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陶使者——唐英纪念特展”的开幕,为2017年度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增添了一抹风采。该展览由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集团主办,景德镇唐英学社和香港永宝斋古陶瓷研究中心承办。一百件清代瓷器精品闪亮登场,展示出一代督陶官唐英超逸非凡的艺术品位和美学影响力。
这是自“唐英学社”成立以来的一次重大活动,也是有关督陶官唐英的一次重要专题展览。展地位于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内的“唐英学社”。
景德镇陶溪川
本次特展有来自香港永宝斋、英国河洛山房等收藏的上百件精品,包括唐英私物、唐窑御瓷、唐英风格瓷器三大部分。
翟健民先生分享心得
在开启视觉大餐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唐英与“唐窑”及相关研究作简单的介绍和回顾。
京山石雕唐英像 香港永宝斋收藏
唐英(1682—1756),字隽公、叔子,号蜗寄老人,辽宁沈阳人。十六岁,以正白旗包衣身份,供值养心殿。雍正元年为内务府员外郎,六年受命驻景德镇御窑厂,协理窑务。自雍正十三年,历监淮安关、九江关、粤海官并兼领窑务,供职近三十年,直至乾隆二十一年去世止。唐英督陶期间,博古采今,但不拘古法,“杜门谢交游,萃精会神,苦心戮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唐英:《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为雍正、乾隆两朝烧造了大量的御窑精品。
景德镇得唐英,如鱼得水,从此紫禁城少了一个“汨没于车尘马足间”(唐英:《陶人心语·可姬小传》)的“奴才”,景德镇御窑厂多了一个“萃精会神,苦心戮力”的督陶官。景德镇给了唐英一个广阔的、可以实现理想的艺术空间,激发了他在诗、书、画、戏剧等方面的造诣,而唐英还给景德镇一座陶瓷艺术的殿堂。唐英督陶期间的作品被称为“唐窑”,创造了清代官窑瓷器烧造的巅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今“唐窑”作品俨然已成为顶级艺术品的代名词。
唐英自谓“风尘中学者,冠盖里陶人”,是对其人生境况的表白。风尘一生,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陶人心语》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唐英描写自身“风尘”、老态之句,如:
鬓眉白尽风尘面,迂旷惭叨冠盖荣。
—《秋日书怀》
风尘宛雨林泉叟,兴味居然酒肉僧。
—《自景镇回九江午后发行迂回深山中入夜抵汪家桥漫成》
六十年来面扑尘,连朝野兴薄秋雯。
—《率成二首之二》
风尘面目几曾更,云碧花黄五度清。
—《续秋兴之四》
陶渔事业柴桑客,谁识风尘处士家。
—《甲子重阳看菊七律诗之二》
关祖章先生旧藏唐英像 (王世襄:《锦灰堆》二卷,“雕刻集影”)
唐英在七十二岁元旦时的书怀之作,对自己一生的事业、心境做了一番总结:
(小序)龀龄供奉(小孩换牙的年龄,指自己十余岁便入侍养心殿),白发郎官(唐英获封内务府员外郎时,年已四十六,其时发已白),七十年牛马风尘,大半世羁栖陶榷⋯⋯。
(正文)
榷陶年老大,身世境微茫。
事业凭人笑,行藏只自商。
渊深临战栗,冰薄履彷徨。
䧳伏销英气,嘤求冷热肠。
半升软齿饭,七尺侧眠床。
百口等温饱,一官剩恐惶。
⋯⋯
看罢此诗,我们实在难将这近乎惨淡的命运和人人称羡的督陶官联系在一起,甚至会觉得作者难免有钓誉之嫌,但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唐英。
纵观唐英一生,他自小在内廷当差,养成勤勉、谨慎、细心的品质。年界老迈时被放外任,身负督烧御瓷、榷收关税之职,压力如山,时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刻刻勤谨恭简,不敢懈怠。
虽如此,仍不免时受皇帝责罚。
如乾隆八年,皇帝以乾隆元、二年烧造瓷器釉水、花纹远逊从前,又破损过多,责令唐英赔补银二千一百多两。
唐英反省自责的同时,解释道:
唐英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陶成图》中所绘唐英像
唐英壮年丧妻,老年丧子,一生漂泊,与家人长期分隔两地,兼寄无限牵挂。
再者,他一身兼陶、榷两职,虽然再三陈情于上,希望免去管理关税之职,专心督陶,然而皇帝从未应允,应是认为他办事得当,榷务虽期满,一留再留,致病死在任。
可以说,唐英的一生,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止酒心偏醉,耽诗癖近狂”,或许只能借诗书怀,缓解心中压力、相思和离别之苦。这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大量唐英诗文传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郭葆昌先生
唐英之后,随着清王朝的江河日下,御窑之盛也不复从前。晚清以降,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窑业凋敝,难免勾起后人对雍乾盛世唐英所创辉煌的感怀和追忆。郭葆昌可视为唐英研究的第一人。提起郭葆昌,可能大家也并不陌生。他字世五,号觯斋,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制瓷名家,也是古陶瓷鉴赏家和收藏家,在京师的古玩圈内颇有名气,曾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黄清华先生在为本次特展所做讲座中提到,“他受袁世凯的命令,来了景德镇督陶,第一个就想起唐英”。是的,郭葆昌到了景德镇以后,看到了不少关于唐英督陶时的实物资料,心中肃然起敬。终其一生,收藏了许多“唐窑”作品,并编纂《唐俊公先生陶务纪年表》。
郭葆昌:《唐俊公先生陶务纪年表》
民国以降,有关唐英与“唐窑”的研究鲜有问津者。1989年,在多方努力下,“唐英研究会”在景德镇成立。成立之初,对唐英的生平事迹、著作、“唐窑”作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唐英年谱》,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可惜后来少有活动,唐英研究会的工作几乎停顿了。2015年,“唐英与唐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景德镇隆重开幕,出版了相关论文集,标志唐英与“唐窑”研究走向一个新阶段。今年景德镇瓷博会期间,唐英学社和香港永宝斋古陶瓷中心有联袂奉上了“榷陶使者——唐英纪念特展”,并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前馆长、资深古陶瓷研究学者林业强教授,香港永宝斋主人、古陶瓷鉴赏家翟健民先生,唐英学社社长黄清华先生等奉上精彩的演讲,必将燃起新一轮唐英研究与收藏的小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