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今日(13日)公布,下月在亚太区总部The Henderson举行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将由赵无极巨作《17.3.63》将以HK$7,000万 - 9,000万估价领衔。此作来自无极创作力澎湃的「狂草时期」,今回首登拍场。
赵无极(1920-2013)《17.3.63》油彩 画布
创作年份:1963年
尺幅:130 x 97.2 cm
估价:HK$70,000,000 - 90,000,000
拍卖行:香港佳士得
专场: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
拍卖日期:2025/9/26
赵无极的画作,一般以甲骨文、狂草、无境等不同时期分类,每段时期的画风各有特色。 「狂草时期」风格豪迈有力,草狂奔放,笔笔有力,似想割穿画布,创造出新的空间。艺术市场上,赵无极作品亦以「狂草时期」最受追捧。
1959年至1972年这段时间被称作赵无极的「狂草时期」。这时期的赵无极正值盛年,创作力旺盛,天天「与画面搏斗」,挑战大尺幅画作。感情上,他认识了第二任太太陈美琴,生活美满。
「狂草时期」作品有一特点,就是结构都呈「中轴式」。不论是横幅的「左右开弓」,还是直幅的「顶天立地」,都支撑着整个画面,足见无极当时的雄心壮志。这段时期亦可看到,赵无极将书法的线条融入画作之中,脱离「甲骨文」时期那种风格与形式。他将中国水墨画中的墨分五色,利用油画的媒材表达。
赵无极与第二任妻子陈美琴
《17.3.63》正属「狂草时期」之作,以罕见的鲜红色为主色调,气势雄浑慑人。 1960年代,赵无极以鲜红色调创作,且尺幅相近或更大型的作品仅有19幅,其中只得8幅(包括本作在内)从未现身拍场。
本作亦可见「狂草时期」经典的中轴式构图,以具有速度感的书法性笔触,由上而下为画面带来力量感,展现了艺术家巅峰时期的创作激情与自信。此作亦展现出无极对光影的极致掌控。 1960年代初,无极在巴黎的工作室较为开阔,且设有玻璃天窗,从屋顶倾泻而下的自然光线,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顺带一提,本作完成后,1965年曾在德国埃森福克旺博物馆举行的首场赵无极回顾展中展出。
《24.01.63》,尺幅:115 x 88 cm|2021年香港佳士得,成交价:HK$76,280,000
《17.3.63》,尺幅:130 x 97.2 cm|2025年香港佳士得,估价HK$7,000万 - 9,000万
给大家一则近年成交记录作参考。同样绘于1963年,且用色构图相近,尺幅略小于本作的《24.01.63》,2021年在香港佳士得以HK$7,628万成交。该作尺幅为115 x 88 cm,每cm2价值HK$7,537。今回举槌的《17.3.63》则是130 x 97.2 cm,较前者大25%左右。按尺幅比例推算,《17.3.63》的成交价大约为HK$9,520万。
此外,近年中港两地展览机构,相继为无极作品举行大型展览。 2023年,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展」,展出这位旅法华人抽象大师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大获好评。今年,香港M+博物馆亦将举行「赵无极:版艺匠心」,展示艺术大师赵无极的创作生涯及版画作品,令无极作品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点。
今回《17.3.63》会否以超出预期的价钱成交,答案下月便有分晓。
行方今回公布的其他拍品
草间弥生《南瓜[TWAQN]》压克力 画布
创作时间:2015年
尺幅:112 x 145.5 cm
估价:HK$22,000,000 - 32,000,000
沃尔特·史毕斯(Walter Spies,1895-1942)《湖畔宝塔》油彩 画布
创作年份:1929年
尺幅:91.2 x 106.7 cm
估价:HK$20,000,000 - 30,000,000
曾梵志《无题 09-1-5》油彩 画布 双联作
创作年份:2008年
尺幅:180 x 280 cm(每联);180 x 560 cm(整体)
估价:HK$3,000,000 - 5,000,000