣像
高度:50 cm
无底价
圣佳香港 Sungari Hong Kong|2025秋季拍卖
地点:圣佳(香港)艺术空间
地址:中环都爹利街西洋会所大厦6楼及20楼
中国艺术品专场
预展:
2025/10/4 - 5|11am - 6pm
2025/10/6|11am - 4pm
拍卖:
2025/10/7 - 8|10:30am
中国书画专场|
预展:
2025/10/26 - 29
拍卖: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